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念佛的教義,也不了解佛教經文,會妨礙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嗎?

2020-12-14 每日一首佛歌

淨宗法師講解《法然上人法語》第21課

念佛雖有種種之義,稱六字之中,一切皆含。這一句也非常痛快。很多人因為自己學的經文、教義多而驕慢於人,或者因為自己懂得的法義少而感到有欠缺,其實這些都不需要。「念佛雖有種種之義」,那麼多的經文、法句,或者講安心,或者講起行,或者講作業,講三心、四修、五念,講定善、散善,講發菩提心等等,還有講念自佛、念他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有很多。

不管怎麼講,說一千道一萬,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所有一切內容通通包含在內。比如造一架飛機,就有很多說法:發動機怎麼造,機翼怎麼造,角度怎麼調整,平滑度怎麼樣,機身、機皮的鉚釘怎麼打,線路怎麼安排,座位怎麼平衡,還有駕駛艙的儀表怎麼設計……太多了,造一架飛機多不容易。雖然有種種道理、科技手段,但是把飛機造出來,飛到天上,是不是所有一切理論都在裡面了?

我們作為一名乘客,坐上飛機,所有一切不都是為我們服務的嗎?還有什麼道理不在這裡面?說得再好,安全係數再怎麼有保證,結果飛機沒造出來,人不能坐上去,那沒有用。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所講的一切,都是在構建,包括阿彌陀佛五劫思維、兆載永劫修行,不過是造出一艘南無阿彌陀佛的航空器,把我們從娑婆凡夫地運載到極樂涅槃界。我們稱名就乘上佛的航班,乘上這架飛機。

一切理論,前面一切研發過程,因中一切難行苦行都實現了,都體現在乘客坐上飛機前往極樂。所以,這一句真的很乾脆,「念佛雖有種種之義,稱六字之中,一切皆含」。一個念佛人如果這樣想,內心多滿足,毫無任何不足。發心,報恩,成佛,度眾生,開智慧,修功德,所有一切都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當中。

不知其義、不知其文也無妨,唯依稱名,必得往生。

不懂得念佛的教義,也不了解這方面的經文,這些都不妨礙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往生不是依義,也不是依文,「唯依稱名」,能專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必得往生。就像前面打的比喻,我們作為乘客,誰懂得飛機的原理?誰懂得其義,懂得其文?但是沒關係,只要乘上飛機就一定會到達目的地。飛機對普通人來說總有一點神秘感,「這麼大一個鐵傢伙,是怎麼飛上去的?」不知其義。

「它在天上飛,它長眼睛了嗎?在地上行駛的汽車還有條路,天上哪有路?它怎麼能找到目的地呢?」也不知其義。就算把我們引到駕駛艙裡看那些儀表,我們也看不懂,也不會操作,這叫「不知其文」。現在製造飛機的就是兩大飛機製造商——空客和波音,飛機的說明書都是英文的,一般人看不懂,也不知其文。但是,這些對我們乘客沒有影響,我們坐上飛機一定會到達目的地。

當然,世間有空難,乘上六字名號的航班,不知其義、不知其文也無妨,決定平安到達極樂淨土。所以,對我們來說即使不了解經文教義,也感到無限安心;即使了解再多,也沒有半點可驕慢於人的,因為這些只是引導我們登上飛機而已,最終還是乘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航班。

