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受訪者反對過早對孩子進行書本教育
近年貴陽早教市場發展迅速,「蛋糕」已達每年數千萬元,但處於相關法律法規的「灰色地帶」,早教機構從設立批准部門到師資培訓考核,從課程設置到收費退費,均無明確標準,其師資力量也良莠不齊。
你認為,對於學齡前的孩童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日前,本報互動平臺網友和讀者就此展開討論。
40%只需要快樂玩耍
網友「~北極光~」:我家小孩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作業,我讓她告訴老師,她是去幼兒園玩的,不是去學習的,所以不用做作業,於是她就再沒有交過作業了。現在她上小學三年級,成績也很好。
讀者139xxxx9922:一個學齡前的孩子能多認識幾個字、會背幾首唐詩,這其實並不重要,可能還會有反作用;而一個人三十歲還沒養成閱讀的習慣,才真會影響你生命的質量。我們所需要做的,只是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做他們應當做的事,而不是拔苗助長。
讀者151xxxx2603:不輸在起跑線上,並不意味著能贏在終點站上。親近自然也好,擺弄玩具也罷,其實是沒啥區別的,過早讓小學教育登堂入室卻是最不值得提倡的。
讀者138xxxx4855:我的小表弟從小就生活在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中,他小的時候經常在家裡的牆壁上畫畫,無論家裡面的牆壁弄得多麼的糟糕,阿姨從來沒有責怪過他,只會表揚他畫得好。只要表弟覺得是對的事,他們從來都不反對。如今小表弟已經讀高中,不僅成績好,而且還是學校裡面的文藝骨幹,學校有什麼表演準少不了他。
網友「洋洋灑灑」:我有兩個侄兒,一個從小就被父母送到幼兒園學習,六歲就開始讀一年級,但是成績卻不是很好,從初中開始就不斷復讀,勉強進入高中,也學不進去;另外一個從小就只知道玩,他媽媽說要讓他玩夠才讀書,所以這孩子八歲才讀小學,可能是小時候玩夠了吧,這孩子從讀書開始成績一直很好,去年還考上了香港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