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證法師開示:如何面對生離死別

2021-01-08 如來藏講堂

問:如何面對生離死別?

師父開示:這有很多面對的方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知道眾生沒有實際的內涵,眾生也是因緣所成法。所謂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只是一個名字,他的存在只是一個假相。而且時間很短,原來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我們,因為媽媽沒有生我們,我們不知道自己,父母未生之前是什麼面目,生下來以後,活了一生,這一生可能長,也可能短,然後又消失了,我們能把這種存在叫做真正的存在嗎?是不能的,因為過去沒有,未來沒有,現在呢,剎那不住,從生下來到死這一個期間,不斷地變化,要是不變化的話,我們能長大嗎?要不變化的話,我們能夠有老,有死嗎?肯定中間是,年年月月天天都有變化,乃至分、秒、剎那都在潛移默化,所以說生命無常,生命就在呼吸之間,如果一氣不來便是後世,如果能夠這樣看的話,把生命放鬆,看透它是假象,不再執著,那麼生就隨緣生,死就隨緣死,心中就沒有恐懼,因為找不到一個真正出生的人,也找不到一個真正死亡的人。

其實在輪迴當中,死亡的是我的肉體和前六識。也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一個心按其功能分為八個識,第七識末那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在輪迴當中是沒有生死的,他們這兩個識是不會間斷的,當我們已經死了以後, 這兩個識會在原來物質身體的基礎上再產生一個中陰身,中陰身又具足八個識,然後去投胎,投了胎以後中陰身告斷滅,前六識也告斷滅。那麼在胎位最初四、五個月的時候,只有第七識和第八識,還有一個小肉團,漸漸地肉團上長出五個包,那就是未來的腦袋和四肢,再後來就分化出四肢,但是還沒有完全長成完善的五根之前,是不會有前六識的。當五根長全了,加上原來本來就有的意根,意根就是第七識,就是末那識,那麼六根具足才有可能產生此一世新的前六識。

由於這個前六識和前世的肉身沒有關係,前世的身體和精神兩個方面叫做五蘊,也叫五陰,因此叫隔陰之迷。因為又換了一個新的身體,所以,這個新的身體和新的前六識是全新的,跟前世沒什麼關係,但是因為是相續的,這個新的身體就叫業報體,是由前世延續下來的,因為第八識當中含藏著前世以及往昔修行或者造業全部的種子,這些種子在新的因緣條件下,逐漸地就會現前,構成因緣果報的鏈環,這樣不斷的下去,小乘的修行打破這個鏈環,不讓它繼續進行,或者不產生中陰身 ,或者產生了中陰身以後,馬上自我斷滅,再不要有下一個中陰身,因為中陰身,最多能夠存在四十九天,七天就是一次的生死,那麼有了第一個中陰身,第二個就不會產生,所以,最後進入無餘涅盤,沒有中陰身的叫現般涅盤,有中陰身的叫中般涅盤,當然,還有其他種種涅盤。所謂涅盤就是斷除一切煩惱,如果是進入無餘涅盤,就是把自己的身、心兩個方面徹底消滅,乃至連第七識也消滅,這樣的話僅僅剩下第八識,由於沒有第七識的配合,就不會再產生中陰身,也不會投胎,當然也就沒有輪迴了,這就是佛法中小乘佛法所說的解脫。但是佛的本意不是讓修行人都進入這種狀態,如果全部進入這種狀態,唯留無法消滅的第八識單獨存在,沒有身,沒有心,叫灰身滅智,那麼誰來弘揚佛法,誰來教眾生學習佛法,誰來成佛度眾生?

所以,大乘佛法是不走這一條路的,他們留一點點煩惱以潤來生,繼續在六道中輪迴,這樣的話生生世世就能保有這個身體,就能繼續常隨佛學直至成佛,當然到達七地滿心的時候,可以把從初地以來故意留下的一點點煩惱斷除,因為到了八地的時候,就有了殊勝的意生身,不用再擔心了,八地以後叫無功用行,就會只進不退,一直到成佛。