相關焦點

  • 佛教:念句簡單的「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是真的嗎?
    他念佛每念一句佛號口裡就出一道光明。當時在隋唐時期,在唐朝佛教的教義已經非常發達,那麼有的人就提出來說,淨土這一門有可能是一個方便說法,方便說法是什麼意思?又叫別時意趣,就是說,可能你這輩子接觸佛法太少了,沒有善根,那麼就設立一個法門,讓你念阿彌陀佛,不斷的這樣積累積累,等到某一生某一世因緣成熟了再修因證果成就。
  • 往生「極樂世界」之人,都是平等、沒有差別了嗎?
    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念佛,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就會生出一朵蓮花來。蓮花中間還有座臺,叫做蓮臺。念佛的人越多,池裡的蓮花也就越多;念佛的人功夫越深,池裡的那朵,由他念佛所產生的蓮花,也就越大越鮮豔(上面回向偈中的「莊嚴佛淨土」,就是這個意思)。等到念佛的人快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捧著這座蓮臺,和觀音、勢至等菩薩大眾來接引他。這人的神識就捨棄肉身,坐進蓮臺中,往生西方淨土去了。
  • 現在念佛的人,與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是同一個人嗎
    曇鸞大師在《論注》中按大乘佛法之義,將往生的真義給我們講明白,目的是要說明淨土法門同樣是大乘佛法之門,與大乘佛法教義相一致。大乘佛教講中道和空性,而中道與空性與我們對現實的認識相去甚遠,差別在於凡夫從現象上認知世界,佛教則從事物的本質上來說明宇宙實相。凡夫講分別,高矮、胖瘦、貴賤、貧富等等,無不是分別的產物。凡夫還執著於「有」,有錢、有名利、有官位、有生死等等,無不在有中謀生存。如果沒有了分別和有,那麼凡夫在這個世界上一分鐘都活不下去。
  • 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淨土,對此有些疑惑,會障礙我們往生西方淨土嗎
    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淨土,對此有些疑惑,會障礙我們往生西方淨土嗎?我們對念佛很有信心,但是對於今生能否往生西方淨土,心裡時常會打鼓。即使有的念佛多年,也不一定敢說今生一定能往生西方淨土。對於念佛往生西方淨土,可能會有些疑惑。
  • 佛教:「一心念佛,往生極樂」淨土宗
    所謂淨土,是佛教所信仰的一種美好世界,是聖者所住之國土。因為沒有我們這個紅塵世界的五濁之垢染,所以稱為淨土。淨土也還有「佛國」、「佛土」等很多其他的名稱。淨土有時還被稱為極樂世界。中國人一說淨土,想到的常常是阿彌陀佛的西方極世界。《阿彌陀經》中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但是事實上,西方淨土只是淨土中的一種,佛經上提到的淨土還有彌勒淨土、靈山淨土、密嚴淨土、琉璃淨土,等等,非常多。只是因為淨土宗的巨大影響,使西方淨土成為中國佛教最有影響的淨土信仰。
  • 佛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會不會再墮落?
    所以說西方淨土說遠也遠,你功夫不到,念佛達不到「一心不亂」,並且不能「斷舍離」,那麼這個距離就是很遠,多遠呢?你永遠也到不了。要說近呢,很近!因為我們的心量包涵太虛,周遍宇宙,周遍法界,那麼這個距離與你就是「零距離」。
  • 【往生仗佛力】念佛行者如何乘阿彌陀佛的本願往生西方?(一)
    不但不違背而且是相應的,證據我們從淨土的經典《觀經》的下品下生經文,即可以得到印證。《觀經》下品下生經文記載,一生造作五逆罪、十惡罪的人,臨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這位平生造五逆罪、十惡罪的人,依因果定律應該是要墮落無間地獄受苦受難,何況是在臨終業障現前,地獄火車來迎。這個時候宿世善根流露,遇到善知識,在臨終遇到善緣。
  • 佛教:倘若你覺得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去享樂的,那你就大錯特錯!
    這裡面有個問題,據說我們每個念佛的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棵蓮花,隨著我們念佛功德的增加,這個正念的功德,就等於在給這個花澆水、施肥一樣,輸入它的能量,使這個花慢慢長。我們大部分人這個花兒現在是花骨朵,小荷才露尖尖角,什麼時候才能花開見佛?
  • 淨空法師:順心的生歡喜心,不順心的生煩惱,這樣念佛不能往生
    1.淨空法師:順心的生歡喜心,不順心的生煩惱,這樣念佛不能往生修行在哪裡修?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生活裡面,如果我們對於飲食起居,我們常講的「財色名食睡」,還放不下,還有貪染;順心的生歡喜心,不順心的生煩惱,這是一點功夫都沒有,也是念佛,能不能往生?
  • 近年動搖日本佛教的問題:毛孩死後能否前往極樂世界
    當時,知恩院淨土宗學研究所囑託研究院安達俊英提出了下述觀點:"淨土宗祖法然上人認為,動物形態無法順次往生(這一生結束後,馬上前往極樂世界)。"下面的這番解釋或許或更加通俗易懂。其實淨土宗倡導念「南無阿彌陀佛」來實現往生。不必說,寵物是不可能念誦經文的。
