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念佛人:真有深信切願,在家人再忙依然有大量的時間念佛

2020-12-18 耀如樂園

告念佛人:真有深信切願,在家人再忙依然有大量的時間念佛

【印光大師開示】

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言念佛正行者,各隨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執一法。如其身無事累,固當從朝至暮,從暮至朝,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大小便利,一切時,一切處,令此一句洪名聖號,不離心口。若盥漱清淨,衣冠整齊,及地方清潔,則或聲或默,皆無不可。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時,及至穢汙不潔之處,只可默念,不宜出聲。默念功德一樣,出聲便不恭敬。勿謂此等時處,念不得佛。須知此等時處,出不得聲耳。又睡若出聲,非唯不恭,且致傷氣,不可不知。(摘自《印光大師全集》)

【耀如樂園略解】

有信願後就要努力念佛,這樣才能保證在臨終時在念佛中蒙佛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儘管現代人非常忙碌,但是仔細分析一下每天的時間,實際上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念佛,只要真有深信切願,就一定可以好好念佛。

事中念佛二十句:

在生活中念佛,在念佛中生活。

在工作中念佛,在念佛中工作。

在散步中念佛,在念佛中散步。

在臨睡前念佛,在念佛中入睡。

在洗澡時念佛,在念佛中洗澡。

在做飯時念佛,在念佛中做飯。

在家務時念佛,在念佛中家務。

在塞車時念佛,在念佛中開車。

在打牌時念佛,在念佛中打牌。

打麻將時念佛,念佛中打麻將。

在地鐵中念佛,念佛中坐地鐵。

騎單車時念佛,念佛中騎單車。

在旅遊時念佛,在念佛中旅遊。

玩微信時念佛,念佛中玩微信。

在病苦中念佛,在念佛中康復。

在煩惱中念佛,用念佛治煩惱。

在心亂時念佛,在念佛中安心。

在失意時念佛,在念佛中開心。

在打坐中念佛,在念佛中入定。

在臨終時念佛,在念佛中往生。

有了深信切願彌陀淨土的在家人,總是覺得沒有時間念佛,實際上是沒有好好利用可以念佛的大好時光,我們如果能把上述等不用腦子的時間用在念佛上,堅持一輩子,不要說有足夠的時間念佛,就是修成念佛三昧也不是不可能。

【印光大師開示】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老實念佛。」

【譯文】:

