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監在《清明上河圖》中題字,小楷字跡工整,令後人稱讚!

2020-12-17 小七聊書畫

文 / 小七

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每一位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而且也會想到很多自己喜歡的書法名家,要問大家最喜歡中國的哪一位書法名家,可能大家會想到書聖王羲之,特別是他的《蘭亭序》那在書法界的名氣非常的大,還有的網友想到了顏真卿的楷書,正是在這些書法名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是明朝的一位太監,他的名字叫馮保!

或許當大家聽到小七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是明朝的一位太監時大家會失望,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書法是有文化人才能寫好的,所以大家根本不會想到明朝的太監能把書法寫好,如果你這樣認為的話那只能說你對中國的歷史不了解,在我國的歷史中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他們的書法功底非常的深厚,完全把中國的書法寫出了藝術美,而這位明朝的太監馮保書法功底也非常的深厚,特別是他在《清明上河圖》中題的字更是後世書法愛好者稱讚,看到這裡以後很多書法愛好都肯定也會對這位明朝的太監刮目相看吧?

因為《清明上河圖》是宋朝著名畫家張擇端所創作的一幅巨型市井畫,這幅畫非常的珍貴,如今被珍藏在我國的故宮博物館,既然明朝太監馮保能在《清明上河圖》中題字,那他的書法功底肯定非常的高。如果你看過《清明上河圖》中馮保的題字以後肯定也能感受到其書法寫得非常的漂亮,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馮保在《清明上河圖》中的題字,看看到底怎麼樣?

當大家看到上面的題字以後是不是被這種字體所吸引呢?從這些字體來看屬於小楷,雖然只有8行字,但是這些字跡非常的工整,完全展示了古人的書法功底非常的深厚,看來在我國的古代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把中國的漢字寫出藝術美,這樣的水平放在當今完全能當一名書法專家,小七欣賞完明朝太監馮保的這8行字以後對馮保更加的佩服,他絕對是一位有才華的太監,就憑這一手漂亮的字就能看得出馮保的才華非常的高。

根據史料記載:「馮保當時的書法完全達到了名家的境界,馮保不僅擅長寫書法還對樂器的研究頗有造詣,看來馮保的才華非常的多」。大家欣賞完馮保的題字以後有何不同的感想呢?你認為這樣的楷書怎麼樣?達到書法藝術美了嗎?小七從馮保的楷書中看到了傳統書法的藝術美,而且筆法和字體結構也非常的完美,這樣的字體也非常適合書法初學者學習,而馮保的這些題詞因為寫在《清明上河圖》中,其藝術價值也是提升不少。

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我們從專業的角度來評價明朝太監馮保的書法作品,大家覺著這幾行楷書寫得怎麼樣?能達到專家的級別嗎?另外大家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心得?大家可以在我們的評論區一起交流互動,讓我們共同探討中國的書法文化,把中國的書法傳承並發揚光大,只要我們每天交流中國的書法,我想你也能領悟到中國書法的藝術美,如果你練習書法有一年,那肯定也體會到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了吧? 而且練習書法的好處也非常的多,不僅能提升我們的才華,還能讓我們的內心修養得到提高,這就是練習書法的好處!所以大家平時可以我學習書法,以後你會慶幸自己選擇了書法這項愛好!