文章來源:摘自明證法師《佛學問答1》

更多開示敬請關注【明證法師如來藏講堂】微信公眾號

修學戒定慧請關注【明證法師新浪博客】

講經視頻請百度搜索「明證法師」

相關焦點

  • 明證法師開示:修行人首重因果
    師父開示:譬如身體不好需要鍛鍊,初鍛鍊時就會渾身酸痛,有酸痛好還是沒有好呢?如這道理一樣,念佛人初念佛就會發現雜念紛飛心亂如麻,這正是因為念佛心比原來靜了,所以才能發現眾多雜念難以控制。  所以,修行人首重因果,現在的一切所受所遭遇,一定是往昔或今生所造惡業之果報,當坦然受之。
  • 明證法師開示:應該如何念佛,才能功夫成片
    如何修至誠心?怎樣自淨其意?阿彌陀佛!  師父開示:別急!先培養福報!你現在整理資料等於是修福報。我當時在柏林寺初建時期並不懂這個道理,但無形中日夜操勞,修下了福報,所以才有閉關的機會,才沒有出事,還算順利。如果沒有福報,不會遇到住山洞的因緣,住了也可能出事。  我的體驗是,必須進入專修狀態。我是個笨人,進入狀態,前後大概也用了半年。
  • 明證法師開示:如何修持能證須陀洹果
    問:頂禮明證法師,末法眾生業較重,如何達到須陀洹果?師父開示:達到須陀洹果,就是要斷我見,斷了我見就證須陀洹果。不管你業重還是不重,只要你具足兩個方面就有可能。文章來源:摘自明證法師《不食肉的經典暨佛學問答2》
  • 明證法師開示:碰到境界如何修忍辱?沉不住氣時怎麼辦
    請問師父,碰到境界如何修忍辱,沉不住氣的時候怎麼辦?  師父開示:碰到境界如何修呢?——把自己看作是死屍,沒反應,隨便罵,隨便打,這是虛雲老和尚的方法,叫活死屍。  你把自己當死屍,叫死屍法,非常有用,非常好,死人還會起反應嗎?不會的。你看大地,挖個坑它也這樣,蓋個樓房它也不叫,壓死我了,太重了!它都不管,你隨便吧!願意怎麼著就怎麼著。
  • 明證法師開示:誦《地藏經》左眼皮總是跳是為什麼
    師父開示:你的眼皮跳和念《地藏經》沒有任何關係。好比有人說我開了個法會,出來以後出了車禍了,或者我開了個法會,出來以後我的車丟了,你的車丟跟開法會沒有任何關係,你開別的地方該丟還丟。為什麼?因為你過去曾經偷過別人的車,所以你的車一定會丟的。
  • 學誠法師開示及答疑 2017-12-08
    如何面對無常帶來的煩惱? 學誠法師:因為無常,所以要珍惜時光,好好修行;因為無常,所以對好的就不要貪戀,對壞的就不要畏懼,不掛礙不執著。如理修無常,無常帶來的就不是煩惱,而是善法。 A19、網友:法師您好,面對婚姻中的背叛,選擇了原諒和寬容,得到的不是感恩,反而是肆無忌憚,該如何處理呢?
  • 學誠法師開示如何教育孩子 , 看後99%的父母都在反思
    作為家長,該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已成為家長們頭疼的一件事了。在此,小編特意將《學誠大和尚答疑,如何教育孩子?》分享給大家。學誠法師開示之「孩子的教育與成長」01、網友:我兒子今年14歲,上初二,現在特別叛逆,他從小脾氣就不好,現在更加厲害,特別自我,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根本都不能說他,一說就不高興,甚至發脾氣。請法師指點,該怎麼辦呢?我現在已經不會教育了。學誠法師:他最擅長什麼?有什麼優點?最佩服什麼人?
  • 八聖道的學習修持——《內觀禪開示》·大願法師
    八聖道的學習修持——節選《內觀禪開示》大願法師破除對身心起堅實的執著;怎麼見生滅法——《內觀禪開示》·大願法師破除對樂的錯覺——《內觀禪開示》·大願法師大願法師:《內觀禪開示》· 破除對常的錯覺大願法師:《內觀禪開示》· 內觀是什麼,所緣是什麼,作用是什麼,修法是什麼大願法師:《內觀禪開示》——純粹地覺知呼吸
  • 淨空老法師:英國漢學院餐後開示 (第四集)
    英國漢學院餐後開示(第一集)淨空老法師:英國漢學院餐後開示(第二集)淨空老法師:英國漢學院餐後開示(第三集)老法師開示點擊標題 直接觀看海會聖賢英國漢學院餐後開示(第一集)43、淨空老法師:英國漢學院餐後開示(第二集)44、淨空老法師:英國漢學院餐後開示(第三集)45、淨空老法師:世間所有一切眾生,他們的福報總離不開這個因果報應46、想要財富,想要聰明智慧,想要健康長壽,又不肯修因,哪來的果報?
  • 淨空老法師開示: 現代童蒙養正教育的落實
    老法師開示點擊標題 直接觀看海會聖賢:賢公生平修行事跡(72分鐘)【一天看三遍】賢公和尚 佛門榜樣(55分鐘版本)老法師:我勸大家把(海賢)老和尚這片光碟當作《無量壽經》來學習!>7、【重要】老法師2019年3月3日澳洲淨宗學院餐後開示(視頻+文字)8、淨空老法師:發大誓願(第一回)全5集9、淨空老法師:發大誓願(第二回)全10集10
  • 明證法師感言:正確的念佛修行需要有好的榜樣指引前進
