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與邏輯:什麼是形式邏輯?

2021-02-19 程式設計師LIYI

這是《幽默與邏輯》系列內容第2篇,所有內容列表見:https://yishulun.com/books/humour-logic。所有資料在「程式設計師LIYI」公號回復「幽默與邏輯」獲取。

邏輯學是研究思維形式及規律的科學。和相對論一樣,邏輯學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邏輯學單指形式邏輯,是我們在寫作和言語中普通使用的邏輯;廣義邏輯學除了形式邏輯之外,還包括數理邏輯、辯證邏輯等。接下來我們要研究的只是狹義的形式邏輯,並且只注重它在幽默產生中是如何被人類利用的。

形式邏輯的思維活動主要包括:判斷、推理、概念、論證等。

直接判斷和條件判斷

直接判斷是在任何條件下成立,條件判斷是在一定條件下成立。

先看判斷,判斷的一種公式定義是:S是P,看一個例子:

有人作者給編輯部寄了一份書稿,並在信中說:「編輯先生,作者首先應該注重的是內容,只有油漆工才注重外表。如果你認為我的字跡很潦草的話,那麼請你隨便找一個人幫助謄寫好了」。編輯看完回信說:「作者先生,編輯首先注意的是外表,然後才有可能體會內容。如果你認為外表美觀的稿件難以書寫,那麼請你隨便寄來空稿紙來,我們將請隨便什麼人在上面書寫。」

「作者首先應該注重的是內容」與「編輯首先注意的是外表」,都是S是P的句式,這是判斷。判斷用下定義的方式,描述一個事物是什麼樣子。這是無條件的判斷句式,還是這個示例,接下來再看一下什麼是有條件的判斷句式。有條件判斷的公式定義是:如果P,那麼Q。

「如果你認為我的字跡很潦草的話,那麼請你隨便找一個人幫助謄寫好了」與「如果你認為外表美觀的稿件難以書寫,那麼請你隨便寄來空稿紙來,我們將請隨便什麼人在上面書寫」,這兩句都是「如果P,那麼Q」的條件複句句式,都屬於條件判斷邏輯。而這一段話本身,包括這一句話,卻是推理邏輯。關於什麼是推理邏輯,下一小節會講。

三段式推理

什麼是推理邏輯,看一個示例:

作家狄更斯一次在河邊釣魚,一個陌生人走過來說:「怎麼,你在釣魚?」狄更斯說:「是的,今天真倒黴,一條也沒有釣到。昨天我可是釣了15條嘞。」你知道我是幹什麼的嗎?」陌生人說,「我是專門管理這條河的河管,這條河是禁止釣魚的。」說著河管拿出發票本,開始給狄更斯開罰單。「你知道我是幹什麼人嗎?」狄更斯不慌不忙地說,河管被問得摸不著頭腦。狄更斯對他說:「我是一名作家,你不能罰我的款,因為虛構是我的職業。」

這個示例可能是人虛構的,但沒關係,幽默與真實無關。在這個示例中,包含了推理邏輯。推理邏輯的三段式公式定義為:

所有M是P,
所有S是M,
那麼,所有S也是P。

具體看一下這個示例,河管認為:

凡是在這條河上釣魚都是要被罰款的,

你在這條河上釣魚,

所以你也要被罰款。

這個描述符合上面的三段式定義。再看一下狄更斯是怎麼想的:

虛構是一個作家的職業,

我是一名作家,我說釣了15條魚是虛構的,

所以你不能發我款。

狄更斯所想也符合推理邏輯。

從這兩個示例也給我們另一個啟發,言語中的形式邏輯不一定要與語法合拍。在狄更斯釣魚的示例中,推理邏輯是兩個人的想法,這兩個想法是通過他們的話傳達給我們的,是我們基於共同的語言文化理解的,並不是他們直接表達的。

形式邏輯雖然有形式二字,但主要還在邏輯。

概念

概念與判斷、推理一樣,都是形式邏輯的基本思維形式,而概念是最基本的,沒有概念,判斷與推理都無法展開。概念是反映對象特有屬性或本質特徵的思維形式。任何概念都包括兩個方面:內涵與外延,內涵是概念中對象的基本特徵或特有屬性,而外延是從另一個角度描述的,外延反映的是概念的適用範圍,是具有概念描述的本質特徵的對象。

