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鐘與指南針的發明

2020-12-22 親密愛人啊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親密愛人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擺鐘與指南針的發明。

擺鐘的發明

對擺的研究是惠更斯所完成的最出色的物理學工作。多少世紀以來,時間測量始終是擺在人類面前的一個難題。當時的計時裝置諸如日晷、沙漏等均不能在原理上保持精確。直到伽利略發現了單擺的等時性,惠更斯將單擺運用於計時器,人類才進入一個新的計時時代。當時,惠更斯的興趣集中在對天體的觀察上,在實驗中,他深刻體會到了精確計時的重要性, 因而便致力於精確計時器的研究。當年伽利略曾經證明了單擺運動與物體在光滑斜面上的下滑運動相似,運動的狀態與位置有關。惠更斯繼承了伽利略關於擺的研究。

他發現,單擺只是近似等時,真正等時的擺動軌跡不應是一段圓弧,而應是一段擺弧。他創造性地讓懸線在兩片擺線狀夾板之間運動,這樣的擺動就是一段擺弧。將這個發現運用於設計之中,惠更斯於1656年造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擺鐘,並將它獻給了荷蘭政府。這架擺鐘由大小、形狀不同的些齒輪組成,利用重錘做單擺的擺錘,由於擺錘可以調節,計時就比較準確。這台鐘的問世標誌著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計時時代。1657年,惠更斯取得了擺鐘的專利。1658年,惠更斯著《鐘錶論》書,對擺鐘的結構作了說明。

惠更斯詳細地介紹了製作有擺自鳴鐘的工藝,還分析了鐘擺的擺動過程及特性,首次引進了「擺動中心」的概念。他指出,任意形狀的物體在重力作用下繞一垂直軸擺動時,可以將它的質量看成集中在懸掛點到重心之間連線上的某一點,這樣,複雜形體的擺動就可以簡化為較簡單的單擺運動了。在研製擺鐘時,惠更斯還進一步研究了單擺運動,他製作了個秒擺(周期為2秒的單擺),導出了單擺的運動公式。後來,惠更斯和胡克均發現了螺旋式彈簧絲的振蕩等時性,這為近代遊絲懷表和手錶的發明創造了條件。

指南針的發明

指南針是利用磁鐵在地球磁場中的南北指極性而製成的一種指向儀器。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之一。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磁鐵指極性的國家。早在戰國時期,就利用磁鐵的指極性發明了指南儀器—司南。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磨成的,樣子像勺,圓底,置於平滑的刻有24個方位的「地盤」上,其勺柄能指南。不過,天然磁石在琢製成司南的過程中,容易因打擊、受熱而失磁,故司南磁性較弱,加之它與地盤接觸轉動摩擦的阻力比較大,難以達到預期的指南效果,所以未能得到廣泛使用。但司南畢竟是最早的磁性指南儀器,被視為指南針的祖先。

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需要有較好的指向儀器。經過長期實踐和反覆試驗,北宋時人們發現了人工磁化的方法,並以此製成指南魚和指南針。指南魚是用薄鐵片裁成魚形,然後用磁石磁場磁化法,使它帶有磁性。指南魚浮在水面時,魚頭指向南方。但指南魚磁性較弱,實用價值不大。指南針的製作則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鋼針,使鋼針磁化,產生指南的性能。和司南、指南魚相比,指南針簡便而又實用,以後的各種磁性指向儀器,都是以這種磁針為主體,只是磁針的形狀和裝置方法不同而已。

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講述了幾種磁針放置法的試驗:把磁針橫貫燈芯浮在水上,架在碗沿或者指甲上,用縷絲懸掛起來等。從該書的記載來看,當時使用指南針指向還沒有固定的方位盤聯成一體的羅經盤,或稱羅盤。其方位盤為圓形,也有24個方位。羅經盤的出現是指南針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人們只要一看磁針在方位盤上的位置,就能定出方位來。有關羅經盤的記載,在南宋的《因話錄》中即已出現。不過,此時的羅盤,還是一種水羅盤,磁針是橫貫著燈芯浮在水面上的。明代嘉靖年間,又出現了旱羅盤。旱羅盤的磁針是以釘子支在磁針的重心處,支點的摩擦阻力很小,磁針可以自由轉動。旱羅盤比水羅盤的性能優越,更適用於航海,因為它的磁針有固定的支點,不致在水面上遊蕩。