    所以學佛也是學習如何做菩薩,也就是向菩薩學習。菩薩道,就是成佛之道。學佛但還沒有成佛的人就都叫做菩薩。菩薩的榜樣就太多了。印度的西天二十八祖都是菩薩中的榜樣,人們比較知道的,有大迦葉、阿難、脅尊者、馬鳴、龍樹、達摩等菩薩。
  • 仁煥法師開示:什麼叫作往生與舍報?
    師父在這個佛七給我們開示,有這個色身其實是一種果報,是一種業障,但是我們人往往不明白,把色身這個依報當做了正報,把我們的靈魂丟在了別處,所以到臨命終的時候,慌慌張張找不到去處。在靈陽寺我解決了這個答案,讓我真正明白什麼叫做了脫生死。
  • 淨宗修行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法師開示
    淨宗修行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法師開示。淨宗修行必須具備的條件就三個,第一個信,第二個願,第三個行。蕅益大師常說的信願持名,印光大師繼承了,印祖也常常說這句話,常常用這句話勸勉同修,信願持名。這十六個字確實是老人一生行誼的寫照,你要問印光法師是什麼樣的人,十六個字講清楚了。我們現代淨宗學人要向老法師學習,把這十六個字做到。敦是親愛、是和睦,倫是同類。從自己家裡講,父母兄弟姐妹,同類,再擴大是我們的家族,再擴大是國家民族,再擴大是整個世界的人類,凡是人,皆須愛。這就是敦倫。
  • 鳳凰網佛教通訊員首次參訪香港 寬運法師做特別開示
    寬運大和尚為培訓營全體學員做特別開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林恩)開示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林恩)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佛聯會會長、西方寺方丈寬運大和尚為培訓營全體學員做特別開示,並接受了鳳凰網佛教通訊員的聯合採訪。本次參訪是鳳凰網佛教通訊員首次赴香港佛教寺院參訪,對加強內地與香港佛教交流,具有重要意義。西方寺座落在香港荃灣老圍村,背靠大帽山,前臨三迭潭,花木青蔥,流水潺湲,環境清幽。西方寺由永惺長老創建於1970年,2007年,寬運法師升座成為西方寺第二任方丈。
  • 聖嚴法師用3句話,開示身心秘密,詳解參禪實修法門
    聖嚴法師用3句話,開示身心秘密,詳解參禪實修法門 | 文 青衫文齋當代高僧聖嚴法師作為禪宗曹洞宗第50代傳人,具有不同於其他宗師們的豐富生活閱歷。聖嚴法師13歲出家,19歲服兵役,39歲時赴日本東京立正大學深造,並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
  • 開示—妙華法師應邀至上海下海廟宣講《地藏菩薩本願經》
    合影留念佛教在線上海訊 2016年6月26日,應上海市虹口區下海廟住持聖緣法師之邀,妙華法師繼續在下海廟宣講《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第十一次開示。法師從經文「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講解到「佛贊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圓滿開示完《地藏經》的「分身集會品第二」。《地藏經》裡說,釋迦牟尼佛為了慈悲度化各類的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不僅以有情生命形式示現,同時也會以無情生命的形式來昭示佛法、度化眾生。
  • 九月入園季,如何面對幼兒園門前的「生離死別」?
    導讀:九月入園季,如何面對幼兒園門前的「生離死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九月入園季,如何面對幼兒園門前的「生離死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聖嚴法師開示:事必躬親必然累死自己
    如果弟子做事不積極,讓他做不如自己動手更省事時,在這種情況下,法師會自己動手嗎?領導者追求效率,但也要有耐心教導部屬。但在效率和教導之間,又該如何拿捏呢?聖嚴法師開示:要想帶領身邊的人落實自己的想法,且能積極做事,領導方式一定要循序漸進。帶人帶心,不能躁進。
  • 宏圓法師開示:舍法舍非法就是舍執著
    摘自宏圓法師《金剛經》講解宏圓法師新浪微博:http://blog.sina.com.cn/u/6140029649宏圓法師宏法微信平臺:地藏寺講經堂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關注,聆聽宏圓法師智慧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