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遠見:美國與全球權力危機》:布熱津斯基的戰略謀局

2020-12-18 新華社客戶端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深刻變革,一場權力危機正在不斷醞釀。造成這一危機的原因包括:權力中心從西方快速向東方轉移;世界各地的人們在政治上紛紛覺醒;美國在國內和國際上的表現越來越差勁。那麼,這樣的權力危機將會給世界格局帶來怎樣的影響呢?對此前一直處於權力中心的美國來說,這一改變又意味著什麼呢?

顯然,這一危機將對美國的利益、一些瀕危國家的生存、應對核擴散和氣候變化的共同努力,以及更廣泛而言的地緣政治穩定構成長期挑戰。本書認為,在危機時期,美國可以並且理應積極介入並起到領航作用。但要做到這一點,它必須解決其國內問題,制訂能夠回應其不同地區利益的戰略。美國應該在歐洲促進更大和更廣泛的團結,最終把俄羅斯和土耳其吸納進更具生命力、更大的西方。在新東方,美國必須能夠平衡和安撫該地區日益崛起的大國,避免直接軍事介入亞洲大陸的衝突,同時維持與日本現有的聯盟,並且鞏固與中國在全球的合作關係。在這一動蕩時期,美國應該繼續在維持穩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如果美國不去重新深入評估其面臨的挑戰,它就不會取得成功。

作為地緣戰略理論領域的權威,布熱津斯基利用自己在外交政策事務方面無可比擬的專業技能,通過分析美國在全球影響力漸弱的原因,以及如果美國在2025年失去世界中心地位可能帶來的影響,為美國描繪了一幅戰略藍圖,鼓勵其重振全球地位,促進21世紀的和平。

《戰略遠見:美國與全球權力危機》

[美]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 著

ISBN:978-7-5166-5052-3

新華出版社 2020年3月

定價:56.80元

作者簡介:

[美]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1928年出生于波蘭華沙,先後取得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與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曾在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任教,並先後擔任甘迺迪總統與詹森總統的外交政策顧問、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曾在1978年中美正式建交過程中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著有《兩個時代之間:美國在電子技術時代的任務》《運籌帷幄:指導美蘇爭奪的地緣戰略思想》《大抉擇:美國站在十字路口》《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大博弈:全球政治覺醒對美國的挑戰》等,其中許多都為地緣外交思想的代表作。

