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價值,我們唯一信仰的是我們生命本身。
無論是生命的淨化,還是科學的研究,
立足點都只可以是當下的身體和當下的心。
生死學‖禪修教育
給直面內心、深度體驗的人的雜誌
點擊「生死禪」,你有權利關注生命、生活、生死。
大願法師 禪門溈仰宗第10代法脈傳人、曹洞宗第25代法脈傳人;唐密法系(金胎二部大法及藥師法門等五部別行法系)當世傳承者。著述120餘部。
八聖道的學習修持
——節選《內觀禪開示》
大願法師
第三部分內容,事實上今天的課程,應該進入到八聖道的學習修持。我們都會念: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或者說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都會背。有用嗎?你不知道這個中間具體的修法,你只是來念誦,那是買櫝還珠的佛教徒,是鸚鵡學舌的佛弟子。
要去實踐,知道這個中間每一步,每一步,微細的、平實的、踏實的、樸素的修法,而且用這個修法,當下就能息苦,這樣才對。不是當下的身心狀態,你虛妄地去觀想一個什麼,之後就等待有一個什麼結果出來了,然後就等待開悟了。可能嗎?
有一些同修說:「唉呀!我好精進!我每天都念儀軌,念兩個小時、三個小時,我也很努力去持咒、去誦經、去打坐……」但是怎麼樣?還是煩惱依舊,妄想依然。為什麼?佛陀早就在《大念住經》上說過了:不從當下的身心去起修,是難以證實相般若的。
正語、正業、正命是戒無漏學
八聖道分之中,屬於戒無漏學的,是正語、正業、正命。正語:不說那些沒有意義的話,不要說那些散心雜話。為什麼?一方面是語業,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的心更加地分別、執著,更加地散亂,五蓋起得更厲害——貪慾蓋、嗔恚蓋、掉舉蓋、昏沉蓋、疑悔蓋,無時無知,只要你能夠覺照它,才會馬上手到擒來。所以一直要有覺照正念的警察站崗。
正業:是指行為很如法。現在看看,我們一直止語,當然語業清淨。我們無論是坐,還是行走、經行還是臥,都威儀具足,而且我們能夠守持好五戒和八關齋戒,當然清淨!
正命:正當的職業。不要說,好像我做生意、我賣什麼東西,然後我希望整個市面上都缺乏這種東西;或者很缺乏,我可以賣很高的價錢,我就生歡喜心。這樣當然就不對了!其實微細的來說,不單單是正當的職業;就是正當的職業,這個中間你也不要起希望有什麼天災人禍,然後讓你的東西賣好價錢,這樣是錯誤的。總之,戒是降伏轉化我們粗重的煩惱。
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定無漏學
定無漏學所包含的部分,是指正精進、正念、正定。正精進,包含了四正勤:已生的惡,能夠令它斷除;未生起的惡,不讓它生起;已經生起的善法,讓它增長;未生起的善法,讓它生起。如果我們能夠一直保持覺照的時候,這些都能夠做得到。你看,我們現在不起貪嗔的習氣反應,不讓它生起來,然後我們一直保持覺照,這個是善法。
前面已經生起的,讓它一直增長、一直持續;有一些狀態之下,我還不能夠生起的,讓它生起——比方說我吃飯的時候,我還不能夠保持覺照,不能夠保持正念——讓它生起,這樣四正勤是正精進。
正念,一直持續不斷地覺照每一個姿勢,乃至於入正定。定當然分法有很多。我們聽了很多:四禪八定、九次第定、乃至於獅子奮迅三昧、海印三昧、首楞嚴定、法華三昧等等。但是在此地,我們不需要學那些名相,也不需要學《清淨道論》上所講的四十種定。我們只要知道三類:剎那定、近行定和安止定。
剎那定是最重要的。剎那定是容易讓我們後續生起這種內觀的智慧,是能夠讓我們真正滅苦的。是什麼?雖然我的姿勢在變化,但是總是覺知覺照在先,變化在後,中間沒有貪嗔的反應,這個就是定。剎那剎那定,能夠見無常、見苦、見無我了,能夠證實相般若,那麼這種安止定,哪怕你一定八萬四千大劫又有什麼用處呢?所以我們要修定。
破除對身心起堅實的執著;怎麼見生滅法——《內觀禪開示》·大願法師
破除對樂的錯覺——《內觀禪開示》·大願法師
大願法師:《內觀禪開示》· 破除對常的錯覺
大願法師:《內觀禪開示》· 內觀是什麼,所緣是什麼,作用是什麼,修法是什麼
大願法師:《內觀禪開示》——純粹地覺知呼吸
在生活中的內觀禪修 (視頻) ——《禪修開示》· 大願法師
為什麼要禪修(視頻)—— 節選《大念處經學記》、《親見本來面目》·大願法師
什麼是真正的禪修?(視頻) ——《如何照見五蘊皆空》· 大願法師
生死學‖禪修教育
給直面內心、深度體驗的人的雜誌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學習把握最關鍵、
最重要的東西,
在關鍵時刻,
在生死關頭能夠起作用的東西,
這才是有智慧的人。
——大願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