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新(擴)建35所學校,新增學位49140個!有效破解「上學難」「大班...

2020-12-20 湖南24小時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面對伴隨著城鎮化而來的「學位緊張」「入學難」「大班額」等問題,近日,記者獲悉,我市按照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的要求,三年來,投入資金37億元開展學位擴容建設工程,新(擴)建35所學校,新增學位49140個。其中,2020年投入13億餘元新建13所城鄉學校,創造了學校建設的「寧鄉速度」,基本消除了義務教育大班額,有效破解了「上學難」「大班額」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當天,在玉潭街道合安小學二年級課堂上,陳老師正在上課,穿戴整齊的學生坐在嶄新的教室裡,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這所學校是2019年建設並投入使用的,可開設24班級容納1000餘名學生。合安小學校長喻建國介紹:「今年我們學校招生已經達到了20個班,我們每個班級都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控致學生的人數,學生的來源也是按照上級的招生政策,劃片招生,實現就近入學。」合安小學所處我市新城區板塊,是按照城市擴建規劃與周邊小區配套建設的,讓周邊適齡兒童實現了「就近入學」、小班額教學的目標。「小班額教學,不僅讓我們老師上課更輕鬆、能更好地兼顧到班裡的每個學生,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上課時注意力更集中。」陳老師笑著告訴我們。

據了解,我市所有新改(擴)建學校全部參照《長沙市標準化學校辦學標準》進行設計,新建校舍按照「建一所,成一所,設計理念超前、突出地域特色」的要求進行建設,內部裝備以「智慧校園」為引領,確保「五年內領先,十年不落後」,同時在師資配備方面選優配強,確保每一所學校都是家長眼中的好學校。

在城郊街道向前小學,嶄新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設備齊全的教室,讓在這裡讀書的孩子十分興奮,「我們的學校特別漂亮,能在這裡上學我特別開心!」向前小學是我市今年規劃建設的13所中小學校之一,位於寧鄉城區站前路以南、向前路以北,學校教學綜合樓、食堂兼風雨操場、籃球場等硬體設施一應俱全,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學校可開設36個教學班級,容納1600多名學生,同時還有功能齊備的現代化教學環境,以及優質師資力量。

還沒到放學時間,向前小學門口已經聚集了一批等待孩子的家長。家住附近的市民餘女士,上半年一直在為孩子去哪上學發愁,今年秋季入學前,她通過手機網上報名系統發現可以就近入讀新建的向前小學,感覺壓在心頭許久的石頭終於落了地。「我們都需要上班,而小孩能在家門口就近入學,路上的時間沒有耽誤,很方便。」餘女士說。

( 來源:融媒體記者 蔡臻 統籌:劉靜 編輯:何聰 校對:文藝芳 校審:蘇健 劉石江)

