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潮陽區金灶鎮制定旅遊總體規劃:「果香小鎮」試水「全域旅遊」

2021-01-16 南方網

  金灶鎮擁有未受汙染和未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具備發展生態旅遊的軟體和硬體。圖為金灶鎮涵元寶塔。 潮陽區旅遊局供圖

  金灶鎮的「金玉三捻橄欖」是汕頭市首個獲得國家認證的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潮陽區旅遊局供圖

  汕頭市潮陽區金灶鎮制定旅遊總體規劃,走在全市前頭。圖為金灶鎮旅遊景點之一金灶柳崗雙忠古廟。潮陽區旅遊局供圖

  金灶鎮火龍果基地。潮陽區旅遊局供圖

  金灶鎮位於汕頭市潮陽區西北部,是潮陽區特色農業鎮,也是粵東地區特色水果的主產地和重要集散地,但由於地處偏僻,外地人對於金灶了解甚少。

  為了破解發展難題,金灶鎮結合國家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的背景,依託該鎮得天獨厚的農業優勢,歷時4個多月制定了《汕頭市潮陽區金灶鎮旅遊總體規劃(2017-2030)(以下簡稱《規劃》),並且在日前通過了專家評審。

  這意味著,金灶鎮開始布局全域旅遊,正式向旅遊業邁進。

  地區性的旅遊規劃十分普遍,但一個鎮也做旅遊規劃,則並不多見。當下,國家旅遊局提出要從景點旅遊轉變為全域旅遊,打造特色旅遊小鎮,發展鄉村旅遊,解決景區點節日擁擠問題。金灶鎮及早規劃鄉村旅遊,走在全市前頭。

  ●文/南方日報記者 餘丹

  發展生態遊軟硬體已具備

  據潮陽區旅遊局局長鄭文杰介紹,金灶鎮擁有一個未受汙染和破壞的生態環境、傳統純農業種植區以及和諧、淳樸、包容的人文社會環境,同時又位於潮普揭的接合部,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經濟區位優勢。

  為何金灶鎮要開展旅遊業?鄭文杰說,金灶鎮原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又處潮陽最北端,加上原工業產業無基礎,在當前經濟形勢低迷的狀況下,發展工業既無優勢,也與金灶的資源優勢相違背。為此,繼續加快三高農業發展,並在此基礎上利用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遊,是可以預見的最好選擇。

  時值汕頭市委、市政府提出構築大汕頭灣區城市格局,新一屆區委、區政府和鎮委、鎮政府結合鄉村旅遊業利好政策,在區黨代會、人代會上提出要建設榕江南岸新經濟走廊和金灶生態觀光旅遊「特色小鎮」,並著手進行規劃編制。

  然而要發展旅遊業,交通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之一。對外交通曾一度是困擾著金灶鎮乃至潮陽區發展的一大瓶頸。過去從中心城區到金灶鎮,往往需要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隨著潮惠高速的建成,車程縮短了半小時。

  鄭文杰說,未來隨著揭惠高速公路、潮汕高速環線建設的推進,以及汕湛高速下半年動工建設,4條高速公路將構建起潮陽區內聯外通的交通主骨架,與其他國省道一起,形成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絡,將更有助於金灶鎮發展旅遊業。

  「天時地利人和,依託交通的改善,以及市、區領導重視和國家政策的扶持,金灶鎮具備了發展生態旅遊的軟體和硬體條件。」鄭文杰說。

  鄉賢返鄉調研把脈出招

  然而,旅遊業對潮陽農村來說是新產業,剛開始基層幹部和群眾無信心,也無具體的切入口。為此,去年10月,金灶鎮特邀金灶籍鄉賢、國家建設部技術顧問、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的陳烈教授回家鄉調研把脈。

  陳烈教授受邀回到家鄉金灶鎮後,就該鎮開發旅遊資源,規劃建設生態旅遊項目進行深入調研,並提出發展指導意見。隨後,陳烈教授還幫忙落實其學生徐文雄的規劃團隊為金灶鎮做總體旅遊規劃。

