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念佛法門是大乘佛法嗎,看諸位大師開示

2020-12-18 佛語點悟

淨土念佛法門是大乘佛法嗎,看諸位大師開示。

我們知道念佛法門屬於淨土宗,而淨土宗以五經一論為依據,五經分別是:《佛說無量壽經》——簡稱《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簡稱《觀經》。《佛說阿彌陀經》——簡稱《阿彌陀經》。《華嚴經 普賢菩薩行願品》。《楞嚴經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一論是《往生論》。

《無量壽經》世尊介紹了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以及修行圓滿的經過,又具體詳細的介紹了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道場非常殊勝,依正莊嚴,事事無礙,種種勝境令人欣慕求生。讓眾生認知娑婆世界劇惡極苦的真相,以生厭離之心,求生西方淨土。淨空法師:《無量壽經》不但是大乘法裡面的大乘,而且是一乘法裡面的一乘。本經是大乘法,不但是大乘,古大德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這個經是大乘當中的大乘。

不但是大乘法裡面的大乘,而且是一乘法裡面的一乘。一乘法是什麼?一乘法是成佛的。世尊在晚年的時候講《法華》,在法華會上他老人家向大家宣布︰「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真正說明他的本懷,他教化眾生心地真正是平等,只有一乘法。一乘法就是教你作佛;教你作菩薩、作羅漢,對不起你。一定要教你作究竟圓滿的佛,都是在一生當中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說三乘、說二乘,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二乘是小乘、大乘,都是佛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

《佛說阿彌陀經》釋迦本師在本經詳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之相,旨在激揚凡夫冥頑不靈之心,令其生起厭離娑婆、發願往生西方之心。又開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修持方法:善男子、善女人,只要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必定前來接引,現在其前,必定往生。

確確實實如佛所說,起信念佛是因,念念作佛就是果,「因該果海,果徹因源」,這個教法真正不可思議。這是大乘的意思。

善導大師念佛時,常有光明隨口而出,被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善導大師楷判:「今此《觀經》」,判為大乘菩薩藏、頓教。《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悉皆準此。善導大師楷判:淨土之法是大乘佛法,淨土三經是大乘佛經,淨土之教是頓教、大乘菩薩藏。曇鸞大師楷判: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之「極致」(頂峰)——登峰造極、至高無上。

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前稱性發四十八大願,願願皆為救度一切苦難眾生往生極樂,究竟成佛,普度群生。阿彌陀佛開創的淨土念佛法門就是普度眾生成佛的大乘法門。阿彌陀佛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沒有二乘人,都是不退轉菩薩,都是「究竟必至一生補處」的菩薩,也就是一生成佛。淨土法門修學綱領就是《無量壽經》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大乘佛法必發菩提心。

世親菩薩在《往生論》中,明確指出淨土法門是大乘法門,發菩提心就是大乘法門的特有品質。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淨土法門的菩提心很具體,往生極樂淨土成佛是上求佛道,花開見佛證無生法忍後,返回娑婆及十方世界救度一切眾生就是下化眾生。淨土宗是中國大乘佛法中的一個宗派,是一致公認的。

法藏法師宣講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真實之教,所以大安法師也講,這一生我們得人生身好不容易,能聽聞到釋迦牟尼佛大悲心來宣說《阿彌陀經》,那真是百千萬劫難以相逢的一個時機了。對這個經典的聽受,我們要發起大感恩心、大慚愧心、大恭敬心。大恭敬心,我們都說佛法的利益,要從恭敬中求,不能生輕慢。《無量壽經》講在末法的時候,講大乘法很難講,講淨土經典更難講。講淨土經典能夠相信,那是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所以深知這樣的一個法,是一切世間極難信之法,我們要生起極為殷重的心來聽聞。

印光法師講到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間,決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無論修持久近,乃至臨終始得善友開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聲即命終,亦得往生。——《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897頁。

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失其扼要,而復又生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上174頁。

念佛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仗佛慈力,可以帶業往生。無論功夫深淺,若具真信切願,至誠稱念,無一不往生者。若是凡夫,欲仗自力修持其它法門,欲了生死,其難如登天也。——《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168頁。

也就是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一再講的,「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淺」。也就是《無量壽經》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換言之,就是淨土宗講的「信願行」三資糧。信,是深信阿彌陀佛和西方淨土的存在,和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願渡眾生,願願真切,尤其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今生為人難,為人聽到佛法難,聽到佛法念佛難,因為釋迦牟尼佛都說,念佛法門為極難信之法。因為淨土念佛法門,是自力和佛力的加持成就的,這也是被稱為獨特法門的原因。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

