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講解史上最詳細
打坐時,是完全不同的時空,所以你們越進入這個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空間」,對你們就越好。你們越能認識自己,你們就越自由。
打坐之初,主要在於一個環境、三個調理。
首先,選擇有利於入靜的環境,如果在房間裡打坐,室內光線明暗適度,空氣通暢,溫度也要適中。
室外坐禪,要選擇幽靜的地方,避免受到意外的驚擾。
我們這裡說的是煅練初級的打坐功夫,因此和禪宗提倡的「身居鬧市裡,心無車馬喧」不是一回事,所以必要的環境條件還是需要的。
下面接著說「三調」:
一、調身:
坐的姿式,要端正自然。下額內斂,廷胸收腹,肩與胯上下垂直一線。
雙腿最好結跏趺坐,如果不能雙盤,更不要免強,避免腿痛不利於久坐。
但散盤容易使身體後仰,失去重心,所以,散盤時要用一個薄一點的枕頭墊在臀下,有利於身體平衡。
特別是冬天,打坐時,一定要把膝關節用毛毯之類的包住,因為雙膝向內彎曲時,膝蓋骨外則下邊的穴道(用手摸凹陷部位)是開放的,容易進入涼氣引起風溼。
另外,特別要提醒的是,用雙盤打坐的,坐禪結束後要雙腿前伸,兩手按摩腳心,促進腳底血液遁環。站起後兩腿輪換側僕壓壓腿或下下腰。因為雙盤容易導致腿部肌肉萎縮,腿骨變形成O型腿,走路飄浮無力,所以如果常期堅持坐打坐的人,按摩和側壓腿非常必要。
二、調氣:
保持呼吸細而勻而深。細而不粗,聽不到呼吸的聲音;勻而不湍,如涓涓流水,不可緩一下急一下。深而不浮,所吸之氣雖入肺部,但意念中要想著它進入下腹氣海(臍下丹田)
三、調心:
這是坐禪的關鍵,制心一處,不要散亂掉舉。坐禪的人開始習定時談不上入定,最多達到入靜就不錯了。但是心猿意馬若使妄念不起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採取以妄制妄的辦法,這就是調心。方法很多,如念佛,參話頭,觀想,數息等等。
當然,這些調服妄念的方法本身也是妄念,所不同的是,我們是以一念制萬念,最終此一起不起就是入靜了。
入靜是進入禪定的過程和手段,不是禪定的本身。有些人坐禪時眼皮跳,其原因主要是你的眼睛處於似閉非閉的狀態。建議你要麼睜開,對目前之物視而不見,要麼就閉牢,一心內觀,就不會再跳了。
打坐入靜後處於「忘我」的狀態時,容易出現幻覺,這是妄念意識常期薰染的積垢,不可執著它,用金剛經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對治。
有些人怕坐禪時走火入魔,呵呵,說句實在的,一般人還沒有資格達到那個可以使你走火入魔的境界。我們最多出現幻覺使你神情恍惚,這些都是小兒科,不要把它當回事。
另外,連續坐靜的人,只要每天堅持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幾天後,身上會出現象被很多螞蟻噬咬的感覺,這裡癢一下那裡疼一下,你也不要理它,這是一種血脈活躍衝破毛細血管裡微細病灶的良性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