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高敏感人群(HSP)在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

2021-01-07 文說風雲

高敏感人群通常在社會關係中都扮演者不同的關係,有些是毫無消極情緒的小丑,有些是老好人,等等角色都會讓他們失去自我,認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解決問題,找回自我的首要步驟。

1.好女孩/好男孩

他們把可愛等同於好,當他們長大後,他們會成為「好朋友」或者「好伴侶」,問題就是,沒有人可以一直「好」下去,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他們會壓抑自己消極的部分,比如憤怒為代表的情緒,基本不會在他們身上看見;這也就導致了他們對自己有一種潛在的恐懼:害怕自己不夠好

2.小小成功者

這一類角色,無論是在家裡或者是學校,都表現得異常得努力,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父母,同學,老師的表揚,來滿足他們的缺乏被愛的需求,而這不從源頭來對症下藥,必然會導致不良的後果,比如,他們的自發性和無憂無慮的品質可能會進入他們的陰暗面,成為一個沒得感情的工作狂。

3.小天使

小天使是家庭的幫手,他們不斷的為別人付出,犧牲自己的需求,為了讓別人快樂。隨著他們的長大,他們會發現自己會承擔一個「拯救者」的角色,不斷的幫助別人,「拯救」他們,這會讓他們筋疲力盡;而這一切的動機在於他試圖「拯救」別人來讓自己獲得解脫。

4.小丑

通常也被稱為「笑臉人」,通過娛樂他人或者在大多數保持積極和保持快樂來掩蓋自己的悲傷,掩蓋自己的負面情緒,這種情況的出現,就在於他們的消極情緒表達出來的時候,被其他人,乃至整個社會都被看做消極情況,因此,想要他人不露出因為自己的表達而不悅的情緒,他們就開始掩飾自己,埋藏自己的負面情緒了。

5.小小獨立先生/小姐

這些人,不會讓太多人去靠近他們,他們有很強的獨立性,很堅強,具有一種獨立的氣場,會讓他們遠離社交,孤獨伴隨著他們,常見的情況就像是影視劇裡面出場的女強人,比如《歡樂頌》裡面的安迪,剛開始就是這種情況,後面就慢慢因為其他的四個姐妹而解脫了。

6.叛逆先生/小姐

這一類角色會讓人感覺不可愛,他們會把愛推開,但是內心的深處,這種行為是表達他們對愛的呼喚,對愛的需求;他們通常受到過很深的傷害,或者非常恐懼被狠狠的傷害,所以會以他人不可接受的方式來掩蓋他們對愛的呼喚

最後,一個人高敏感者會扮演多個角色,這意味他們會在每一個角色裡面都付出很多精力,最後弄得身心俱疲,疲憊不堪,並且伴隨著生理的變化,會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比如勞累症等

