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近人——習近平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編前語】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一直是習近平關心的問題。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多個不同場合就此發表過重要講話。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帶您一同了解。

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的審議。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全面振興決心不能動搖,工作不能鬆勁

  要瞄準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急躁是不行的,浮躁更不行。要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向選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發展,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發展不能守株待兔、固步自封,要在市場環境下、競爭中求發展。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打好發展組合拳,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

  ——2016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國有企業發展既要「借東風」,也要激發內生動力

  現在是市場經濟,哪裡有優勢,哪裡要素齊備,哪裡就具有集聚的優勢。對國有企業發展,政府的作用更多體現在支持、扶持、槓桿作用,但沒有現存的「金娃娃」擺在那裡。在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要深化改革,要「借東風」,激發內生動力,在競爭中增強實力。要抓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各項政策的落實。

  ——2016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

  無論從東北地區來看,還是從全國發展來看,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國家要加大支持力度,東北地區要增強內生發展活力和動力,精準發力,紮實工作,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

  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抓住創新驅動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努力形成特色新興產業集群,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力和支撐力的產業體系,加強同周邊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通過深化改革堅決破除體制性障礙,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把老工業基地蘊藏的巨大活力激發出來、釋放出來。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在吉林調研時強調。

  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能再唱「二人轉」

  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能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要做好加減乘除。加法——投資、需求、創新,減法——淘汰落後產能,乘法——創新驅動,除法——市場化程度。現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補課。

  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往往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內在動力不夠。現在看到了問題,應該更早覺悟。如果按照原來的跑道跑,跑得越快可能偏離越遠。老工業基地支柱產業要通過創新實現優化升級、脫胎換骨,進行深入改革創新,實現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戰略性調整。

  歸根結底要靠深化改革,堅決破除體制性障礙,把老工業基地蘊藏的活力激發出來,釋放出來。這是東北要做的事情,是吉林要做的事情。

  ——2015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振興老工業基地要敢打市場牌、改革牌、創新牌

  我一直關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1986年我來過鐵西區。作為「共和國長子」,這裡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迷,現在又扛起國家重擔、煥發青春,我很欣慰。要好好總結經驗,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進一步發展。

  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既定戰略,要總結經驗、完善政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製造業並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為全面振興老工業基地增添原動力。

  老工業基地很多企業浴火重生的實踐說明,無論是區域、產業還是企業,要想創造優勢、化危為機,必須敢打市場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創新牌。要抓住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支持和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不斷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創新活力、創新實力。

  ——2013年8月28日至31日,習近平在遼寧考察時強調。

  攻堅克難、艱苦創業 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

  要進一步做好攻堅克難、艱苦創業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大力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要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注重關心生活困難群眾,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2013年3月6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相關焦點

