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振興東北,到底要怎麼振興東北呢?

2020-12-20 探夢尋疑

從2003年開始,振興東北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當然,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也是因為東北地區的發展如今面臨很多的問題,譬如經濟增速放緩、人才流失、產業需要轉型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振興東北到底應該怎麼振興?

在滿清時期,為了保存所謂的「龍興之地」,滿清政府禁止開發東北地區,鴉片戰爭之後隨著滿清政府對邊疆的控制力逐漸下降,又遇到黃河下遊區域常年遭受天災人禍,河北、山東等省份沒了生計的農民冒著朝廷禁令前往東北地區謀生,「闖關東」其實就是在闖一條生路出來。雖然東北氣候嚴寒,但是土地也非常肥沃,一年中有半年的勞作就足以讓一家人一整年豐衣足食,直到現在,自然環境會慢慢造就了當地的習俗。隨著歷史的發展,沙俄、日本等帝國前後均在東北地區投建過不同程度的工業設施,尤其是日本,在佔領期間,直接促進了東北地區基礎工業的快速發展。

新中國時期,蘇聯援助中國的156個重大項目,其中落戶東北就有54個,其中遼寧24個,黑龍江22個,吉林8個。那時候的東北,尤其是遼寧無愧於共和國長子的稱謂。那時候我國有最重要的三個工業基地分別是東北、上海、四川(含重慶),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人們生活水平,東北都是讓人羨慕的地方。

振興東北到底是振興什麼呢?是振興老工業基地麼?東北的工業其實並不落後,重工業尤其發達,航天、航海、汽車產業在全國絕對是首屈一指的。振興東北人們生活水平麼?東北地區尤其是遼寧人均可支配收入常年位居各省前列,黑龍江跟吉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國各省中也是排名中遊。其實最主要的就是要振興東北經濟,讓東北的經濟重新充滿活力能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無論男女老幼,在東北都可以安居樂業這才是振興東北的核心。

東北的發展速度變慢是在改革開放以後,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東北花的時間更多,轉型的更慢,尤其是在體制跟思想方面。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東北的問題,全國很多省份都存在這個問題,北方省份只是相對嚴重而已。很多時候,東北三省都會被混為一談,其實東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包括具體情況還是會有所不同,比如遼寧就是地地道道的沿海省份,黑龍江則是真正意義上的內陸省份。