「五倫個個盡本分,去除邪惡存真誠。

莫去造作諸惡業,竭力奉行諸善業。

真為解脫生死苦,發大乘之菩提心。

深信因果之報應,老老實實來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太虛大師重要開示:散心念佛終身不改是深信切願,臨終定生極樂
    太虛大師重要開示:散心念佛終身不改是深信切願,臨終定生極樂。在家念佛人的福音:聽太虛大師開示散心念佛終身不改的好處。淨土法門的修行有因有果,比如老實念佛是因,一心不亂是果;念佛數量與時間是因,念佛質量是果。我們許多念佛人重果不重因,實際上,我們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老實念佛,一定是功到自然成。今天我們跟太虛大師學習一下應該如何念佛?
  • 在家念佛人也可功夫成片,能念佛者人中芬陀利華!事中念佛二十句
    看到《淨土聖賢錄》中成功往生的聖賢們,讓我們相信淨土法門真是易行法門,只要深信切願彌陀淨土,老實念佛,臨終必定依佛願力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在家人由於有許多事務性的工作要做,很多修淨土法門的在家人總是找各種藉口不努力念佛。實際上,只要深信切願,在事中依然可以有大量的時間念佛,只要堅持下去,極有可能讓念佛的功夫不斷加深,乃至功夫成片。
  •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
    每當讀誦佛經時,或者聽到別人讀誦佛經時,就會自覺地提醒自己發菩提心,按照佛在經中的教導真修真幹,大做佛事,用佛在經中的慈悲教戒,對照自己的缺點,錯誤,煩惱習氣,立即改正。這就是心內求法,會用,會修行,會借假修真,能修到真實功德,化解一切災難,消除種種業障,走上成佛的菩提正道,這才是真正聽懂學懂了佛經。
  •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人多,往生人少的原因
    在他們宣傳看到這一章之後,就是一句佛號啊,一天念三萬、五萬,要不往生,佛就妄語,不就念佛就往生嗎?就這麼宣傳!所以說我也在這塊兒說兩句,你把原文拿出來就知道了,你看這段是不是?「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有沒有信?什麼信?深信。深信裡有沒有切願?一定有!以深信切願力行為要耳,重要啊!以信為主啊!
  • 元音老人 | 「雖散心念佛也得往生」的真實含義!
    這一切空花水月般的境界和因緣,既然能放得下,還會有什麼妄想煩惱縈繞於懷而不去修行呢?更有什麼空花水月般的事物能惑亂我們的心呢?既無妄想惑亂,念佛時就一定能如上面所說,不求一心,而自得一心了。所以,藕益大師說:「信得深、願得切,雖散心念佛也得往生。」我們要注意這個「雖」字,它是突出信願的重要性。
  • 佛教:念佛人最幸福?一心念佛,必得無量功德!
    對念佛人而言,幸福就是「往生淨土」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念佛呢?喝的都是茶,來的都是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個問題。為了獲得幸福,我們拼搏努力,不惜代價。人們說好工作可以帶來幸福,所以我們削尖腦袋也要擠進去;說「另一半」可以帶來幸福,所以我們在人海中千挑萬選;說錢財可以帶來幸福,如是我們挖空了心思;說地位可以帶來幸福,因此我們放下尊嚴……在付出了種種之後,我們獲得幸福了嗎?
  • 在家念佛的講究!
    由於念佛之人根性不同,有的人一心不亂,有的禪境下來要很長的時間,我們以七為準,但我們淨土一門,要盡形壽執持,要用一世來信願持名,才能決定往生。有的人以一的狀態來入定,接著冥想禪修以此觀心,修的一顆淨心,明心,面對心態的渾濁和清澈差別的告誡。佛法是心地法門,要在修心上下功夫,當達到並保持「一」,心就會體現出清淨了。
  • 老實念佛,不要三心二意!這樣念佛更容易有感應
    淨土法門的綱領,概括起來,就是四句話,十六個字:「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這是清代徹悟禪師提出來的。徹悟禪師早年參禪,大徹大悟後,改修淨土,致力專弘淨土法門。在方便門中,最容易、最簡單、最直接、最快速、最圓頓的,就是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
  • 念佛的人福氣究竟有多大?
    真正相信淨土法門的人,一句佛號已經足夠!2、念佛的人面貌愈來愈好人生煩惱來自貪嗔痴,而念佛沒有分別、執著、牽掛、憂慮,世間事一切隨緣,不攀緣,得諸佛加持,智慧能力增長,氣息平和,身體健康,面貌愈來愈好。3、念佛的人心想事成經常念佛,知道順應自然規律,不會有非分之想,不會去強加於人,於是所作之事都會吉利,真正做到心想事成。
  • 佛教:真正念佛的人,身上有3種變化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做一次人太不容易了,能聞到阿彌陀佛的慈悲本願,是稀有的因緣。所以我們很幸運,一心念佛,自然往生淨土。念佛與不念佛,是有很大差異的。念佛的人,他一生有方向、有目標,他知道將來到哪裡去。所以學佛念佛的人,價值觀跟世人是不一樣。除此之外念佛的女人也很有魅力,她們心地善良,善根厚,一個家庭有一位念佛的女人,這個家庭必會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庇佑,作為一位真正念佛的女人,身上有3種變化。第一、真正念佛的女人有菩薩相。
  • 持名念佛,普被三根
