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有什麼區別?聽聽醫生講解

2020-12-15 影像科劉醫生

很多人在肺癌的病理報告單上,常常看到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等字眼,對於這些不同的病理結果,大部分人可能都不太理解是什麼意思,劉醫生今天就從醫生的角度給大家講一講他們的區別,希望能夠對大家所有幫助。

首先給大家講講原位癌。

原位癌其實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我們可以從字面意思去理解,也就是癌症細胞剛剛發生的時候的特定位置,它還沒有浸潤到其他的深層組織細胞內,一般是癌細胞僅僅局限於上皮內,所以有的醫生也稱它為上皮內瘤變,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原位癌是還沒有完全進展為癌症的,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癌症,所以往往也被稱之為0期癌症

那麼原位癌的治療效果如何呢?一般來說,如果手術切除之後病理結果證實為原位癌,那麼它的治癒率基本上是可以達到100%的,也就是說,如果是原位癌,手術切除之後一般都是不會出現復發和轉移的。比如對於肺部的原位腺癌,手術切除之後是不會留下後遺症和併發症的,對於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基本都沒有任何影響,基本也不會影響患者的生存時間。所以對於原位癌患者,術後一定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不要過度擔心。

其次,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微浸潤癌。

微浸潤癌一般是原位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開始侵犯鄰近的深層組織細胞,但是這種浸潤是非常微小的,所以稱它為微浸潤癌,這種微浸潤癌屬於早期癌症。微浸潤癌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肺部的微浸潤腺癌,這也是早期肺癌最為常見的類型。

對於微浸潤性癌,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也是手術切除治療,一般來說無論是原位癌還是微浸潤性癌,術前一般都是沒有辦法做出診斷的,都表現為非常小的結節,都是在術後通過病理結果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而對於微浸潤性癌的治療效果,一般也是非常好的,只要手術切除完整,它復發轉移的機率也是相對比較小的

最後再給大家講講浸潤癌。

浸潤性癌則是微浸潤癌進一步發展之後,更加晚的一個階段,發展到這個階段之後,一般來說癌細胞都已經突破了上皮的基底膜結構,已經開始具有比較強的侵襲性。當然,根據癌症的不同類型和分期,浸潤性癌往往又可以進一步分為早期浸潤性癌和晚期浸潤性癌。一般來說,早期浸潤性癌指的是癌細胞的浸潤範圍有限,還沒有發生遠處的浸潤和轉移,晚期浸潤性癌一般就是指癌細胞浸潤範圍已經非常的廣,出現了廣泛的播散和擴散,這個時候,往往都代表已經是癌症晚期了。

對於早期浸潤性癌,很多都可以進行手術切除,在手術切除之後,往往還需要結合其他的術後輔助治療,來減少其復發轉移的機率。以乳腺浸潤性癌為例,如果只是通過手術切除治療是不行的,往往是需要結合術後的一些輔助治療,如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以及生物靶向治療等方法進行綜合治療,這樣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如果早期浸潤性癌沒有及時治療,往往病灶會逐漸長大,進展為晚期浸潤性癌,這個時候,大部分患者往往都沒有進行手術切除治療,往往只能採取一些其他的治療方法,進行姑息性的治療,而且治療效果常常都不是特別好,患者的生存時間往往也會明顯縮短,生活質量也相對比較差。

對於上面三種不同類型的癌症,其實給大家做個比喻就非常好理解了:

對於原位癌,就像是橘子,橘子皮開始出現了斑點狀的壞死,但是這種斑點非常的局限,僅僅是在最表層,如果把橘子皮剝掉,那麼裡面的橘子往往是完好無損的,所以一般只需要把有斑點的地方去掉之後,整個橘子是完全正常的,可以非常放心的食用。對於微浸潤癌,就好像是橘子皮開始出現了非常多的斑點,而且這種斑點可能在橘子皮的內外側都可以看到,但是這些壞死的斑點並沒有侵犯內部的橘子肉,所以如果把皮全部剝掉之後,裡面的橘子還是比較完好,可以食用的。對於浸潤癌,就好像橘子不僅僅是皮上出現了很多壞死的斑點,就連裡面的橘子肉也出現了斑點,也就是壞死,所以這個時候,僅僅是通過剝皮並不能解決問題,往往還需要把裡面壞掉的橘子肉都切除,而對於有的腐爛比較厲害的,甚至都沒有辦法進行切除,只能採取其他的治療措施。

