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更適合現代修佛法?
當然是南懷瑾老師了!
我們把時間的鏡頭,從現在推向歷史。還沒有幾個人能達到,像南懷瑾老師這樣的修行高度。即深入理論,又有真修實證的經驗。
現代人出家的很少
現在這個社會,想要出家,需要非常書勝的因緣才有可能。我們大多數修行人,還是在家修行為多。
在家學佛修行的經驗,最好參照有實修的大德居士。這並不是說出家的師父們不行。而是,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很多的差異性。
比如,飲食,吃飯。比如妻子,兒女。這些可能在家的修行居室更有相關經驗。
所以,我們來看近現代在家修行成就的大德居士們,基本沒有。說基本沒有,其實不太準確。準確的說法,就是壓根沒有。只有南懷瑾老師,算是一個既重視理論修行,又重視實踐研究的一位師父。
其他修行有成就的,有所心得的,可能也有。但是根據回多年來的觀察,目前來說只有南懷瑾老師一位。
讀書需注意
讀南懷瑾老師的書,一定要注意,有些書很可能並不是南懷瑾老師寫的。
你看包括現在網絡上的好些文章,都是託名南懷瑾老師做的。他用向南懷瑾老師的一些語氣來寫一些東西,發表出來。達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個我們大家要非常警惕。淵回也儘量把這些文章審核發表出來,讓大家注意。
還有網絡上的一些文章,壓根就是從南懷瑾老師著作中摘錄出來的一段話。這些段落文章很可能引起某些誤解。因為南懷瑾老師的著作,多半是他老人家講課的錄音資料為整理的。再加上南懷瑾老師講課,有一個習慣,就是因材施教。根據聽眾的程度,而決定講課的內容。
如果僅僅是一個段落,一篇文章脫離了他當時講課的環境,脫離了當時語言的環境,就很可能引起誤解,引起歧義。這在現在自媒體盛行的今天是大概率會發生的。
另外就是南懷瑾老師的文章書籍,多半是根據他講課的資料整理出來的。有些是弟子整理的,經過他老人家審閱,並且同意發表出來的。有仙則是未經她老人家審閱,甚至是胃經,他老人家同意就隨便發表出來的。
比如說,宗鏡錄講稿。對於南懷瑾老師審閱,並且同意發表出來的東西,我們去閱讀,我肯定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們未經他老人家審閱批准發表出來的東西,很可能會有很多的問題,這個我們要注意。
再者,淵回非常建議大家去直接看南懷瑾老師的視頻,或者是聽音頻資料。根據目前的信息技術,這些視頻是不可能偽造的。包括南懷瑾老師的音頻,也是很難偽造的。從視頻和音頻中獲取內容,出問題的風險會降的很低。
上面說的是,讀南懷瑾老師書籍內容的一些要注意的事情。是一些大方向的,一些方法論。具體的內容淵回在這裡,不過多的展開,大家根據自己的需要,分別去閱讀就行。
初學入門,主要讀一下禪與生命認知初講,如何修正佛法。這兩本書讀過之後,就會對佛法的修行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後再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書籍,逐漸深入即可。
星雲大師
至於星雲法師的書籍,可能多半傾向於雞湯類,疏導類,文化性的那方面。
想要閱讀出家人的書籍,最好是去了解一下民國四大高僧。其中,印光法師的著作,虛雲老和尚的著作都非常值得閱讀。不過這些法師的著作,大概並不是我們白話文的方式寫成的。但是,認真看的話還是能看懂的。
尤其是,其中的印光大師文鈔。這個淵回是非常推薦的。印光法師是淨宗13代祖師,主修淨土的念佛法門。他老人家的著作非常的踏實,非常的嚴謹,非常的實在。
印光大師文鈔,又稱小藏經。我們大家都知道,有大藏經。這套書被稱為小髒,驚足見其內容之豐富,內容之重要。
根據這些年來的經驗。邊讀南懷瑾老師的著作,邊看印光法師文鈔。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兼容和互補。
因為南懷瑾老師最初是跟袁煥仙太師學禪出來的。他老人家氣魄是非常大的,講東西是非常厲害的。我們普通人看他的東西,如果非常不注意,很容易學狂。這並不是南懷瑾老師的問題,而是我們自己的心智不夠成熟造成的。這點一定要注意!
大家不要看印光大師文鈔是講淨土法門的,其中內容非常之豐富。基本上佛家所有的修行法門裡面都有涉及,並且做了比較。所以淵回非常推薦。
篇幅有限,先說這麼多吧有問題大家在評論區交流。我們下期南師百問再見。
李淵回合十
@李淵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