相關焦點

  •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全文導讀】1. 高敏感型人格清單2.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3.顯而易見,性格內向+高敏感度,這兩者之間存在著無法忽略的共性。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1991年,伊萊恩·艾倫博士開始研究「敏感」這一人格特點,隨後她的研究成果很快發表在各類期刊上。
  • 敏感到極致,高敏感人群的升級版——「共感」人格特質的3大特點
    我們都聽過高敏感人群,但你聽過「共感人」嗎?精神科醫生茱蒂絲·歐洛芙是一名資深的高敏感星人,在她從事科研的過程中,她常常會感到,高敏感星球似乎也並非自己的第一故鄉,因為她有一些遠超過高敏感特質的「超能力」。她提出了一個區別於高敏感特質的概念——共感特質。
  • 心理學:5個人裡就有1個高敏感,高敏感的這些特徵,你中了幾個?
    直到我深入去了解「敏感」,我才發現,高敏感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人格,並且在性別分布上沒有什麼區別,也就是說,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高敏感對他們是平等。心理學凱根和艾倫曾做了一個一些相關的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一致發現,在人群中,15%-20%是高敏感的人。
  • 後浪心理學——高敏感人群的10個表現
    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高敏感的人?根據伊萊恩阿倫博士的說法,高敏感的人也被稱為HSP,他們有一個更加敏感的神經系統,這使得他們比大多數人更深入的感知信息,對刺激的反應更強烈,這是一種遺傳的生物性格,全世界有15%到20%的人有這種性格,高敏感者能看到表面之下的事情,而我們大多數人卻看不見,如何判斷你的朋友裡有沒有這樣的人呢?這裡有10個明確的信號。
  • 心理學解析:你對高敏感的誤解,正影響著你和另一半的親密關係
    但性格不合的兩個人,真的沒有辦法擁有一段長久而穩定的親密關係嗎?在《親密關係:敏感的心靈該如何安放》這本書中,作者伊萊恩·阿倫提出了異議。她指出:人群中大約有20%的人,自從出生以來,受遺傳影響而對細節更加敏感,更傾向於內心的感受與思考,所以更容易被外界影響。
  • 從《內向高敏者》中:走進性格內向、神經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
    《內向高敏者》是一本涉及人性發展方面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走進內向高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認識許許多多不太有名的內向高敏感者,刷新以前對性格內向人群的刻板印象,得出每種性格都有自己的優勢,用自己安靜的方式與這個世界相處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 心理學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蛻變成不同角色,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 照顧者; 規範者; 戰士兼保護者; 以及精神導師。
  • 心理學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在從事了二十多年心理諮商的工作中,教育學者鄭石巖發現,許多來找他諮商的孩子,他們所需要的並不是諮商和治療,而是需要一個能夠真正盡責、鼓勵他們、對他們有所期許的父母。孩子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一旦父母不在孩子身邊,便失去了主導孩子成長的力量,也失去了能夠給孩子源源不絕的溫暖。
  • 你是高敏感人群嗎?趕緊自測一下吧!
    有數據顯示,在全世界,內向人群佔世界人口的1/3到1/2,而在這群內向人群中,高敏感人群的數量高達70%!這個比例是不是很驚人呢?當然了,我們說高敏感人群本身出自於內向群體,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卻又和我們常見的內向性格人群有些不一樣,我們可以將高敏感人士性格的關鍵詞「敏感」圈起來。本質上高敏感人群的性格屬於內向型人格與其他人格的一種複雜變體。
  • 那些有才情的高敏感人群其實是高危人群?
    這種敏銳的覺察力正是我們常說的「敏感」,正是因為生理因素與常人不同,所以才會表現出異於常人的感知能力,擁有這項能力的人往往都與藝術創作有關。內觀己心——「高敏感」人群的非常態行為舉止在我們印象中,藝術造詣很深的人往往「不太正常」,經常表現出:不善交際、多愁善感、行為乖張,甚至是消極抑鬱。
  • 心理學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哪四種角色?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蛻變成不同角色,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照顧者、規範者、戰士兼保護者,以及精神導師。這四種角色在孩子發展的階段都扮演關鍵性的作用。父母在某些時刻需要特別凸顯某個角色。
  • 社會心理學(一)|什麼是角色扮演?
    社會心理學從個人水平分析過渡到群體和更高的水平的宏觀析的一個橋梁,就是人之所以成為社會的人的角色理論。角色理論是一種試圖從人的社會角色屬性解釋社會心理和行為的產生變化的心理學理論取向。像是一部電視劇,演員扮演的是一個角色,而不是生活中的他自己,其實在各個領域都涉及到角色這一個詞,比如說在學校,你扮演的是學生這個角色,回家你扮演的是孩子這個角色,和你的朋友呆在一起的時候,你扮演的是他的朋友這個角色,當你步入社會了之後,你扮演的是一名員工,當你結了婚之後,你扮演的是孩子的家長,每個人的一生都要扮演很多個角色
  • 【心理健康】心理學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蛻變成不同角色,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 照顧者; 規範者; 戰士兼保護者; 以及精神導師。
  • 抑鬱自評量表:你總是太敏感是不是沒有安全感?丨高敏感人群測試
    「高敏感人群」也許就是你我,或者生活在我們身邊。據統計,具有這種個性特徵的人群佔比約15%~20%,也就是說,每5個人中就有1個是高敏感者。你總是太敏感是不是沒有安全感?     檢測共48道題目,請依據你的個人感受,逐題回答填入分數。
  • 高敏感和高遲鈍,你屬於哪類人群?
    問題一:解釋一下書中「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書中的主人公無力抵擋自我情緒中負面的低潮衝湧,導致了他對人性的負面持極悲觀的看法。簡單說,人性是兩面的。一面充滿光明,一面充滿陰暗。問題二:書中作者有句話:我最大的痛,是不敢拒絕別人,我怕拒絕別人之後引起這個雙方關係的破裂。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也面臨著一個問題,我們該如何跟別人打交道?如何拒絕別人又不傷害彼此的感情呢?關於這件事,其實我們在推薦這本書的時候,就已經講明白了。
  • 親密關係中的三個角色,決定你婚姻的幸福程度
    01 你在婚姻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如何挽救婚姻中的被動局面? 借用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史蒂芬·卡普曼所提出的三角理論,我們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通常只有三個,即受害者角色、迫害者角色、拯救者角色。
  • 心理學:高敏感、特別在意別人的感受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方式
    許多女孩子都具有敏感的內心,在親密關係中,很可能因為對方一句話就感到傷心。跟朋友的相處中,可能會因為對方的一個玩笑而難過。 除了女孩子,男孩子中也不乏敏感的人。
  • 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1、母親所扮演的角色無論是從理想的角度還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在實際生活中,無論在生活照料、情感陪護還是教育指導方面,相比之下母親發揮了更多的作用。在情感方面,70%的母親能做到經常或總是陪孩子玩、及時了解孩子的需求、對孩子表達愛意,母親會更多的選擇「擁抱」「親吻」愛撫等行為。而不是「買零食、玩具等物質方式」或「不主動表達」。
  • 你這人就是太敏感了——心理學:「高敏感星人」的5個特點
    但具有高敏感特質的人,往往在社交中,對別人也具有更高的洞察性。高敏感的人,看人往往更準,能夠留意到別人可能沒有注意到的一些細節。事實上,對於高敏感群體的人來說,更加需要理性的去看待自己內心產生的一系列的想法。
  • 韋博英語:孩子學習英語過程中,家長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韋博英語:孩子學習英語過程中,家長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如今,我國英語學習越來越趨向低齡化。家長們更加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英語技能以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