本文原創,不得抄襲,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宋朝軼事:那些收藏過清明上河圖的人,都什麼來頭?
    清明上河圖局部:城門清明上河圖幾多輾轉飄零,到明朝期間,畫又被詩人李東陽,官員陸完,宰相嚴嵩父子收藏過。後來,嚴嵩父子因「嚴世蕃案」被抄家,清明上河圖一同被帶進了大明皇宮。明朝萬曆年間,宮內傳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小太監想把清明上河圖佔為己有,於是準備去把畫偷出來,可正當小太監把畫偷出庫房後,遇到了庫房負責人,於是他把畫藏在了一條水溝裡。
  • 《清明上河圖》題跋驚現天機
    這個時候的元末江南大亂,戰爭頻繁,他不得不躲入雲陽山中,飽嘗了世事艱辛。入明後,他仍不失忠元之志,不肯侍奉明朝,自 號不二老人,活了70多歲。李祁長於行、草書,好詩文,著有《雲陽集》十卷。他在該卷的跋文題於旃蒙大荒落年(1365),他大約是在江西隱居期間到靜山 周氏文府看到了這幅圖。
  • 清朝最驚豔的小楷,把書法之美發揮到極致,令後人望塵莫及!
    郭尚先精於鑑別字跡,書承襲歐陽詢、顏真卿,後臨習褚遂良、趙子昂,對二王、宋四家、董其昌、文徵明等諸多書法大家,頗有研究。郭尚先的《黃庭內景經》其書法以骨力勝,其書於氣魄深厚中不失清麗,他信奉「心正筆正」的道理,嘉慶皇帝對其頗為賞識。
  • 《清明上河圖》題跋告訴你街市繁華中暗藏的險境和興衰
    題跋者張著(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12世紀中後期),字仲揚,永安(今北京)人,他能詩文、善鑑賞。金泰和五年(1205),他因寫詩出了名,名聲傳到了宮中,被喜歡詩文、書畫的金章宗召入內廷,賜官監御府書畫,負責管理金朝的內府書畫藏品。《清明上河圖》的金人題跋。接下來的4位金代文人用題詩的方式對《清明上河圖》卷進行了相似的解讀。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奇蹟出現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風俗畫卷,作者張擇端是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開封府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最近,從南海的一些沉船裡面證明,宋朝時期的船,的確如畫中所畫。很多日本學者專門就研究《清明上河圖》的船,中國船舶協會也專門出了一本專著。大家異口同聲:沒有《清明上河圖》,我就不理解,宋朝在航海上的發展具體到什麼程度。我們建橋的專家同樣是花了幾十年,都不能夠解讀歷史記載的虹橋是怎麼造出來的。
  • 《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色,那「清明」二字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想必大家都知道,就算不了解其中的細節,也會知道中國有這麼一幅規模宏偉的畫作。這幅畫長528釐米,寬24.8釐米,不管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一幅受人歡迎的巨作。畫中所描述的是北宋年間的都市生活,裡面的每一個景象,每一個角色都畫得非常細緻、清晰。
  • 《清明上河圖》:一切若只如初見
    據載,張擇端是受官員所指,通過《清明上河圖》向宋徽宗展現當代的社會頑疾。遺憾的是,宋徽宗迷戀精繪祥瑞和吉兆。即使他當時看出了《清明上河圖》的畫中用意,但還是不願收藏,只草草在卷首題籤後就將其賞賜出去。而《清明上河圖》中最具戲劇性的「畫眼」,就是河中的那隻搶險的客船。全卷最中間的那隻船正要穿過橋洞,卻沒有放下桅杆。眼看快要撞上了,船上人才慌忙放倒桅杆,整個畫面看起來像是船難即將發生那一刻的截圖。
  • 185年前高考狀元書法欣賞,小楷字跡工整,必須給滿分!
    說到劉春霖的名字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因為他的書法非常的漂亮,小楷字跡工整,讓很多書法愛好者都非常的佩服,劉春霖不僅是一位狀元,而且還是一位抗日英雄,當時在抗日戰爭中也是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對劉春霖更加的佩服了呢?那麼劉春霖的書法到底怎麼樣呢?我想各位書法愛好者也想欣賞一下吧!
  • 《清明上河圖》至今仍留下多個謎團
    他繪製《清明上河圖》的年齡大概是四十歲。後人最初所知張擇端的生平,就是在畫卷卷尾有金代監管御府書畫的朝臣張著所題寫的八十五字跋,說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自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來學習繪畫,他擅長畫界畫,尤其是畫舟車、橋梁、城廓和街肆等,自成一家。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出生於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 故宮129件書畫今起新亮相 不輸《清明上河圖》
