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掌握幸福的奧秘,你也可以更幸福

2020-12-24 鏡姐夢想領讀會

文/童話

幸福是因為足夠幸運嗎?

朋友結婚,去吃喜酒,奉上紅包,通常會說一句祝福語,祝你們倆幸福美滿。既然是祝福,似乎幸福並不是一件常有的狀態。

我們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幸福,如果被問道,你覺得怎樣才能幸福呢?窮人可能會說"能夠賺到1000萬,我就幸福了",女孩會說"能夠變成範冰冰那樣,我肯定會幸福"。學生會說,"考試滿分得第一名,那我就幸福了。"

可是我們又常常發現,顏值在線的明星也會有自己的憂愁,身財萬貫的富人也會覺得自己不幸,甚至學霸可能會說,這次我沒考好。

幸福難道是一隻幸運的飛鳥?停落在誰的肩上,誰就是幸福的人嗎?

事實並非如此,泰勒·本-沙哈爾在《幸福的方法》這本書裡說,幸福是一種能力,幸福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獲得,幸福就藏在我們永不間斷的追求過程中。

幸福源自當下的滿足和有意義的目標

本-沙哈爾對幸福的定義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快樂對應當下的利益,意義指向的是未來的利益。

如果一個人好吃懶做,及時行樂,只顧當下,不顧未來,他的快樂和幸福就無法持續。一個人若是只顧未來,而不斷承受現在的痛苦,也同樣不會幸福,因為未來的美好可能因為欲望的無限會變得越來越遠。

而真正快樂的人能夠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既追求未來的意義,也關注當下的快樂。

比如最近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常常會有幸福的感覺:閱讀會讓我變得更加睿智、寬厚,對我的個人成長和工作都有好處,這是未來的意義,同時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常常會沉浸在作者精彩的書寫裡忘乎所以,這是當下的愉悅。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會更加幸福。

那麼我們具體怎樣做才能變得更加幸福呢?

一、設定幸福的目標。

戴維·邁爾斯說:在一個愜意的環境中,被動的生活所感受到的快樂,遠遠比不上那種有激情的投入到有價值的活動中,以及為目標而奮鬥所能體驗到的滿足感。

幸福的人都是那種有明確目標、每天醒來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該做什麼並努力去做的人,他們看起來忙碌,但是內心卻有豐盈的幸福感。而沒有目標的人只能被別人要求著去做事情,常常也沒有活力和熱情。

訂立一個幸福的目標,可以讓我們集中注意力,幫助我們找到達到目標的路線,在為實現目標的奮鬥過程中,我們就會感受到幸福感。而這個目標不能是別人或社會要求你的,比如考100分,賺到100萬,而是你自己真心認同和決定的。

二、終身學習,不斷成長。

幸福不是躺在沙發裡,有吃有喝,不勞而獲。我們之所以覺得葛優躺電視劇/遊戲外賣很幸福,是因為在工作之餘的休閒,讓我們覺得自己得到了犒賞,如果你一直這樣持續一個星期或一個月,你會有深深的無力感和內疚感。

疫情期間,我在上網課,很多學生,一邊打遊戲一邊痛苦的說,我覺得自己再也好不了了,他們一方面抑制不住地打遊戲,一方面又抑制不住地自責:因為他們都有學習、成長的內在需要。

塞繆爾·斯邁爾斯曾說過,我們應該教給所有的孩子,生命中真正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必須依靠自己的付出與努力,而不是藉助旁人的幫助。

幸福不是風平浪靜,也不是不勞而獲,而是我們面對掙扎、困難和挑戰的時候,即便恐懼、憂愁,我們仍會選擇勇敢的去應對他,最終戰勝它。

幸福之路,沒有捷徑,需要我們不斷學習,終身成長。不論是個人成長方面還是專業成長,只要我們在自己的學習計劃中,找到快樂和意義,並且規律化和習慣化,我們就會變得更加幸福。

