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以前的同事桂祥跟我抱怨:自己明明沒做錯什麼,竟然在飯局上讓領導不高興了。
事情是這樣的:前兩天,領導請人吃飯,飯局由桂祥全程組織。但席間,領導卻5次讓桂祥出去催菜。
飯局結束送走客人後,領導微怒,對桂祥說:平時工作很踏實,但為什麼飯局上總要我喊你去「催菜」呢?
桂祥聽到這句話後,心裡想不明白,明明自己和努力在組織飯局了,席間領導安排什麼就做什麼,怎麼就被批評了呢?
其實,領導讓你去催菜,要麼是上菜太慢;要麼是你在飯局上表現欠妥當領導及時打斷你;要麼就是領導有別的安排。
一次飯局,領導竟然5次讓桂祥出去催菜,顯然桂祥這是缺少眼力見兒,沒有弄懂領導「催菜」背後的意圖。
領導為什麼總是讓你出去催菜?
1.先弄清楚自己的任務
飯局,更多是「局」。飯局上的一切問題,都應該圍繞自己在「局」中的任務尋找答案。一般這類飯局,無論是領導考驗你鍛鍊你,還是切切實實需要你,作為下屬,無非有如下幾個任務:
一是做好飯局的組織工作,在吃、行等方面為客人、領導做好服務;二是維護領導權威,遵從領導的指令;三是暖場、不攪場,讓賓主盡歡;四是要有保密意識。
2.要理解領導的意圖
一般領導讓你並不停催菜,無非就是這幾種意圖:
一是上菜確實很慢,而你一直無動於衷,領導感覺你怠慢了客人;二是上菜速度雖然不慢,但領導還有別的事情,想儘快結束飯局;三是你在飯局薩汗有些行為舉止讓場面尷尬,需要提醒、打斷;四是飯局上其他人有秘密要說,你礙事,需要暫時離開一下。
所以了解了領導的意圖,自然就會辦了,總之,飯局的重點在於「局」,我們既要理解自己的任務,更要理解領導的意圖,二者綜合,針對領導「催菜」的指令,才能做出正確的答覆。當然不管意圖是什麼,我們首先要展示的是我們的執行力。
雖然今日的酒桌文化和往日已大不相同,但主旨精神從未改變。說穿了,酒不過是飲料,包含在這之中的文化,是對天地、對他人的尊敬,此謂禮儀之邦的根本。
對於所有文明來說,酒肯定不能幹喝,得講規矩,而向來注重禮儀的我國人,將酒桌視之考驗人禮數的地方。在傳統文化中,喝酒的禮數,或許比你想像的要多!
飯局是社交的重要平臺,每個人在飯局中的表現都能反映其內在的素質。
有經驗的人,通過一起吃頓飯就能看清一個人。
飯局,表面是飯,其實是局。你是什麼人,對方是什麼人,一場飯局大家都能看出來。
所以說,飯局就是江湖,是利益的江湖。
飯桌上藏著太多的細節與智慧,可這些知識我們的老師或者父母、長輩又沒辦法面面俱到的教給我們。這就讓很多人吃了不少虧,出了不少洋相。
所以在這裡我給你推薦一本職場用書《社會常識全知道》,裡面包含了職場、酒桌、談判、社交以及理財等與我們發展息息相關的2000個不可不知的社會常識。
(對不懂的人來說是潛規則,對懂的人來說,是常識。)
人到了社會之後,每一步都要小心,因為身邊同學、親人都不在,好人壞人難分辨。我們要做的就是迅速掌握立足社會的「潛規則」,少走彎路,不惹事也不怕事。
這個時期的摸爬滾打是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因為它讓你少不了吃苦頭,體味世態炎涼。
有的人能挺過去,而有的人往往掉進了別人的陷阱,從此一蹶不振。
所以無論是初入社會的小白,還是混跡多年的職場人士,都值得讀透這2000個不可不知的社會常識。
立足社會,別因為不懂某個常識,弄得滿盤皆輸。
很多朋友雖已是打拼一兩年,但仍然不懂得「人情世故」,比如:
倒茶時,為什麼不能倒滿?倒茶時,為什麼要輕扣桌子還禮?握手時,為什麼不能用左手?《社會常識全知道》,統統給你答案。
混社會的最高境界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這本《社會常識全知道》,就能幫你打開「世故」的門,讓你看穿身邊人的小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