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1日訊,國內首部《學齡前兒童(3至6歲)運動指南(專家共識版)》近日發布。針對越來越低齡化的「久坐行為」和「電子保姆」現象,《指南》特別建議,在保證每天活動時間和活動強度的前提下,學齡前兒童每天應儘量減少久坐行為。其中看屏幕時間每天累計不超過60分鐘,且越少越好;任何久坐行為每次持續時間均應限制在60分鐘以內。
新華社發 朱慧卿 作
學齡前兒童身體活動形式主要包括日常活動、遊戲玩耍以及體育運動等。《指南》對學齡前兒童運動提出具體時間推薦:「全天內各種類型的身體活動時間應累計達到180分鐘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強度的身體活動累計不少於60分鐘。」針對我國學齡前兒童戶外活動不足的現狀,建議「每天應進行至少120分鐘的戶外活動」。《指南》還強調了運動強度的多樣性,即學齡前兒童的運動不僅要有低強度活動,更要有中等及以上強度的活動;要同時兼顧粗大(大肌肉群)和精細(小肌肉群)動作的發展。另外,學齡前兒童在參與運動時,需有成人看護,避免過度運動和意外傷害。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賈曉宏
編輯:TF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