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3-6歲)孩童每天能看多長時間屏幕,專家給出答案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6月11日訊,國內首部《學齡前兒童(3至6歲)運動指南(專家共識版)》近日發布。針對越來越低齡化的「久坐行為」和「電子保姆」現象,《指南》特別建議,在保證每天活動時間和活動強度的前提下,學齡前兒童每天應儘量減少久坐行為。其中看屏幕時間每天累計不超過60分鐘,且越少越好;任何久坐行為每次持續時間均應限制在60分鐘以內。

新華社發 朱慧卿 作

學齡前兒童身體活動形式主要包括日常活動、遊戲玩耍以及體育運動等。《指南》對學齡前兒童運動提出具體時間推薦:「全天內各種類型的身體活動時間應累計達到180分鐘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強度的身體活動累計不少於60分鐘。」針對我國學齡前兒童戶外活動不足的現狀,建議「每天應進行至少120分鐘的戶外活動」。《指南》還強調了運動強度的多樣性,即學齡前兒童的運動不僅要有低強度活動,更要有中等及以上強度的活動;要同時兼顧粗大(大肌肉群)和精細(小肌肉群)動作的發展。另外,學齡前兒童在參與運動時,需有成人看護,避免過度運動和意外傷害。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賈曉宏

編輯:TF009

相關焦點

  • 科普:兒童每天可以看多長時間屏幕
    看電視、玩手機、玩電腦……孩子們在電子設備屏幕前的時間越來越多。那麼,兒童看多長時間的屏幕為宜呢?美國兒科學會日前根據最新研究結果提出了一系列建議。該組織建議2歲至5歲小孩每天看屏幕不超過1個小時,而且家長應該與孩子一起看,不僅幫助孩子弄明白所看內容,還要幫助孩子把學到的知識在現實中活學活用。美國兒科學會還建議,5歲及5歲以下兒童上床前1個小時應禁止使用電子設備;家長與孩子玩耍時,手機應設置為勿擾模式;電子設備在不用時應關閉。
  • 學齡前兒童運動指南發布 每天看屏幕別超過60分鐘
    2018年6月11日訊,國內首部《學齡前兒童(3至6歲)運動指南(專家共識版)》近日發布。針對越來越低齡化的「久坐行為」和「電子保姆」現象,《指南》特別建議,在保證每天活動時間和活動強度的前提下,學齡前兒童每天應儘量減少久坐行為。其中看屏幕時間每天累計不超過60分鐘,且越少越好;任何久坐行為每次持續時間均應限制在60分鐘以內。
  • 學齡前兒童每天活動應達3小時
    上周六,國內首部《學齡前兒童(3~6歲)運動指南(專家共識版)》正式發布,其中首次提出學齡前兒童每天活動應達3小時以上。 學齡前兒童身體活動形式主要包括日常活動、遊戲玩耍以及體育運動等。
  • 3-6歲上海學齡前兒童睡覺時間太少 低於全國水平
    也即,100個3至6歲學齡前兒童中約有9個小「胖墩」。  調查負責人、一婦嬰婦幼保健部主任花靜介紹,根據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數據顯示,上海市3至6歲學齡前兒童超重、肥胖率分別為15.98%和11.15%,目前這兩個數值均有所下降。課題組推薦:學齡前兒童每天進行60分鐘中等及以上強度的身體活動(一般為心率略有加快,出微汗的程度),並將超重肥胖兒童作為重點訓練對象。
  • 國內首部《學齡前兒童(3~6歲)運動指南》出爐 建議全天身體活動3...
    新京報快訊(記者張秀蘭)6月9日,由北京體育大學、首都兒科研究所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共同研製的國內首部《學齡前兒童(3~6歲)運動指南(專家共識版)》正式發布,首次提出我國學齡前兒童每天運動的指導原則和具體推薦量。
  • 國內首部《學齡前兒童(3~6歲)運動指南》發布
    據新華社電(記者吳俊寬) 由北京體育大學、首都兒科研究所、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三家單位共同研製的國內首部《學齡前兒童(3~6歲)運動指南(專家共識版)》(以下簡稱《指南》)9日在京發布。該指南的目標人群為健康的3~6歲學齡前兒童,並首次提出我國學齡前兒童每天運動的指導原則和具體推薦量。
  • 每天要運動3小時!中國學齡前兒童運動指南
    一個良好的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身,比如運動,3~6歲小朋友該如何運動? 近日發布的《學齡前兒童(3~6歲)運動指南》就小朋友運動的時間、運動類型以及運動的監測與評估給予了推薦。
  • 嬰幼兒每天可以看多久電視?育兒專家:5歲前,不能超過這個時間
    閨蜜在朋友圈曬出寶寶新動態「妞妞才3個月,看電視一點不走神。」我告訴閨蜜,美國兒科學會的職業醫生認為孩子在18個月之前看電視或使用行動裝置是一個壞主意時,她感到不解,因為她身邊的大多數幼兒已經這樣做了。
  • 家長必知:3歲後至青春期前,怎麼能讓孩子多長高一點
    上一次我們講了在孩子生命1000天的生長發育所應該注意的問題,下面我繼續講一下勻速生長期(3歲後至青春期前)應該主要的事項。(想複習關於孩子生長期的內容,請戳:家長必知:孩子一生中生長發育的五個時期家長必知:孩子在一年中生長發育最快的兩個階段家長必知:0~3歲嬰幼兒時期,怎麼能讓孩子多長高一點
