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一直是習近平關心的問題。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多個不同場合就此發表過重要講話。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帶您一同了解。
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的審議。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全面振興決心不能動搖,工作不能鬆勁
要瞄準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急躁是不行的,浮躁更不行。要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向選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發展,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發展不能守株待兔、固步自封,要在市場環境下、競爭中求發展。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打好發展組合拳,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
——2016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國有企業發展既要「借東風」,也要激發內生動力
現在是市場經濟,哪裡有優勢,哪裡要素齊備,哪裡就具有集聚的優勢。對國有企業發展,政府的作用更多體現在支持、扶持、槓桿作用,但沒有現存的「金娃娃」擺在那裡。在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要深化改革,要「借東風」,激發內生動力,在競爭中增強實力。要抓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各項政策的落實。
——2016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
無論從東北地區來看,還是從全國發展來看,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國家要加大支持力度,東北地區要增強內生發展活力和動力,精準發力,紮實工作,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
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抓住創新驅動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努力形成特色新興產業集群,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力和支撐力的產業體系,加強同周邊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通過深化改革堅決破除體制性障礙,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把老工業基地蘊藏的巨大活力激發出來、釋放出來。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在吉林調研時強調。
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能再唱「二人轉」
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能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要做好加減乘除。加法——投資、需求、創新,減法——淘汰落後產能,乘法——創新驅動,除法——市場化程度。現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補課。
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往往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內在動力不夠。現在看到了問題,應該更早覺悟。如果按照原來的跑道跑,跑得越快可能偏離越遠。老工業基地支柱產業要通過創新實現優化升級、脫胎換骨,進行深入改革創新,實現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戰略性調整。
歸根結底要靠深化改革,堅決破除體制性障礙,把老工業基地蘊藏的活力激發出來,釋放出來。這是東北要做的事情,是吉林要做的事情。
——2015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振興老工業基地要敢打市場牌、改革牌、創新牌
我一直關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1986年我來過鐵西區。作為「共和國長子」,這裡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迷,現在又扛起國家重擔、煥發青春,我很欣慰。要好好總結經驗,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進一步發展。
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既定戰略,要總結經驗、完善政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製造業並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為全面振興老工業基地增添原動力。
老工業基地很多企業浴火重生的實踐說明,無論是區域、產業還是企業,要想創造優勢、化危為機,必須敢打市場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創新牌。要抓住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支持和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不斷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創新活力、創新實力。
——2013年8月28日至31日,習近平在遼寧考察時強調。
攻堅克難、艱苦創業 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
要進一步做好攻堅克難、艱苦創業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大力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要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注重關心生活困難群眾,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2013年3月6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