舉個例子,例如三角形的概念「在二維平面上由三條互不平行又不重合的直線構成的圖形」,「三條直線互不平行又不重合」就是它的內涵,而「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是符合內涵定義的對象,是概念外延中的一部分。

概念是客觀世界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反映,語言是我們用於表達概念的符號。有時候偷換概念可以產生幽默效果,看一個示例:

廟裡有一個老和尚獨自撫養個嬰兒長大,從小讓他誦讀佛經,不讓他沾染半點紅塵。小和尚長到了十八歲,不諳俗事。一天,老和尚帶他下山,路上看到一隻老虎。小和尚問:「這是什麼?」老和尚說:「這是女人」。小和尚說:「女人這麼可怕!」回來的路上又遇到一個妙齡女郎,小和尚目不轉睛地盯著女郎看。老和尚說:「這是老虎,要吃人的,快走!」小和尚回到廟中不久就病了,茶飯不思。老和尚關心地問道:「徒兒,你哪裡不舒服?」小和尚說:「師傅,我想老虎!」

在這個示例中,老和尚把「老虎」與「女人」的概念對調了,對調的只是符號,老虎和女人在現實世界中卻是客觀存在的,他們的本質特徵並不會因為符號改變而改變。現在回想一下,幽默是什麼,是一種可以自涵蓋矛盾並能自圓其說的藝術存在,是人利用人的形式邏輯缺陷而製造的一種藝術之美。偷換概念將兩個符號對換,以達到形式邏輯下自涵蓋矛盾並能自圓其說,這就是可以復用與練習的技巧。

論證

論證就是用已知為真的判斷去判斷另一個判斷是否成立。例如反證法的公式是:

如果非P,那麼Q,
現在有非Q成立,
那麼,非非P也成立。

舉個反證法的例子:

「你又不是我肚裡的蛔蟲,你怎麼知道我想什麼?」

一般形容一個人了解另一個人,會說是他肚裡的蛔蟲。上面這句話用反問的手法,反駁對方了解自己。

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

同一律、矛盾律、充足律、排中律是四個基本的形式思維規律。利用這些規律可以達到自涵蓋矛盾並能自圓其說。

以上,了解了形式思維中的主要活動及基本規律,還不能製造幽默。一方面具體的思維活動還需要細究,另一方面與語言相關的語法、修辭、認知語用等內容還需要了解。上面本文中提到的幽默示例,僅是為了說明邏輯概念,不涉及技巧。

