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上海小學生英語講述家庭抗疫故事…水平勝過英專大學生

2020-12-14 騰訊網

中國日報社在4月16日晚以「雲直播」形式主辦了主題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世界·未來」的「新時代大講堂」。

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的六位青少年發表英語演講,向全球觀眾講述他們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的經歷,分享了自己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思考和體會。

來自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五年級學生王梓一講述了家人抗疫的故事。

年僅9歲的彭俊霖是21世紀杯英語演講比賽上海區的最小冠軍,在全球抗疫的當下,他用英文演講的方式向大家傳遞對前線戰疫英雄的敬佩,並向世界各地的小朋友發出呼籲:少出門、勤洗手。最新這段視頻走紅網絡,彭俊霖流利的英式英語和邏輯清晰的演講思路,令不少網友驚嘆「小小年紀已秒殺眾人」。

我的爸爸出生在武漢,家裡一些親戚也住在武漢,還有一些家人居住在世界其他角落。開心的是,我們可以互相聯繫,通過一個名為「快樂大家庭」的微信群。我們常常在裡面互問近況,發有趣的視頻,有時候也會八卦一下。我們從沒想到2020成了如此特殊的一年。1月中旬,大家都很期待春節的到來,此時距離過節只有10天左右。一些親戚計劃去溫暖的海南旅遊,一些準備採購年貨,還有一些打算去拜訪遠親。我們誰也沒意識到等待我們的是什麼。1月23日,新聞裡突然播報一種神秘病毒,我們現在稱其為新型冠狀病毒。這種病毒傳染性極強,感染病毒者可能會病重甚至身亡。那個時刻,武漢被按下了「暫停」鍵。整個城市都被封鎖了。自然而然,在「快樂大家庭」微信群裡,擔憂的消息也一個接一個地彈出:——「你們的口罩夠嗎?」—— 「醫院的檢測盒夠嗎?」——「天,我剛聽說我的鄰居感染了。」——「春節本應是發紅包的時候,此時群裡發出的卻是焦慮和擔憂。」我們的微信群每天都充斥不斷攀升的數字:確診病例甚至死亡人數。社交媒體上的報導也沒有改善現狀。雜亂的消息只讓人更加困惑。雲阿姨在群裡發信。告訴我們她的鄰居剛因冠狀病毒去世。鄰居年僅48歲,平時非常健康。怎麼一個好好的生命就這樣消逝了呢?我們開始焦慮害怕,接著群裡一片沉寂,沒有人說話。武漢成了一座寂靜的城市,「快樂大家庭」變成了一個沉默的群組。幾天以後,彭阿姨的一條消息打破了大家的沉默。她是一名基層工作者,疫情爆發後一直在社區服務,做環境衛生的安全監測工作。她穿上防護衣,戴上口罩,在社區巡邏,報告居民的健康狀況,確保當地市民進行自我隔離。她早出晚歸,甚至沒有時間照顧自己兩歲的孩子。她發微信朋友圈說,我多希望自己是哆啦A夢,這樣我就可以變出個藥房來照顧病人,變出個超市來收集生活用品。彭阿姨的事情鼓舞了我們,但她的丈夫郝叔叔卻很擔心。然而三天後,受到鼓舞的郝叔叔開始幫助雲阿姨。他正式成為這個家庭的第一個志願者。他接送患者去醫院,運送食物和水,竭盡所能地提供幫助。幾天後,雲阿姨的父親也加入戰「疫」。他挨家挨戶地幫忙檢查市民的體溫,確保感染的患者可以得到及時救治。

家人們做的遠不止這些。親戚們都很想幫忙減輕負擔。董大叔是一家家庭餐館的主廚。他注意到前線的醫生和護士吃飯成問題,於是他報名參加了一個志願服務項目,為醫務人員做飯。他做雞蛋西紅柿、武昌魚和其他熱菜,打包送到附近的醫院,以此表達對醫務人員的感激 ,並為辛勤工作的他們加油打氣。

