聊齋志異: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悽美、悲催

2020-12-19 素格Vlog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全書共有490餘篇,都寫的狐仙、鬼妖、人獸等事務。

蒲松齡出身沒落地主家庭,幼時聰明,然而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貧。據說,蒲松齡在他居住的附近設一茶棚,凡是進來的人只要講一些奇聞異事,就可以免費喝茶。然後,蒲松齡就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後記錄下來。

這些看似荒誕的故事及藝術形象,其實都有紮根於社會的思想內容基礎,並由此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和愛憎等思想感情,其中,也熔鑄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寄託了作者自己的孤憤心情。

《聊齋異志》中所描繪的,都透露出作者對科舉制度的鄙夷,對封建社會的厭惡和對當朝官員腐敗的仇視。在對不同人物的描繪中,顯現了人性中潛在的怯懦與自私。然而,對於鬼與狐來說,也是存在兩面性的,有好鬼與善狐,也有惡鬼與狡狐。

《聊齋》的作品可以分成三個類別:

第一類是人間男子與異類的女性之間的愛情故事,如《小翠》《綠衣女》《嬌娜》《聶小倩》《嬰寧》。在《聊齋志異》正面歌頌的那些超越人鬼界限的愛情故事中,男方無一例外的是人,屬於異類身份的,一定是女方。

第二類是人間男子貪圖美色而被女鬼或女妖殘害的故事,比如《畫皮》《黎氏》,這其中是純粹害人的女妖,但數量不是太多,而即使在這些故事中,她們好像也因為作者所寄予的「戒荒淫」的勸誡,而不必為男子的死亡負全部的責任。

第三類是人間的女子被異類男性所蹂躪,而這些蹂躪人間女性的異類男性也終於被剿滅的故事。如《泥書生》《五通》《狐入瓶》。

綜觀《聊齋》,只要主人公的身份是書生,特別是有才華的書生,他們的任何行為,都會受到作者幾乎是無條件的寬容。在大部分情況下,蒲老先生對他筆下的書生,採取的就是這種態度。相反,如果這個人不是讀書人,那就另當別論了。作者在寫作《聊齋》時,是看人下菜碟的。

在《聊齋志異》裡,除了各種讓人意想不到而又情節豐富的神奇故事之外,也有許多無釐頭的短篇透露出一種荒誕的搞笑意味。

比如在《嘉平公子》中講到,有一位公子被一個美豔少女看上了,於是少女夜夜拜訪。雖然後來這位公子已經得知此少女是一個女鬼,卻依然樂在其中。而他的家人用盡了各種驅鬼方法都未能成功。一天,公子外出給僕人留了一張便條,竟然一口氣寫了三個錯別字!女鬼看後非常生氣,從此消失的無影無蹤!

《聊齋志異》是中國古代短篇小說之集大成者, 有「空前絕後」的美譽。古今皆熱,雅俗共賞,老少都愛。名人都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蒲松齡在《聊齋志異》裡所取得的文學成就,是世界級的。《聊齋》在中國的地位,猶如《一千零一夜》之在西方。三百多年來,諸多藝術門類都從《聊齋志異》中汲取營養。

相關焦點

  • 聊聊《聊齋志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聊齋志異》大家都不陌生,它既是中國文學耀眼的瑰寶,更是世界文學的一顆璀璨明珠。前人稱為「空前絕後之作」。郭沫若先生說過「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齡一生落魄孤獨。蒲松齡在他的《聊齋自志》中,說他自己是一個病瘦和尚投胎。
  • 印度挑起中印邊境矛盾,《聊齋志異》中的車夫給出了答案
    予謂不信,請看《聊齋志異》中的《車夫》一文:有車夫載重登坡,方極力時,一狼來齧其臀。欲釋手,則貨敝身壓,忍痛推之。既上,則狼已齕片肉而去。乘其不能為力之際,竊嘗一臠,亦黠而可笑也。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文學名著,現在的教育,在焦慮心態主導下,拼命拔高几乎成為主流,就有小學語文老師要求學生看《聊齋志異》,而且還規定要看原著。這,簡直是喪心病狂之舉。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為什麼裡面總是離不開狐狸、書生、妖魔鬼怪
    《聊齋志異》是我兒童時代就很愛看的書本,那書中的情節全是人與鬼,和狐狸精的愛情故事,很感人,也很真摯。但那時候還小,不懂世事,不知道是作者在借題發揮,傻傻的還以為世上真的有那麼多情的鬼怪,和那麼專一的,又懂得感恩的狐狸精呢!
  • 且說莫泊桑,畫人畫骨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給我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他的短篇小說,人情練達,世事洞明,畫人畫骨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他的作品之中,把人性的冷漠,虛偽,貪婪,自私刻畫的淋漓盡致,看完他的文章,總覺得這個世界的色調都變得暗淡了許多,但仔細思量,這個真實的世界,還就真的是這樣。
  • 《聊齋志異》:不僅是狐妖鬼怪的故事,更是人生的哲學
    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將自己的一腔孤憤都傾注在了《聊齋志異》中。很容易就能發現,在蒲松齡筆下的狐妖鬼怪與民間傳說中殘忍的形象不同。聊齋中的鬼怪狐妖,大多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是世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侶形象。除此之外,她們都還有一個共同點。
  • 蒲家莊:蒲松齡故居講述「新聊齋」
    各國翻譯出版的各種《聊齋志異》。大眾網淄博6月22日訊(見習記者 仇晶 張瑋瑋)「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22日上午,「聚焦美麗山東——第九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北線採訪團來到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這座保留了明清風格的古樸村落,見證了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成長。「變中求新,新中求特」的「新聊齋」如今已是蒲松齡故居,也是整個聊齋城發展的永恆主題。
  • 《聊齋志異》描繪的官場:「官貪吏虐」令人髮指
    6月4日,李文海先生最終為清史研究校訂完成了《〈聊齋志異〉描繪的官場百態》一文。誰知3天之後傳來噩耗,先生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斯人雖逝,壯文猶在。本刊決定刊發先生的絕筆,作為對先生最好的紀念。  蒲松齡自己稱《聊齋志異》是一部「孤憤之書」。他通過談狐說鬼,講神論怪,宣洩和傾吐著自己對種種社會現實的滿腔悲憤。
  • 聊齋故事:男子施捨一頓飯,神人帶他去天上,摘下一顆「少微星」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魯迅曾經說過,《聊齋志異》是「用傳奇法,而以志怪」,也就是說蒲松齡用傳奇的表現手法,來表現「談狐說鬼」的內容。
  • 名著閱讀:《聊齋志異》知識點匯總
    蒲松齡曾寫過《日用俗字》《農桑經》《藥崇書》《婚嫁全書》《歷字文》等通俗讀物,這些著作體現了蒲松齡面向大眾的文化關懷,而這種關懷也構成了他與其他小說家不同的精神品格他創作的著名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郭沫若曾這樣評價他:「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 蒲松齡為什麼要寫聊齋?
    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郭沫若曾這樣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那麼,蒲松齡,為什麼要寫《聊齋志異》呢?又為什麼願意花費幾十年的時間,專注於這本書的寫作呢?又是因為什麼,讓這部文言文小說,獲得如此的盛譽呢?
  • 名著導讀《聊齋志異》世界上最美的寓言
    蒲松齡曾寫過《日用俗字》《農桑經》《藥崇書》《婚嫁全書》《歷字文》等通俗讀物,這些著作體現了蒲松齡面向大眾的文化關懷,而這種關懷也構成了他與其他小說家不同的精神品格他創作的著名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郭沫若曾這樣評價他:「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