  • 「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寫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
    「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寫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啟幕之際 原標題:   新華社瀋陽4月26日電 題:「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寫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啟幕之際  新華社記者
  • 東北三省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重在創新 變在深處
    3年再「造」半個東北。  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3年多,是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發展最快的時期之一。2004年至2006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為12.6%,與實施振興戰略前的3年(2001—2003年)相比,增速提高2.6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增長五成左右。
  • 涉案近500人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為名在德惠開展傳銷活動
    10月10日,李旭反傳銷團隊獲悉,德惠市人民法院宣判一起傳銷案,該傳銷組織打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歐萊雅事業等旗號,在哈爾濱阿城區、德惠市開展傳銷活動。截止案發,該組織成員已近五百人。網絡配圖與本文無關經審理查明2011年,被告人王某豔在哈爾濱市阿城區加入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 發改委就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舉行發布會
    今天的發布會,由我和我的同事: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司司長周建平先生,向大家介紹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下面,我先簡要介紹一些總體情況。自2003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以來,10餘年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東北振興取得了明顯成效和階段性成果,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競爭力顯著提高,企業生產面貌大為改觀,現代農業發展、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資源枯竭城市轉型、棚戶區改造等取得重要進展。
  • 「平語」近人——習近平談作風建設
    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講,能不能解決好作風問題,是衡量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對黨和人民忠誠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  ——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幹群關係、人心向背的晴雨表。
  • 在老工業基地振興中崛起的四平(組圖)
    李德第 攝即將竣工的棚戶區改造工程  毛 力 攝  四平市地處松遼平原腹地,是東北重鎮、吉林省的南大門、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東北糧倉」的美譽。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後,四平廣大幹部群眾深受鼓舞,深感振奮,抓住機遇,奮力拼搏,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快速健康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強勁勢頭。  四戰四平英雄之城  建國初期鑄就輝煌  四戰四平締造了這座英雄的城市。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在四平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四戰四平戰役。
  • 陳海波:深蘭科技用科技賦能 助力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
    答: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東北地區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作為沈大黃金經濟帶的重要支點城市,鞍山是關乎工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城市,深蘭響應鞍山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布局鞍山,希望利用我們的技術為鞍山工業智能化轉型升級貢獻我們的力量。
  • 《習近平喜歡的典故——平語近人》(西語版)在阿根廷推介
    《習近平喜歡的典故——平語近人》(西語版)在阿根廷推介
  • 《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義大利語版)開播上線
    本報羅馬3月21日電  (記者姜波、葉琦)由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創作並譯製的系列視頻《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義大利語版)21日起在義大利開播上線,並在全球義大利語國家和地區同步播出。
  • 《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俄語版上線開播
    中國日報6月6日莫斯科電(記者 任奇) 在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俄語版)6月5日在莫斯科正式上線開播。全俄廣播電視公司新聞頻道和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俄語新聞平臺同步推出了這一系列節目。
  • 用中國話語體系抒發為民情懷——《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
    而《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這個節目,用一種特別的形式,把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以富有魅力的風格呈現出來,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就像一場思想的盛宴,在這裡,能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能感受到中華民族最深沉、最悠久的精神追求,更能感受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音。
  • 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振興的重要論述,是指導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行動指南。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改革作為東北振興首要任務,持之以恆踐行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結構調整,加快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
  •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引發社會點讚
    最近看完《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九集《惡竹應須斬萬竿》,他熱情點讚。這一集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重要思想。節目第十二集《天下為公行大道》通過和諧友好、合作共贏、和平共處三部分,闡釋習近平總書記的外交思想。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國道,剛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開展椰子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回國,對這一集最有感觸。
  • 東北經濟持續放緩,人才流失嚴重,老工業基地如何煥發新生命力
    東北經濟持續放緩,人才流失嚴重,老工業基地如何煥發新生命力我想說的是啊,計劃經濟時代給東北確實創造了很多條件,同時也從東北索取了很多,這個我們必須要承認的。一旦改革開放之後,我們發現東北馬上就跟不上節奏了。你可以說他是掉進了資源陷阱也可以。也可以說是啊,東北自力更生的能力特別弱,但還可以說是啊,沒有給東北機會。因為改革開放之後,外國大量的物資湧入中國,老工業基地失去了轉型的最佳時機。
  • 平「語」近人,聽得見的文化自信
    最近,一檔電視文化節目特別火: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創作的《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一集《一枝一葉總關情》播出後就圈粉無數,熱議無休。節目以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談話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經典名句為切入點,旨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闡釋與廣泛傳播。
  • 「平語」近人——習近平引經據典談抗戰
    ——《孟子·公孫丑下》  ◎ 釋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陷於孤立。  「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正氣歌》  ◎ 釋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危難的關頭,一個人的節操才能顯現出來。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 習近平: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7日下午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他強調,無論從東北地區來看,還是從全國發展來看,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
  •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金聲玉振 史鑑昭昭
    作者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現場    中華經典,是一座豐富的寶庫,蘊藏著無數寶貝。但此時朝廷上下,文恬武嬉,不務修己治人的實學,不幹正事,徒託心性之空言,拿不出應對時局的有效策略,也不願意躬行實踐的付出,結果政務怠荒,釀為禍亂,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這是歷史的教訓。    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此典,強調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 1500億項目籤約,東北老電影基地要打造國際影視高地
    但隨著電影產業的發展,電影工業生產一步步的迭代換新,長春電影的這塊老牌子逐漸失去昔日光彩。作為一個老工業城市,長春未來要打造「國際影都」項目,將是東北電影的一次再出發。籤約儀式9月6日舉行的長春國際影都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萬達影視長春國際影都製作中心、5G數字影視產業基地、吉林藝術學院長春電影學院、吉林動畫學院影視實踐教學基地、中東淨月白樺林小鎮等107個項目正式籤約,合同金額多達1484億元。其中,投資額超過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佔籤約總額的92%,影視文旅、生命健康、數字經濟三大主導產業項目佔籤約總額的84%。
  • 都說振興東北,到底要怎麼振興東北呢?
    從2003年開始,振興東北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當然,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也是因為東北地區的發展如今面臨很多的問題,譬如經濟增速放緩、人才流失、產業需要轉型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振興東北到底應該怎麼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