  金灶鎮總面積才78.9平方公裡,但為了使規劃能夠更加體現金灶鎮的旅遊優勢,隨後幾個月裡,區旅遊局牽針引線,協助規劃團隊深入調研全區旅遊資源,使團隊的規劃更突出金灶鄉村旅遊與濱海資源、宗教資源、人文資源的互補性。歷時4個多月,今年3月份,規劃才最終出爐。

  鄭文杰認為,發展旅遊業,將有助於引導全鎮走出不穩定局面,走向良性發展的道路。旅遊業發展了,群眾更有意識保護美化環境,這也切合汕頭創建文明城市的思路,城居環境更美麗,更切合國家和國家旅遊局提出的保護生態發展鄉村旅遊的政策導向,迎來大眾旅遊時代。

  緊扣水鄉果香優勢全域發展

  在全域旅遊方面,金灶鎮也開始進行嘗試。

  根據《規劃》,金灶鎮總體定位為「原味潮鄉,果香小鎮」,金灶鎮將以全域旅遊發展理念為指導,遵循生態興鎮、旅遊旺鎮要求,整合、提升現有旅遊資源和景色,充分發揮自身特色農業、寧靜古村、田園河湧、低山丘陵等優勢,在未來十年內,把旅遊業打造成為金灶主導產業。

  在鄭文杰看來,《規劃》的特色體現在緊扣汕頭市委拓展城市空間,打造一灣兩岸,區委打造榕江南岸經濟走廊的發展思路,著重體現打造榕江沿岸景觀帶和水鄉景觀;另一方面利用潮惠、揭惠高速和廈堔鐵路潮陽站連接線、潮汕環線等交通網絡,打造高速經濟,帶動農業、農產品和旅遊業、四季水果的銷售發展,實現群眾增收致富。

  「金灶鎮要在現有單一的『遊』要素的基礎上,逐步完善食、住、行、遊、購、娛等旅遊產業要素,延伸產業鏈,實現金灶鎮旅遊產品全時態、全空間發展。」鄭文杰說,在金灶旅遊發展過程中,將逐步形成集農業體驗、鄉村旅遊、生態休閒、文化考察、主題度假於一體的多元化四季旅遊產品體系,形成具有以旅遊為主導的產業基礎、兼具郊野生態環境和城市服務配套,「依託現有資源,導入『旅遊 』發展思維,通過旅遊 文化、旅遊 農業、旅遊 林業、旅遊 鄉村、生態旅遊、農業休閒、鄉村度假等旅遊產品,促進多業態的融合。」

  ■總體布局

  一心兩帶三區

  一心:旅遊小鎮(綜合服務基地)

  兩帶:榕江濱水風光帶、生態工業觀光帶

  三區:水鄉文化體驗區:在保護現有潮汕鄉村風貌的前提下,對柳崗及周邊村落進行整體提質提升,《規劃》從兩個層面對本區域的旅遊開發進行再包裝、再打造。一是從功能上完善,包括增加遊客中心、觀景與休憩設施(亭、椅、露臺等)、解說系統(解說牌)等配套服務功能;二是從內容上豐富,增加體驗潮鄉文化的旅遊項目,提升產品品質,延長遊客逗留時間。

  傳統市集體驗區:重現灶浦舊墟市井生活景象,豐富產品類型,促進業態升級,提升旅遊品質,全力打造面向大眾市場的旅遊休閒設施,突出市井文化體驗、餐飲、娛樂等功能。

  山地休閒度假區:是金灶鎮未來特色山地休閒度假重要載體,規劃從兩個方面進行區域項目打造,以觀光、體驗為主,山林以養生、度假為主。

  ■連結

  金灶旅遊近、中、遠期發展目標

  近期2017—2020年

  成為潮汕平原休閒度假後花園,潮陽旅遊增長極

  近期重點開發建設綜合服務基地、涵元塔、麻田紫氣等重點項目,帶動全鎮旅遊發展,建設潮陽旅遊增長極。預計到2020年,接待遊客70萬人次,旅遊收入5億元,帶動扶貧人數1750人,帶動直接就業人數約3000人,間接就業人數約9000人。