通過上面的比喻,相信大家都比較明白了吧。

總結

原位癌、微浸潤癌和浸潤性癌都是癌症發展不同階段的一個分期,總得來說原位癌和微浸潤癌一般都預後較好,而對於浸潤性癌,往往預後則相對要差一些。總的來說,無論是哪一種病理結果,患者都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只有擁有好的心態,才能更好的和癌症對抗,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原位癌究竟算不算乳腺癌?醫生一次給您解釋清
    當惡變後的癌細胞突破了乳腺導管的基底膜,進入血液,就是乳腺癌,也稱為浸潤癌;如果癌細胞沒有突破乳腺導管基底膜,還只是被基底膜包 裹著,就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乳腺癌,而只屬於癌前病變,即原位癌。既然,原位癌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乳腺癌,為什麼還要進行手術切除呢?
  • 【乳腺原位癌影響壽命嗎?乳腺原位癌能活20年嗎?】
    原位癌指的是導管內癌,局限於導管上皮層,沒有突破基底膜,因上皮層沒有血管及淋巴管,所以不會淋巴轉移及遠處血行轉移。所以通過單純乳腺全切一般可治癒。臨床分期屬於0期。 那乳腺原位癌會影響壽命嗎?能過我20年嗎?
  • 子宮頸癌的治療原則及治療手段
    子宮頸癌的治療原則是根據子宮頸癌的分期而定的。而子宮頸癌的分期,部分是基於病理結果,還有一部分則是通過醫生的體檢確定的。這點與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完全通過手術-病理診斷進行分期,是有所不同的。醫生們建議大家普查出來的癌前病變,如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實際上算不上是癌。
  • 體檢發現磨玻璃樣結節是癌嗎
    從單個癌細胞開始通過血管的進入,倍增發育到直徑1cm、重量1g的原位癌、微浸潤癌約需5~10年時間 。此期間是早期微小的、不發病階段,所以可以稱它是無症狀的、無傷害的、發展很慢的懶癌。在對磨玻璃結節進行長期隨訪的過程中,只要結節有增大,比原先的大小增加兩毫米以上。有增實,也就是說有高密度的白色病灶出現。有增強,在結節內的血管有強化。最後有增粗,是什麼?是腫瘤血管的增粗。有這樣的四增基礎,就是微小肺癌的影像特徵,這就是早期肺癌的特徵。
  • 得癌前,經歷的「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癌前病變就等於癌症嗎
    、促癌、演進三個步驟,在臨床上也將癌症分為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癌前病變」,之後就是原位癌、浸潤癌。得癌前,經歷的「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癌前病變」其實是包含了很多疾病,這些病或許就是身體出現癌症的癌前階段,也就是說,癌前病變,它是有可能會發展成大家口中真正的癌症,癌細胞是一種變異的細胞,但是大家體內的細胞,不會突然就變異成為癌細胞,通常它都是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在真正出現癌症之前,身體會出現很多疾病
  • 非典型鱗狀細胞是癌嗎 預防非典型鱗狀細胞
    是否有惡性病變可以結合進一步的宮頸活檢進行判斷。因其屬於癌前期病變,一定要嚴密觀察。由癌前期病變到浸潤癌的變化一般很慢,約需8-10年甚至20年。在癌前期階段,異常的細胞不侵犯間質,更不發生轉移,如果在這時發現,並給以相應治療,則治癒的機會是非常高的。
  • CIN3是什麼意思?CIN3多少人會變癌?
    CIN不是癌,它的名字叫做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就是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的首字母縮寫。高級別的CIN具有癌變的潛能,可能會發展成為浸潤癌,所以我們稱之為癌前病變,換句話說,它不是癌症。CIN3是什麼意思?CIN3I≠宮頸癌!
  • 癌前病變不是癌,積極治療可逆轉
    癌症的發生發展可以分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三個階段。當一個正常的細胞出現異常增生時,它就開始被「賦予」了癌變的可能,如果再繼續發展就有可能發展為癌。因此被稱為癌前病變,即癌症正式形成之前的一個「預備」狀態。
  • 保險公司以「原位癌不算」拒賠「防癌險」,法院判賠並付利息
    投保「防癌險」半年後,杭州的王女士查出患乳腺癌,手術後向保險公司理賠,卻被以「原位癌不算真正的癌症」為由拒賠——經杭州西湖區法院一審、市中院二審,該案日前審結,保險公司被判支付王女士保險金10萬元和相應的住院津貼,並賠償利息損失。
