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梁會一口流利法語 曾給毛澤東周恩來當翻譯

2020-12-12 東方網

原標題:何振梁會一口流利法語 曾給毛澤東周恩來當翻譯

  昨天下午,中國「申奧之父」何振梁先生走了。自1955年從事體育工作以來,何振梁先生與體育結緣半個多世紀,見證了新中國體育走向世界體育大家庭,他兩次參加北京申奧,兩次擔任申奧投票中方陳述人,是北京奧運會申辦從失敗到成功的決定性人物。

  曾給毛澤東周恩來當翻譯

  2001年7月13日晚莫斯科世貿中心,讓每一個中國人緊張到屏息的決戰時刻,何振梁以他流利的法語和英語、優雅的風度,為北京申奧陳述畫上了一個圓滿精彩的句號。擔任陳述司儀的何振梁為何能說一口流利的法語?原來,何振梁先生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在中國外交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才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曾作過一代偉人毛澤東、周恩來的翻譯。

  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八大」期間,年輕的何振梁以其嫻熟的外語,作為義大利共產黨代表團的翻譯,還受到毛主席的關注。有一次翻譯結束後,毛主席特地同他身邊這位年輕的翻譯親切交談。毛主席說:「小同志,你叫什麼名字?」何振梁立即回答:「報告主席,我叫何振梁。」毛主席又問他名字怎麼寫,何振梁回答說:「振作精神的振,棟梁的梁。」毛主席高興地說:「呵,振作精神,很好!」

  正是他與毛主席的這次交談,使他與這位偉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在20世紀五十、六十年代,毛主席在接見外賓時的法語翻譯,大多由何振梁擔任。不僅如此,毛主席還把何振梁介紹給周恩來總理,以至於他有機會多次以翻譯的身份隨總理出訪。

  教薩翁念「北京」

  當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2001年宣布2008年奧運舉辦權投票結果時,「北京」兩個字讀得很標準,說來這也是何振梁先生的功勞。

  何振梁老先生回憶起那段小插曲,仍然非常激動。何老說,那天,薩馬蘭奇先生突然造訪他,說他的中文發音不夠準確,希望何先生傳真經。熟悉多國語言的何先生意識到,薩馬蘭奇是在為宣布結果作準備,他便立即用薩馬蘭奇的祖國語言西班牙文按「北京」的發音標明字母,並當場給他示範,讓薩翁重複,果然地道。再經薩馬蘭奇多次練習,所以後來薩翁在宣布2008年奧運舉辦權投票結果時,「北京」兩個字讀得字正腔圓。

  寫好遺囑去申奧

  何振梁堪稱中國「申奧之父」,他在暮年所付出的巨大身心勞動,為北京申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成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何振梁的兩次申奧過程中,第二次更加讓人難忘。由於年歲已高,還時常要進行環球飛行,他甚至提前寫好了遺囑,以防萬一。何振梁並不願意把那稱之為「遺囑」,他說,「那是給孩子們的一封信」。

  幸運的是,那封信沒有被打開過。當薩馬蘭奇宣布「2008年夏季奧運會主辦城市—北京」時,何振梁再也忍不住激動的淚水,與身邊來自中國臺北的國際奧委會委員吳經國相擁而泣。

  「不可收買的人」

  1998年,鹽湖城冬奧會賄選醜聞爆發,10名國際奧委會委員被開除,國際奧委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當時來自輿論的批評火力之猛,連薩翁本人也難倖免,有關他應下臺謝罪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有關人士指出,在被開除的委員中,許多人是經薩翁親手挑選進入國際奧委會的。他也因此不得不在1999年12月接受美國國會的質詢,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的國際奧委會主席。

  然而,同樣是薩翁推薦的人選何振梁,以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孜孜追求、正直的人品和正義感,在委員中贏得很高的聲望,被認為是「不可收買的人」。希臘委員尼古拉烏曾對採訪他的記者說,你們指責這個委員那個委員,為什麼不報導像中國的何振梁那樣的委員呢?何先生訪問希臘,我們要為他報銷幾千美金的飛機票,他明確表示是順路來的,機票已經由國際奧委會支付了,把錢退給了我們。

