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證法師開示:應該如何念佛,才能功夫成片

2021-01-08 網易

2020-09-27 06:00:02 來源: 如來藏講堂

舉報

  

  問:師父我很嚮往您在講實修念佛的時候講到,您念佛功夫成片以後,讀書像吃書一樣,一筐一筐看書的境界。我現在應該怎樣念佛,才能功夫成片?如何修至誠心?怎樣自淨其意?阿彌陀佛!

  師父開示:別急!先培養福報!你現在整理資料等於是修福報。我當時在柏林寺初建時期並不懂這個道理,但無形中日夜操勞,修下了福報,所以才有閉關的機會,才沒有出事,還算順利。如果沒有福報,不會遇到住山洞的因緣,住了也可能出事。

  我的體驗是,必須進入專修狀態。我是個笨人,進入狀態,前後大概也用了半年。但一旦進入狀態,進步就很快,日日有新的進步。我們現在這個寺院將會是一個實修的寺院,希望你再來的時候,能住更長的時間,漸漸進入專修狀態。這次恐怕很難,因為條件不具足。但你現在就可以嘗試一邊做事,一邊念佛。這一點很重要,非常重要。這樣就會為今後專修打下較好的基礎,今後就會較快進入狀態。

  

  至誠心其實就是真實心、大決心、絕不迴轉的心。一旦下定決心就義無反顧,毫不猶疑,堅持到底。

  自淨其意就是時刻念佛,因為念佛的念是淨念。只要時刻念佛,其意自淨,恰如清水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淨。另外,就是用最起碼的五戒嚴格要求自己,連不好的起心動念也不放過去。及時覺知,覺非即改。點滴積累,終成大海。

  阿彌陀佛!

