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念佛人也可功夫成片,能念佛者人中芬陀利華!事中念佛二十句

2020-12-18 耀如樂園

本文原創:百家號耀如樂園

念佛者,人中芬陀利華!

在中國大乘佛法的八大宗中,目前影響最大的是禪宗和淨土宗。禪宗是難行道,通常是利根者適合修行禪宗,淨土宗是易行道,適合上、中、下三根。雖然淨土宗是易行法門,但卻是難信法門,所以佛說能念佛者是人中芬陀利華。

看到《淨土聖賢錄》中成功往生的聖賢們,讓我們相信淨土法門真是易行法門,只要深信切願彌陀淨土,老實念佛,臨終必定依佛願力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在家人由於有許多事務性的工作要做,很多修淨土法門的在家人總是找各種藉口不努力念佛。實際上,只要深信切願,在事中依然可以有大量的時間念佛,只要堅持下去,極有可能讓念佛的功夫不斷加深,乃至功夫成片。

【事中念佛二十句】

在生活中念佛,在念佛中生活。在工作中念佛,在念佛中工作。在散步中念佛,在念佛中散步。在臨睡前念佛,在念佛中入睡。在洗澡時念佛,在念佛中洗澡。在做飯時念佛,在念佛中做飯。在家務時念佛,在念佛中家務。在塞車時念佛,在念佛中開車。在打牌時念佛,在念佛中打牌。打麻將時念佛,念佛中打麻將。在地鐵中念佛,念佛中坐地鐵。騎單車時念佛,念佛中騎單車。在旅遊時念佛,在念佛中旅遊。玩微信時念佛,念佛中玩微信。在病苦中念佛,在念佛中康復。在煩惱中念佛,用念佛治煩惱。在心亂時念佛,用念佛來安心。在失意時念佛,在念佛中開心。在打坐中念佛,在念佛中入定。在臨終時念佛,在念佛中往生。

有了深信切願彌陀淨土的在家修行人,一定會珍惜每一天的念佛機會,如果能把上述不用腦子的時間用在念佛上,堅持一輩子,不要說有足夠的時間念佛,就是修成念佛三昧也不是不可能。記得在大學讀書時,最花時間的是記憶英語單詞,我常常在食堂排隊買飯時背誦單詞,期間背下來的單詞不少,排隊學習兩不誤,念佛法門也是如此,即做事與念佛兩不誤。

【每日寄語】

經雲:

口行惡者是惡知識,口行善者是善知識。若見善知識,則見如來;若見如來,則滅一切不善之法。(《僧伽吒經》)