  • 對學齡前孩童來說什麼最重要
    你認為,對於學齡前的孩童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日前,本報互動平臺網友和讀者就此展開討論。  40%只需要快樂玩耍  網友「~北極光~」:我家小孩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作業,我讓她告訴老師,她是去幼兒園玩的,不是去學習的,所以不用做作業,於是她就再沒有交過作業了。現在她上小學三年級,成績也很好。
  • 上海3~6歲幼童睡眠時間逐年減少
    日前,上海首份《學齡前兒童運動發展與睡眠健康萬人問卷報告》出爐。報告顯示,在運動方面,上海3~6歲幼童已經基本可以與加拿大、荷蘭等國幼童持平,但在睡眠方面,上海3~6歲幼童明顯低於全國同齡孩子的平均水平。
  • 「 每天5分鐘」 第2期(0-3歲嬰幼兒、3-7歲學齡前)
    10-3歲嬰幼兒遊戲音頻解析:0-3歲遊戲音頻解析-02期來自七田陽光育兒課堂00:0002:230-3歲嬰幼兒遊戲圖文解析:23-7歲學齡前遊戲音頻解析:>3-7歲遊戲音頻解析-02期來自七田陽光育兒課堂00:0001:583-7歲學齡前遊戲圖文解析:
  • 2-6歲學齡前動畫片推薦 | 拿了那麼多獎項的動畫片究竟有多好看
    當然,這些動畫片都是推薦給2歲以上小朋友們,畢竟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2歲前的小孩不能使用電子產品噢,而且每次最好是在成人的監控下,觀看時間在20-25分鐘。畢竟寶寶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過長,觀看姿勢或者動作不對,都會傷害孩子的身體。如果你能做到絕對不讓自己的小孩看任何APP和視頻,那麼這一篇就可以直接忽略啦!
  • 5歲寶寶也近視 學齡前「小眼鏡」急壞家長
    原標題:5歲寶寶也近視 學齡前「小眼鏡」急壞家長 醫生:先科學確診,再合理幹預  寒假伊始,滬上醫院眼科接診幼兒近視患者數量明顯增多。在家長群裡,每天都有爸媽焦慮自家孩子的視力問題。不過,專家表示,幼兒視力檢查結果不佳未必就是近視,對確診近視的孩子,控制近視度數應先改變不良用眼習慣。
  • 3—5歲學齡前兒童的性教育及遊戲
    孩子之間的性遊戲,學齡前兒童的性教育 01 大家好,我是時代心理,今天我們來看看,針對3-5歲學齡前兒童的性教育,有哪些要點。我打算分成六個部分來講。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幼兒是如何認識自己的身體的。學齡前的孩子對性別是非常敏感的。所以作為父母,也要把握跟他們做性教育的一些特別的時間。第一種情況是洗澡的時間。
  • 學齡前兒童要不要背唐詩? 專家:沒有意義
    原標題:學齡前兒童要不要背唐詩? 專家:沒有意義   中國江蘇網5月22日訊(記者楊麗)孩子特別喜歡玩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怎麼辦?孩子在幼兒園裡就要背誦古詩詞嗎?幼兒園裡到底是以玩為主,還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學齡前數學繪本推薦:《了不起的數學思維》(3-6歲)
    01《了不起的數學思維》萌芽篇,適合3-4歲萌芽篇通過用小朋友們熟悉的太空人加加林、畫家塞尚、昆蟲家法布爾等名人故事和童話故事,讓孩子對1到20的數和運算、分與合、基本圖形、規律等概念有基礎的認知。02《了不起的數學思維》進階篇,適合4-5歲進階篇通過講述《愛麗絲漫遊奇境記》《漁夫和貪心的妻子》《國王的新衣》等著名童話及名人故事,讓孩子建立初步的數學思維體系,如個位數、兩位數的加法與減法;了解長度、高度、大小;學會看鐘表等。
  • 兒童看屏幕太久或永久改變大腦構造:將影響語言和自我控制能力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藥中心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兒科學》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孩童盯電子屏幕時間過久,會改變大腦管理語言和自我控制部分的構造。
  • 時間規劃管理對於學齡前兒童的作用
    所以,在制定兒童時間管理目標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制定符合兒童成長規律的目標。我們家長朋友們理所當然的會認為,孩子到了什麼年齡自然就會幹什麼事。實際上並不這樣,孩子正常應該在2歲就可以獨立吃飯、洗漱,可是一些備受寵溺的孩子,往往到了6歲、8歲還要人追著餵飯吃,這到底是誰的錯呢?
  • 孩子6歲前要看多少繪本?每天閱讀多長時間更為合適?附繪本書單
    孩子在6歲前要看多少繪本?500本以上。城城從出生到3歲看過的書約200本,3歲時我又給他採購了800本,這1000本書中繪本居多,英語繪本佔比15%多點,大部分都是漢語的。這些繪本是怎麼挑選的呢?海豚繪本花園、信誼、麥克米倫等大的出版機構;著名畫家與著名作家合作的作品;獲國際大獎的作品;銷量較高的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