三、為工作找到使命感。

為什麼有的人上班如同上墳?有的人即便996仍然能夠充滿熱情和活力?真的是因為薪酬的關係嗎?除了薪酬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在工作中找到使命感,就像那句"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而夢想就是一種使命感,是自己非做不可的動力。

一個清潔工,可以在自己的工作裡發現使命,因為他的工作,整個街道變得乾淨明亮,人們在早晨走出家門時,會發現街道煥然一新;一個廚師,可以在自己的工作裡發現使命,因為他的努力,顧客飢腸轆轆而來,吃飽喝足滿意而歸。

尋找幸福的責任在我們自己身上,而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使命感,就像庖丁解牛,即使是在最受限制最乏味的工作中,員工一樣可以為工作賦予新的意義。

四、經營好親密關係。

研究證明,非常快樂的人和不快樂的人,他們的一個很重要區別是,是否具有廣泛而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而與朋友、家人和愛人共享美好時光則是幸福的必需品。

對於個人幸福而言,親密關係是我們幸福真正的基石,如果我們和伴侶之間能夠互相理解,支持,共同進步,我們就會對婚姻感到滿意。

巴菲特曾說他這一生做的最值得投資,就是遇見並娶了蘇珊。在結婚的時候,當時年僅是22歲的巴菲特曾經問蘇珊,自己工作攢下來了一萬多美金,是該買套小房子,還是去投資,等過幾年再買房。蘇珊的回答則是:我相信你。就這樣,巴菲特和蘇珊在出租屋裡裸婚了。

巴菲特說,"找到適合的人結婚,這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也會改變你的志向和所有的一切。"

錢鍾書和楊絳、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姻同樣讓人羨慕不已:他們在親密關係中,都能夠無條件地愛對方,因為對方的最深最真的個性而愛他們,而不僅僅是身份、地位、學識,這些只是個性的結果。在這樣的愛裡,我們會被認同、被理解,我們才會更勇敢地去追求有意義且快樂的事情,成為更好的自己。

寫在最後

幸福不是富人的專利,也非天生性格所致,幸福是一種能力,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和提升來獲得:為自己訂立一個目標、然後努力去達成,培養終身學習習慣,為工作找到使命感,好好經營親密關係、有人愛也愛別人,你也會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有目標、勤學習、愛工作、有人愛也愛別人。

作者:童話, 高中教師/高效閱讀踐行者。鏡姐夢想領讀會 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相關焦點