每日必誦【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相關焦點

  • 在家念佛人每天輕鬆念一萬聲佛號的有效辦法:案例分享
    今天看了十多小時電視劇,念了九萬佛號前幾天我在百度上發表一篇文章《在家念佛人也可功夫成片,能念佛者人中芬陀利華!事中念佛二十句》,吸引很多讀者閱讀,能看到這麼多人關注乃至修行佛法,特別是淨土法門,令人感到欣慰。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淨土難信今已信,念佛者稀今已念。
  • 印光大師:念佛一法久而久之,業消智朗,障盡福崇,臨終必生極樂
    印光大師:念佛一法久而久之,業消智朗,障盡福崇,臨終必生極樂【印光大師開示】事理、性相、空有、因果,混而不分。但可學愚夫愚婦,顓蒙念佛,須致恭致敬,唯誠唯懇。久而久之,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則佛之有無,己之有無,入佛之門徑,彼岸之確據,何待問人。若不專心致志念佛,而於別人口裡討分曉,亦與看《金剛經》,而不知實相。看《淨土文》、《西歸直指》,而不生信心。以業障於心,不能領會。如盲睹日,日固在天,睹固在眼,其不見光相,與未睹時無異也。倘復其明,則一睹即見光相矣。念佛一法,乃復明之最切要法。欲見實相之相,當竭誠於此法,必有大快所懷之時矣。真我欲親見,非大徹大悟不可。欲證,非斷惑證真不可。
  • 明證法師開示:應該如何念佛,才能功夫成片
    問:師父我很嚮往您在講實修念佛的時候講到,您念佛功夫成片以後,讀書像吃書一樣,一筐一筐看書的境界。我現在應該怎樣念佛,才能功夫成片?如何修至誠心?怎樣自淨其意?阿彌陀佛!  師父開示:別急!先培養福報!你現在整理資料等於是修福報。我當時在柏林寺初建時期並不懂這個道理,但無形中日夜操勞,修下了福報,所以才有閉關的機會,才沒有出事,還算順利。如果沒有福報,不會遇到住山洞的因緣,住了也可能出事。  我的體驗是,必須進入專修狀態。我是個笨人,進入狀態,前後大概也用了半年。
  • 124 念佛發心語 (一百二十四)
    凡夫除願生念佛心外,起心動念,無不是妄心!        害的人煩惱、顛倒、作狂、造業、生病、傷人。念佛人,有阿彌陀佛為大後盾、大住持,法界沒有什麼可怕的!        黑白無常遠遠看到你,腳底下抹油溜之乎也!        閻羅王看到你,十萬分的恭敬!
  • 在家念佛的講究!
    這只是據說,無處可就。由於念佛之人根性不同,有的人一心不亂,有的禪境下來要很長的時間,我們以七為準,但我們淨土一門,要盡形壽執持,要用一世來信願持名,才能決定往生。有的人以一的狀態來入定,接著冥想禪修以此觀心,修的一顆淨心,明心,面對心態的渾濁和清澈差別的告誡。
  • 禪宗大德的念佛法門,十個等級現功夫深淺
    我們現在正處在末法時期,曾經漢傳佛教的八個宗派,現在只有禪宗和淨宗還算興盛,其他幾個宗派都已經是後繼乏人了。禪宗主張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很多人以為禪宗只是參禪,其實禪宗也修念佛法門,而且級別更高。下面介紹一下高麗國普照禪師的《念佛要門》蓋夫末世眾生,根性昏鈍,欲習濃厚,故久滯沉淪,未免眾苦。不憑師友之責,難得脫苦之樂。
  • 夏蓮居談念佛
    如此念法  永難成片  先講念佛的人容易發生的主要偏差,是要防止的。所以念佛若有節奏,就像流水潺潺,自然合韻,念佛易於成片。無音節已不好,加之以「又不聯貫」就更差了。後句不接前句,念佛最重要是「淨念相繼」,若不聯貫怎麼能相繼。
  • 念佛也能體驗科技的樂趣,計數器怎麼玩?
    很多信佛的,或者喜歡佛學的,亦或是出家人,不管緣起如何,每天都會早晚念誦佛法,念佛固然是越多越好,但是更加需要在保持念佛數量的基礎上還加以持之以恆,因此對於念佛者來說,為了讓自己不會懈怠,往往都要給自己制定下念佛的定課,積功累德,而念佛計數也成為了念佛者的日常。
  • 老實念佛,不要三心二意!這樣念佛更容易有感應
    在持名念佛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明確在淨土法門裡,持名念佛是正行。《阿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念佛就是培植善根和福德。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比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阿彌陀經》中「…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後面多這麼幾句:「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這說明我們能不能往生,念佛是正行。
  • 《我們一起讀文鈔》復法海大師書:念佛不可無信願.不可不拜佛.
    我們有幸同入青蓮社,能遇印祖文鈔,實屬宿世善根福德所致。若能依教奉行,實為人中芬陀利華。又文鈔深廣,現代人文言文淺陋,故次第推學,德寶輔以白話,眼力不佳者輔以音頻,方便朗讀原文及學習理解。請蓮友每日抽一點時間跟著蓮社系統讀誦、學習增廣文鈔,思維微言妙義,配合蓮社妙音念佛,在群裡報數時留言:「今日印祖文鈔已學「字樣。如此解行並進,日日燻修,收滴水穿石之功。南無阿彌陀佛!
