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念佛的人,與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是同一個人嗎

2020-12-08 淨宗傳承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曇鸞大師在《論注》中按大乘佛法之義,將往生的真義給我們講明白,目的是要說明淨土法門同樣是大乘佛法之門,與大乘佛法教義相一致。#念佛#

《論注》:問曰:依何義說往生?

答曰:於此間假名人中修五念門,前念與後念作因。穢土假名人、淨土假名人,不得決定一,不得決定異;前心、後心亦復如是。何以故?若一,則無因果;若異,則非相續。是義《觀一異門》論中委曲

有人問:憑藉什麼來說往生呢?

回答:於此世間假借人的名義修五念門,即可達成往生。而我們前一念與後一念都是修行之因。無論是娑婆世界的人還是淨土的人,不能認為是一個人,也不能認為不是一個人。那麼,前心與後心的關係也是如此。為什麼這樣呢?如果認為是一個人,那麼就沒有因果了;如果認為不是一個人,那麼就沒有相續關係了。這在《觀一異門》這篇文章中有詳細論述。

大乘佛教講中道和空性,而中道與空性與我們對現實的認識相去甚遠,差別在於凡夫從現象上認知世界,佛教則從事物的本質上來說明宇宙實相。凡夫講分別,高矮、胖瘦、貴賤、貧富等等,無不是分別的產物。凡夫還執著於「有」,有錢、有名利、有官位、有生死等等,無不在有中謀生存。如果沒有了分別和有,那麼凡夫在這個世界上一分鐘都活不下去。淨土門並非與大乘佛法中道與空性相違,而是佛的大慈大悲隨順凡夫根機與本性,講有西方、有極樂,從而誘導凡夫能以「有」的境界蒙佛救度,順利出離輪迴苦道。至於脫離輪迴之後的境界,自然可與大乘佛法講中道的義理相順應,用世間的假名定義並不會阻礙最終的往生成就,也並不會有任何與大乘佛法相違的地方。

就名字來看,我們每個人既可以叫「張三」,也可以叫「李四」,甚至叫一個非常奇怪的名字,也不足為奇。名字並非是實體,僅僅是一個區別此個體與他個體不同的代號而已。按照大乘佛法來說,這個有別於他人的代號可以統稱為「假名人」。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可以叫作「穢土假名人」,而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可以稱為「淨土假名人」,稱謂而已。無論叫什麼,在凡間來說,有個名字也好來解釋和說明問題。這樣的穢土假名人修五念門,即可達成往生。

就往生來看,穢土假名人與淨土假名人是同一個人嗎?或者說不是同一個人嗎?如果這樣理解佛法就不是中道,而是走了兩邊的分別道,與大乘佛法相悖。

從佛教教義的因果法則來說,如果往生前的穢土假名人與往生後的淨土假名人是同一個人的話,那麼因與果的法則就不成立了。

這就是「不得決定一」。所要說明的是事物的外相或者形態並不是永遠一成不變的,是可以隨著不同的因緣而發生變化。我們凡夫念佛,就改變了凡夫的運行軌跡,到了西方淨土就成為了佛。因此,凡夫與成的佛並不是同一個人,因為智慧與形象都發生了本質上的巨大變化。不同的因導致不同的果,造惡之因導致輪迴之果,念佛之因導致成佛之果。

從佛教不常不斷的法則來看,如果往生前的穢土假名人與往生後的淨土假名人不是同一個人的話,那麼這前後所表達出的現象也就沒有延續性了,而沒有延續性的事物是無法存在的。

這就是「不得決定異」。所要說明的是事物的發展和變化是有著延續性的,並不是斷滅的。凡夫修五念門就一定成佛,前後是有關聯的。如果我們念佛而不是我們往生,那麼念佛何用?念佛前後一定有著相承延續的關係。

大乘佛法是法界最高智慧,用凡夫所能理解的表達,就是佛法是一種高於人們思維的意識形態,更類似於哲學而超越哲學。曇鸞大師用大乘佛法講明了往生之真義,往生也是中道,破斥了聖道行人的質疑,能讓我們認清往生的實質,在修五念門的道路上不要妄自菲薄,自認低下,從而失掉對往生的信心。