  • 你幸福嗎?掌握幸福方程式,讓你更幸福!
    當然,如果本來生活普通但忽然中了彩票大獎住上了大房子開上了豪車,一定程度上你的幸福感會增強很多。但是不會持續很長時間。這是因為幸福的兩條原則。一、進展原則。假如你考試得了第一名,幸福嗎?你肯定回答,很幸福。只不過,這種幸福的感覺持續不了很長時間,得知這個結果後不久,你就會陷入緊張和焦慮,你會擔心下一次能不能保住第一名的寶座。
  • 童心永葆,幸福教師的奧秘
    做教師的,誰都願意做個幸福的教師。只是,有一些教師做得有滋有味,不斷地享受到工作與生活的樂趣,而有一些教師,卻做得心煩氣躁,苦不堪言,哪裡還談得上什麼幸福。教師如何才能獲得幸福的感受呢?或者說,感受到幸福的教師有什麼奧秘嗎?我的一個很深的體會就是,讓自己永遠保持那份童心,這是教師幸福生活的源泉。其實,教師的很多煩惱來自於學生。
  • 安利紐崔萊《幸福三重奏》第二季熱播,與安利一起探尋幸福的奧秘
    終於,由安利紐崔萊冠名的《幸福三重奏》第二季在10月17日登陸騰訊視頻,安利與明星嘉賓們一起為網友們帶來明星夫妻之間的幸福奧秘。安利紐崔萊冠名播出的《幸福三重奏》劇照《幸福三重奏》第二季在每周四晚八點會更新,網友們等待節目得以播出,又成了一件幸福的事情。
  • 心理學如是說:幸福設定點,什麼可以使我們更幸福?
    每個人都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怎樣才能更幸福呢?積極心理學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大多數人認為如果他們中了彩票,他們就會幸福。但是事實證明,並非如此。在中彩票的一段時間內,我們會處於一個很高的幸福水平,但是之後我們的幸福感又會回到平均水平。這是因為幸福存在一個設定點。
  • 你幸福嗎?心理專家:幸福生活「馬上可以實現」
    在長沙晚報掌上長沙APP「心理健康」頻道上線之際,長沙晚報健康版推出「關注心理亞健康」系列報導,請權威心理專家對症開「心藥」,讓心理健康成為您通往幸福生活的基石。如果有人問「你幸福嗎」,多少人能給出肯定的答案?可能你覺得有錢了才幸福,不要面對工作的壓力才幸福,孩子不要人操心才幸福。
  • 樊登讀書 |《幸福的方法》
    所以,尋求幸福的方法,比致富的方法,成功的方法,更能引起我們關注。 幸福是什麼?一、從「你幸福嗎」到「怎樣才能更幸福」的認知轉變「你幸福嗎」這個問題,是一個是非選擇題,要麼幸福,要麼不幸福,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把幸福當成了一個終點,如果達到了就幸福了,如果沒有達到就不幸福。我們應該要問一個更好的問題,那就是怎麼樣才能更幸福?
  • 《幸福的方法》三個方面教你捕獲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幸福
    原來幸福只需要我們能有一顆善於發現幸福的心靈,你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幸福陪伴左右。就像藝術大師羅曼羅蘭說: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前幾天我在文章中分享過《幸福的方法》這本書,今天繼續借著這本書陪伴大家一起發現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無處不在的幸福。
  • 幸福不是稀缺品,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只要你掌握了這些
    掌握幸福的方法,首先要學會愛自己,不僅愛自己的優點,同時也接納自己的不足。當你學會愛自己,也就變得越來越自信。有了愛的能力,才有可能讓自己變得幸福啊!回憶一下最近一次,你和愛人之間的溝通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開場的?大多數人,過了熱戀期的你儂我儂之後,常常以互懟的方式來彰顯關係的親密。
  • 7種方式 讓你的孩子感覺更幸福
    曾經一句「你幸福嗎?」讓多少粑粑麻麻們重新思考了幸福的定義。然而作為父母,更是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夠實現夢想,獲得成功。最重要的是,真的要幸福!是什麼讓孩子幸福?美國臨床心理學家Bob Murray博士認為,雖然孩子的性格至少有一部分是由先天基因決定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幸福與否完全是命中注定的。他說:「雖然,有的先天基因可能會更傾向於抑鬱,但是基因的可塑性很強,環境會影響基因的開啟或關閉。研究表明,快樂、樂觀的孩子,來自快樂、樂觀的家庭,無論他們的基因是怎樣的。」
  • 讀書筆記《幸福的方法》
    《幸福的方法》的作者均是泰勒本沙哈爾。他就是哈佛大學公開課《幸福課》的主講老師,這個課程超越了曼昆講的《經常學導論課》。《幸福的方法》是《幸福課》的文字版。本書中介紹以下獲得幸福的方法。通過在某個不完整的句子後創造多種可能的結尾,這個簡易的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思考和領悟自己的生活,從而帶來有意義的轉變。這個練習有幾項規則。首先,很快想出6個或更多不同的結尾,然後把它們填寫在不完整句子的後面。你可以用寫的方式,或是把自己的話錄下來。要記住,答案是沒有對錯的,你的答案甚至會相互矛盾,請暫時把你的批判精神放一邊,事後再去反思。