相關焦點

  • 印光大師說:下至普通百姓上至智慧超群之人皆應念佛求生淨土
    淨土法門真是難信易行法門,「難信」二字常常讓我們束手無策,善根具足者,三言兩語就信佛念佛了,機緣不到者就是親爹親娘,親兒親女也難以讓他們相信佛法。我太太的姐姐2012年第一次去深圳弘法寺,路過辦皈依手續的辦公室,幾乎不加思索就成了居士,現在每天念佛一萬聲以上,這不是偶然的,沒有累積多生的佛緣是不會如此的,反觀我自己直到學佛第七年才成為居士,才開始念佛。我們每個淨土行人都會發現身邊有很多親朋好友千說萬說就是不肯念佛,有的人覺得自己是一個愚人念不了佛,有的人慢心很重,看不起念佛法門。
  •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印光大師開示】刻實論之,大乘法門,法法圓妙。但以機有生熟,緣有淺深,故致益有難得與易得耳。善導,彌陀化身也。其所示專修,恐行人心志不定,為餘法門之師所奪。歷敘初、二、三、四果聖人,及住、行、向、地、等覺菩薩,末至十方諸佛,盡虛空,遍法界,現身放光,勸舍淨土,為說殊勝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發願專修淨土,不敢違其所願。善導和尚,早知後人者山看見那山高,渺無定見,故作此說,以死盡展轉企慕之狂妄偷心。誰知以善導為師者,尚不依從。則依從之人,殆不多見。
  • 淨土第一經,修行淨土法門的人一定要看的著作,教你如何正確念佛
    《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直契諸佛本懷,開示了阿彌陀佛因地的本願功德和果地的依正莊嚴以及眾生往生淨土的因行和果德,事理圓融,空有齊彰,許多大德譽之為「淨宗第一經」,真實不虛也。該經古有多譯,民國年間夏蓮居老居士輯會諸家譯本並分章次,成為現在流通的本子。
  • 印光大師:念佛一法久而久之,業消智朗,障盡福崇,臨終必生極樂
    印光大師:念佛一法久而久之,業消智朗,障盡福崇,臨終必生極樂【印光大師開示】事理、性相、空有、因果,混而不分。但可學愚夫愚婦,顓蒙念佛,須致恭致敬,唯誠唯懇。久而久之,業消智朗,障盡福崇。若不專心致志念佛,而於別人口裡討分曉,亦與看《金剛經》,而不知實相。看《淨土文》、《西歸直指》,而不生信心。以業障於心,不能領會。如盲睹日,日固在天,睹固在眼,其不見光相,與未睹時無異也。倘復其明,則一睹即見光相矣。念佛一法,乃復明之最切要法。欲見實相之相,當竭誠於此法,必有大快所懷之時矣。真我欲親見,非大徹大悟不可。欲證,非斷惑證真不可。欲圓證,非三惑淨盡、二死永亡不可。
  • 佔察淨土的共通性
    要去感應其他的佛菩薩太難了,但是拿著佔察法寶如法佔察,很輕鬆很容易,短時間內就可以獲得看得見摸得著的佔察感應,從而能夠產生種種佛法世間法的利益!這叫「少用功勞多得益」。 「竊謂淨土一法,為諸法之歸宿,乃吾人依之以自利利他者。」印光大師就告訴我們,淨土這一個法門是一切法門的歸宿,當然也是佔察法門的歸宿。
  • 念佛人就只管念佛,不用學太多,對嗎?
    這是我們對善導大師很容易誤會的一個問題。為什麼許多念佛人排斥聞思呢?就是沒有真正理解善導大師的本意,對專修雜修理解錯了,導致修學淨土法門的大方向都錯了,南轅北轍。甚至不但害自己,還要害別人,還要告訴別人:「你不要這麼雜修,你不要學這麼多,學得越多,就越難往生。」這就非常危險、非常可怕,這不是善導大師的本意!
  • 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淨土,對此有些疑惑,會障礙我們往生西方淨土嗎
    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淨土,對此有些疑惑,會障礙我們往生西方淨土嗎?我們對念佛很有信心,但是對於今生能否往生西方淨土,心裡時常會打鼓。即使有的念佛多年,也不一定敢說今生一定能往生西方淨土。對於念佛往生西方淨土,可能會有些疑惑。
  • 在家念佛人也可功夫成片,能念佛者人中芬陀利華!事中念佛二十句
    在中國大乘佛法的八大宗中,目前影響最大的是禪宗和淨土宗。禪宗是難行道,通常是利根者適合修行禪宗,淨土宗是易行道,適合上、中、下三根。雖然淨土宗是易行法門,但卻是難信法門,所以佛說能念佛者是人中芬陀利華。
  • 開玄法師:懺悔念佛,腫瘤絕症病人恢復健康(附淨空法師開示)
    弟子業障深重,本來沒有資格參與學習,蒙師父慈悲接引弟子回頭,胡大居士、齊老菩薩慈悲護持,令弟子有機會跟在其他法師後面聽課學習,內心無比感恩。   弟子參與學習《科注》一個月來,法喜充滿。看了來佛寺賢公上人的榜樣,弟子深受啟發。諸佛如來以苦為師,依戒為師,修戒定慧,斷貪瞋痴,離妄想執著,得成正覺。淨土念佛法門是十方諸佛如來共同讚嘆,度眾生成佛道第一殊勝稀有的大乘法門。
  • 太虛大師重要開示:散心念佛終身不改是深信切願,臨終定生極樂
    太虛大師重要開示:散心念佛終身不改是深信切願,臨終定生極樂。在家念佛人的福音:聽太虛大師開示散心念佛終身不改的好處。斷惑斷妄是大修行人經過多生才能達到的境界,我們念佛人若把斷妄做為修行目標就太難了,佛陀叫我們修淨土念佛法門是要讓我們末法眾生走易行道,而不是難行道,帶惑帶業往生極樂世界是易行道,斷妄往生極樂世界是難行道,我們念佛人不能「舍橫取豎,彌陀叫苦。」