相關焦點

  • 《戰略遠見:美國與全球權力危機》丨睦鄰關係的終結
    並且,雖然墨西哥和加拿大都在經濟上依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相對而言差不多,但約有15%的墨西哥勞動力在美國境內工作,墨西哥人口低於貧困線的比例是加拿大的兩倍多。再者,墨西哥的國內政局更不穩定,與美國的關係歷來波折更多。因此,雖然美國的衰落會對加拿大造成負面影響,墨西哥卻很有可能陷入混亂的國內危機,從而給美墨關係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
  • 王玉濤 | 簡評布熱津斯基死前給中國下的套
    【本文為作者王玉濤向察網的獨家投稿】據環球時報2014年11月8日報導,美國《政治雜誌》網站11月6日發表對已故前美國著名戰略家布熱津斯基訪談錄,標題為:是時候對中國全新開放——與布熱津斯基的問答。談及當前及未來世界形勢,布熱津斯基警告稱,由於普京入侵東歐以及中東的血腥漩渦,世界體系將陷入更加深刻的混亂之中。
  • 帝國主義亡我中華之心不死——布熱津斯基的「奶嘴戰略」
    然而,在這繁榮昌盛的背後,實則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危機!一個美國人醞釀,並推波助瀾20年的驚天「陰謀」,讓整個中國無力抵擋......這個美國人,他曾「毀掉」一個超級大國,更可怕的是,他不花一兵一卒,就讓13億中國人中了他的圈套,沉迷在他的「陰謀」中不可自拔!
  • 美國著名戰略家布熱津斯基曾說:美國的綜合國力被外部世界遠遠高估了
    布熱津斯基這句話是有背景的,那就是在美國戰略大調整方面,以他為代表的所謂戰略家要為為調整提供理論依據。所謂美國綜合國力被遠遠高估,言下之意就是美國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唄。那麼挑戰者是誰?答案不說自明。 布熱津斯基是誰?美國有名的「大忽悠」,他靠極端言論吸引眼球、獲取經費。
  • 布熱津斯基:中國的民族主義非常正常
    除了他的學生,他的同事、同學一樣改變了世界——亨利•基辛格、薩繆爾•亨廷頓……布熱津斯基還是一個暢銷書作家,《大棋局》、《大博弈》、《大失控》無一不是全球暢銷書,也成為外界掌握美國戰略走向的參考書。他的書一直為中國人所看重。在擔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期間,中國就以「內部出版」的形式發行了《布熱津斯基言論選》。
  • 「雁行戰略」應對全球糧食危機
    過去幾個月,全球糧食價格大幅飆升,致使數十億人受到衝擊,而一些「糧荒」嚴重的國家甚至出現騷亂。面對這場由糧價上漲引發的「無聲海嘯」,各國政府、民間機構和新聞媒體等正在提出一個兼顧短期和中期的「雁行戰略」,以應對當前的全球糧食危機。
  • 中新時評:中美關係應重建健康穩定發展的戰略框架
    1978年,為推動中美建交,時任美國總統國安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將1克月巖標本帶到中國。這份特殊的禮物既滿足了中國公眾的好奇,也推動了中國學界的科研認知,助益雙邊戰略互信的建立。大選後的權力過渡期,華盛頓政商界對本屆政府的擔憂似乎正應驗,「一些對美國未來或全球穩定沒有意義的魯莽舉動」正在一一推出。蓬佩奧近日拋出「對華政策不可逆」的論調,並就此密集操作。包括限制中共黨員及其親屬獲赴美籤證、將多家中企列入國防部制裁名單、終止多項中美交流合作計劃等措施紛紛出臺。《紐約時報》等美媒指,本屆政府對華強硬立場或令新政府缺乏政治靈活性。
  • 美國《2020戰略評估》(精華版)
    國家對其權力及能力的有效利用決定了它們獲得相對影響力和戰略優勢的程度。對全球競爭地位的完整分析需要回顧這五個競爭類別中每個大國的比較目標和相對實力(第2章)。1.2 轉型與戰爭大國轉型需要幾十年或幾個世紀,而不是幾年。
  • 奶頭樂戰略,對當世社會的影響
    然而,在這繁榮昌盛的背後,實則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危機!一個美國人醞釀,並推波助瀾20年的驚天「陰謀」,讓整個中國無力抵擋......這個美國人,他曾「毀掉」一個超級大國,更可怕的是,他不花一兵一卒,就讓13億中國人中了他的圈套,沉迷在他的「陰謀」中不可自拔!
  • 【智庫聲音】美國《2020戰略評估》(精華版)
    國家對其權力及能力的有效利用決定了它們獲得相對影響力和戰略優勢的程度。對全球競爭地位的完整分析需要回顧這五個競爭類別中每個大國的比較目標和相對實力(第2章)。 1.2 轉型與戰爭 大國轉型需要幾十年或幾個世紀,而不是幾年。
  • 萬青松:餘震不斷的歐亞,正在印證布熱津斯基的「黑洞」預言?
    我們可以先按時間線來捋一捋:從6月中旬爆發的中印邊境衝突,到8月初因總統大選而延宕至今的白俄羅斯政治危機、當月中旬因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爾尼「中毒」引發俄歐關係緊張,再到9月底高加索地區「突發」的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持續升級的軍事衝突——富有戲劇性的是,這場新衝突恰好發生在9月21日至26日俄羅斯舉行的代號為「高加索-2020」戰略戰役演習結束的第二天,以及10月5日在中國鄰國