文字:佛成居士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相關焦點

  • 佛教:「一心念佛,往生極樂」淨土宗
    所謂淨土,是佛教所信仰的一種美好世界,是聖者所住之國土。因為沒有我們這個紅塵世界的五濁之垢染,所以稱為淨土。淨土也還有「佛國」、「佛土」等很多其他的名稱。中國人一說淨土,想到的常常是阿彌陀佛的西方極世界。《阿彌陀經》中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但是事實上,西方淨土只是淨土中的一種,佛經上提到的淨土還有彌勒淨土、靈山淨土、密嚴淨土、琉璃淨土,等等,非常多。只是因為淨土宗的巨大影響,使西方淨土成為中國佛教最有影響的淨土信仰。
  • 求佛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求往生極樂世界,念佛求阿彌陀佛在我臨命終時接引我往生極樂世界。因為我們全靠自己很難徹底離苦,也很難圓滿菩薩道,諸多障礙、種種業障所以我們帶業的種子求往生,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大光明加被接引往生淨土,圓滿菩提再回娑婆度有情。
  • 陳劍鍠: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是否鬚髮菩提心
    實則,念佛行者發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這個「發願往生」的意涵,除了有願往之心,尚有回入娑婆度化眾生之意。一般誤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去「享福」、「享樂」,對念佛法門(淨土法門)而言,是一大誤解。中國彌陀淨土法門的倡始者曇鸞在《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注》(即一般所謂的《往生論注》)早已提出「往相回向」及「還相回向」的訓示,如將自己的修行功德回向給自己跟他人,願共往生極樂淨土,則稱為「往相回向」;往生淨土的念佛行者,已成就方便力,興起大悲心,返回娑婆世界,濟度一切有情眾生,共向佛道,則稱為「還相回向」。
  • 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淨土,對此有些疑惑,會障礙我們往生西方淨土嗎
    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淨土,對此有些疑惑,會障礙我們往生西方淨土嗎?我們對念佛很有信心,但是對於今生能否往生西方淨土,心裡時常會打鼓。即使有的念佛多年,也不一定敢說今生一定能往生西方淨土。對於念佛往生西方淨土,可能會有些疑惑。
  • 淨空法師:念佛人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才能往生淨土
    真信,真想往生,這就有緣。這個對我很契機,我很喜歡,不找麻煩,這真簡單、真容易。念佛的功夫,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的高下,記住往生的條件就是「信、願」。念佛呢?念佛是往生之後品位高下,是這麼回事情。  那你要問我:法師,你想什麼品位你就滿足了?我告訴你,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滿意了。為什麼?
  • 不懂念佛的教義,也不了解佛教經文,會妨礙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嗎?
    很多人因為自己學的經文、教義多而驕慢於人,或者因為自己懂得的法義少而感到有欠缺,其實這些都不需要。「念佛雖有種種之義」,那麼多的經文、法句,或者講安心,或者講起行,或者講作業,講三心、四修、五念,講定善、散善,講發菩提心等等,還有講念自佛、念他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有很多。
  • 哥哥往生極樂 不舍慈悲度家人
    看不到他的時候,也會感覺到他坐著蓮花在我身旁。有一次去助念,走之前我在佛前說:「哥哥我去助念了。」之後就急急忙忙趕去助念了。助念的時候,哥哥就在我身邊,我偶爾打瞌睡或者累了,哥哥就推我,管得我可嚴了。今年六月份的一天,我在念佛的時候去了極樂世界。那時候,我突然感到非常舒服,看到一片金色,一排一排的人在念佛,我就對哥哥說:「你們這裡真好!我也想留在這裡。」
  • 妙善師開示:念佛何為「帶業」往生?
    帶業往生就是用念佛之「念」降伏一切主業識流,轉化不了的、透不過的業識流,總是在那裡較量也沒有結果,倒不如專一其心、萬緣放下、都攝六根的「念佛」,指的是發自內心如母憶子般的「心念佛」而不是口念佛。如此,種種的習氣、執著、煩惱……都不再起現行;整天念叨著「淨念相繼、都攝六根」,而事實上卻「都不住」,如果「都得住」就無有六根之「都攝相」,也沒有「修持相」,這就是淨土念佛法門之殊勝,用佛的德能降伏八識田中的一切業識流,最終實現臨終的「剎那降伏」來顯發彌陀性海,此生即可蒙佛接引往生移居;到了極樂世界,在佛陀和諸上善人的指導下,一點點的行持
  • 劉素雲老師老伴——劉明華先生高品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2019年7月8日,是劉明華往生49天圓滿的日子。在此,我深深地感恩全國各地、世界各地的同修們為劉明華往生所做的一切。劉明華是高品位往生西方的,他回歸常寂光了。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願同修們堅定信念,一門深入,長時燻修,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願我們相聚在西方極樂世界的蓮池海會!
  • 往生極樂世界後,她又回來轉達阿彌陀佛的囑咐
    一九四一年初病重,商請丈夫,於正月十五日,請性聰等諸位法師,及居士林的各位蓮友,到住宅來啟建佛七,其欣羨淨土厭惡娑婆的心念愈來愈懇切。來探病的人,說話時若涉及世俗的情愛,即不高興地說:「我要往生西方,以滿足我永斷煩惱,總報四恩的大願,為何不為我歡喜卻反而憂愁呢?」十六日晚上,告訴洪慧英說:「此時身在極樂淨土,感到非常的輕快。」說話時突然聞到異香。
  • 往生「極樂世界」之人,都是平等、沒有差別了嗎?