  中期2021-2025年

  成為國家4A級景區、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

  中期重點推進對旅遊項目的提質、提升,逐步完善交通、標識等一系列配套設施,進一步強化「水果」的主題,打造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國家4A級景區。預計到2025年,接待遊客15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5億元,帶動直接就業人數約5000人,間接就業人數約1.8萬人。

  遠期2026-2030年

  成為國家特色小鎮旅遊目的地

  遠期重點完善度假項目建設,進一步構築豐富的產品與項目體系,不斷完善人性化服務設施,建設具有金灶鎮特色的度假項目,打造國家特色小鎮旅遊目的地。預計到2030年,旅遊接待300萬人次,旅遊收入40億元,帶動直接就業人數約8000人,間接就業人數約3萬人。

  ■聲音

  《規劃》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並且對金灶的資源摸得很清楚,重視利用歷史文化以及未來可利用的潛在資源,我覺得很好。同時,規劃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考慮調動領導的積極性,立足於老百姓。金灶鎮是貧困鎮和革命老區,我認為可以尋找幾個點作為突破口優先去突破。這一次看得出政府對金灶鎮的重視,一改過去「領導花錢找規劃,規劃人員閉門搞規劃」的現象。

  ——國家建設部技術顧問、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金灶鎮鄉賢陳烈

  廣東、福建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是比較好的,在廣東,潮汕地區是傳統文化保存完整的區域之一,我對這裡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文化,古寺古居、民俗禮儀都保存得很好,要如何展示、挖掘,旅遊在這個階段可以起助推作用。

  ——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孫九霞

  金灶是一個挺原生態的一個地方,人文旅遊資源還是很豐富,潮汕文化中還有山文化、茶文化等文章可做;可以從環境角度把水鄉特色凸出,把生態環境結合旅遊,把古村落,農村特色體現出來,小花錢辦大事。

  ——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研究所所長、教授徐頌軍

  可以利用金灶三大水果——橄欖、桑葚、楊梅,策划水果節,通過水果打響果香的名氣,打造果香鎮品牌。我覺得「水」跟「果」是金灶旅遊的命脈,要緊緊抓住這個機遇,在口號方面也要把這兩個特色融進去。

  ——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黃少輝

  村落、僑民的居住點,還有一些塔,這些都是文化的遺存,面臨很高的倒塌風險。作為旅遊資源,這些文化遺存要趕緊搶修,這是一個機遇。

  ——廣州大學地理學院副院長、博士、教授林彰平

  金灶作為榕江流域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傳統農業小鎮,還是需要把「溼地水鄉」這個特點在定位中體現出來。我希望在農業文化、溼地環境方面做一個深入分析,突出農業溼地水鄉的概念,與傳統農業種植業,例如香蕉、橄欖、楊梅結合,應該是生態農業突破的切入點。

