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開始,振興東北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當然,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也是因為東北地區的發展如今面臨很多的問題,譬如經濟增速放緩、人才流失、產業需要轉型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振興東北到底應該怎麼振興?
在滿清時期,為了保存所謂的「龍興之地」,滿清政府禁止開發東北地區,鴉片戰爭之後隨著滿清政府對邊疆的控制力逐漸下降,又遇到黃河下遊區域常年遭受天災人禍,河北、山東等省份沒了生計的農民冒著朝廷禁令前往東北地區謀生,「闖關東」其實就是在闖一條生路出來。雖然東北氣候嚴寒,但是土地也非常肥沃,一年中有半年的勞作就足以讓一家人一整年豐衣足食,直到現在,自然環境會慢慢造就了當地的習俗。隨著歷史的發展,沙俄、日本等帝國前後均在東北地區投建過不同程度的工業設施,尤其是日本,在佔領期間,直接促進了東北地區基礎工業的快速發展。
新中國時期,蘇聯援助中國的156個重大項目,其中落戶東北就有54個,其中遼寧24個,黑龍江22個,吉林8個。那時候的東北,尤其是遼寧無愧於共和國長子的稱謂。那時候我國有最重要的三個工業基地分別是東北、上海、四川(含重慶),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人們生活水平,東北都是讓人羨慕的地方。
振興東北到底是振興什麼呢?是振興老工業基地麼?東北的工業其實並不落後,重工業尤其發達,航天、航海、汽車產業在全國絕對是首屈一指的。振興東北人們生活水平麼?東北地區尤其是遼寧人均可支配收入常年位居各省前列,黑龍江跟吉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國各省中也是排名中遊。其實最主要的就是要振興東北經濟,讓東北的經濟重新充滿活力能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無論男女老幼,在東北都可以安居樂業這才是振興東北的核心。
東北的發展速度變慢是在改革開放以後,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東北花的時間更多,轉型的更慢,尤其是在體制跟思想方面。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東北的問題,全國很多省份都存在這個問題,北方省份只是相對嚴重而已。很多時候,東北三省都會被混為一談,其實東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包括具體情況還是會有所不同,比如遼寧就是地地道道的沿海省份,黑龍江則是真正意義上的內陸省份。
如果想要振興東北,在大環境上需要改變的就兩種:體制跟思想。
在2016年國家發改委就發文件說要解決東北體制問題,所以這個問題咱不多說。其次就是思想問題,思想問題在大方向上國家是一直在調整的,例如南北方官員互調,把南方的官員調到北方,把北方的官員調到南方,為的就是給不同地區帶去不同的思維方式。當然這個辦法想要見效,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在民間也是一樣,當年輕人不再一心想著考公務員、當辦事流程更加簡化、當社會對年輕人更加友好,當年輕人不用為了謀生遠走他鄉,東北的經濟才算是振興起來。根本性的問題解決之後,其餘的產業轉型、新興經濟發展有可能被提上日程並且長久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