【來源:這裡是寧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寧鄉市今年新(擴)建的15所學校相繼投入使用
    新建成投入使用的煤炭壩鎮九年制學校。魯應龍 攝紅網時刻9月2日訊(寧鄉站記者 魯應龍 通訊員 閔傑勇)「這裡環境好,學習氛圍也好,我和妹妹都有幸轉到這裡讀書啦!」昨日,記者在新建成投入使用的煤炭壩鎮九年制學校採訪時,該校八年級46班學生歐楨珍開心地說。
  • 寧鄉新(擴)建的這13所中小學校,今年秋季開學
    2020年寧鄉市在城區和農村集鎮新(擴)建13所學校新增學位近20000個7月2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付旭明前往城郊街道、玉潭街道、歷經鋪街道、寧鄉高新區等地督導2020年新(擴)建學校建設工作。督導中,付旭明指出,相關部門單位要強化安全意識和質量意識,確保工程有序推進。
  • 開平正新建、改(擴)建學校6所,合計新增學位約1.3萬個
    開平正新建、改(擴)建學校6所,合計新增學位約1.3萬個著力解決城區學位緊張問題近年來,開平市通過積極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市」「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整體教育教學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教學資源配置進一步提升;同時,城區繼續大力推進學校新建、改(擴)建工程,切實增加中小學校學位供給,不斷滿足適齡學生的入學需求。記者了解到,目前,開平市正新建、改(擴)建學校6所,合計新增學位約1.3萬個,著力解決城區學位緊張問題。
  • 新增學位5.3萬個!佛山今年力爭完成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39所
    佛山召開慶祝2020年教師節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朱偉在會上強調,要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確保今年如期完成新(改、擴)建幼兒園68所、新增學位2.5萬個的任務;加強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回收國有資產、集體資產舉辦的民辦幼兒園,進一步擴充公辦學位資源,確保今年底實現學前教育「5080」的目標。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力爭今年完成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39所、新增5.3萬個學位的任務。加快集團化、學區化辦學。
  • 貴港5年新(擴)建學校4403所
    9月3日,全市中小學秋季學期如期開學,我市又有13所新(擴)建學校正式投入使用。至此,5年來我市新建、改擴建學校4403所,其中新建學校88所、改擴建4315所。  今年9月,全市新竣工投入使用的13所學校分別是:貴港市東湖小學、貴港市電子工業學校、貴港市商業職業學校、港北區桂林路小學(木蘭河小學)、港北區鬱林路小學、港南區文筆山小學、港南區第三初級中學、港北區第六初級中學、覃塘區實驗小學、桂平市石咀鎮中心幼兒園、桂平市垌心幼兒園、平南縣工業園幼兒園
  • 寧鄉:「一江兩岸」盡展綠色生態美卷
    □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小範婷 湯湯溈江一路奔騰東流,千年古邑寧鄉城依江而建、伴水而興。作為寧鄉的母親河,溈江不但哺育了140多萬寧鄉人民,也見證著這座城市在時代中的變遷和日新月異的發展。
  • 寧波新增學位3.5萬個,新(改、擴)建60所中小學和幼兒園
    新(改、擴)建60所中小學和幼兒園,新增學位3.5萬個;推進全市中小學校園智能安全防範系統建設100%全覆蓋;進一步加強寧波與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職業教育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今年3月,寧波市教育局重磅發布2020年要為師生辦好的「十件實事」「攻堅清單」「任務清單」,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寧鄉經開區:明德學校進駐園區,為園區新增2550個學位
    星辰全媒體記者 張奇濤 攝/制)  星辰在線10月23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張奇濤 通訊員 賀芬)10月23日上午,寧鄉經開區明德藍月谷學校正式開工建設。屆時,寧鄉經開區新添一所能容納2550名學生的新學校。
  • 蒙自新增一所學校,建成後增加4860個學位,從幼兒園到高中
    近年來,蒙自市新增數個樓盤,導致學校資源緊缺。若按現行政策「新開達到1500套的住宅小區需配建9班幼兒園」,要繼續加大城市小學、幼兒園建設力度,解決城區上學難、大班額等突出問題,確保每個住宅小區都是「學區房」,當前蒙自市現有學校也無法匹配新增樓盤帶來的教育資源需求。
  • 晉中年內預計新增普惠性幼兒園35所