  • 淨空法師:持名念佛法門為什麼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古德常跟我們說,「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他已經行在正道了,你把他改道,你讓他走入誤區,這個責任背不起。「故今日我等能聞淨土法門,實由此願之力」。這真的,我們今天能聽到,這個地球上,在我們這個國家當中,這一千多年來,自從慧遠大師,這是漢朝,佛法傳到中國,遠公大師在廬山建念佛堂,一百二十三個人求生極樂世界,個個往生。
  •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兩條路,你知道嗎?
    我們在學習淨土經典過程中,發現有很多關於往生的方法。如《佛說無量壽經》裡講三輩往生;《阿彌陀經》裡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觀無量壽經》裡講三福九品、定善十三觀等等。由於不同經典闡釋的往生條件、內容不盡相同,令很多人迷惑不解,甚至不知所措。
  • 中元節特輯|慧淨上人2020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下)
    乃至於他的力量盡不出來,也是完全靠阿彌陀佛。我們眾生往往都是有心無力的,檢討自己,自己覺得自己並沒有盡心盡力。就好像孝順,大家敢說都盡孝了嗎?修行來講,大家敢說大家日日夜夜都盡心盡力在修行嗎?所以要盡力,我們也自覺慚愧盡不到力。那這樣怎麼辦?就是完全靠倒彌陀、任憑彌陀,就我們每一個人的根機去念佛,這就是他力。
  • 求佛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求往生極樂世界,念佛求阿彌陀佛在我臨命終時接引我往生極樂世界。因為我們全靠自己很難徹底離苦,也很難圓滿菩薩道,諸多障礙、種種業障所以我們帶業的種子求往生,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大光明加被接引往生淨土,圓滿菩提再回娑婆度有情。
  • 佛教知識:專修念佛,是不是一定要24小時不停地念佛?
    再比如外面曬了被子,人在屋裡或在外工作,你會想到被子沒有收,會注意天氣是不是下雨,這也是念念不舍。印光大師用了一個比喻:淫人思女,就是好淫的人,總會惦記著女色,這也是念念不舍,那我們念佛人,總會惦記著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家鄉,回家的門票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至於念多少,各隨根機,忙可以少念,閒可以多念。
  • 淨土法門:念佛就是積德,教人念佛就是行善
    念佛,即念誦佛的名號,是對佛的恭敬與讚嘆。虛空法界有無量世界,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也許有人不知道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的名字,但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阿彌陀佛的名號。許多人都不知道人類世界所在的大千世界叫作娑婆世界,但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西方極樂世界。
  • 構成我們生活世界四種基礎色深藏的含義
    信念有止境之處,就是找到經文所說的「上有樓閣」;「上」是信念、每人都有自己至高無上的信念,世間人以功名利祿作為他的樓閣依止處、修學真理的人以佛陀真理世界作為自己心靈依止之處,這是不一樣的;然後用自己生命行為維護它、稱之為莊嚴,這種觀念行為現行、整個生命現象就會產生異彩紛呈的狀態!就是所謂「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這個意義就展現出來。
  • 極樂世界十萬八千裡,咱們應該怎麼去?且聽慧能大師如是說西方
    我們的好學生韋琚刺史問罷達摩祖師和梁武帝之間關於「功德」的公案之後,進而又向六祖慧能大師提出了有關「往生西方」的問題。韋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六祖慧能大師曰:「使君善聽,慧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
  • 牙醫莊裕成往生後,帶一對兒女夢遊極樂世界!
    人何時死,如何死,都不一定,所以才叫無常。念佛的人,即使早夭,也不算短壽,因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後,就無量壽;不念佛的人,即使活到百歲,也不能算長壽,因只不過百年而己。」 然後略為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往生到西方後,就有智慧,有六神通,才真正的有能力護佑家人……等等。       莊醫師很有善根,從未學佛的人,竟能在聽完開示後,即表示願皈依。從此歡喜念佛,求生淨土。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的「南無」和「阿」,應該怎麼念,關係到往生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的「南無」和「阿」,應該怎麼念,關係到往生。阿彌陀佛在我國有很大的影響,當然離不開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介紹和大力提倡。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這個時代的一個教主,宣揚佛法,建立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