董叔叔說:「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救我們,我的感激之情無法言表。能力有限,我儘量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希望他們會喜歡地道的本地菜。」很快,兩所緊急醫院和更多隔離中心在武漢建成。在醫務人員和志願者的不懈努力下,眾多患者被精心照料,重獲健康,無數生命被挽救。情況開始好轉。我們看到戰勝疫情的曙光。不過直到一個月後,「快樂大家庭」微信群才真正氛圍緩和。群裡的一些親戚回歸日常,秀出自己在家做的熱乾麵的照片,大家開始分享普通人共同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還有人曬出了他們的廣場舞視頻。當然,嚴格來說只是客廳裡的「廣場舞」。目前為止,我家有七人成為志願者。但我的家人只是武漢數十萬家庭中的一員,他們都在儘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武漢好起來。回想一下,我們居家隔離76天,也就是1800多個小時的難熬時光。中國數億人嚴格遵守隔離政策來對抗病毒。但是武漢人民做出了最大的犧牲,為了避免我們陷入最壞的情況。我們看到的這些數據,不僅僅是冰冷的數字 , 它們象徵著我們心情的跌宕起伏,代表著無數家庭離散和心碎的故事,它們更象徵著團結的力量。沒有武漢的犧牲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戰「疫」就不會有現在的成就。現在新冠病毒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它還遠遠沒有被戰勝。我們開始關心其他國家人們的戰鬥。即使在中國,新冠病毒之戰仍然沒有結束。但我相信勝利即將來臨。到那時,我希望所有人都能來武漢,嘗嘗美味的熱乾麵,爬上黃鶴樓和家人朋友一起來幾張搞笑自拍。我堅信武漢將從震蕩中平復,一切都將回歸日常。