  ——汕頭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教授及城市規劃師沈陸澄

相關焦點

  • ...串起汕頭西部片區經濟命脈|快速通道|潮南區|金灶鎮|汕頭|潮陽區
    得益於近年來潮惠、揭惠高速的先後通車,以及省道234線、金高路等道路的升級改造,金灶鎮的交通網絡日趨完善,打通了農產品「走出去」的快速通道,為金灶鎮推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過去上高速前要走一個半小時,如今在家門口就能上高速——這是金灶鎮交通發展變化的直觀寫照,亦是潮陽區構建一體化交通體系的縮影。
  • 南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南寧市全域旅遊總體規劃(2017年...
    總規劃面積2.2112萬平方公裡。第二條 規劃性質本規劃是南寧市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及發展規劃,是指導南寧市全域旅遊發展及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總體部署與行動綱領。第四條 規劃原則本規劃在編制時遵循以下規劃原則:編制創新原則。規劃工程化,優化傳統規劃的編制框架,以全域發展的七大工程為主架構,統領整個全域旅遊總體規劃的編制。
  • 劉春林出席《襄汾縣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徵求意見座談會
    11月9日,襄汾縣召開《襄汾縣全域旅遊總體規劃會上,規劃編制單位陝西世紀城市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負責人、西北大學教授尹懷庭從規劃總則、發展基礎、市場基礎、總體定位與目標、空間發展和旅遊產品體系規劃等方面介紹了《襄汾縣全域旅遊總體規劃》(2020-2035)編制情況。劉春林指出,全域旅遊是事關我縣轉型發展的一件大事,也是關乎未來戰略布局的關鍵一環。
  • 山東費縣大田莊鄉:發展全域旅遊 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費縣大田莊鄉充分發掘自然風光、生態農業及鄉土文化等資源優勢,以建設「休閒田莊 美麗鄉村」為目標,以美麗鄉村建設激活全域旅遊發展,堅持保護性利用,走「保護鄉村風貌、凸顯鄉村風情、傳承鄉村文脈、留住鄉村記憶、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的路子。全力打造了駐地果香小鎮、東部果香慢谷旅遊區、北部民俗文化體驗區三大鄉村旅遊格局。
  • 英德開啟全域旅遊新篇章
    7月31日,英德市召開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動員大會,解讀該市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方案,提出通過三年創建,在全域旅遊總體規劃編制、特色旅遊產品體系、旅遊服務配套等方面下功夫,到2021年實現英德旅遊高質量發展,建設高水平高質量的全域旅遊示範區。 旅遊是重要的城市名片。
  • 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 潮州潮安全方位推動旅遊發展
    「潮州中藥匠心之旅」入選其中,路線涵蓋太安堂智能化全自動中藥提取生產線、綠太陽生態旅遊度假區、廣東南馥茶葉非遺生產性示範基地等潮安區域內的旅遊資源。該區全力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重點之一便是推動鳳凰茶旅小鎮、太安堂醫養小鎮兩個特色小鎮融入鳳凰山、桑浦山和龍湖古寨三大景觀帶發展。
  • 關於印製《漳州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漳州市烏山旅遊區...
    根據工作需要,需印製《漳州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漳州市烏山旅遊區創意策劃方案》編製成果,現將印製詢價事項公告如下:一、採購內容《漳州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漳州市烏山旅遊區創意策劃方案》編製成果。
  • 常州新北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政策解讀
    為構建新北全域旅遊新格局,提升城市品質,催化產業轉型升級,結合創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契機,《新北區全域旅遊發展與布局規劃研究》日前出爐。該規劃以「創智新北,幸福旅城」為主題,首次對新北區進行了全域層面的旅遊規劃布局。自此,新北旅遊業開啟全域旅遊新徵程。
  • 衝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好消息好消息綿竹要出圈了四川省推薦成都市錦江區崇州市九寨溝縣樂山市中區綿竹市(排名不分先後)為全省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認定申請單位目前已在公示公示期至本月底此前都江堰市、峨眉山市、青川縣為我省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單位。
  • 青州市全域旅遊激發發展新動能
