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想和外國人談笑風生,最重要的是英語水平要高:詞彙量要大,語法要純正,句式要複雜多變。
其實這是錯的。
TED裡一個研究,說的是全球96%的英語對話都有非英語人士參與,純粹英語母語人士之間的交流只佔區區4%。
而這96%的英語交流,當然會出現大量的英語語法和詞彙錯誤。
英語教育家Marianna Pascal在TED的演講中,指出了這個數據。她還同時分享了幾個故事,告訴我們:
交流的成功與否,英語水平並不是最重要的。
第一個故事
說的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廠長,名字叫做Faizal。他英語水平非常低,但他可以靜靜傾聽任何人的英語談話,而且能夠完整自信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第二個故事
說的是有一次,Marianna在馬來西亞一個藥店裡買藥。她想買一種叫做Omega的藥物。但是這種藥有兩種,一種是富含DHA,一種是富含EPA,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買哪一種。
藥店裡有一個身穿職業裝的女銷售代表,看到有英語人士前來諮詢,非常緊張。她向Marianna說了一大通英語,解釋了關於DHA和EPA一切可以想像到的知識。但是Marianna依然不知道應該買哪一種。
接著,Marianna走向櫃檯,向一個英語水平極低的女孩求助。
這個女孩用詞彙無比簡單、包含語法錯誤的句子問:」EPA for heart,DHA for brain?Your heart ok or not「(EPA 是治療心臟的,DHA是治療大腦的,你心臟有沒有問題?)
Marianna回答說:」Yeah,my heart is really good.「(哦,我的心臟很好。)
女孩接著問:」Your heart ok or not「(你大腦有沒有問題?)
Marianna回答說:"No, no ,my brain is not as good as it used to be."(嗯,我的大腦沒有以前那麼好使了。)
女孩最後說:"Okay lah, you take Omega DHA"(好啦,你買Omega DHA)
語言簡單粗暴,但問題被輕鬆地解決了。
第三個故事
說的是在一個燒烤聚會中,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師用英語進行交談。
聚會的食物裡有熱狗。有些是普通的熱狗;有些是芝士熱狗(cheese hot dog),這種熱狗的芝士是放在在熱狗中間的。
在做熱狗的法國工程師,轉身對韓國工程師說:「Would you like a hot dog?」(你想要熱狗嗎?)
韓國工程師說:「Yes,please.」(好的。)
法國人接著說:「Do you want the cheese?」(你想要芝士嗎?)韓國工程師環視一周,說:「I no see the cheese.」(我沒看到芝士啊。)
法國工程師說,「The hot dog is contains cheese."(芝士是包在熱狗裡的)韓國工程師聽不懂。
於是法國工程師又嘗試了一次:」The hot dog is……making from…… with the cheese「(這熱狗是芝士做的。)
韓國人還是不懂。法國人又說:」The hot dog's coming from ……,no,The cheese's coming from the hot dog.「(這芝士是熱狗做的)韓國人還是不懂。
這時候,一個一直在旁邊聆聽的日本工程師,轉向韓國工程師說:」Ah,cheese…… integrator."(哦,芝士……積分環節)於是韓國人懂了,大家都懂了。
(註:integrator積分環節,是一個數學術語,這裡被日本工程師用來表示」結合在一起「,因為integrate是「結合」的意思。作為理工科出身的工程師們就立刻明白了。)「
這幾個故事中,都是國際英語交流的場景,大部分人的英語都是語法錯誤的,而這並不影響大家通過多樣的方式來實現有效交流。
這個研究和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1、不要看不起中國的英語角
在中國的英語角,正是把英語作為工具,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樣一種場景,和典型的國際交流場景沒有太大區別。
所以,不要因為中國英語角很多人的英語水平比較低,就覺得沒有參加的必要。你正是在適應國際交流呢?
參考:
不參加英語角能真正學好英語嗎?
更何況,中國還有不少高水平的英語角。
參考:
找老外免費學英語,只需這2招!
2、想和外國人談笑風生,最重要的是關注他人和獲得樂趣
在Marianna的三個故事都表明,語言的本質是交際,而交際的目的就是達到彼此高效的理解。
桂林陽朔的月亮媽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其實,月亮媽媽的各國外語包括英語的水平並不是太高。但是因為她爽朗的個性,大膽的作風,可以和外國人進行非常深入的交流。從而成為一個傳奇。
參考:
中國7旬農婦分享學11國外語的經驗,聽完我真想馬上多學一門外語
因此,當我們融入一個英語環境時,不管是在國內和外國人交流,還是出國旅行生活學習工作,都不要太擔心英語水平,要關注的是我們是否足夠關心他人的需求,是否有積極樂觀的心態。
Marianna指出有兩種語言交流的態度,一種是向苦學鋼琴一樣,當作一個差事;另一個是像玩電腦遊戲一樣,當作一件趣事。
真正高效的語言交流,要擺脫任務的束縛,回歸到交流的本質,儘快找到交流的樂趣,才能保證語言學習的持續進步。
3、學英語時要力求地道;溝通時重點是效果
由於全球化的不斷加深,英語已經變成了世界的普通話,從一種被崇敬、被神化的藝術,變為了一種實現交際結果的工具。從藝術到技術的轉變,要求我們轉變思路。
我們在學習英語時,當然要力求發音、詞彙和語法都是地道的。一旦進入實戰,就不要想那麼多了。最重要的是溝通效果。
因為人的大腦同一時間幹兩件事情,效率就非常低。過渡重視了語法詞彙,就很難關注交流溝通本身的效果上。
一旦我們在進行實際交流時,除了將少量注意力集中在基本語法的正確外,更重要的是關注交流對象的真實需求,不要將注意力大部分放在自己的遣詞造句上。
Marianna建議在進行英語交流時,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這就要求我們多多將文章放在了解對方上,而不僅僅是盯著英語本身不放。
您對如何用英語和外國人談笑風生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文留言。
我是每個月讀完一本200頁英語原版書,當過10年警察、由30歲聾啞英語逆襲成為現場翻譯,幫助中國數萬人高效學習英語的妙面爸,目前依然在努力學習英文。女兒叫妙妙,兒子叫面面,所以叫妙面爸。可加個人微信:miaomianba02,歡迎大家關注微信訂閱號「妙面爸「,一起成為英語達人!
妙面爸,草根英語教學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