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的點撥:欲成大事,先除「心賊」

2020-12-15 千面略懂先生

作為《陽明心學》的創始人,王明陽先生於正德十二年間,奉旨討伐竊賊,屢建戰功,也因此贏得民眾歡呼,官吏稱讚。

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沉醉於眼前的功勳利好,反而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和部下,甚至立下了「非有詔而不得作樂」的軍中鐵律。

當朝宰相聽聞王陽明的所作所為之後甚是不解,於是便問王陽明,為何凱旋歸來,卻不居功自利。對此王陽明卻只是淡淡回復道:「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王陽明認為山中之賊可以依靠武力來解決,而心中的欲望歹念卻難以戰勝,若沉迷於紙醉金迷而不得解脫,戰勝不了內心的邪念,那麼縱使當下獲利,那也註定是不得長久的。

最終在王陽明的正確領導下,反動的賊寇很快就被一掃而空,而有關於王陽明的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為後人歌頌稱道,流芳千古。

那麼陽明先生所言的「心賊」究竟是何物呢?很簡單,其實就是指人心中的欲望雜念。

一個人內心的欲望雜念,即誘惑、迷失、自私、錯誤、痛苦、無知、矯狂、迷惑、猶豫、欲望都隸屬於心賊範疇,它們是阻礙人發展精進的病源,它們的存在會給人帶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故而,陽明心學一再強調,人一定要時時刻刻與心賊戰鬥,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升華,去降伏它們,以達到心無瑕疵,心中無賊的境界。

其實不僅是陽明先生看到了心賊的危害性,過去佛門高僧星雲大師也曾在自己的講座上闡述過心賊的危害。

星雲法師就認為,一個人想要成大事,也必須得先除心賊,再盡人事,心賊不除,則一切努力修行自當徒勞無功。

對此法師告誡道,欲成大事,先除心賊,想要勝券在握,參透這三句話。今日我便藉此機會給大家分享一下法師的心得,希望有值得大家參考借鑑的地方。

01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將困於人生最大的陷阱

星雲大師為了闡述這句話,分享了這樣一則佛學故事:

相傳有一位佛弟子修行數十年,在漫長的修行過程中,他涉獵了無數的佛法佛經,自認為自己在修佛的造詣上已經做到極致,可奈何始終修不成正果。對此他百思不得其解,於是痛苦難耐之下,便向佛祖詢問,為何自己修行如此刻苦,卻依舊難塑佛身。佛祖面對質問不作聲響,只是撿起一顆普通石頭,將其扔向亂石堆,並讓佛弟子找回剛剛扔出去的石頭,告知他答案就在其中。然而奇怪的是,不管佛弟子怎麼翻遍石堆,卻始終找不到佛祖扔的石頭。佛祖見狀,接著說道:「石頭本身並無特別之處,它和其他石頭一樣,自然也就不會脫穎而出,你又從何尋得。

星雲大師分析說:就如同你之於諸多佛弟子一般,雖然修行許久,但自身卻無異於常人之處。而你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執著於更高的道行,忽略了修行循序漸進的重要性,自然也就難成正果了

所謂世事緣起緣滅,若是無緣,自難相見,若是緣分到了,那麼即便你不去刻意強求,佛緣自會出現在你眼前。」

星雲法師也表示,人一生中最致命的缺陷,便是沒有自知之明,過高看待自己,迫使自己陷入「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執」狀態,實乃「心賊」之首。