  • 癌前病變是指什麼?醫生說到4種癌症,要留意身體的早期變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癌症被人們發現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了,很多癌症有額越來越年輕化。相信大家經常在新聞報導中聽到過很多年輕人患癌的消息。有的時候很多年輕人會引以為戒,及時的調整好自己的作息和飲食等習慣。但是還有很多人都不覺得有什麼,認為自己很年輕,這些疾病怎麼可能找上自己呢?其實那些患有癌症的年輕人何嘗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呢?所以無論你年紀有多大,都要照料好自己的身體,如果你對身體不好,身體也不會對你好。
  • 宮頸CIN3是良性還是惡性,活檢CIN3是癌的可能性多大?
    活檢CIN3是需要通過錐切才能排除宮頸浸潤癌的可能。CIN3它的中文名字叫做宮頸內瘤樣病變3期,是一種比較接近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宮頸內瘤樣病變分為3期,比較早的叫做CIN1,比較靠後的就是CIN2和CIN3。宮頸CIN3是良性還是惡性?CIN3是良性還是惡性,需要通過錐切,切除宮頸的病變組織,再去送病理檢查。
  • 什麼是癌前病變?8種常見的癌前病變,希望你早點知曉
    癌症通常可以分為三步走,分別是癌前病變、原位癌以及浸潤癌,所以癌症的發展過程一般極其漫長,而癌前病變就是說人體內的某個細胞開始出現增生異常,潛伏在人體持續發展一直到有可能變成癌症。幾乎所有的癌症在發作之前都有癌前病變的症狀,但不是所有的癌前病變最後都會發展為癌症,不僅如此,他們還有可能會恢復到原先的正常狀態中。所以癌前病變只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才會發展成癌症,但是認識癌前病變對於大家來說,可以幫助大家防治癌症,因此今天我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8種常見的癌前病變。
  • 什麼是「外陰癌前病變」,等於癌症嗎?婦科醫生一次說清楚
    「外陰癌」,有人聽說過嗎?它是女性常見的婦科腫瘤之一。有數據顯示,15%的癌變發生在四十歲以下的女性,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長期瘙癢或伴隨著出血、分泌物增多、疼痛等情況。很多女性可能存在瘙癢的情況,誤以為是普通的陰道炎症,從而錯過治療,誘發癌症。
  • 癌前病變——細胞不典型樣增生,輕度的可以逆轉,重度的要手術
    孫先生反覆咳嗽了兩個月,胸部CT顯示左主支氣管似有增厚,因有長期抽菸的不良嗜好,孫先生也擔心是不好的疾病,於是同意做支氣管鏡,取活檢病理提示鱗狀上皮不典型增生。孫先生很是擔心,他聽說不典型增生屬於癌前病變,到我們醫院就診,想知道有沒有辦法逆轉這種病變。
  • 病歷明明寫的是癌,為什麼買的重疾險只能賠30%?有的一點不賠?
    三個案例,病歷診斷都帶癌,一個沒有得到理賠,一個得到30%理賠,一個全額理賠。這是為什麼呢?案例一為什麼會不予理賠,案例二又為什麼不是全額賠付呢?帶著這些疑問,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關於癌症的理賠。NO.1 重疾險保什麼?
  • 臨床上子宮頸癌的輔助檢查
    當臨床可疑或細胞學檢查異常而又無明確的子宮頸癌體徵時,可藉助陰道鏡,陰道螢光檢查燈或碘試驗選擇取材部位,以提高活檢查出率。如陰道脫落細胞防癌塗片陽性,但切片檢查陰性或疑有早期浸潤癌而未獲診斷者,或年輕患者需要保留子宮者,可行宮頸錐切術。3、宮頸錐形切除對宮頸刮片陽性而活組織檢查和頸管搔刮檢查陰性者,作宮頸錐形切除檢查。切除的標本應作連續切片,以避免漏診或診斷過高。
  • 這家醫院乳腺中心的原位癌早篩率達20%
    乳腺中心聯合體檢中心,早篩原位癌檢出率達到20%據記者了解,全球頂尖的乳腺中心對乳腺原位癌檢出率有客觀評價指標,即原位癌在所有乳腺癌類型中約佔20%-25%。從2016年至今,省醫乳腺二科每年數據都在20%,原位癌檢出率與歐美國家基本持平。
  • 建議把這句話當作醫學常識記住,原位癌不會復發轉移
    建議把這句話當作醫學常識記住,原位癌不會復發轉移 2020-05-18 0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指南速遞 | 中國子宮頸癌篩查及異常管理相關問題專家共識( 二 )
    :陰道鏡的規範化檢查,組織學確診的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和原位腺癌(AIS)的處理建議。組織病理學確診的CIN及AIS的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及時發現有可能進展為子宮頸浸潤癌的HSIL及AIS,並予以治療,減少發生子宮頸浸潤癌的可能性。管理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規範操作,注意平衡「利」與「弊」,避免診斷與治療的不足與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