  為劉翔( 微博官網博客)兩度落淚

  作為一名德高望重的中國體育界的長者,何振梁先生對後輩也一直非常關愛,他與奧運冠軍劉翔是忘年之交。為了劉翔,何老曾兩度流下了淚水。

  2004年雅典奧運會110米欄決賽,劉翔憑藉12秒91的成績獲得冠軍,何振梁作為國際奧委會委員更是親自為劉翔佩戴金牌,而何振梁坦言是自己主動要求去現場為他頒獎。劉翔回憶說,頒獎時自己沒有流淚,倒是何老流了激動的淚水。

  2008年奧運會劉翔因傷退賽,當看到劉翔撕下號碼布,一瘸一拐地走出賽場時,何老捂著胸口,神情痛苦。「劉翔只有25歲,承受的壓力是常人不能想像的,我和孫海平教練的心情是一樣的。」何老在接受採訪時低著頭,當再抬起頭時,老人已經淚流滿面。

  本報記者朱文秀

  (武漢晚報)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奧運老人」何振梁個人簡歷 曾給毛澤東周恩來當翻譯
    何振梁和三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合影【天賦異稟】給毛澤東周恩來當翻譯  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年輕的何振梁以其嫻熟的外語,不僅擔任義大利共產黨代表團的翻譯,還受到毛澤東的關注。  有一次翻譯結束後,毛澤東同他身邊年輕的翻譯親切交談。毛澤東說:「小同志,你叫什麼名字?」何振梁立即回答:「報告主席,我叫何振梁。」毛澤東又問他名字怎麼寫,何振梁回答說:「振作精神的振,棟梁的梁。」毛澤東高興地說:「呵,振作精神,很好!」  後來在20世紀50、60年代,毛澤東在接見外賓時的法語翻譯大多由何振梁擔任。
  • 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梁去世 曾擔任毛澤東翻譯
    一位72歲的中國奧運老人,在2001年7月13日晚莫斯科世界貿易中心,在那場沒有硝煙的決 戰時刻,讓每一個中國人緊張到屏息的時刻,以他動情的辭句、漂亮的法語、流利的英語、優雅的風度,不僅為北京申奧陳述畫上了一個圓滿精彩的句號,也贏得了國際奧委會委員由衷的滿堂喝採。
  • 吳建民生平:曾給毛澤東周恩來等做法語翻譯
    吳建民生平給毛澤東周恩來等做法語翻譯服務於我國外交系統的吳建民,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人生都與外交事業緊密相連。吳建民1939年生於重慶,1959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畢業後開啟了長達一生的外交生涯。
  • 才女翻譯:倩影總出現在毛澤東周恩來身邊(圖)
    她的倩影總是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身邊出現,可以說見證了70年代中國外交史上的重要時刻。   三年輕鬆讀完北外五年的課程   唐聞生的父親唐明照早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後赴美國加州大學深造,在大洋彼岸為黨的事業奮鬥了十餘年。母親張希先出身華僑世家,曾是燕京大學「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的先鋒。他倆在異國結為伉儷。
  • 龔澎:重慶談判時,她曾擔任毛澤東的翻譯
    1945年9月16日,毛澤東(中)與美國士兵埃德爾曼·傑克(左)、龔澎(右)在紅巖村。記者 齊嵐森 攝 ■她給彭德懷做過秘書,為毛澤東當過英文翻譯,也是周恩來的得力助手 ■她曾是燕京大學公認的「校花」,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曾稱讚她為「環球新聞界最出類拔萃的婦女」 ■她是新中國第一代傑出的女外交家,35歲出任新中國外交部第一任新聞司長 說起中國外交部,你會想到誰?是果敢睿智的新聞發言人華春瑩,還是沉穩霸氣的外交部部長王毅?