  • APSR:美國權力分立的戰略基礎 | 唧唧堂論文解析
    picture from Pixabay解析文章首發於唧唧堂網站www.jijitang.com解析作者|唧唧堂解析人 faye;審校編輯|Minyue,Runsong本文是針對論文《建立一個新的帝國主義國家:美國分權的戰略基礎
  • 美國對中國及中國臺灣最真實的戰略判斷
    隨著美國與多國的貿易戰爆發,川普個人也成了全球媒體關注的最焦點。大家一般都認為白宮來了一位百年不遇瘋子,也有人認為他是不世出的天才,是深度遠慮的戰略大師。因為,從尼克森時代開始的對華政策及遵守「一個中國」原則,符合了美國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請注意,這是美國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而不是出於對中國統一的熱忱。美國是基於何種考慮來實施這一政策?這就涉及到美國智庫提供給白宮,國會,國務院的戰略研究報告了,在這分析基礎上,得出戰略判斷。
  • Think Retail:戰略遠見——從默默無聞到享譽世界的品牌成功之道
    在過去,戰略遠見和未來研究往往被世人所誤解,認為這只是一門缺乏實用價值的理論研究。但今時不同往日,面對日新月異的消費者需求和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格局,品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準確地預測和應對未來,因而許多品牌最終選擇將戰略遠見和未來研究作為重點工作之一。
  • 何為「兩洋戰略」?冷戰後,美國為控制歐亞大陸而制定
    在《大棋局》一書中,美國地緣政治的主要謀士布熱津斯基,把從裡斯本到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整個連貫的大陸視為一個地緣政治大棋局,並斷言:「控制了歐亞大陸就自然而然地控制了非洲,並使西半球和大洋洲在地緣政治上成了這個世界中心大陸的周邊地帶。」
  • 美國推出國際基礎教育戰略
    為進一步滿足美國國際基礎教育網絡內各成員國學生有效獲得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優質教育和技能培養,美國出臺了《美國政府國際基礎教育戰略2019—2023》(以下簡稱《戰略》),明確了美國國際基礎教育未來發展的三大目標——進一步加強國際基礎教育的透明度和問責制;確保所有國際基礎教育項目都能提供世界一流的基礎教育;加強各部門協調關係,強化「一個美國政府
  • 倪峰:中東變局牽制美國戰略東移
    倪峰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中東局勢的突變,尤其是埃及的政局變動,將對美國的戰略東移產生極大的牽制。當前的中東變局是具有地區和全球影響的重大事件。目前,事變所引發的種種多米諾骨牌效應遠未充分地顯示出來,但它對美國全球戰略部署的衝擊卻是顯而易見的。
  • 權力的遊戲——《2018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霸主視角
    如果行為體的主要追求都是權力,那麼它們之間的合作就會十分困難。一個行為體的權力往往就是要求其他行為體服從,因此,將權力作為主要追求的行為體之間往往會出現對抗。這就是我們在黑社會和武俠故事裡看到的幫派為了爭奪地位而爆發的腥風血雨;這也是冷戰中美蘇爭霸的基本節奏。
  • 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評析
    川普在為該戰略報告發布而發表的演講中強調,美國正進入一個新的競爭時代。[8]該戰略報告明確指出,這是一份結果導向,而並非意識形態導向,原則性強的現實主義戰略報告。該戰略報告坦承權力在國際政治中起著核心作用。[9]報告認為,國際政治的競爭要求美國重新思考過去20多年所奉行的政策,即這種政策主張讓對手參與並融入到國際制度中,在全球商業中將對手改造成一個友好的行為體與值得依賴的合作夥伴。
  • 細思極恐的「奶嘴戰略」
    1 奶嘴戰略「奶嘴戰略」是基於二八定律,並且以維持二八定律為目的的戰略。這是一個毀滅思想的陷阱。但大部分人正沉迷其中,難以自拔,更可怕的是,若有人發現了它的圖謀、卻自甘墮落於這「美麗」的陷阱。「奶嘴戰略」內容如下:1995年,美國舊金山舉行了一個包括柴契爾夫人、老布希在內的500人的精英會議。會上精英們一致認為,全球化會造成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貧富懸殊,將有20%的人掌握80%的資源。也就是說80%的人會被邊緣化,但要如何防止這80%的人的挑戰和不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