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澤:東北振興要義在於全面全方位振興

2020-12-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提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瀋陽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時指出,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全面、全方位,表面上看是「振興」二字的修飾語,實質上揭示出新時代東北振興的真諦與要義。圍繞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相關問題,本報記者近日專訪了經濟學家,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常修澤。

  全面全方位振興是新時代東北振興應有的新氣象

  遼寧日報: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為什麼強調全面、全方位?

  常修澤: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其中的深意。

  首先,從中國現代化發展的歷史大邏輯來看,「全面」是治國理政的鮮明特徵。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全面」一詞出現了近百次。我在學術研究中深深感到,東北振興作為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其目標與進程從屬於黨和國家整體事業的戰略目標與戰略安排,即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樣一個歷史大邏輯。新時代新目標新徵程的關鍵詞是「全面」,必然要求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其次,從東北的戰略地位和戰略任務來看,我認為,全面、全方位是有針對性的,它針對的是對東北振興的狹隘認識甚至錯誤認識。不錯,東北振興首先是經濟振興,要把經濟搞上去,但經濟振興不是東北振興的全部。這就好比鄉村振興,其中一條基本原則就是堅持鄉村全面振興,中央要求「統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部署,協調推進」,也好比全面深化改革,強調的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東北振興是要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的建設等方方面面都得到有力改善和發展。特別是中央還對東北的戰略地位作了新概括,即「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這「五個安全」凸顯了東北應有的責任擔當,都是振興必須考慮的重要方面。

  再次,從東北振興的「病症」和「藥方」來看,全面、全方位是堅持問題導向——把脈東北振興病症得出的必然結論。藥方是根據病症而開的。我在過去40年的跟蹤調查研究中體會到,東北的問題不是一個病,而是症候群、併發症,舉其大者,主要包括體制病、結構病、發展方式病。既然是症候群、併發症,就必然呼喚全方位的改革和轉型。

  總之,新時代東北振興到了必須全面、全方位振興這樣一個新階段。2003年國家開始實施東北振興戰略,近十年的積累,為東北全面、全方位振興奠定了一定基礎。進入新時代當有新氣象,全面、全方位振興就是東北振興應有的新氣象。今天,我們就是要通過全面、全方位振興,讓東北實現「鳳凰涅槃」,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

  遼寧日報:全面、全方位振興對我們提出哪些注意事項?

  常修澤:現在有兩個標準提法:一則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二則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全方位振興東北,就要從這樣的高度去把握並深入推進東北振興,把深化改革作為首要任務,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但需要注意,這裡講全面、全方位,並不意味著不講重點和主要矛盾,等量齊觀、平均用力、搞一刀切。需要抓住癥結和要害,正如中央要求的,「在解決突出矛盾問題上下功夫」。在這次重要講話之前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著力」「三個推進」等,實際上就是抓住突出矛盾問題。因此,要處理好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的辯證關係,必須抓住癥結性問題,特別是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國有企業活力等,從而達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

  全面全方位振興需要系統推進改革創新開放

  遼寧日報:全面、全方位振興要求我們如何謀劃和推動工作?

  常修澤:這涉及中央精神落地問題。全面、全方位振興要求我們系統推進改革、創新、開放,加快結構調整和新動能培育。結構調整與新動能培育是關聯的。這裡有個「兩鳥」戰略:一個是「騰籠換鳥」,一個是「鳳凰涅槃」(鳳凰更是大鳥)。這8個字,實質就是新舊動能要轉換,包括產業結構調整。

  遼寧日報:動能是個大問題,全面、全方位振興尤其需要新動能。從全面、全方位振興視角出發,您如何看動能問題?

  常修澤:人們通常比較關注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商業模式。這些對於新舊動能轉換確實非常重要,但如果從全面、全方位的視角看,還應加快形成新體制、新供給、新組合、新主體。

  構建新體制,這是東北振興第一位的問題,是短板中的短板。東北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首要問題便是創新體制機制,現在一些地方並未抓住這個問題,顯得「捨本逐末」。應針對這一最大短板,緊緊抓住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重點:第一重點,「完善產權制度」;第二重點,「要素市場化配置」。以這兩個重點為導向,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以優質的制度供給、服務供給、要素供給和完備的市場體系,為新舊動能轉換創造有利條件。

  創造新供給。我曾說過,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等都屬於供給側。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使創新成果轉變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活動,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產學研深度融合,讓機構、人才、市場、資金都充分活躍起來,為新動能成長和傳統動能改造提升插上翅膀,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形成新組合。新組合是指新的資源要素組合方式。更好地整合資本、土地、勞動力、技術和管理等要素,比單一技術創新的作用更大、效果更顯著。要推動經濟發展由過去主要依靠土地、資本、低成本勞動力轉向主要依靠創新、管理、高素質人力資本。

  培育新主體。東北的新主體比較弱,尤其缺乏企業家精神,在全國民營經濟500強中比重很低。應完善人才評價、保障、激勵機制,激發和弘揚創新精神、企業家精神與工匠精神,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尊重創造的文化氛圍,讓創新願望得到尊重、創新才能得到發揮、創新成果得到肯定,讓各類人才在東北安心安身安業。

  遼寧日報:全面、全方位振興必然是開放而不是封閉的。東北在開放方面可以有哪些作為?