指南針的發明,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航海事業的發展。12世紀以後,指南針傳到了阿拉伯國家和歐洲,大大推動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和中西文化交流。指南針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項偉大貢獻。馬克思曾把指南針和印刷術、火藥的發明稱作「是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

相關焦點

  • 漲知識篇之——擺鐘的發明
    最早的要算是我國宋朝蘇頌等人發明的「水運儀像臺」,國際上稱之為「蘇頌鍾」,計時甚為精巧。1955年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德裡克·丁·德索拉·普頓斯與李約瑟在追溯鐘的家世時,認為蘇頌鍾是現代天文鐘的鼻祖。擺鐘是17世紀時才發明的,相傳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在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到教堂中去念經時,看見主教臺上的吊鐘在擺動。
  • 愛德美飛擺鐘評測
    上次評測的這款套件是達文西系列中的第8款,我先前也介紹過(達文西模型鐘不完全評測),這台鐘其實和達文西的所謂發明只有小小的關係,大部分其實是愛德美公司的延伸創造。本次製作的飛擺鐘封盒,外觀一般,因為很難看清鐘面,不知道的人第一印象是臺大吊車,這台鐘與達文西也沒關係,它的靈感來自於曾經被稱為「世界上最瘋狂的時鐘」的飛擺鐘。
  • 中國古人是怎麼發明指南針的
    聞人軍先生指出,中國指南針的發明史由三部曲組成,近年的考古發現,古代文獻的再探索和科技史研究,使我們加深了對這一偉大發明的認識。司南的磁勺應放在水銀裡指南針的雛形稱為「司南」。《宋書·禮志》引《鬼谷子》說戰國時「鄭人取玉,必載司南,為其不惑也」。不惑,就是不迷失方向。司南是一種用天然磁石琢成的勺形指向器。
  • 指南針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現了磁體的指極性,大約在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就發明了指南針。最早的指南針叫「司南」,它的樣子像一隻勺子,底是圓的,可以在光滑的盤面上自由旋轉,它用天然磁石製成,當勺子靜止不動時,勺柄指向南方。漢代時,人們將司南放在有刻度的地盤上,這些刻度表示24種方向,幫助司南定向。
  • 擺鐘原理
    導讀:在現代生活中,幾乎很少見到擺鐘的身影了,但是早些年前大多數鍾都是擺鐘,擺鐘的實現其實是蘊含著一定的物理知識的,本文就為大家詳細介紹擺鐘原理。
  • 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是誰發明的?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項重大貢獻。它是根據物理學上磁學原理研製而成。它最早發明於何時,是誰人發明的,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傳統的說法,也是權威性的說法是有熊國(今河南新鄭市)的軒轅黃帝發明的。西晉崔豹《古今注》說:「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
  • 擺鐘是如何工作的,圖解其工作原理
    而同樣是擺動,還有一種現象就是擺動的等時性,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擺鐘就是利用擺動的等時性製成的。擺鐘是最早能夠精確計時的一種時鐘,擺鐘是根據單擺的定律製造而成的,誕生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今天還有很多家庭仍在使用。
  • 指南針是誰發明的?
    指南針是誰發明的它最早發明於何時,是誰人發明的,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傳統的說法,朝梁沈約的《宋書·輿服志》有記載:「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士皆惑。黃帝令風后作指南車,以別四方。指南車,一名司南車。上有仙人,車雖轉而手常南指。」相傳黃帝和炎帝的聯軍和蚩尤決戰,但是在大霧中迷失了方向,黃帝有感而造指南車。
  • 擺鐘工作原理
    > 擺鐘的工作原理         擺鐘是利用擺錘的周期性振動(擺動)過程來計量時間,時間=擺的振動周期×振動次數。對精密擺鐘,也有用附加重物法來微調擺的振動周期。擺鐘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地球緯度和海拔高度)中,擺錘的重力加速度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其振動周期。擺鐘放置在不同溫度和氣壓的環境中,也會引起振動周期的變化。溫度變化會引起擺的各部分尺寸包括擺的引用長度的變化。一般是溫度升高,擺脹長而鍾變慢;反之則擺縮短而鍾變快。因此,精密擺鐘常用不同的線脹係數的材料製成溫度補償管,以補償溫度影響。