    有緣行者,莫失良機。淨土一門,普攝群機,圓該萬法。如此廣大,如此方便,智慧不夠的人,難免會有錯誤地理解。若是依照錯誤的理解而修行,不但不能獲得利益,反而會受錯誤知見的危害。下面我們說說持名念佛、三根普被的情況。
  • 佛教:一心念佛,功德不可思議!這樣念佛,往生越來越有把握!
    在念佛過程中,我們的心怎麼才能跟佛心感通,怎麼才能被佛力攝持而實現往生?其中一大關鍵就是,我們要對彌陀名號如意寶性生起信心和依靠心。這個信心一旦真的有了,就會主動地一心執持萬德洪名;由此就能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也就會得到阿彌陀佛威神力的加被;由此就能真正得到彌陀願海充分的攝受,而順利往生淨土,得到解脫、成佛的利益等。
  • 不要以偏概全,念佛解脫是有先決條件的。什麼條件?再看淨土五經
    因為之前發過的文章,只念佛號並不能解脫,有些人進行了回復。我的觀點念佛是可以解脫的但要遵照佛經上記載的修習。而不是以自己的理解認為只念佛號就能解脫。念佛解脫是有先決條件的,那麼來看看淨土五經中念佛解脫的先決條件是什麼。首先先看無量壽經。
  • 家有念佛人,福報延三代!(再忙也要看看)
    學佛之家必有善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人為善,福之未至,禍以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學佛,為家族累積福報。財不留三代,才不傳三代,福報延三代。家有學佛人,福報延三代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的人,這種人福報最大!懂得三世因果,就不會怨天尤人!
  • 印光法師:念佛之人,千萬不可結交此等人
    此種人千萬不可令彼混入。若先曾學外道法,後知非正道,完全丟脫彼之修法則可。否則不可。又有相信扶乩者,此種亦不可令皈依。以乩多是靈鬼假冒仙佛之名。上等靈鬼,雖不知深理,尚不至誤事。下等靈鬼,或至誤人大事。念佛之人,千萬不可結交此等人。 今為各皈依者,各取法名,祈為抄而交之。祈為彼等說,必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
  • 念佛人有十大利益好處
    我們念佛的功德,必然感動天神,歡喜讚嘆,冥冥中 加以保護。因此,念佛的人,不求消災免難,自然消災免難;不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 這對念佛的人說,不過是現世獲得的小利益。對天神說,也是積累功德,雙方均有利益。二、常得一切菩薩常隨守護。菩薩的任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時常分身無量,遊化十方,普度有緣。
  • 劉素雲老師:我見到了一個真念佛人!
    有同修經常問我這樣的問題,說劉老師,真有西方極樂世界嗎?那你說學佛學了這麼長時間,還問我這樣的問題,通過這句話就說明,他本身他不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最起碼他是半信半疑。你這種念頭存在,你不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有的說,那我也沒看著。我給你們說,真念佛的人和佛是感應道交,他不是什麼神通。你感受不到的時候,你就想挺神,神乎其神。
  • 印光法師: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文章了。印光法師: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佛的宗旨, 是生真信, 發切願, 專持佛號。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是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 則一心不亂, 與念佛三昧, 均可漸得矣!白話譯文:念佛的宗旨,是生起真信,發起切願,專持佛號,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即此念佛之心,專注在佛號上,就收攝了意根。
  • 益西彭措堪布:如何念佛才會有真感應
    「念」就是明記所緣的意思,所以從始至終都要清清楚楚地聽到這句佛,這才是真念佛,才會有真感應。念的字句一模糊,就表明自己的心已經不是念佛的狀態了。「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念得模糊不清,就不算是在很清楚地念「阿彌陀佛」。   還要避免的是開始念得非常快,後來越念越慢。
  • 佛教:如果你念佛,這件事做不到,再念也沒有用!
    徹悟禪師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十六字,是念佛法門的一大綱宗,包含了念佛法門的所有精要。「真為生死」,要隨時修習無常、流轉痛苦等法,修行的目的,唯一是要解脫;「發菩提心」,畢竟念佛法門是大乘的法門,必須要發菩提心,這樣才能與淨土法門相應,才能上品往生,這是念佛人應該做到的發心。要想與念佛真正相應,必須要真為解脫,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以真信切願,念念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就可以念念與佛陀相應,和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