    青州市委、市政府先後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動旅遊業發展的意見》、《青州市旅遊產業發展工作方案》、《青州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施方案》,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長任組長的青州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 巴南聖燈山鎮打造全域旅遊和度假小鎮
    11月25日,聖燈山鎮全域旅遊和度假小鎮建設新聞發會在巴南區順利召開。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觀雪,聖燈山鎮將奏響旅遊「四季曲」。藍城小鎮效果圖近年來,聖燈山鎮緊緊圍繞『度假小鎮』目標定位,充分挖掘各類資源,畫好全鎮產業圖譜,以紮實推進『休閒康養目的地』建設。
  • 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
    今天的烏當,「都市周末花園·生活在烏當」「溫泉景城融合、遊憩醫養共享」「詩畫田園、鄉愁烏當」的全域旅遊願景正加速呈現;從「五全」促「五多」思路,到「12134」的全域總體布局,具有烏當特色的全域健康旅遊體系正在形成。
  • 青陽構建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
    近年來,青陽縣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依託自然山水、美麗鄉村、特色民宿、生態林業、景區景點等資源優勢,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引領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來培育,旅遊業實現了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撩開面紗驚人豔」的華麗轉身,著力構建以縣城為核心、以環九華山為重點、美麗鄉村與特色小鎮為支撐的全域旅遊格局。
  • 崇明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發布 2020年整體成為一座大公園
    本報記者茅冠雋目前,《崇明區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 已正式發布。按照規劃,崇明將通過西沙·明珠湖、東平森林公園、東灘鳥類保護區等重點項目建設與提升,促進全域旅遊要素整合,力爭建成全域5A級景區,成為以「休閒」為特徵的上海世界著名旅遊城市的重要承載地。本輪規劃期限將至2020年底,屆時,崇明旅遊業增加值佔地方GDP 比重力爭達到5%以上,「旅遊度假島」「運動休閒島」「文化創意島」「養生健康島」等功能將進一步凸顯,崇明整體將成一座「大公園」。
  • 伊通:百億項目群催生全域旅遊大格局
    建設美麗鄉村,生態須優先,規劃要科學,項目是關鍵。伊通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有效載體,引入百億項目群,全面優化旅遊資源、基礎設施、旅遊要素和產業布局,打造出全域旅遊大格局,使山更綠、水更清,生活更富裕、文化更多彩。「美麗鄉村」呼之欲出,閃亮登場,項目建設立頭功;一村一品,榛林花海覆蒼山;一鎮一特,鹿鳴滿鄉盡歡舞;宜產宜業,稻花香裡說豐年。
  • 實施大景區戰略 講好「太原故事」 突出全域旅遊
    著力講好「太原故事」方面,突出全域旅遊的宣傳力度。創意策劃編印全域旅遊縣(市、區)宣傳導覽冊,並在導覽冊中加入掃描二維碼有獎答題互動環節,達到了遊客參與互動、景區提升知名度的雙贏效果,在全省率先形成宣傳營銷全域覆蓋格局。對改革開放40年來旅遊事業的發展成就和10縣(市、區)全域旅遊工作推進情況,進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專題展示。
  • 全力打造客家文化特色旅遊小鎮
    隨著交通、生態觀光農業發展的不斷完善,廉江石角鎮觀光旅遊日趨火熱。記者6月11日了解到,當前,石角鎮全力打造客家文化特色旅遊小鎮。隨著省道293廉石公路改造升級的完成、玉林到石角一級公路和省道388線的規劃修建,極大改善了石角的交通條件,山水石角不再遙遠。
  • 雲瀾灣榮獲全國全域旅遊「品牌溫泉景區」「品牌特色小鎮」等大獎
    雲瀾灣又雙叒叕獲獎了2月1日下午,2017全域旅遊品牌影響力頒獎盛典暨尋找中國人氣景區及最美講解員晉級活動在橫店圓明新園隆重舉行,雲瀾灣溫泉榮獲全域旅遊品牌溫泉景區榮譽,雲瀾灣甜蜜小鎮榮獲全域旅遊品牌特色小鎮品牌榮譽
  •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面山負海古諸侯 信美東方第一州青州市被列入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名單以來,青州市委、市政府將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破冰器和有力抓手,著眼「文旅融合、城景合一、主客共享」,從全域旅遊發展體制機制、政策體系、資源環境、創新示範情況以及旅遊公共服務體系、產品供給、市場秩序、品牌影響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硬體、軟體提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