    昨天凌晨3點,隨著最後一批書畫愛好者從故宮武英殿離開,已公開展出34天、接受逾10萬人參觀的《清明上河圖》正式回庫休養。隨後,故宮利用周一閉館日進行換陳,今天,「石渠寶笈特展」第二期正式開始對公眾開放,129件書畫在第二期亮相。專家表示,從藝術品位上來講,換展作品不輸《清明上河圖》。
  • 學霸「草稿紙」走紅,工整字跡引眾人稱讚,自律的孩子都很優秀
    考試是最能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許多學生在考試過程中,都會用到一個東西,那便是「草稿紙」,特別是在數學這些理科科目中。02學霸「草稿紙」走紅,工整字跡引眾人稱讚但是,在網絡上就有一組學霸「草稿紙」的照片走紅了,照片的上傳者是一位監考老師
  • 獻完《清明上河圖》,張擇端去哪兒了?
    張擇端的春天之旅(節選)文 | 祝勇張擇端在12世紀的陽光中畫下《清明上河圖》的第一筆之時,他並不知道自己為這座光輝的城市留下了最後的影像。他只是在完成一幅嚮往已久的畫作,他的身前是汴京的街景和豐饒的記憶,他身後的時間是零。
  • 螞蟻莊園7月16日答案:《清明上河圖》是哪一個朝代的作品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螞蟻莊園7月16日答案,《清明上河圖》是哪一個朝代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是明朝還是北宋呢?不知道的朋友們快來看看吧!下面還有關於清明上河圖以及張擇端的介紹,也別忘了看看補充下知識哦!
  • 從《清明上河圖》中品讀其所蘊含的理性文化精神
    從《清明上河圖》中品讀其所蘊含的理性文化精神世界一切文明成果都是文化的載體,藝術作品也不例外。《清明上河圖》作為宋代繪畫的典型代表之作即深刻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特徵。如:虹橋的刻畫完全符合建築學原理,以至於後人可參照此圖復原虹橋的建築結構圖。另外,圖中的藝術技巧也深刻地呈現著濃厚的理性色彩如合理的遠近透視、豐富的筆墨語言、情節的虛實對比等。《清明上河圖》作為宋代繪畫的典型代表之作無論是它的畫意還是它的畫理畫法都能夠被一一指明,深刻地凸顯著一種理性文化精神。
  • 500年前的一幅極品小楷,將佛法與書法融在一起,讓後人望塵莫及
    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每一個朝代有曾經出現過一段時期的文化昌盛的時期,比如春秋時期的軸心時代,比如魏晉時期,比如初唐時期,比如宋仁宗時期…在明代中晚期的太湖流域,人文薈萃,也有著這樣的一個時代,這個時期,幾乎全天下的高人才子,都齊聚在這裡,形成了一個文化圈子
  • 歷史上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是壞人,例舉幾位被後人稱讚的宦官
    在古代太監也叫宦官,人們對其印像總是娘聲娘氣,刁滑奸詐,其實太監當中也有流芳千古的人物,例舉幾位讓大家回味一下:第一位:高力士被後人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唐玄宗曾說:「力士當上,我寢則穩。」第五名:王承恩他是陪崇禎皇帝走完最後一程的人,雖然是個太監,但給大明官員挽回了最後一點顏面。崇禎死後,他沒有獨善其身,而是陪崇禎一同上路,算是太監當中有節氣之人。後人為了紀念他,在崇禎自縊處為其了墓碑。
  • 一等獎說課作品是這樣的,還可以橫屏欣賞《清明上河圖》高清全圖
    審美鑑賞與創造:理解《清明上河圖》表現的繁華,仿寫說明文;4. 文化傳承與理解:了解《清明上河圖》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增強文化自信。其中第1點是教學難點,第3點和第4點是教學重點。為突出學生的自主閱讀,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本課採用的教法有:1.
  • 初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福建省林潤生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讀中想像,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內容、特點。3、學習專題研究,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教學重點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特點。
  • 《清明上河圖》「清明」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張擇端所畫,描繪了當時都城東京的自然風光和繁華景象,這幅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中人物至少超過500人,還有房屋樓閣三十多棟,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隻,車轎有二十多件,內容極其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