我講明白沒有,歡迎提問。

2021年1月29日

相關焦點

  • 【邏輯論壇】什麼是非形式邏輯?
    非形式邏輯所關心的領域是自然語言論證,它有兩個方面:⑴日常討論(公共事務討論,如報紙社論);⑵風格化的討論即一定學科的論證、推論和認識論的特定領域的風格,如不同的科學。這種關鍵的區分不是日常談論與風格談論的問題,而是人工語言與自然語言的問題。不管談論是什麼,後者是非形式邏輯的焦點(把非形式邏輯與關於人工語言和邏輯系統的形式演繹邏輯進行區分的焦點)。
  • 什麼是非形式邏輯?
    他們認為,非形式邏輯之所以是「非形式的」,這主要是因為,它不依賴於形式演繹邏輯的主要分析工具——邏輯形式的概念,也不依賴於形式演繹邏輯的主要評價功能——有效性。      非形式邏輯所關心的領域是自然語言論證,它有兩個方面:⑴日常討論(公共事務討論,如報紙社論);⑵風格化的討論即一定學科的論證、推論和認識論的特定領域的風格,如不同的科學。
  • 形式邏輯
    比方說,成績好的學生一定什麼都好——儘管誰都知道這是有問題的,但是評價三好生的時候,有多少班級可以避免這種俗套呢?若形式邏輯是絕對的,那麼這種情況就是不可能出現的。 替代  例如「我覺得好的東西,別人也覺得好」或是反過來「對別人有用的東西,對我也會有用」。再有,則是兩種表述的否定形式——無非是建立在「我和別人不可替代」這個前提之上,無非是替代的反向使用。
  • 明形式,習邏輯
    明形式,習邏輯——學應用語文之形式邏輯有感邏輯學是研究思維的形式結構及其規律的科學。人類思維的發展史表明,儘管人類的語言千差萬別、人類思維的內容豐富多樣,但是思維形式卻是同一的。由此,運用數理邏輯的方法,可以將人的思維過程形式化,對人類思維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 關於形式邏輯與辨證邏輯的探討
    女人是不是這樣我不清楚,下面來看看這兩個概念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特點,弄清楚這些問題就可以幫助我們來認識女人是否真是「典範」或是「障礙」。 第二,何為形式邏輯? 形式邏輯研究人的認識知性階段思維規律的學說,狹義指演繹邏輯,廣義還包括歸納邏輯。
  • 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
    對形式邏輯的這些思維規則如何看?黑格爾對之採取了基本否定的態度。在他看來,所謂形式邏輯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根本就不是什麼思維規律,簡直就是同義語反覆的空話、廢話,令人討厭和膩煩。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人按照這些規則去思考、去說話。他說:「照普遍經驗看來,沒有意識按照同一律思維或想像,沒有人按照同一律說話,沒有任何種存在按照同一律存在。
  • 什麼是非形式邏輯
    什麼是非形式邏輯,相信以搜就會產生一大堆定義,複雜的描述,甚至有著不同的定義。但如果用形式邏輯對比的進行分析就能很好的理解,形式邏輯側重的是有效性,即研究重點是推論到結論的推理方式,而非形式邏輯就是規範日常中的論證,著重在論證方式上的合理性,所以定義和謬誤是構成非形式邏輯的重要內容。第一節主要講語言的三種主要用法,信息性,表達性,指令性,和不那麼普通的用法,即禮節性,述行性。其實講那麼多,歸根結底就一個,即傳遞信息。
  • 康德首次區分形式邏輯與範疇邏輯
    如同形式邏輯研究純形式思維法則一樣,先驗邏輯就是研究由純概念(範疇)形成的先驗知識的來源、範圍與客觀正確性的科學,其所把握的是這些範疇的「認識論內容」,他將之稱為對傳統形上學的「哥白尼式轉向」。由於種種歷史原因,由弗雷格所奠基的現代形式邏輯及邏輯哲學的發展,與哲理範疇邏輯有一個較長時期的脫節,這特別體現在英美分析哲學對哲理範疇邏輯的長期拒斥。
  • 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
    黑格爾哲學的核心是《小邏輯》,就是辯證邏輯。經常看到有人說,黑格爾的辯證邏輯,不是邏輯,是哲學。比如鄧曉芒(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就是如此說,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這個問題不見得就是那麼簡單。黑格爾自己說在講邏輯,你說他講的不是邏輯,是哲學,這個得有個說法。從黑格爾的角度看,辯證邏輯就是形式邏輯,是充實的形式邏輯。
  • 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
    那麼有沒有在文化一開始的時候,即文化在三到七歲的時候,形成的一些模式,而這些模式決定了文化在未來的表現呢。我想肯定是有的,通過與博友一段時間來的辯論,我發現中西文化的模式之別就是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之別。中國文化的模式的是辯證邏輯,西方文化的模式是形式邏輯,它們是中西文化之別的根本,用它們可以解釋中西文化的任何現象。 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都是人們認知世界的思維方式,但是卻非常不一樣。
  • 《形式邏輯》筆記
    形式邏輯是一門以思維形式及其規律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也涉及一些簡單的邏輯方法的科學。