  • 《幸福實驗室》:體驗心理學實驗,尋找你的幸福
    首期節目「誰是對的你」播出後,觀眾反響強烈,「幸福可以用金錢衡量嗎」「如何看待婚姻彩禮文化」等話題引起熱烈討論;「你覺得,別人會因什麼跟你結婚?」《幸福實驗室》採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研究幸福的理念,來自於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幸福」的新興科學,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
  • 《幸福實驗室》:體驗心理學實驗,尋找你的幸福
    首期節目「誰是對的你」播出後,觀眾反響強烈,「幸福可以用金錢衡量嗎」「如何看待婚姻彩禮文化」等話題引起熱烈討論;節目在心理學、經濟學方面的專業表現得到多個權威渠道的官方認證;節目還受到CCTV-1、CCTV-3等央媒的聯袂推薦,成為首檔登錄央視大屏的網際網路節目……播出後的一系列反饋不斷印證《幸福實驗室》的創作品質,也提升了觀眾對於下一期節目的期待。
  • 關於幸福的名言:關於幸福的名言精品
    ——西塞羅  10、唯獨革命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魯迅  11、當一個人專為自己打算的時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才能得到滿足,而且決不是對己對人都有利。——恩格斯  12、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 哈佛幸福課:讓我們更加幸福的五個簡單方法
    因為4月2號是學生接到錄取通知的日子,坐在我這個課堂上的學生,在4月2號有可能會接到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當時我班上有將近1000名學生,他們全都舉起了手。我的下一個問題是,如果你覺得你一生剩下的時光都會感到很幸福的話,你們就別把手放下來。
  • 「幸福」口號下更需提升「幸福指數」
    據10月30日《新京報》報導,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全國至少18個省(市、區)明確提出了「幸福」的概念。已有全國100多城市提出「幸福」口號與提出建設「幸福城市」。「幸福」正成為諸多地方的施政目標。專家認為,貧富差距、教育衛生資源分配等問題影響幸福感。
  • 「我愛我」幸福月活動 讓幸福溢滿新東方
    大家凝心靜氣,從打拓、制香開始,體驗制香的樂趣,領悟內心的奧秘,突破和超越情緒的限制,感受生命的存在。 二是提升你的人際魅力; 三是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四是漂流明信片;五是減壓室。希望大家能夠從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自我的成長,以自身為出發點,提升幸福感,透過禪修與香道的運用,學會一種全新的自省方法,不斷強大內心。   「提升你的人際魅力」活動,是為了創造「我」與「你」的心靈溝通,打破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障礙,讓大家正確、充分、全面認識真實的自己,在工作和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增強團隊協作能力,提升自信心。
  • 幸福學習法
    「幸福力」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的能力:一是接納力,表明一個人對現實世界的接納程度。一個人對現實世界接納力越強,越容易感受到滿足,幸福感就會越大。二是覺察力,表明一個人對現實世界本質及其運行規律的掌握能力,包括自覺與覺他,觀事、覺情、察理,讓人時刻處在事物的本真之中。三是共成力,表明一個人可以平衡穩定和諧地實現目標的能力。
  • 右腦幸福定律:做個幸福的人
    知道這一定律後,孩子一生的幸福自然是要從在「肚子」裡就開始抓起。因為從胎兒形成到出生的那幾個月裡,如果胎教做得足夠好,他(她)的細胞會比正常人多出三分之一,那幾個月,也正是孩子吸收的黃金時期。為什麼說使用右腦比使用左腦更幸福呢?
  • 超越「心靈雞湯」 探求幸福奧秘
    賺更多錢是不是就一定會更幸福?如何提升讓自己「幸福」的能力?本學期,天津大學開設的「幸福講堂」陸續推出「文化與幸福」「金錢與幸福」「健康與幸福」等系列講座,在校園中受到熱捧。而一門名為《幸福學》的通識選修課,也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面向全校正式開課。
  • 今天是國際幸福日!怎樣才算幸福?你的幸福不一定是真正的幸福
    每年的今天,3月20日,是國際幸福日。為什麼要設立這麼一個節日呢?難道是大家不夠幸福,特意設立這麼一個日子來提示大家,你過得幸福不幸福?對幸福的定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國際幸福日」對「幸福」兩個字是如何定義的呢?我們來做一番了解。國際幸福日,是聯合國決議通過的,屬於全人類的節日。2012年6月28日,第66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將每年的3月20日定為「國際幸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