    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念佛,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就會生出一朵蓮花來。蓮花中間還有座臺,叫做蓮臺。念佛的人越多,池裡的蓮花也就越多;念佛的人功夫越深,池裡的那朵,由他念佛所產生的蓮花,也就越大越鮮豔(上面回向偈中的「莊嚴佛淨土」,就是這個意思)。等到念佛的人快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捧著這座蓮臺,和觀音、勢至等菩薩大眾來接引他。這人的神識就捨棄肉身,坐進蓮臺中,往生西方淨土去了。
  • 元音老人 | 「雖散心念佛也得往生」的真實含義!
    要於一切時中,都始終如一),都厭惡娑婆生死煩惱之苦,欣慕極樂菩提涅槃之樂,力求往生。要真實發願,遵照佛所傳的淨土法門,勇猛精進地修持,勤除習染,時時身心輕泰,即現生極樂(這話很重要!是現生極樂,而不是等死了以後才生)。其次要立志成無上覺,圓滿菩提,供養諸佛。複次要發廣大心普度眾生,眾生界不空,誓不成佛。還要隨有所做,若善若惡,善者回向,求生淨土,惡者懺悔,願生淨土,更無二志。
  • 淨空法師:信願念佛,往生淨土,是真的不是假的
    無法避免是說六道十法界,見性的人他就避免了,像惠能大師這樣的人。海賢老和尚見性了,我從光碟上看到。他曾經說過一句話:我什麼都知道,只是天機不可洩露。不說,不是不知道,說這句話的人不簡單,如果沒有明心見性,他說這句話就是大妄語,大妄語的罪是無間地獄,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他說這句話,真的,阿彌陀佛接引他到極樂世界了,可見他不是妄語。
  • 【每日一課,念佛求極樂】不進則退|成德法師開示(2020/04/29)
    「禮覲聽法,依法修行,速補佛位」,這就是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去。只有到極樂世界,你禮拜,禮拜恭敬這是福報,這修福,聽法是修慧,福慧雙修,依法修行,很快你就證得補處菩薩。補處菩薩,觀音、勢至、文殊、普賢,跟他們平等了,這些都是補處菩薩。下面引「彭際清居士曰:不唯爾時」,就是釋尊說法的時候,「名為現在。乃至於今,以及後後無盡,同名現在。以佛壽無量也」。這個意思前面我們講了。
  • 淨空法師:我們念佛人現在雖有「普賢願」,但是做不到,為什麼
    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信、願就是取得往生的條件,我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就能往生,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你,臨終一念十念決定得生。平常我們念佛,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這個功德,是你往生到極樂世界,你的品位高下。經上說得很好,念佛功夫深淺,不是多少,多少沒關係。一天念一聲佛號也行。不在多少,在功夫。功夫在哪裡?功夫在放下,你是不是能把這個世界放下。
  • 全球同修共念佛!師父上人:教同修們一個一人念佛,比一萬個人念佛場還要殊勝的方法……
    ……念佛功效之大小,不在人數多少,在念佛人的真誠心與心量。若念佛人沒有私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念的每聲佛號都能震動虛空法界。這一個人念佛,比一萬個人的念佛場還要殊勝。果真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覺悟心、慈悲心去念,此地的人就有福報,此地有真正菩薩在念佛,為眾生消災免難,為眾生消除罪障。佛弟子要修積功德、福德,坐在家裡念佛就修圓滿了。以真誠、清淨、平等、覺悟、慈悲心念佛,就是大布施。
  •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人多,往生人少的原因
    「晝夜十萬,或三萬、五萬,決定不缺,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在他們宣傳看到這一章之後,就是一句佛號啊,一天念三萬、五萬,要不往生,佛就妄語,不就念佛就往生嗎?就這麼宣傳!所以說我也在這塊兒說兩句,你把原文拿出來就知道了,你看這段是不是?「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
  • 【每日一課,念佛求極樂】演道法師笑著自在坐著往生|學習的榜樣
    我們每天真學一點,真做一點,真改一點,此生一定要信願念佛求生極樂!2020年11月28日(農曆十月十四日),北京八大處靈光寺監院演道法師,功德圓滿,安詳示寂,世壽68歲,坐著含笑自在往生了。靈光寺的四眾弟子正在為師父打佛七送行!南無阿彌陀佛!演道法師,法名演道,字淨學,現為北京靈光寺(中國佛教協會靈光寺)首座。
  • 居士疑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
    問:人活著是為什麼?答:不要虛度光陰,而要解脫輪迴、往生極樂。問:晚上放佛曲睡覺也會招來眾生,佛曲也跟佛經一樣?答:會不會招來看因緣,至少也不會傷害到聽佛曲的人,更不會傷害到念佛人。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答:除非寺廟也是專修念佛道場,否則在家裡念佛好。問:用108顆念珠念佛一遍後,可以越過母珠繼續念嗎?答:可以的,佛經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只不過約定俗成到母珠返回。如果你介意,返回念就是了。
  • 一旦往生淨土,四十八願的利益統統圓滿具足
    在四十八願當中,所說內容非常廣泛,大體來講有三方面,第一是「攝國土願」,說到極樂世界清淨莊嚴;第二是「攝法身願」,說到阿彌陀佛有無量光、無量壽以及度眾生的能力;第三是「攝眾生願」,攝取我們眾生到西方淨土去往生。善導大師是以第十八願來看整個四十八願,將第十八願稱為阿彌陀佛的本願,叫做「念佛往生之本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