現實中,當一個人逐漸變得自我、自私時,就會對世俗之物,即美貌、名聲、金錢、愛情等各方面有一念的執著。

這些執念會間接誘發出我們體內隱藏的虛榮心、攀比心、自卑心、嫉妒心等等,從而導致貪執、偏執、嗔怒等。

又因為不自控而演變成行為上的錯亂,使自己陷入盲目無知的險境中,從而造成很多原本可以規避的矛盾煩惱。

再反觀那些內心豁達,敢於接受負面事物的人,他們就不會受這些煩惱困擾。能夠做到從容淡定,可以看到別人的缺點,卻不會一味責備,懂得反躬自省。

這樣的人,才會更加自然地融入到別人的圈子中去,註定是有一番成就作為的。

相關焦點

  • 星雲大師:一個能成大事的人,往往身上有四個吉兆,看看你有嗎
    星雲大師提醒我們:一個能成大事的人,往往身上有四個吉兆。看看你有嗎。曾國藩笑著說:「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能夠耐得煩。」事實證明,曾國藩的判斷非常準確,被他看中的那個人,正是淮軍名將、中法戰爭中的大功臣——劉銘傳。星雲大師用曾國藩的故事告訴我們:經得起煩囂是一種修行,也是為人處世的必要條件。
  • 星雲大師生平
    大師著作等身,撰有《釋迦牟尼佛傳》、《星雲大師講演集》、《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願文》、《迷悟之間》、《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等,並翻譯成英、日、德、法、西、韓、泰、葡等十餘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 星雲大師經典語錄
    17、心懷善念,日日是好日;裡鄰和睦,處處是淨土。18、水入汙泥,雖清亦濁;人入邪惡,雖正亦奸。19、水之性,在由高而下,故宜因勢利導,以為疏通之則;人之性,在有所獲得,故當喜拾布施,以為結緣之方。29、失敗者,往往是熱度只有五分鐘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堅持最後五分鐘的人。30、世間最好的東西,是歡喜;世間最貴的善舉,是結緣;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間最強的願力,是甘願。
  • 星雲大師:人間星雲 臺灣奇蹟
    星雲人間星雲臺灣奇蹟向沒有佛教背景的大陸讀者介紹星雲大師的志業、行誼與功德,頗不容易。佛光山所屬出版機構出版的眾多書籍且不論,《佛光大藏經》的編修,最能說明大師的慧心。歷朝歷代編修藏經,均由朝廷牽頭組織,一是昭告天下君主對文化事業的重視,二來顯示王朝的經濟與學術水準已臻高峰。如此浩繁、耗資巨大的文化工程,由大師領銜成立的「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已為之奮鬥了30年。
  • 【星雲大師動態】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成立公益獎助文教活動
    現場貴賓雲集,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顧問陳雲林、文化部副部長丁偉、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江蘇省副省長許津榮、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永等500位嘉賓參與盛會。圖說: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成立典禮。人間社記者周雲攝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永表示,星雲大師不僅創立了佛光山,還創立了佛光會,對於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恢弘氣魄,積極投身社會事業,弘法利生,開創星雲模式人間佛教。今天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的掛牌,正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在祖國大陸在佛光祖庭的集中體現。
  • 你一定知道星雲大師,但你不一定知道他為什麼叫星雲
    在這裡,星雲的才華開始顯現,得到了僧伽、信徒的認可和喜歡。▲1953年,星雲大師在宜蘭1952年,宜蘭的居士不斷前來新竹,想請一位法師去宜蘭講經弘法。開山建寺後,星雲大師開始描繪他的壯闊藍圖,把佛光山作為實驗之地——開創人間佛教、生活佛教。據此,星雲大師提出了一系列著名論斷——「佛教衰微,是因為過分急於出世解脫,致使世人以為佛教是消極厭世的。
  • 星雲大師親傳法 佛光道場大覺寺
    典籍不枯澀,經書不深奧,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就在於能夠把複雜義理明白化,讓人人都樂於接受、方便接受。——純道題記了解更多臺灣佛教情況,請免費訂閱微信《禪藝會》後輸入「15M」查詢。在佛教禪宗門派中,又稱此為嗣法,由上師將「佛祖源流」和「衣缽(袈裟和乞食器皿)」傳遞給接法人,作為選擇和確認住持寺院法席繼承人資格的憑證。
  • 星雲大師25句經典語錄,句句需領悟!
    釋星雲(1927年8月19日—),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江蘇揚州(江都)人,12歲於南京棲霞寺禮志開上人出家,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完美無缺的選擇。——星雲大師2.你不可能同時擁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時擁有碩果和繁花。
  • 星雲大師16句經典語錄,句句人生哲理!