  • 太虛大師重要開示:散心念佛終身不改是深信切願,臨終定生極樂
    太虛大師重要開示:散心念佛終身不改是深信切願,臨終定生極樂。在家念佛人的福音:聽太虛大師開示散心念佛終身不改的好處。我們許多在家念佛人常常不切實際的追求各種境界,有了一些特殊感受就沾沾自喜,逢人便說,沒有感應又很糾結,甚至對念佛法門失去信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念佛更是長期堅持的硬功夫,做到一心不亂很不容易,更何況這是長期修煉的結果,沒十年二十年功夫很難達到一心不亂,所以我們要好好體會「老實念佛」四個字。
  • 你會念佛嗎?看看廣欽老和尚的念佛語錄
    現將廣欽老和尚的開示語錄貼上,以此使念佛之信心、願望、功夫更堅不可摧,今生臨終自在往生西方,永脫輪迴,親見彌陀、觀音、大勢至。阿彌陀佛!一切法門中,以專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老和尚開示:「念佛才能了生死。對於耳聞、眼見、鼻嗅、舌味、身觸、意念等,不去分別掛礙,則能得到解脫,這才是修行的意思。」
  • 誰發明的「念佛給錢」?
    少康法師目睹這些瑞相,證知實乃先祖的靈跡感應,遂五體投地頂禮發誓說:「劫石可將磨損,我的誓願不會變易。」由此而樹立起了研學淨土教法,弘闡淨土法門的堅實志向。少康法師發弘誓願後,旋即下定決心,放下萬緣,誓以善導大師為榜樣,歸心淨土,畢生弘揚淨土教義。
  • 知道念佛最忌諱的是什麼嗎?
    現在念佛就要懂得怎麼有效地攝住這顆心。要用念佛的聲音來攝住。這樣把握聲音的音節就很重要。這時你內心的狀態、身體的狀況等都跟聲音的節奏有密切關係。節奏一亂,心肯定亂了,身心的狀態就會失掉平穩、安詳,念得氣急敗壞或者散亂、鬆弛,都沒辦法跟佛感通,也就難以體現修法的利益。很多人會說:我們只要心裡向佛就可以,不必要講究什麼念佛的音節。
  • 淨空法師:信願念佛,往生淨土,是真的不是假的
    淨宗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功夫成片。一般要像老和尚他所具備的條件,他的條件是什麼?最難得的,老實、聽話、真幹。凡是這樣的人,具備這三個條件,沒有不成就的,決定成就,而且成就得很快。 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在《高僧傳》裡面看到的,念佛往生的,《往生傳》裡頭多半都是三年。
  • 《念佛成佛有聲書》6一10集(文字版)
    這就是念佛滅罪,念佛消災,念佛是真懺悔。二、念佛法門的殊勝在於不拘形式。在家裡、在工作都可以念佛。心裡念,不出聲音。無論做什麼工作,佛號都可以不間斷。如果工作需要思考時,就暫時把佛號放下。工作做完之後,放下工作,又提起佛號來。這個法門確實殊勝方便,無論在什麼環境,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能令功夫不間斷。這是其他法門做不到的。
  • 告念佛人:真有深信切願,在家人再忙依然有大量的時間念佛
    告念佛人:真有深信切願,在家人再忙依然有大量的時間念佛【印光大師開示】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時,及至穢汙不潔之處,只可默念,不宜出聲。默念功德一樣,出聲便不恭敬。勿謂此等時處,念不得佛。須知此等時處,出不得聲耳。又睡若出聲,非唯不恭,且致傷氣,不可不知。(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有信願後就要努力念佛,這樣才能保證在臨終時在念佛中蒙佛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
  • 關於念佛號越多是否業障消除也越多的問題
    有人問:蓮池大師說至誠念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至誠就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果然能做到至誠,他下面有兩個問題,這是不是意味著念佛人念佛的佛號聲累積次數愈多滅罪就愈多,或者說個人業障消除的也愈多?  淨土法門答:不見得,至誠兩個字很不容易做到,至誠是什麼?菩提心、真心。
  • 居士疑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
    問:人活著是為什麼?答:不要虛度光陰,而要解脫輪迴、往生極樂。問:晚上放佛曲睡覺也會招來眾生,佛曲也跟佛經一樣?答:會不會招來看因緣,至少也不會傷害到聽佛曲的人,更不會傷害到念佛人。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答:除非寺廟也是專修念佛道場,否則在家裡念佛好。問:用108顆念珠念佛一遍後,可以越過母珠繼續念嗎?答:可以的,佛經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只不過約定俗成到母珠返回。如果你介意,返回念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