如果想要振興東北,在大環境上需要改變的就兩種:體制跟思想。

在2016年國家發改委就發文件說要解決東北體制問題,所以這個問題咱不多說。其次就是思想問題,思想問題在大方向上國家是一直在調整的,例如南北方官員互調,把南方的官員調到北方,把北方的官員調到南方,為的就是給不同地區帶去不同的思維方式。當然這個辦法想要見效,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在民間也是一樣,當年輕人不再一心想著考公務員、當辦事流程更加簡化、當社會對年輕人更加友好,當年輕人不用為了謀生遠走他鄉,東北的經濟才算是振興起來。根本性的問題解決之後,其餘的產業轉型、新興經濟發展有可能被提上日程並且長久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振興的重要論述,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深刻闡釋了東北振興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行動指南。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振興重要論述精神,要在把握精髓要義、指導工作實踐上下更大功夫。
  • 常修澤:東北振興要義在於全面全方位振興
    其次,從東北的戰略地位和戰略任務來看,我認為,全面、全方位是有針對性的,它針對的是對東北振興的狹隘認識甚至錯誤認識。不錯,東北振興首先是經濟振興,要把經濟搞上去,但經濟振興不是東北振興的全部。這就好比鄉村振興,其中一條基本原則就是堅持鄉村全面振興,中央要求「統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部署,協調推進」,也好比全面深化改革,強調的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東北振興是要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的建設等方方面面都得到有力改善和發展。
  • 文化建設在東北振興中的基礎性作用
    除了自然資源環境,其他都屬文化環境。其中,人文環境從廣義上講應包括法律環境、政策環境和政府環境,這裡指的是狹義概念,主要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營商環境最重要的內涵是「公平」,不僅競爭要「公平」,涉及人權、利益等因素的環境條件,都要體現「公平」。東北習慣用計劃的辦法、行政的辦法管理經濟。
  • 第二屆東北振興發展高端論壇暨首屆東北振興南北智庫研討會在長春...
    蔡立東表示,本次論壇的召開為推動疫情影響下區域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吉林大學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將深度聚焦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全面服務東北振興發展。  趙曉君表示,本次論壇的召開是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的重要講話精神、開啟東北振興發展新徵程、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學術盛宴,廣大知識分子和科研工作者應為推動實現東北振興發展獻計獻策,發揮服務東北振興發展戰略的重要作用。
  • 講述│精益求精 振興東北
    講述│精益求精 振興東北   張愛民   精益求精 振興東北   ——記遼寧德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國楨 (點擊觀看視頻)  在東北生活和經營了22年的楊國楨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臺灣人。降雨充沛、植被茂盛的寶島氣候,給了他無限的想像力,東北遼闊的天地又給了他博大的胸懷和無窮的力量。
  • 「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寫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
    《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像抓「三大戰略」一樣,持續用力,抓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實施。  「將東北振興戰略提到『三大戰略』同樣的高度,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東北的重視。」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金鳳君說,這意味著國家將集合方方面面的力量,以政策組合拳的方式,幫助東北走出困境。
  • 霍偉東:東北地區一體化是新發展格局下東北振興的關鍵抓手
    不要就東北談東北,要在全國和全球的視域下分析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東北地區目前的現狀是沒有信心,處於全國幾大板塊中的最弱勢,在這個局面下,東北地區必須"解放思想務實推動重振雄風"。解放思想就是一定要充分運用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充分理解黨中央國務院對東北地區的戰略定位,積極主動,用好用足用夠國家政策;務實推動,就是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新時代東北振興,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不等靠要,實實在在的去落實去執行去幹。重振雄風,從歷史上看,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曾經輝煌,具有驕人成績,尤其在共和國成立以來,為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由於種種原因,現在陷入衰退,經濟不振,人口外流,信心不濟。
  • 專家解析東北振興"四則運算"
    「加法」依賴症不可持續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能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要做好「加減乘除」。吉林財經大學校長宋冬林表示,東北這些年經濟增長依靠固定資產投資拉動,掩蓋了自身深層次體制機制矛盾,一旦投資下滑,原有問題又都暴露出來。現在的結構性問題與十年前相似。
  • 「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東北振興」國際論壇舉行
    ,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承辦,遼寧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支持單位的「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東北振興」國際論壇在瀋陽舉行。面向未來,東北大學將繼續堅持以興學強國為己任,自覺踐行「四個服務」的時代使命,更加主動融入東北振興大局,支持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按照國際化、社會化、高端化辦院方針,強化「精準對接」、做好「諮政建言」,在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新時代東北振興」大連:「風車」轉動產業升級 創新引領東北振興
    海外網大連9月25日電九月是大連最好的季節,24日至25日,「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線媒體團走進大連,一覽「東北之窗」發展的新面貌。大連,這座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正帶領遼寧乃至整個東北地區走向振興。
  • 創新:打開東北振興大門的「金鑰匙」
    新華社長春8月19日電 題:創新:打開東北振興大門的「金鑰匙」新華社記者王瑩、姚湜、強勇嘉賓在臺上進行主題演講,沒有講稿;身後的直播大屏幕上,演講內容以字幕形式同步呈現。完成這一文字「同傳」的不是速記員,而是科大訊飛語音轉寫系統。
  • 東北振興,最怕「豬一樣的隊友」
    嚴格講,政府,軍隊在管理中是要嚴格遵守「三公」原則的,否則一旦在一個大集體中出現幫派文化,圈子文化,那麼一定會增加集體內耗,消減執行效率,最終內部瓦解。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更迭,軍事上遭遇的反間計等,都有集團管理中「三公」原則失敗的前提。今天網上一篇帖子討論東北如何振興的問題,很多人解釋為制度低效,缺失,還是要重建東北管理制度。
  • 三問東北經濟——聚焦東北振興
    新華社瀋陽12月23日電 題:三問東北經濟——聚焦東北振興  庚子年初,疫情突襲而至,剛剛企穩的東北經濟再添變數。  歲末年尾,東北經濟怎麼樣?針對外界關心的企業態勢、投資趨勢及就業形勢等三大問題,記者進行了調研。  大國重器咋樣了?  「『十一』過後,我出差已經有七八次了。
  • 推動東北實現全面振興的有效路徑
    東北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我國重要的工業與農業基地,擁有一批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產業,資源、產業、科教、人才、基礎設施等支撐能力較強,發展區位、空間和潛力巨大,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舉足輕重。我國對東北地區發展歷來高度重視,從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角度探尋推動東北實現全面振興的有效路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 發改委就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舉行發布會
    至於你說到的,最近新聞媒體也看到,總書記7月份,總理4月份分別到東北視察,並召開座談會,這足以說明黨中央、國務院對東北振興高度重視。為什麼高度重視?可以從三個維度來看:第一,從歷史的維度來看。東北作為我們國家最早解放的,也是工業基礎最好的地區,「一五」時期當年的蘇聯援建的156項有58項都是在東北,佔了1/3,形成了資源、能源、裝備製造和國防軍工等一大批骨幹企業。
  • 高鐵為東北經濟振興注入新動力
    近兩日,東北多條高鐵線路捷報頻傳。11月30日,牡佳高鐵全線鋪軌完成、朝凌高鐵無砟道床段落鋼軌全線鋪通,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條投入運營的高寒高鐵——哈大高鐵開通運營8周年……多線鐵道線路建設加速,新線不斷開通運營,為東北地區經濟全面振興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 東北經濟恢復性增長,這四大中心城市要引領區域振興
    中心城市、都市圈在新一輪東北振興中的作用十分關鍵。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對第一財經分析,東北經濟目前仍處於緩慢向上的發展階段,整體發展比較滯後,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通過集聚發展的方式,優先發展大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吉林通過打造長春經濟圈,可以帶動全省經濟發展。衣保中說,整個東北地區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缺少大城市帶動。
  • 東北三省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重在創新 變在深處
    3年再「造」半個東北。  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3年多,是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發展最快的時期之一。2004年至2006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為12.6%,與實施振興戰略前的3年(2001—2003年)相比,增速提高2.6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增長五成左右。
  • 振興東北!東北三省行政區大調整規劃構想
    振興東北!東北三省行政區大調整規劃構想 東北三省現在的經濟是越來越糟了,2019年遼寧的GOP增速為-1.6%,吉林的GOP增速為-22.21,黑龍江的GOP增速為-16.88,東北三省的GOP平均增速為-13.56。
  • 「平語」近人——習近平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要抓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各項政策的落實。  ——2016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  無論從東北地區來看,還是從全國發展來看,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