  • 古代發明指南針以前,都是靠什麼辨別方向的?答案很簡單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也是對全人類都非常重要的發明。用指南針,也方便古人遠行,以免走得太多冤枉路。那麼,在發明指南針之前,古人用什麼來辨別方向呢?1、路標。首先,古人在路的兩邊都種了樹。這種指路方式甚至一直延續到今天。
  • 擺鐘 - 擺鐘- 民俗風情 - 嶽西熱線 -嶽西新聞網, 嶽西地方門戶...
    前不久的一個星期天,去一位朋友家做客,見他家廳堂裡掛著一隻老式擺鐘。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擺鐘可算得上是一件時髦的物品,要是哪戶人家廳堂裡要是掛著一隻擺鐘,那可是一件榮耀的事,起碼說,這戶人家在當地算是不一般的人家,因為購買一隻擺鐘要五十元錢,五十元錢在現在算不了什麼,可在當時相當於一般職員一個月的工資啊!誰會捨得買呢?
  • 擺鐘的工作原理
    先來段視頻~這就是擺鐘的內部結構,我們實驗室裡也有模擬的擺鐘模型。
  • 重力時如何影響擺鐘的精度的?看完後恍然大悟
    休·切文斯的油畫,1955年,展示惠更斯和科斯特的第一個擺鐘。荷蘭物理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設計了第一個由鐘擺運動控制的時鐘。惠更斯根據科學家伽利略的觀察,改進了時鐘的設計,使擺鐘問世。幾千年來,人類唯一可靠的計時方法就是依靠太陽。
  • 《用於方向定位的指南針》矮腳虎-協助拍攝
    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有三類部件,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 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磁石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佔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
  • 北歐式古典裝修風 你還差一個擺鐘!鐘錶擺放風水禁忌!
    擺鐘是一種時鐘,發明於1657年,根據單擺定律製造,用擺錘控制其它機件,使鍾走的快慢均勻,一般能報點,要用發條來提供能量使其擺動。以擺作為振動系統的鐘。通常都帶有報時功能,所以又稱自鳴鐘。1582~1583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
  • 想知道指南針是怎麼發明的就來這裡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自然羅界中具有磁性的物質是天然磁石,早在戰國時期,人們就利用天然磁石製作出指向工具——司南。由於司南的指向效果並不理租隨著航海事業的興起,直接推動了磁體指向儀器的發展。司南的樣子像一隻勺,由整塊的天然磁鐵豕磨而成,底圓,可以在平滑的「地盤」上自由旋轉,等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
  • 世上第一個擺鐘,世上第一個想用計算機的人,都是科學的開創者
    【柚說歷史045期】史上第一個擺鐘~物理學家惠更斯與擺鐘早在十三世紀,米蘭鐘塔上的機械鐘已經為混沌的歐洲帶來了時間,然而這個機械鐘卻不精準的。十六世紀,伽利略已經發現了擺鐘的可能性,然而始終是不準確,就是這樣,伽利略與擺鐘的發明差了一步之遙,不過這一步卻被一個著名物理學家惠根斯踏上了。
  • 吳國盛 指南針與航海技術——中國對世界科學的貢獻
    馬克思曾寫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說來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
  • 小姑子來家玩,總是偷偷看著客廳的擺鐘,她走後我打開擺鐘臉白了
    就在上周末,他被公司派去外地出差了,小姑子帶著孩子過來家裡吃飯,小姑子住的不遠,到了周末都會 偶爾帶著孩子過來玩,但是這次過來小姑子很奇怪,總是有意無意的偷偷看客廳裡的擺鐘,客廳的擺鐘買很久了,而且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這也讓我感覺很奇怪。
  • 高考難點:把你擺迷糊的擺鐘問題,來看看怎樣解決
    比如:例題:擺長是L1的擺鐘在一段時間內快了n秒,擺長是L2的擺鐘在一段時間內慢了n秒,試求準確鐘的擺長。解析:解決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白一個問題,即:擺鐘的鐘面顯示時間與擺錘擺動次數(頻率f)成正比。設準確時間為t,則有:邁出這艱難的一步,後面就是數學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