  • 黑格爾辯證法為形式邏輯的奠基
    , 而是要改造形式邏輯 , 把形式邏輯描述為一個更大範圍內的邏輯的一個層次、一個發展階段 , 並從本體論的基礎來理解形式邏輯的那些形式底下的內在含義。他認為 , 形式邏輯嚴格說來不能稱之為「工具論」 , 因為所謂工具是指形成某種具體知識的手段 , 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 而形式邏輯卻並沒有具體的目的, 它抽掉了知識的一切內容 , 因而只不過是知性本身的形式法則。因此 , 形式邏輯被稱之為「普遍邏輯」 , 它無區別地對一切可能的對象或知識作邏輯上的檢驗和評估 , 但並不構成任何具體的知識 , 只能作為「真理的消極的試金石」。
  • 形式邏輯和辨證邏輯的基本規律
    (接上回)第四,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1.同一律: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一個思想必須保持確定和同一。違反這一要求,就會犯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的錯誤。也即每一概念和判斷,都是確定的,不能互為混淆。首先,概念上是什麼就是什麼,北京就是北京,不能成為上海;香蕉就是香蕉,不能謂之桔子。其次,判斷上是真的就是真的,不能是真的又還是假的;是假的就是假的,不能是假的同時又是真的。以前聽過一個笑話:老師要求學生用「難過」一詞造句,學生造「漲大水了,我家門前的河很難過。」
  • 邏輯是什麼?
    這本原文只有88頁的小冊子卻有著長長的副標題,「一種模仿算術語言構造的純思維的形式語言」。弗雷格是德國著名的數學家、哲學家和邏輯學家,他是現代數理邏輯的創始人,也是語言哲學和分析哲學的創始人。《概念文字》的構造過程中有許多傑出的思想,其中極其重要又具有深遠意義的是把命題分析成函數和自變元以取代傳統上的主詞-謂詞分析,從而建立起命題演算、量詞理論,以及推理完全根據表達式的形式來進行的邏輯系統的建立。從弗雷格的書名可以看出,邏輯是一種「純思維的形式語言」。這種與我們通常使用的自然語言不同的人工語言實現了萊布尼茨提出建立一種「普遍語言」的理想。
  • 淺談「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的異同
    形式邏輯是一門以思維形式及其規律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涉及一些邏輯方法。辯證邏輯是關於辯證思維的規律、方法和形式的科學。二者的共同點的都認可思維是有規律可循的,思維的形式和內容是可以作為對象來進行科學研究的,而不同點在於具體內容上、規律和作用方面有著根本的分歧。
  • 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的對立與統一
    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將邏輯分為「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並且指出形式邏輯研究的是思維的主觀形式,而辯證邏輯研究的是思維的客觀內容,二者之間如同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之間的關係。形式邏輯是一門以思維形式及其規律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涉及一些邏輯方法。
  • 心學邏輯:心學不是枯禪,是需要將形式邏輯和辯證法進行整體融合
    例如,桌子是什麼?這個問題一開始形成了完整形象思維中,但用語言形式來表達就會說,桌子是用來放東西的,這就形成了桌子的功能部分的形式,桌子是四方四正的,就產生了桌子的形態;桌子是木頭的,產生了桌子的結構存在等等,都屬於現實「桌子是什麼?」的片斷、抽象了。這就是思維的「桌子是什麼」的完整的形象與「桌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的差異。
  • 幽默是邏輯的反轉,更是種智慧:如何讓自己的表達即幽默又有深度
    就像網上常說的,"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啊,說出來讓我們高興高興"。有人問一個喜劇演員,你們是不是都把生活中的倒黴事當笑話啊,他回答到:現在還不是,以後就是了。用幽默自嘲的視角來講述糟糕的事,需要有直面自己弱點和失敗的勇氣,還要有勇氣講述出來。
  • 什麼是邏輯?
  • 以偏概全的形式邏輯和鳩佔鵲巢的邏輯學
    ,西方人的顯意識人生相對中國人更顯分裂,因為西方人的顯意識分析過於依賴與辯證法有衝突的形式邏輯,都忽略和無視了舊邏輯學作為非終極邏輯學的非終極哲學屬性。正因為有形式邏輯認知是盲目依賴形式邏輯的前提,所以盲目依賴形式邏輯和虔誠的基督教信仰互為因果地相互作用至今,雖然使西方人比非西方人更顯認知分裂,但是在漫長的辯證與不辯證的顯意識和下意識認知衝突中,這種極端分裂認知反而成了只有西方文明才能誘變現代科技文明的全部邏輯內因,因為我發現,形式邏輯不是邏輯的宏觀運行機理,雖然對於人有三段論的認知結構,但在微觀細胞層面,只是能量和信息傳導的簡單二元應激性反應,所以形式邏輯不具備獨立解析人的顯意識所主導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