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何振梁會一口流利法語 曾給毛澤東周恩來當翻譯
昨天下午,中國「申奧之父」何振梁先生走了。自1955年從事體育工作以來,何振梁先生與體育結緣半個多世紀,見證了新中國體育走向世界體育大家庭,他兩次參加北京申奧,兩次擔任申奧投票中方陳述人,是北京奧運會申辦從失敗到成功的決定性人物。
曾給毛澤東周恩來當翻譯
2001年7月13日晚莫斯科世貿中心,讓每一個中國人緊張到屏息的決戰時刻,何振梁以他流利的法語和英語、優雅的風度,為北京申奧陳述畫上了一個圓滿精彩的句號。擔任陳述司儀的何振梁為何能說一口流利的法語?原來,何振梁先生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在中國外交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才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曾作過一代偉人毛澤東、周恩來的翻譯。
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八大」期間,年輕的何振梁以其嫻熟的外語,作為義大利共產黨代表團的翻譯,還受到毛主席的關注。有一次翻譯結束後,毛主席特地同他身邊這位年輕的翻譯親切交談。毛主席說:「小同志,你叫什麼名字?」何振梁立即回答:「報告主席,我叫何振梁。」毛主席又問他名字怎麼寫,何振梁回答說:「振作精神的振,棟梁的梁。」毛主席高興地說:「呵,振作精神,很好!」
正是他與毛主席的這次交談,使他與這位偉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在20世紀五十、六十年代,毛主席在接見外賓時的法語翻譯,大多由何振梁擔任。不僅如此,毛主席還把何振梁介紹給周恩來總理,以至於他有機會多次以翻譯的身份隨總理出訪。
教薩翁念「北京」
當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2001年宣布2008年奧運舉辦權投票結果時,「北京」兩個字讀得很標準,說來這也是何振梁先生的功勞。
何振梁老先生回憶起那段小插曲,仍然非常激動。何老說,那天,薩馬蘭奇先生突然造訪他,說他的中文發音不夠準確,希望何先生傳真經。熟悉多國語言的何先生意識到,薩馬蘭奇是在為宣布結果作準備,他便立即用薩馬蘭奇的祖國語言西班牙文按「北京」的發音標明字母,並當場給他示範,讓薩翁重複,果然地道。再經薩馬蘭奇多次練習,所以後來薩翁在宣布2008年奧運舉辦權投票結果時,「北京」兩個字讀得字正腔圓。
寫好遺囑去申奧
何振梁堪稱中國「申奧之父」,他在暮年所付出的巨大身心勞動,為北京申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成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何振梁的兩次申奧過程中,第二次更加讓人難忘。由於年歲已高,還時常要進行環球飛行,他甚至提前寫好了遺囑,以防萬一。何振梁並不願意把那稱之為「遺囑」,他說,「那是給孩子們的一封信」。
幸運的是,那封信沒有被打開過。當薩馬蘭奇宣布「2008年夏季奧運會主辦城市—北京」時,何振梁再也忍不住激動的淚水,與身邊來自中國臺北的國際奧委會委員吳經國相擁而泣。
「不可收買的人」
1998年,鹽湖城冬奧會賄選醜聞爆發,10名國際奧委會委員被開除,國際奧委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當時來自輿論的批評火力之猛,連薩翁本人也難倖免,有關他應下臺謝罪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有關人士指出,在被開除的委員中,許多人是經薩翁親手挑選進入國際奧委會的。他也因此不得不在1999年12月接受美國國會的質詢,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的國際奧委會主席。
然而,同樣是薩翁推薦的人選何振梁,以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孜孜追求、正直的人品和正義感,在委員中贏得很高的聲望,被認為是「不可收買的人」。希臘委員尼古拉烏曾對採訪他的記者說,你們指責這個委員那個委員,為什麼不報導像中國的何振梁那樣的委員呢?何先生訪問希臘,我們要為他報銷幾千美金的飛機票,他明確表示是順路來的,機票已經由國際奧委會支付了,把錢退給了我們。
為劉翔( 微博官網博客)兩度落淚
作為一名德高望重的中國體育界的長者,何振梁先生對後輩也一直非常關愛,他與奧運冠軍劉翔是忘年之交。為了劉翔,何老曾兩度流下了淚水。
2004年雅典奧運會110米欄決賽,劉翔憑藉12秒91的成績獲得冠軍,何振梁作為國際奧委會委員更是親自為劉翔佩戴金牌,而何振梁坦言是自己主動要求去現場為他頒獎。劉翔回憶說,頒獎時自己沒有流淚,倒是何老流了激動的淚水。
2008年奧運會劉翔因傷退賽,當看到劉翔撕下號碼布,一瘸一拐地走出賽場時,何老捂著胸口,神情痛苦。「劉翔只有25歲,承受的壓力是常人不能想像的,我和孫海平教練的心情是一樣的。」何老在接受採訪時低著頭,當再抬起頭時,老人已經淚流滿面。
本報記者朱文秀
(武漢晚報)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