    星雲大師,江蘇揚州人,1927年生,十二歲於南京禮志開上人出家。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有舍,才有得。——星雲大師2.人生難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變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星雲大師3.「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細砂。」連三歲小孩子對自己母親的感情也往往不容許別人來佔有,夫妻間的感情更不許有第三者的侵入。——星雲大師4.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星雲大師5.
  • 佛光大學未來 校長請益星雲大師
    【記者李祖翔高雄報導】佛光大學以書院型式發展,秉持正派教育、慈悲做學的信念,蒸蒸日上,更在今年指考招生取得第五度滿招的好成績,因此校長楊朝祥二十一日率領一級主管拜會創辦人星雲大師
  • 星雲大師語錄|隨緣——佛題材書畫專場
    驚喜多多      感謝點擊↑↑↑↑關注藝境當今佛教界,真正稱得起大師尊號者
  • 星雲大師:我就是南京大屠殺的受害者和見證人
    20多年前,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和畫家李自健在美國洛杉磯的這番對話,促成了以「殺·生·佛」為主題的驚世巨幅歷史油畫《南京大屠殺》的誕生,從此開始了它在全世界六大洲30個國家和地區廣泛展出的旅程。 而李自健印象最深的是星雲大師看到畫作那一刻。
  • 星雲大師「一筆字」西安開展 大多是四字法語
    20日上午,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2013大陸巡迴展來到西安,展出星雲大師的墨寶、印鑑、書籍等物品共113件。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都縣。大師出家70餘載以來,一直秉承「人間佛教」的理念,致力於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陸續於世界範圍內創建兩百餘所寺院、16所佛教學院,全球信眾達數百萬之眾。
  • 星雲大師廈門演講 稱現代社會需要誠信、勤勞
    星雲大師說,夢想的魅力在於:即使我們眼耳鼻舌身子不能動,但是我們的心可以做夢,夢想可以上天入地,可以週遊天下,而且,人人都可以做夢。  有的人認為夢想是假的,但是,星雲說,夢想是能成真的,他講了四個人的故事來說明「夢想能成真」,這四人分別是:太虛大師、趙樸初、鑑真大師、六祖惠能大師。  最讓觀眾意外的是,星雲大師在演講中「抖出」 了他和廈門的因緣。
  • 星雲大師: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資料圖: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簡介: 釋星雲(1927年8月19日-),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 2014年度人物推薦理由: 2014年10月4日,星雲大師辭去擔任20多年的國際佛光會總會長。七十餘年來,星雲大師先後在全球創建了200餘所寺院,16所佛學院,24所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50餘所中華學校,還先後創辦了美國西來大學、臺灣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等五所大學。
  • 星雲大師:分寸
    文/星雲大師人與人之間要有分寸,人與事之間也要有分寸,尤其說話更要有分寸,如果沒有分寸,就會有衝突,就會有是非,就會不歡而散。做人要明理,明理先要懂得彼此之間的分寸。──摘自《星雲大師全集148‧人間萬事4》
  • 星雲大師「力挺」蔡英文 背後另有深意實為警示
    陳自創:一般性的客套話而已,我相信任何人,只要他有影響力,他到星雲大師的前面,來跟他說要做什麼樣的選舉的時候,大師都會說,你可能發揮媽祖婆的影響力,將來可以做媽祖婆的大事業,大概是這個意思。那我的意思是說,假設洪秀柱將來哪一天,來到星雲大師面前,我相信星雲大師大概也會講類似的話來祝福她,甚至於來勉勵她,因為這是一般我們所謂的佛教上來講,或者慈悲為懷的大師,他應該有的一個氣度。
  • 【佛光快訊】星雲大師:既是好苗子 必定開花結果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大樹報導】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主辦、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協辦的首屆好苗子計劃的學子,從開學至今2個月,努力吸取養分,逐漸成長。10月18日好苗子回山座談會,星雲大師向在場好苗子及家長近80人分享教育歷程,以及舉辦好苗子計劃的初衷。
  • 寧肯消滅原子彈,也不能消滅慈悲——訪星雲大師
    我曾經講過,中國大陸對臺灣要以大事小,要慈悲,要愛。臺灣對大陸要以小事大,要智慧。海峽兩岸應該慈悲、智慧、友好。星雲大師:好的都可以輸出啊,對人有利的,對人有幸福的。談少林寺和釋永信人物周刊:在中國大陸,少林寺現象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少林寺這幾年來有一波一波的浪潮向外拓展,如何評價在普通人和知識界相差很大,您如何看待?星雲大師:這個問題一般人不容易問。從佛教歷史上看,正統的佛教都是從教理、教義基礎上,從義理、制度、規矩、修行的層面來評鑑。
  • 星雲大師:一個人沒誠信就沒價值 必定會失敗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誠信的力量」博鰲專場對話中,臺灣高僧、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星雲大師,在和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對話時,深入淺出地向數百聽眾闡述什麼是誠信、如何講誠信。  人沒有誠信就沒有價值  星雲大師以人的手腳打比方,他說:「一個人的手腳病了,會影響到自身的健康;可如果誠信病了,就會影響社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