王梓一:我堅信武漢將從震蕩中平復,一切都將回歸日常。

王同學的發音讓不少網友「檸檬」了甚至有人說英專平均水平都達不到這樣

申小妹默默打開某個英語學習軟體悄悄瞧一眼最近一次的打卡日期

2月……

來源 | 話匣子(ID:news_box)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滬小學生英語分享家人抗疫故事:相信勝利就要來臨
    (原標題:上海小學生英語分享家人抗疫故事 相信勝利就要來臨)
  • 小學生8分鐘全英演講抗疫故事,老師直言做好這2點你孩子也可以
    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的六位青少年發表英語演講,向全球觀眾講述他們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的經歷,分享了自己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思考和體會。其中來自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五年級學生王梓一講述了家人抗疫的故事。
  • 英語專八相當於什麼水平?
    英語專八如果只拿證書那麼離應用自如還差很遠。 英語專業八級不是一個成就,它只是一個英專學生畢業應該達到的最低水平。同樣的雅思、託福是出國留、學生活應該達到的一個水平的底線。專八是我們學習英語的一個新的起點,雅思、託福也一樣。 至於語言最高到什麼水平,是很難衡量的。
  • 10歲小學生英文分享家人抗疫故事,網友:自信的樣子真棒!
    前幾天,#上海小學生英語分享家人抗疫故事#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引起網友強勢圍觀。
  • 語言|英語專八相當於什麼水平?——聽聽大家是怎麼說的
    英語專八如果只拿證書那麼離應用自如還差很遠。 英語專業八級不是一個成就,它只是一個英專學生畢業應該達到的最低水平。同樣的雅思、託福是出國留、學生活應該達到的一個水平的底線。專八是我們學習英語的一個新的起點,雅思、託福也一樣。 至於語言最高到什麼水平,是很難衡量的。
  • 《動物城保衛戰》講述深圳抗疫故事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周倩) 近日,羅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出抗疫主題兒童繪本——《動物城保衛戰》,用「動物城」「保衛戰」等卡通元素生動還原了深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景,並將預防傳染病、保衛健康的理念深植孩子幼小的心靈。
  • 小學生全英文分享家人抗疫故事上熱搜,我看到了人性不堪的一面
    在新時代大講堂,來自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五年級的學生,王梓一的演講視頻,上了網絡熱搜。整段視頻,王梓一用英文,講述了他的家人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故事。有關這條視頻的討論過萬,網友們在感慨,王梓一的英語演講非常棒,英語口語水平「已經算是native speaker」。有的英專生、雅思7.0的網友,也表示自己口語不如這個五年級的孩子。
  • 12名少年用英語講述「武漢戰疫故事」
    近日,一部由武漢本地小學生作為講述人的全英文短片《十二少年·武漢戰疫故事》,引發不少網友紛紛盛讚:「00後們,了不起」「少年強,則國強」「這是一堂真正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7月30日,記者採訪了短片的發起人、英語老師薛競秀及部分參與錄製的學生。視頻講述了哪些故事?拍攝視頻的初衷是什麼?記者一一還原。  12名小學生全英文自述:  「我眼中的武漢,是這樣的!」  記者看到,《十二少年·武漢戰疫故事》這部短片中,集合了12位武漢小學眼中的戰疫故事。
  • 6名小學生用六國語言輪流主持,自信流利!網友:別人家的孩子
    而關於外語的學習,很多家長也是越來越重視,所以很多家長從孩子三歲開始,就會給孩子報英語學習班,讓孩子從英語啟蒙階段就接觸正宗的外教老師,所以,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能說得流利的英語。
  • 10歲小學生全英文分享抗疫故事,他的學習秘訣是什麼?
    近日,來自上海的五年級學生王梓一全英文講述了家人抗疫的故事,瞬間火爆網絡,網友驚呼「天啊,這名小學生的英文發音也太標準了吧!而且配合手勢動作,顯得落落大方,連大人都比不過啊!」以下為演講原文:他的英語學習秘訣是什麼?梓一說自己學英語的方式就是多閱讀、多做筆記。
  • 【復學第一課】學習抗疫英雄 爭做時代新人 西安市35萬名小學生...
    新知小學:邀請馳援武漢醫護家長講述抗疫故事在西安新知小學的「開學第一課」上,學校邀請西安好人、馳援武漢的醫務工作者邵娜,通過視頻向學生講述了她在武漢的抗疫故事。馳援武漢的醫護家長邵娜通過視頻向學生講述她在武漢的抗疫故事。邵娜的女兒是新知小學五年級學生。孩子說,疫情期間,媽媽在武漢救治病人,爸爸在臨潼抗疫一線忙碌,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她一直住在舅舅家。
  • 浙商大研究生思政課堂:用英語視頻講述中國抗疫的感人故事
    視頻的製作者是來自浙江工商大學的外國語學院5名碩士研究生,「我們想把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記錄下來,並把中國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翻譯成英語,帶給其它國家。」  不只是視頻,作為小組隊員之一的劉露雅還帶領小組寫了一篇近兩千字的全英文文章講述中國抗擊疫情的故事。
  • 你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一口流利的英語嗎?來斑馬英語專門打造「別人家孩子」的英語啟蒙軟體讓您的孩子成為別的家長口中羨慕的別人家孩子
    一般來說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都是那些比自己優秀的孩子,比如學習成績比自己好的孩子,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最容易被父母拿來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就是那些比較懂事,聽話的孩子也會成為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另外就是那些在父母眼中事業有成,做事比較能幹的人也是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
    魏金君認為很好的一點就是要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最大的一個影響就是使學生有更多的文化自信,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表達更加準確,更有自信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讓學生既學英語又能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用英語講好抗疫故事,就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抗疫貢獻。對青少年學生來說,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了解外國和與外國人交流,還更應該著眼於讓外國和外國人了解中國。
  • 小學生作文走紅,家長:那是別人家孩子,又不是自己家孩子
    這一篇篇走紅的小學生作文,不是我們寫的,更不是我們孩子寫的,這些都是別人家孩子創作的,同樣的是幼兒園到小學,別人家孩子為何如此優秀。很多家長要求並不高,只要自己家孩子能寫出作文就好,但是孩子提筆半小時,一個字都寫不出來,不得不感慨:小學生寫作文怎麼這麼難。如果讓寫作變得輕鬆容易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寫作文真的比較難,為什麼呢?
  • 近萬上海小學生英語故事大比拼
    近萬上海小學生英語故事大比拼   由上海市教委英語教學研究室指導
  • 江津大學生漫畫創作抗疫故事 將推連載作品
    2月19日,幾江街道微信公眾號推出的漫畫作品江津網訊(記者 李榮 杜文飛)2月19日,江津區幾江街道辦事處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則關於抗疫故事的漫畫,幾幅精美的漫畫,將>社區抗疫故事展現得活靈活現,被江津市民紛紛轉載。
  • 山西:全國抗疫先進個人進校園 分享互助故事
    14日,青年路小學開展主題校會活動,邀請4位抗疫英雄走進校園,分享抗疫故事,來自47個班的2000多名小學生齊聚操場。吳瓊 攝14日,青年路小學開展主題校會活動,邀請4位抗疫英雄走進校園,分享抗疫故事,來自47個班的2000多名小學生齊聚操場。 吳瓊 攝中新網太原9月14日電 (吳瓊)「孩子們,疫情期間你們沒有出門,在家聽父母的話,作為長輩為你們點讚,你們是最棒的。」14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關煒走進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青年路小學,在講述自己抗疫故事之餘,為孩子們加油鼓勁。
  • 上海教師節主題活動,嶽陽醫院樊民主任真情講述抗疫故事
    9月9日,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中共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在上海音樂學院歌劇院舉行「教育,我們忠誠的事業——2020年上海市慶祝教師節主題活動」。上海市副市長陳群、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虞麗娟等市領導出席活動。
  • 看看「上海小學生英語分享」就明白了
    為什麼送孩子到城裡的名校讀書,「上海小學生英語分享」就是答案||由」七媽談育兒「原創近日一段短片上了熱搜,裡面是一位五年級小男孩,全程英語分享一家人抗疫故事。分享內容主要表達了他的許多家人都住在武漢,平時通過「快樂大家庭」群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