  常修澤:2018年以來,隨著朝鮮半島局勢緩和,東北亞外部環境趨好,我們面臨東北開放發展的新契機,甚至說是百年難逢的機遇。在此形勢下,我認為要實行對外開放與區域協調發展雙線並進,實現內外貫通+南北互動。

  要實現內外貫通,就要積極融入東北亞,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辦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此外,東北要加強對國內兄弟地區的開放。

  要實現南北互動,區域內,應培育發展大的現代化都市圈,打造「東西邊道」多條經濟帶;區域外,必須做好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對接和交流合作。

  全面全方位振興應強化「金三角」結構的動力支撐

  遼寧日報:推動東北實現全面、全方位振興的根本動力在哪兒?

  常修澤:根本在人。任何偉大事業都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幾十代人持續奮鬥。同樣,實現東北振興根本上要靠人的接續奮鬥。沒有能動的人,就不可能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動能、動力。

  因此,東北要振興,必須以人作為戰略支撐。既然要全面、全方位振興,戰略支撐也要全面、全方位。我主張從民眾、企業家、政府組成的「金三角」結構出發來分析和把握。

  遼寧日報:是的,東北人民是有光榮歷史傳統的。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東北都為國家作出過突出貢獻。今天,東北遇到困難,有些人產生悲觀失望情緒,個別人甚至「唱衰」東北,習近平總書記這次調研東北三省並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鼓舞民心和鬥志。無論是普通民眾、企業家還是政府都應乘勢而上,為振興東北擼起袖子加油幹。

  常修澤:普通民眾方面,築牢「金三角」結構的支撐基礎。要「鼓起」一億東北人的民氣,改善一億東北人的民生,驅動一億東北人的自身發展。民生是東北振興的關鍵問題。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除解決好教育、醫療、就業、收入、社保、食品安全這六大共性問題外,需著力解決以下幾大個性問題,即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工礦區、林區、墾區的棚戶區改造問題,「廠辦大集體」職工的生活困難問題等。

  企業家方面,鍛造「金三角」結構的支撐骨幹。要提高對企業家群體的社會尊重度,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環境,堅持社會容錯和企業家自我糾錯並舉。

  政府方面,搭建「金三角」結構的「指揮塔臺」。要淨化政治生態,建設一支高素質幹部隊伍,關鍵是黨政幹部應有戰略擔當和新作為,從而更好地發揮黨的指揮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遼寧日報:就是說,全面、全方位振興要求我們對振興不能做單向度的理解,而要有全面深刻的把握。

  常修澤:是這樣。東北振興,最終落腳點在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只有抓住人這一根本要素,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才能匯聚起推動振興發展的偉力。