  • 現在念佛的人,與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是同一個人嗎
    《論注》中按大乘佛法之義,將往生的真義給我們講明白,目的是要說明淨土法門同樣是大乘佛法之門,與大乘佛法教義相一致。淨土門並非與大乘佛法中道與空性相違,而是佛的大慈大悲隨順凡夫根機與本性,講有西方、有極樂,從而誘導凡夫能以「有」的境界蒙佛救度,順利出離輪迴苦道。至於脫離輪迴之後的境界,自然可與大乘佛法講中道的義理相順應,用世間的假名定義並不會阻礙最終的往生成就,也並不會有任何與大乘佛法相違的地方。
  •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人多,往生人少的原因
    還有最近在網上,又傳一個蕅益大師的開示,《靈峰中論節選》,選出這麼一章,在網上大力的宣傳。他們傳的時候這麼說的,蕅益大師說。「晝夜十萬,或三萬、五萬,決定不缺,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在他們宣傳看到這一章之後,就是一句佛號啊,一天念三萬、五萬,要不往生,佛就妄語,不就念佛就往生嗎?就這麼宣傳!
  • 印光大師:修行淨土要有決定不疑之理,何必要問他人是否有效?
    印光大師:修行淨土要有決定不疑之理,何必要問他人是否有效?【印光大師開示】修行淨土,有決定不疑之理,何必要問他人之效驗?縱舉世之人,皆無效驗,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誠言可憑故。(摘自《印光大師全集》)【略解】淨土念佛法門是難信易行法門,深信切願是修行淨土法門的前提。然而,我們眾生都有六個根本煩惱即貪、嗔、痴、慢、疑、邪見,其中的疑就是不信佛法,不信自己有佛性,不信有極樂世界。
  • 知道嗎?智者大師的「五時八教」其實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導圖
    智者大師的教言不只是對天台宗的門人弟子所講,祖師他是普說普講的。你任何佛門宗派的善信們,如果能夠來學習學習智者大師的教言,那麼都會獲得非常大的利益的。我們淨土宗的印光大師和我們天台宗的諦閒大師是非常要好的道友。印光大師自己就學習了很多天台宗的教理。這個從他親著的《念佛三昧摸象記》裡就可以看出端倪。
  • 真正修念佛法門,該如何看待這人世間?
    ...古時候修學這個法門,往生的人我們沒見過,姑且不論。自從我們學佛接觸這個法門,我們看到依照這個法門修行,真的有站著走的,有坐著走的,我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這還假得了嗎?我們在臺灣,好像是民國五十八年的時候,我在臺灣南部講經。有一位居士告訴我們,臺南將軍鄉有一位老太太念佛念了三年站著往生。她走的時候是站著走的,沒有生病。
  • 大德開示:該如何念佛,念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淨土宗,是佛教的一大分支,也是被公認為最適合末法時代眾生修行的法門,俗話說:「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而且淨土法門,不僅僅有自修,還有佛助力,阿彌陀佛親自發願,只有有人念阿彌陀佛,他一定會前來接引。
  •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誦經就是背誦,看著經文叫讀,不看經文叫誦。念得很熟了,可以背下來了。誦經,要怎麼誦?經裡頭沒有意思,不要求解義,這個怎麼講、那個怎麼講,那都是你的妄想,經沒有意思,一直就念下去,念一千遍、念二千遍、念三千遍,規定一天念多少遍,一生都不間斷。
  • 《認識佛教》之第六章-佛法修學五大科目(一)三福-大乘福
    在佛門,明朝的蕅益大師,這是淨宗祖師。他的老師是誰?是蓮池大師。當時蓮池大師已經往生了,但蓮池大師的著述在世間,他就完全依照蓮池大師的著作來學。等於跟一位老師學,聽一位老師教導;就像李老師當年教我一樣。能找一位古大德做老師,這是決定不會有差錯的。跟一個人學,學一家之言,學成功了,這也是有了師承。   我今天介紹給諸位同學,不要跟我學,我沒有能力做你們的老師。
  • 什麼才是真正修持往生法門?(下)
    所以上公共汽車給老人讓個座這都是在念佛,注意念佛,念佛,不要把它僅僅局限於口念,重要的是心念,也就是把我們現實生活的一切的善行的功德都回向極樂世界,而且還不是為我個人回向極樂世界,為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功德是莊嚴佛淨土的。這是真修淨土法!這是真念阿彌陀佛的法門!所以這才是大乘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