  • 韓素音去世 曾是毛澤東和周恩來傳記的作者
    曾是毛澤東和周恩來傳記的作者    世紀傳奇女性,周恩來、毛澤東等領導人傳記作者韓素音女士,在當地時間11月2日中午於瑞士洛桑的家中去世,享年96歲。她的自傳三部曲《傷殘的樹》《凋謝的花朵》《無鳥的夏天》在國內讀者群中,影響很廣。
  • 盤點中國領導人的外語水平:毛澤東喜歡跟美國人「秀」英語
    與美國人會面,毛澤東喜歡「秀」英文   很多人認為毛澤東晚年才開始學英語,其實,毛澤東很早就接觸英語了。美國學者羅斯·特裡爾在《毛澤東傳》中提到,1910年毛澤東離開韶山老家,進入湘鄉縣城新式學堂——東山小學堂讀書,那裡有一位留學回來的老師,教英語和音樂。所以,毛澤東最早是在17歲那年開始學習英語的。
  • 毛澤東首席翻譯憶往事:主席見斯諾曾開腔說英語
    8月4日上午,第十八屆世界翻譯大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0多位翻譯界代表參會,這是北京奧運會召開前夕在中國舉行的一次重要的國際活動,也是首次在亞洲舉行的國際翻譯界的盛會。
  • 毛澤東身邊的美女翻譯唐聞生
    冀朝鑄是當時外交部的「頂梁柱」,從1956年開始就為周恩來擔任翻譯,並多次為毛澤東、劉少奇以及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工作,經驗十分豐富。當時,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總理未雨綢繆,敦促他多次到北京外國語學院物色高級翻譯人才。而冀朝鑄在地處京郊的 「北外」校園裡,一眼就看中了活潑可愛的英語系高材生唐聞生。
  • 這位「奧運老人」寫好遺囑為北京申奧 曾經當過毛主席的翻譯
    何振梁在北京兩次申奧中都擔任了中方陳述人之一,他以流利的英語、法語,風度翩翩地展現了中國人的風採,並終於在2001年7月13日將奧運會帶到了北京。有「奧運老人」之稱的何振梁,是中國體育外交家,新中國體育先行者和新中國體育歷史的見證者,在國際奧委會擁有極高威望和影響力,曾被評價為世界最有影響的體育領導人之一。然而,何振梁走上體育之路完全是「陰差陽錯」。
  • 毛澤東周恩來的珠聯璧合
    一位曾在周身邊工作過多年的老同志談起,建國初,有一次他曾問周恩來:「你為什麼不做些理論方面的工作?」周恩來說,你怎麼也講這個話?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有那麼多具體的事,總要有人去管它。我多管這類事,就可以讓毛主席有更多的時間去考慮一些更大的問題。可見,周恩來甘願把自己放在「配角」的位置。
  • 俄語翻譯漏掉了一句 周恩來說「還差一句呢」
    以下為摘錄:俄語翻譯漏掉了一句,周恩來馬上笑著說,「還差一句呢」談到周恩來的外語,外交部禮賓司前司長魯培新講了一個故事。一次,在外國駐華大使國慶招待會上,周恩來即席發表祝酒詞。俄語翻譯在翻譯時漏掉了一句,周恩來馬上笑著說,「還差一句呢」,翻譯立即給補上了。
  • 何振梁離世體育界哀悼 楊瀾:他一生獻給奧林匹克
    我有時覺得,他會開心地工作到永遠。但當他的生命停擺時,我很難過。」機緣巧合投身體育 曾是毛澤東翻譯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體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回憶,年輕時的何振梁更像一名書生:「何振梁的英文和法文水平出類拔萃,1956年中央開會,27歲的何振梁有幸為毛主席做翻譯。毛主席問起他的名字,何振梁答畢,毛主席說道:『哦,是振作的振,棟梁的梁。』」