相關焦點

  • 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振興的重要論述,是指導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行動指南。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改革作為東北振興首要任務,持之以恆踐行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結構調整,加快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
  • 解放思想與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可是由於近些年的國內外複雜因素的影響,我省的發展遭遇瓶頸,處在了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東北,為龍江把脈,指出了全面振興和全方位振興的方向,希望我們通過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深化改革破解矛盾,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推進東北振興。
  • 齊心協力推動新時代本溪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齊心協力推動新時代本溪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全市黨員幹部熱議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展望新時代,奮鬥謀振興。在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後,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備受鼓舞、精神振奮,紛紛表示,「十四五」規劃的偉大藍圖已經徐徐鋪展開來,全市上下要解放思想、堅定信心、真抓實幹,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齊心協力推動新時代本溪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 第二屆東北振興發展高端論壇暨首屆東北振興南北智庫研討會在長春...
    蔡立東表示,本次論壇的召開為推動疫情影響下區域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吉林大學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將深度聚焦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全面服務東北振興發展。  趙曉君表示,本次論壇的召開是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的重要講話精神、開啟東北振興發展新徵程、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學術盛宴,廣大知識分子和科研工作者應為推動實現東北振興發展獻計獻策,發揮服務東北振興發展戰略的重要作用。
  • 做瀋陽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 踐行者、見證者和謳歌者
    確定了推動瀋陽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總目標。其中將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提升到新高度,提出要推動文化強市建設,建設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新藍圖鼓舞人心,新目標催人奮進。文學藝術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是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的強勁動力,文藝隊伍是建設文化強市的重要力量。推進瀋陽文藝繁榮發展以賦能文化強市建設,是新時代賦予瀋陽文藝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 餘勇調研指導遼寧氣象工作時要求為東北全方位振興提供保障服務
    他要求遼寧氣象部門以巡視整改為契機,認真總結「十三五」時期工作,系統謀劃「十四五」時期氣象事業發展,主動融入地方發展大局,發揚新時代遼寧精神,為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高水平氣象保障。餘勇一行深入遼寧省氣象臺、省服務中心及瀋陽市氣象局等單位調研,並慰問一線工作人員。
  • 「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寫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
    「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寫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啟幕之際 原標題:   新華社瀋陽4月26日電 題:「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寫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啟幕之際  新華社記者
  • ...意識,守初心擔使命作貢獻,加快推動新時代長春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要把學習黨章作為終身必修課,準確把握黨章核心要義,把黨章作為加強黨性修養的根本標準,作為指導黨的工作、黨內活動、黨的建設的根本依據,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切實把黨章各項規定落到推動長春振興發展的行動上,始終做黨章的自覺尊崇者。要切實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始終做黨章的模範踐行者。
  • 「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東北振興」國際論壇舉行
    ,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承辦,遼寧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支持單位的「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東北振興」國際論壇在瀋陽舉行。面向未來,東北大學將繼續堅持以興學強國為己任,自覺踐行「四個服務」的時代使命,更加主動融入東北振興大局,支持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按照國際化、社會化、高端化辦院方針,強化「精準對接」、做好「諮政建言」,在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推動東北實現全面振興的有效路徑
    東北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我國重要的工業與農業基地,擁有一批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產業,資源、產業、科教、人才、基礎設施等支撐能力較強,發展區位、空間和潛力巨大,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舉足輕重。我國對東北地區發展歷來高度重視,從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角度探尋推動東北實現全面振興的有效路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 以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以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我省理論社科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座談會發言摘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周英東我們要深刻理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的寶貴經驗及其對世界產生的積極影響。  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的根本保證  《建議》指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還突出強調要「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 霍偉東:東北地區一體化是新發展格局下東北振興的關鍵抓手
    解放思想就是一定要充分運用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充分理解黨中央國務院對東北地區的戰略定位,積極主動,用好用足用夠國家政策;務實推動,就是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新時代東北振興,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不等靠要,實實在在的去落實去執行去幹。重振雄風,從歷史上看,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曾經輝煌,具有驕人成績,尤其在共和國成立以來,為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由於種種原因,現在陷入衰退,經濟不振,人口外流,信心不濟。
  • 都說振興東北,到底要怎麼振興東北呢?
    從2003年開始,振興東北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當然,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也是因為東北地區的發展如今面臨很多的問題,譬如經濟增速放緩、人才流失、產業需要轉型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振興東北到底應該怎麼振興?
  • 東北亞經濟研究院成立一周年:打造服務東北全面振興、推動東北亞...
    近日,東北財經大學東北亞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建設銀行原董事長王洪章說:「成立這一年,我們滿懷著對國家戰略的關心,對東北振興的期望,對東北亞區域合作的期許,努力把東北亞研究院打造成為一個高端智庫。」  2018年10月,東北亞經濟研究院在大連舉辦了「東北深化改革開放與東北亞區域合作」論壇,受到了多家媒體的廣泛報導;研究院擬於今年9月舉辦以「新時代、新思路、助力東北振興與開放」為主題的東北亞經濟論壇,為服務東北全面振興、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力量。
  • 集思廣益聚智聚力 共同譜寫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篇章
    他還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強化統籌規劃和系統思維,找準工作著力點,堅持邏輯閉環、組織穿透、過程控制,不斷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奮力推動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加快實現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  市委常委、副市長高偉參加座談會。 更多猛料!
  • 撐起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脊梁
    撐起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脊梁 時間:2019年05月22日 09:25  來源:黑河日報 年初以來,全市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以產業項目建設提速增效為核心,一、二、三產業共同發力,深入實施新一輪產業項目三年攻堅行動,突出育產業、引要素
  • 擎旗乘風 振興突圍
    以時間節點為坐標,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擊鼓催徵穩馭舟;以歷史方位謀偉業,2700萬吉林人民咬定青山不放鬆。吉林這片土地,山川秀美、人傑地靈。對吉林振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牽掛在心。過去的五年,是吉林老工業基地經歷嚴峻考驗、克服重重困難的五年,也是全省幹部群眾負重前行、克難奮進的五年,更是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積厚成勢、開闢新局的五年。
  • 習近平的2018:9月關鍵詞——振興
    金秋九月,習近平國內活動緊張繁忙:主持會議、考察調研腳步不停歇;外交日程密集緊湊:中非盛會大幕甫落,又開啟俄羅斯之行……縱覽習近平九月活動,「振興」是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東北振興:改革之興九月末,習近平專程赴東北,實地考察東北振興情況。
  • 「新時代東北振興」大連:「風車」轉動產業升級 創新引領東北振興
    海外網大連9月25日電九月是大連最好的季節,24日至25日,「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線媒體團走進大連,一覽「東北之窗」發展的新面貌。大連,這座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正帶領遼寧乃至整個東北地區走向振興。
  • 國務院批覆長春中韓合作區:東北振興再加碼 發力三大產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東北振興再加碼 國務院批覆長春中韓合作區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將著力構建產業、科技、貿易、人文、環保等多領域開放合作格局,為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