    近日,山西晚報記者從晉中市教育局獲悉,通過新建公辦幼兒園和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計劃,預計年內全市將新增普惠性幼兒園35所。截至去年底,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為97.01%,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為81.6%,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為60%以上。今年的工作目標是,到年底力爭入園率達到97.1%、普惠率達到85%、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保持在60%以上。
  • 32所學校,4.6萬個學位,還有3所新學校將……
    2020 年全市義務教育學位供需總體平衡,部分區域學位緊張。" 十三五 " 期間 全市規劃建成學位較 " 十二五 " 增加 50% 以上根據市政府民生實事和重點工作任務要求,本年度全市將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 32 所,新增公辦中小學位 4.6 萬個以上。截至目前,30 所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均在抓緊實施建設工程施工。
  • 寧鄉市今年新建的15所學校相繼投入使用
    新建成投入使用的煤炭壩鎮九年制學校。魯應龍 攝 紅網時刻9月2日訊(寧鄉站記者 魯應龍 通訊員 閔傑勇)「這裡環境好,學習氛圍也好,我和妹妹都有幸轉到這裡讀書啦!」昨日,記者在新建成投入使用的煤炭壩鎮九年制學校採訪時,該校八年級46班學生歐楨珍開心地說。
  • 廣東東莞又投入約3.2億對多所學校進行擴建,預計新增4471個學位
    隨之而來的問題就出現了:上學難,上好學更難。據了解,東莞市民最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就是東莞市教育問題。優質教育資源不足、教育資源發展不均衡、等問題,這些都是東莞市民熱切關注的動態。目前,東莞市為了緩解這些問題,讓孩子們能在「家門口上好學校」。已經在2020年啟動了新一輪教育擴容提質行動。以此,加速擴充優質基礎教育資源,提供更多優質的學位。
  • 福州12所學校交付,新增1.5萬個學位!都在這個區
    將新增學位1.5萬個有效補齊倉山區學位短板這12所學校包括1所中學,6所小學,5所幼兒園,總建築面積33442.01平方米,投資概算40540.31萬元,按48班規模配建(小學24班+中學24班,最大可擴展至小學30班+中學30班規模),可新增學位2850個。
  • 直面土地規劃等難題,千方百計建學校、增學位——看深圳基礎教育...
    陽洋曾在一所原村辦小學就讀,該校停辦後,她入讀了新建的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加入的社團從1個增至4個,課外活動更豐富多彩。近年來,深圳對標先行示範,強化政府主體責任,千方百計建學校、增學位、提質量。深圳堅持目標、問題導向,直面土地、規劃等難點,高標準推進幼兒園、中小學學位建設,堅持擴資源和提質量同步推進、雙向攻堅。
  • 倉山區12所學校交付,新增1.5萬個學位!有沒有你家附近的?
    建設單位及代建單位向倉山區交付的12所學校將新增學位1.5萬個有效補齊倉山區學位短板這12所學校包括1所中學,6所小學,5所幼兒園1首山中學(九年一貫制學校)首山中學項目位於蓋山鎮首山村,選址面積約72.05畝,總建築面積33442.01平方米,投資概算40540.31萬元,按48班規模配建(小學24班+中學24班,最大可擴展至小學30班+中學30班規模),可新增學位2850個。
  • 增加15000個學位!倉山12所新建學校交付!
    >新榕金城灣小學項目位於金山街道新榕金城灣地塊,選址用地18畝,總建築面積22656.22平方米,按24班配建(最大可擴展至36班規模),可提供1620個學位,將於2020年秋季建成投入辦學使用。辦學規模12個班級(小中大班各4個班級),建築面積約3200平方米,可提供360個學位。
  • 3年新增學位3.3萬個,新餘化解大班額有突破性進展
    「由於學校周邊樓盤較多,我們學校大班額的現象存在已久,為化解這個問題,我們根據自身情況,合理整合、優化、挖掘教學用房,把一些閒置用房改建成教室,同時盡力爭取改擴建項目,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學校西北角新建一棟教學樓,新增1500個學位。」逸夫小學校長胡飛向記者介紹,為控制班級人數,每個年級都進行了擴班,學校嚴格把控教學能力和素養,招聘教師以滿足擴班的需求。
  • 新建(改擴建)25所學校,新增學位超4萬個
    ,共投入資金15億元,新建了飛來湖中學、錦興小學、飛來湖小學3所學校;改(擴)建了清遠市田家炳實驗學校、東城街蓮塘小學、東城街長埔小學、洲心街中心小學、石角鎮中心小學、龍塘鎮銀盞小學等17所學校。落實教育配套設施「三同步」政策,接收銀湖小學、美林湖學校等5所小區配套學校辦成公辦學校,共計新增公辦學位超3萬個。
  • 改建擴建學校一批 新增學位11660個
    2018年以來,清新區新增學位達11660個。加大投入提升全區教育水平筆者從會上獲悉,2018年以來,清新區累計投入各類資金約8億元,成功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區五小、區六小、區三幼、區四中等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改建擴建學校一批,新增學位達11660個;中心城區10所中小學校更名為區屬學校;市、區職校遷建等項目順利推進;與華中師範大學、蘇派教育研究中心開展基礎教育合作辦學,教育教學基礎不斷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