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回說南:南懷瑾講的觀息法門要參考哪些經典?安那般那呼吸修行
南懷瑾老師曾經嚴重的提到
他老人家說:我幾十年來,學變了一切法門。只有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和禪mi 要法bai gu 觀bu jing觀是真的東西。其他的東西都是「騙」人的,由這兩個法門演變出來的。我準備放在guancai裡帶走。
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嚴重的。因為,南懷瑾老師所說的語氣是前所未有的嚴肅。尤其是到了南懷瑾,老是晚年經常強調這個東西。所以,淵回也一直很重視這個東西。
有師兄提問,安那般那觀息法門那本書上是完整的?
@李淵回
這個問題比較大,比較嚴重。我們這一期的淵回說南,就詳細解決一下這個問題。這個視頻雖然沒有字幕,但是有相關文本資料的。文本資料可能會精確一點,大家可以配合視頻來看。直接搜索淵回說南,應該就能夠查到。下面我們步入正題。
佛家和道家都有相關的內容
南懷瑾老師曾經多次講到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安那般那是梵文音譯,在我們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佛教裡面,這些有關呼吸系列的法門通常被叫做觀息法門。現代人身體不好,yv 望複雜,不藉助觀息法門,是不會有什麼大的進展的。這個法門是實打實的真東西。
我們傳統文化中的道家在打坐修行中,也有類似的方法。不過,根據淵回目前的見解,佛家有關利用呼吸修行實踐的法門,更為圓滿,更為深入一些。
南師相關講解系統部分
南懷瑾老師生前,曾多次講過安那般那觀息法門。這些講解的內容,大多數是南懷瑾老師領著學生們禪修實踐的記錄。這些講課講解的記錄,有些已經出版,有些則沒有出版。無論出版與否,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專門系統的匯集在一塊。出版的就買來看,沒有出版的,自己拿著文字資料去列印也行。
還有一部分是散落於南懷瑾老師所有著作的各處。
非常系統的一類:
1,禪與生命認知初講
2,呼吸法門精要
3,達摩多羅禪經講解
4,大安般守意經講解
這是南懷瑾老師非常系統講解,安那般那觀息法門的一部分經典。這裡面的內容可能不全,淵回目前只能想到這麼多。在南懷瑾老師已經公開的資料當中,以上內容也應該足夠用了。
其中需要注意,呼吸法門精要是禪與生命認知初講這本書的精簡。有條件的可以兩本都拿來參考,沒有條件的可以先研究《禪與生命認知初講》這一本。他們兩個內容相差不大,其中禪與生命認知初講這本書能夠包含呼吸法門精要這本書。這個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不知道的話,很可能會浪費時間。
達摩多羅禪經南懷瑾老師是在香gang講的,時間大概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個講解部分看過之後,一定要深入研究達摩多羅禪經那個經典。另外在網絡上,這個版本可能並不完全。可能是有些資料,還未能完全公開。如果後續能夠補上,淵回會更新出來。但是目前大家要珍惜這些版本,有多少咱們先看多少。
大安般守意經內容是比較晦澀的。南懷瑾老師的講解也只是講了一部分。還是上面的那句話,這些資料我們要珍惜,有多少我們先研究多少。
南師相關講解散落的部分
正是由於安那般那觀息法門的重要,所以南懷瑾老師才多次提到。很多提到的內容是在講其他傳統文化東西的時候,偶爾提上一嘴。這偶爾提上的一嘴,往往是一些關鍵的點。這些關鍵的點兒,散落於南懷瑾老師資料的各處。
比如說,有關阿含經安般品的講解,就散落於其他講解當中。這個安般品,是佛陀教自己的兒子羅候羅尊者修行實踐觀息法門時候,所記述的經典。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些藏在《答青壯年參禪者》,《南懷瑾與彼得聖吉》《大圓滿禪定休息簡說》,《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和《如何修證佛法》等諸多著作中。
這一部分內容散落於南懷瑾老師資料的各處,比較難以獲得。淵回以後會儘量抽時間把這些東西提取出來,匯總到一塊。
不過目前來說,大家有精力,先把系統能夠容易把握的地方,先閱讀研究掌握了。後續,有精力是一定要遍讀南懷瑾老師的所有經典的。
最後,還有《修行道地經》,《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上文提到的《達摩多羅禪經》《大安般守意經》和阿含經中的《安般品第十七》等。
這些佛經經典,大家都說要搞來,要非常熟悉的。因為南懷瑾老師的講解,是建立在這些經典基礎之上的。有些也只是做啟發性的點撥,真正修行,真正實踐,是要俯下身子,去一點一點死磕這些經典的。目前來看,這條路很難,是只有這一條路可走。這也是淵回一貫的觀點。
其中《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後期修行要配合呼吸和觀想,如何把觀息法門和禪秘要法配合,這部書裡面給我們指明了道路。如果把這本書讀懂了,就可以去看南懷瑾老師的一生。就會發現他老人家的一生行門,都在實踐這本書中的內容。這裡篇幅有限,有機會我們再詳細討論分析。
《修行道地經》雖然是「道地」,但是他那個翻譯 不 「地道」。這裡不太地道,並不是說不好,也並不是說翻譯錯了,而是比較難讀難懂。反正這些都是問題,以後碰到了我們再逐一個去解決。
時間有限,以上內容會難免有錯誤,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批評指正。如果有問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另外,大家儘量不要發私信,私信太多淵回是精力有限,確實處理不完。評論區的話,一塊交流所有人都能看到。
最後大家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大家點讚收藏,轉發推薦,讓有限的內容發揮無限的作用,幫助更多的人,謝謝大家,我們下期淵回說南再見。李淵回,合十。
@李淵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