  • 周恩來指導外事翻譯工作
    可是在極「左」思潮橫行的年代,連周恩來的指示都得不到落實,有人甚至認為張永寬的講話是「大毒草」,應予批判。我們學外語的計劃因而付諸東流了。 外交文件的翻譯要求所有的專有名詞、引語等都要查清楚。這對我們新入部的同志是很大的考驗,有時翻譯某國總統的名字,明明查了,抄到初稿上,無意中會漏寫或多寫一個字母。定稿人沒時間去核對專名的譯法,往往會放過。
  •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冀朝鑄逝世,曾擔任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
    冀朝鑄曾擔任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人的翻譯,並見證了朝鮮停戰談判、中美建交談判等歷史性時刻。冀朝鑄 資料圖參與朝鮮停戰談判,榮立三等功冀朝鑄1929年7月生於山西省汾陽縣,早年留學美國。從1957年開始,冀朝鑄開始擔任周恩來總理的英文翻譯,在此崗位上一幹就是17年,先後參加過「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中國代表團的工作和中美建交談判工作。他還曾為毛澤東、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當過翻譯。1955年4月,周總理率代表團赴印尼參加萬隆會議。當時,國民黨特務在代表團包機——克裡米亞公主號上放了炸彈。
  • 起底領導人外語水平:毛澤東喜歡「秀」英語
    與美國人會面,毛澤東喜歡「秀」英文  很多人認為毛澤東晚年才開始學英語,其實,毛澤東很早就接觸英語了。美國學者羅斯·特裡爾在《毛澤東傳》中提到,1910年毛澤東離開韶山老家,進入 湘鄉縣城新式學堂——東山小學堂讀書,那裡有一位留學(微博)[微博]回來的老師,教英語和音樂。所以,毛澤東最早是在17歲那年開始學習英語的。
  • 毛澤東愛「秀」英語:領導人外語水平大起底
    與美國人會面,毛澤東喜歡「秀」英文   很多人認為毛澤東晚年才開始學英語,其實,毛澤東很早就接觸英語了。美國學者羅斯·特裡爾在《毛澤東傳》中提到,1910年毛澤東離開韶山老家,進入 湘鄉縣城新式學堂——東山小學堂讀書,那裡有一位留學回來的老師,教英語和音樂。
  • 毛澤東與周恩來是如何交往的
    毛澤東找周恩來談了自己的意見,認為以目前紅軍的力量不應打大城市,可以打一些地主土豪的寨子。周恩來聽取了毛澤東的意見,並致電中央說明紅軍目前攻打中心城市的困難。但王明路線的執行者們堅持要紅軍攻打城市。結果紅軍打贛州久攻不克,只好撤回。周恩來派項英去請被王明一夥閒置在一邊的毛澤東。毛澤東在聽到「恩來同志請你下山」的口信時,不顧賀子珍要他等雨停了再走的勸告,冒著傾盆大雨匆匆下山了。
  • 周恩來鮮為人知的四個側面:武功高強 罵人很兇
    1965年,周恩來去阿爾及爾參加亞非會議,途經開羅時突然接到電報通知:阿爾及爾發生軍事政變,布邁丁推翻本貝拉總統,奪取政權,建立臨時政府。在一切情況都未明朗的情況下,周恩來通過鄧小平向毛澤東報告情況,建議臨時改變計劃。經過毛澤東和中央書記處的研究,同意周恩來改變計劃,先留在開羅進行訪問考察,以便觀察形勢變化,另作進一步的打算與安排。在周恩來之前,打前站的陳毅外長已經到達阿爾及爾。
  • 周恩來不為人知的4點:很嚴厲、酒量好、武功高、外語好
    客人還沒走,機場已經沒人了,人家會怎麼想?你們是不是不懂外交禮節?」 1965年,周恩來去阿爾及爾參加亞非會議,途經開羅時突然接到電報通知:阿爾及爾發生軍事政變,布邁丁推翻本貝拉總統,奪取政權,建立臨時政府。在一切情況都未明朗的情況下,周恩來通過鄧小平向毛澤東報告情況,建議臨時改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