  明證 2011年9月11日 天恩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明證法師開示:如何修持能證須陀洹果
    問:頂禮明證法師,末法眾生業較重,如何達到須陀洹果?師父開示:達到須陀洹果,就是要斷我見,斷了我見就證須陀洹果。不管你業重還是不重,只要你具足兩個方面就有可能。好比我們明天就要開始二十四小念佛,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幾位去參加,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你有可能,就儘量去參加,因為這是一種實踐。若一日,若二日,一直到若七日,你要從若一日開始,若一日以後,很多人都有很好的體驗,因為佛菩薩會加持,他不會不管你;你這麼精進佛菩薩都了解,眾生的起心動念佛菩薩全都了如指掌,何況二十四小時你在那裡不斷念佛呢?
  • 明證法師開示:如何面對生離死別
    問:如何面對生離死別?師父開示:這有很多面對的方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知道眾生沒有實際的內涵,眾生也是因緣所成法。所謂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只是一個名字,他的存在只是一個假相。文章來源:摘自明證法師《佛學問答1》更多開示敬請關注【明證法師如來藏講堂】微信公眾號修學戒定慧請關注【明證法師新浪博客】講經視頻請百度搜索「明證法師」
  • 明證法師開示:修行人首重因果
    師父開示:譬如身體不好需要鍛鍊,初鍛鍊時就會渾身酸痛,有酸痛好還是沒有好呢?如這道理一樣,念佛人初念佛就會發現雜念紛飛心亂如麻,這正是因為念佛心比原來靜了,所以才能發現眾多雜念難以控制。  所以,修行人首重因果,現在的一切所受所遭遇,一定是往昔或今生所造惡業之果報,當坦然受之。
  • 淨空老法師開示: 現代童蒙養正教育的落實
    必須是明白事理、淡泊名利的老師,才能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童蒙老師不能有比較高下的分別心,那是短視偏頗的錯見,會把小孩帶壞。古人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小孩都有獨特的稟賦與才能,不能任意比較優劣。老師應該因材施教,細心觀察小孩的性向與喜好,發現每個小孩各自的閃光點,順著他們自己的稟賦去引導,那麼每個小孩都是可造之材。
  • 在家念佛人也可功夫成片,能念佛者人中芬陀利華!事中念佛二十句
    看到《淨土聖賢錄》中成功往生的聖賢們,讓我們相信淨土法門真是易行法門,只要深信切願彌陀淨土,老實念佛,臨終必定依佛願力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在家人由於有許多事務性的工作要做,很多修淨土法門的在家人總是找各種藉口不努力念佛。實際上,只要深信切願,在事中依然可以有大量的時間念佛,只要堅持下去,極有可能讓念佛的功夫不斷加深,乃至功夫成片。
  • 大安法師開示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樣
    ,法師正在會客,我們坐在一旁等待。第一位向法師請教的,是一位從山東來的中年農婦。她衣著樸素,面容滄桑,眼神裡含滿焦慮。她說她很小就皈依了佛教,且非常虔誠。十年前,她偷跑出去剃度出家了,儘管隱姓埋名,丈夫還是找到了她,說家中孩子小,老人也在,勸她回去盡母親和女兒兒媳的責任。誰知好說歹說,農婦就是不肯回家,丈夫急了,說若不回家,就要一把火燒毀寺廟。為了不連累寺廟比丘尼師父,農婦還俗回家了。
  • 淨空老法師:英國漢學院餐後開示 (第四集)
    16、淨空老法師開示:持名念佛,是故能滅重罪,能消重業。17、往生後攝引弟弟西遊淨土:沒想到極樂世界快樂到這種程度!18、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一點懷疑都沒有19、往生極樂世界比生天容易!20、淨空老法師:為什麼有些人念佛很有效,你念佛沒效?
  •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誦經就是背誦,看著經文叫讀,不看經文叫誦。念得很熟了,可以背下來了。誦經,要怎麼誦?經裡頭沒有意思,不要求解義,這個怎麼講、那個怎麼講,那都是你的妄想,經沒有意思,一直就念下去,念一千遍、念二千遍、念三千遍,規定一天念多少遍,一生都不間斷。
  • 〖法師暨講堂動態〗:明證法師2018年8-12月弘法計劃
    明證法師2018年8-12月弘法計劃(請注意變動,如果不行,可提出)8月:11-17斷我見學習班第三  期,在天恩寺19-24在山西介休迴鑾寺講楞嚴經四卷、五卷【有變動】日在溫州瑞安安善寺講楞嚴二卷、三卷9月:1-2同上4-8在陝西神木萬佛寺講楞嚴經第三卷10-16辦斷我見班第四期,地點未定18-22在河北石家莊藁城區天恩寺講楞嚴經第三卷24到邯鄲永年縣參加佛光禪寺中秋節晚會26-28西安2內容未定10月:2-8圓覺行社禪七4【可能取消】10在迴鑾寺辦念佛功夫成片座談會一天
  • 大德開示:該如何念佛,念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那麼如何去念佛,才容易修行成功呢,並不是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每天隨便念幾句,就能夠修行成功的,還是要去專心修行的。那麼祖師也是根據我們的根性,給我們想出來念佛最容易成就的法門,這個法門原載於《楞嚴經》,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記載,就是要求我們念佛的時候「心念耳聞」,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嘴巴念佛,用耳朵去聽念佛的聲音,以此來都攝六根,功夫到家了,可以達到念佛三昧的境界。
  • 明證法師感言:正確的念佛修行需要有好的榜樣指引前進
    所以學佛也是學習如何做菩薩,也就是向菩薩學習。菩薩道,就是成佛之道。學佛但還沒有成佛的人就都叫做菩薩。菩薩的榜樣就太多了。印度的西天二十八祖都是菩薩中的榜樣,人們比較知道的,有大迦葉、阿難、脅尊者、馬鳴、龍樹、達摩等菩薩。
  • 印光大師開示:如何念佛,才能淨念相繼,一心不亂?
    不過,佛門中素來有「淨土難信」的說法,其中原因,與眾生缺乏對「念佛」法門的了解不無關係。譬如,佛典中有載,從初發心到圓滿佛果,要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但是,淨宗祖師卻說「念佛一聲,成佛有餘」,一聲佛號念到一心不亂,則不需三劫修福慧,只憑六字出乾坤。那麼,究竟如何念佛,才能算作淨念相繼,一心不亂呢?印光大師對此曾有專門開示。
  • 開吉法師: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八十三歲的老奶奶坐著往生(附淨空法師開示)
    在極樂寺我們常常聽到:九十七歲的老爺爺合掌往生,八十三歲的老奶奶坐著往生,一百歲的老人每日自己搭公車出行。這些得享五福之考壽終的老人,在此比比皆是,令人嘆羨不已。 一、拜訪曾氏全家。我們懷著無比恭敬仰慕的心情,前去拜訪曾氏全家,以深入了解八十三歲的曾蔡秀枝老菩薩念佛端坐自在往生的經過。
  • 開玄法師:懺悔念佛,腫瘤絕症病人恢復健康(附淨空法師開示)
    慚愧弟子釋開玄,頂禮感恩師父上人,真誠感恩師父上人大慈大悲,不舍弟子根機陋劣。弟子業障深重,本來沒有資格參與學習,蒙師父慈悲接引弟子回頭,胡大居士、齊老菩薩慈悲護持,令弟子有機會跟在其他法師後面聽課學習,內心無比感恩。   弟子參與學習《科注》一個月來,法喜充滿。看了來佛寺賢公上人的榜樣,弟子深受啟發。
  • 仁煥法師開示:什麼叫作往生與舍報?
    當我們覺悟了,都明白了,都理解了,一個親人走了,應該祝願他,因為他的一切災難從今以後永遠不存在了,就能得到解脫了,我們應該帶著快樂的心祝願他走進光明了。如果我們互相捨不得,對方就走不了了,靈魂又成為這個身體的守屍鬼。這個身體發臭、腐爛了,靈魂飄飄蕩蕩,因為血緣關係,緣分特別深,所以往往就附在後代身上。
  • 古德說「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怎麼理解,大安法師開示
    古德說「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怎麼理解,大安法師開示。其實「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這句話是蓮池大師說的,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否認修行人的開悟,開悟並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開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斷煩惱、證菩提的修行才是「事」。
  • 淨土念佛法門是大乘佛法嗎,看諸位大師開示
    淨土念佛法門是大乘佛法嗎,看諸位大師開示。我們知道念佛法門屬於淨土宗,而淨土宗以五經一論為依據,五經分別是:《佛說無量壽經》——簡稱《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簡稱《觀經》。《佛說阿彌陀經》——簡稱《阿彌陀經》。
  • 大願菩薩開示念佛人如何才能消除業障
    眾生都是帶業來受輪迴之苦的我們世間的眾生,今生無論,病,災,享樂,都要知道這是前世的業因,如果能明白這是久遠劫自身業障的話,就應該從今以後不殺生,常放生,培養自己的愛心,慈悲心,多念佛,業障自會漸漸消除。
  • 你會念佛嗎?看看廣欽老和尚的念佛語錄
    現將廣欽老和尚的開示語錄貼上,以此使念佛之信心、願望、功夫更堅不可摧,今生臨終自在往生西方,永脫輪迴,親見彌陀、觀音、大勢至。阿彌陀佛!一切法門中,以專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老和尚開示:「念佛才能了生死。對於耳聞、眼見、鼻嗅、舌味、身觸、意念等,不去分別掛礙,則能得到解脫,這才是修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