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薩達姆被美軍從地窖裡揪出來的照片傳到網上,他的狼狽讓很多人唏噓不已。曾經的反美鬥士,掌控伊拉克多年的中東梟雄面帶迷茫和順從,一點也沒有當初的強硬和霸氣。
在戰爭開始之前,薩達姆是有機會逃到其他國家的,至少俄羅斯就對他伸出過橄欖枝,布希也曾在進攻三天之前給薩達姆下過最後通牒。要求他在兩天之內離開伊拉克。但是薩達姆拒絕了,他雄心勃勃,期望能夠以一國之力抵擋住美國的進攻。在他看來,手下精英部隊抵擋美國一段時間可能沒什麼問題,會給自己足夠時間安排一切退路。
然而不光他自己沒想到,其它吃瓜群眾也沒想到,薩達姆一直牢牢控制的軍隊每年軍費開支佔國家GDP近百分之十五,人數足有四十萬之眾,看似訓練有素,戰鬥力昂揚,卻在美軍到來之際不堪一擊。
美軍只用了不到二十天就佔領了巴格達,薩達姆在呼籲全國人民與「侵略者」同歸於盡之後,自己倉皇逃跑,此時他再想跑到國外也還不及了,而且也不會再有國家冒著與美國翻臉的風險收留一個失敗者。
對於薩達姆來說,國內最讓自己放心的地方自然是家鄉提克裡特。這裡沒有要求獨立的庫德人,也沒有與薩達姆所在遜尼派對立的什葉派,薩達姆一直對家鄉照顧有加,要錢給錢,要政策給政策。
他平時權力圈子裡主要成員也都是鄉黨,總統特別衛隊的成員也多是提克裡特人。所以當薩達姆被迫逃亡時,他自然第一個想到願意幫助自己的家鄉人。
薩達姆平時展示在國人面前的形象要麼是西裝楚楚,要麼是戎裝筆挺。而出逃期間,他穿上了傳統的阿拉伯長袍,戴上頭巾,還留起了鬍子,完全改變了以往的英氣。薩達姆的家鄉受過他恩惠的家族和部落都伸出援手,有的為他提供避難場所。有的為他安排食宿,有的為他擔任保衛工作。
薩達姆的藏身之地也不斷變化,一會兒他出現在某個莊園的車庫裡,一會兒又藏身於普通農舍之中。此刻的薩達姆如同一個驚弓之鳥一般,他很少在同一地點住上一個星期以上。
薩達姆出手十分闊綽,他隨身帶有大量現金,這比美軍懸賞更為誘人,而且那些願意幫助他的人也暗暗希望薩達姆能夠逃過此劫,為他們帶來更大的利益。
薩達姆執掌伊拉克多年來,想要他命的人不計其數。在1991年他回家鄉休假的路上,乘坐的防彈汽車忽然爆炸,薩達姆卻安然無恙。
1995年美國串通80多名伊拉克軍官試圖暗殺薩達姆,還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夢境行動」,也被薩達姆識破,「夢境」破滅。有一個被收買的女服務員想在薩達姆飯菜下毒,臨近動手之時因惶恐不安的表情被看穿。為此薩達姆一直認為自己是上帝的寵兒。
薩達姆不是一下子就能登上領導人寶座的,他也曾有過無數磨難。在1959年初。薩達姆參與了對當時總理卡塞姆的刺殺行動。當時薩達姆腿上中了一槍,讓他行動不便。薩達姆咬牙忍痛自己用匕首將傷口挖開,取出彈頭後逃回家鄉隱藏了一年多。直到1963年卡塞姆被處死才重返巴格達。可以說在薩達姆心裡,家鄉是自己的福地,既然當年給自己東山再起的機會,那麼這一次也可以。
薩達姆選擇家鄉還有個理由,在自詡聰明的人眼裡,最危險的地方也許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抱著僥倖的心理,希望能躲過美軍地毯式搜索。
事實上,即使美軍有大量的現代高科技通訊工具配合,想抓捕薩達姆也絕非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否則也不至於讓他逃亡八個月之久。
美軍幸運地找到了為薩達姆負責與外界聯繫的保鏢,並不是每個人都像薩達姆想像的那樣忠心耿耿,被俘後寧死不屈,絕不會把他供出去。當他的心腹穆斯拉特落到美軍手中之後,面對2500萬美金誘惑,他沒有經受住考驗,供出了薩達姆藏身之地。
據美方報導,當發現薩達姆時他並沒有任何反抗之意,而是乖乖舉起雙手走出洞穴,這和他一直宣稱的「寧可戰死,也不當俘虜」的形象大不一樣。為此很多人都在質疑這張照片是擺拍,目的就是羞辱薩達姆,毀他的「人設」。然而無論如何,薩達姆這個中東強人還是敗了,幾年後他被絞死,而他的名字和故事還在伊拉克和世界中流傳著,經久不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