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關注每個孩子的生命安全狀態

2020-08-31 聚焦濰坊教育


——濰坊高新區東明教育集團開發與實踐生命教育課程

2020年5月以來,學生溺水事件頻發,一個個少年花季夭折讓人倍感痛心,新聞報導上一句「已無生命體徵」六個字屢屢成為遺憾而痛苦的生命句號。為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社會各界聯動,上到政策制定下到行動研究,各部門、各環節緊密配合,層層落實。東明教育集團借鑑「3+N」社會融合教育解決上放學難題的解決思路,從學校層面深究原因,發現安全教育雖然課程體系相對完善,但教師、家長認識不夠到位,導致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及實施路徑存在一些不足,局限於「講過了、安排了、學習了」,學生的安全意識、求生技能沒有深入內心,安全教育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

學校作為學生成長教育的主體,必須從當前學校安全教育教學現狀出發,深入研究安全教育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增強師生安全意識,提升安全自護、自救能力。為切中肯綮,東明教育集團率先行動,決定研發實施生命教育課程,改進教學模式。聚焦學校和學生特點,遵循針對性、層次性、遞進性的基本原則,規劃和構建科學合理、循序漸進的生命教育課程體系,有序開展科學的情境化生命教育,解決家長和學生對安全問題重視不夠、認識不足的問題,引導學生意識到生命的脆弱及可貴,形成珍愛生命、享受生命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課程實施以情境化體驗為主要方式,幫助學生識別危險,自覺遠離危險,同時習得學生自我保護的技能,幫助學生在面對意外危險時能夠正確地自救與求救,培養「識險」「避險」「救護」的行為能力。

首先,搭建《生命教育》課程校本化實施框架。依據框架,分段、分模塊進行主題式設計,每個模塊分為小學低中高、初中四個學段,進行課題的確立及課程內容的設計,設置了「我與自己」、「我與自然」、「我與社會」三個維度,力爭覆蓋學生生活的全方面,充分挖掘學生生活中的問題,設計成真實情境任務,既能讓學生意識到嚴重後果,以引起警醒,從而促進自覺改進行為,又在提升必備技能上下功夫,切實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所有主題循環往復,螺旋上升。

比如通過對以前頻發的虐待流浪狗、流浪貓和隨意折花、踏草等案例的分析,認識到行為背後是對生命的漠視。結合具體案例,引導學生認識到應自覺保護自然界的生命,維護每個生命的生存權,給每個生命以尊嚴,從而培學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識。

再如通過對學生在上學路上逆行、不遵守交通規則等現象展開追因分析,找到問題出現的根源,通過開展情境化模擬演練及實地體驗等方式,解決學生知道卻做不到的問題,引導學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珍愛生命。

其次,組建課程實施模式研發團隊。為了確保課程實施質量,集團成立了由校長、分管校長、教育教學中心主任及骨幹班主任等組成的研發團隊,對標框架,充分挖掘安全平臺、安全教材、生活案例等課程資源,對課程內容及課程資源進行整合;精細化設計課時教學,以故事悟理,以案例說法,用典型視頻再現、情境創設及情境模擬等教學方式,提高生命教育的實效;同時我們選拔種子教師組成團隊,率先開展模擬講課並打磨形成範例,在全體教師中進行推廣,全面鋪開。

目前,《生命教育》校本化實施課程由東明教育集團逐步延伸到高新區金馬公學,實現高新區校際聯合開發,聯動教研,同時啟動,於開學第一周集中跟各年級學生見面。通過該課程的建構與實施,將提高青少年珍愛生命、享受生命的意識,培養「識險」「避險」「救護」的行為能力,為每個孩子的生命成長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關注安全、關愛生命」主題安全教育
    為更好地推動九月份安全教育宣傳月活動開展,提高我校中小學安全教育電影系列專題片觀影率,更好地發揮南海區首部中小學安全教育電影系列專題片的教育功能
  • 奧瑞斯國際安全學院助力生命安全教育,《雛鷹計劃》為孩子健康成長...
    生命安全是人類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11日 17 版)針對生命安全教育進行呼籲和加強,同時國家各部門針對生命安全教育一直是高度關注的問題。生命安全是生存的基本保障與權力,如何採用安全措施,防範各種危機事故的發生已成為我們當前刻不容緩的使命。
  • 生命教育主題書單引讀者關注
    6月6日,中國出版協會組織評選的生命教育主題書單在京發布。在朝陽公園北京書市現場,書單中的47本童書與讀者見面,受到現場讀者關注。不少讀者用手機記錄下心儀圖書的信息,期望在書市現場就能夠淘得此書。  讀者胡槿就是關注者之一,「因家住朝陽公園附近,又恰逢周末,便想為孩子淘些好書。本次推選出的『生命教育主題』童書讓人眼前一亮,解決了選書的煩惱。」  「每個人對疫情都有自己的理解,有得到和失去,有遺憾和成長。我希望從不同視角,給小讀者們還原真實的疫情,讓他們認識到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的《逆行天使》作者許諾晨說。
  • 國務院最新發布,關係到每個孩子的生命安全,家長也不可忽視!
    隨著各地天氣轉暖,不少孩子喜歡玩水,但我們卻看到了不少負面的消息。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近期,隨著夏季來臨,氣溫迅速回升,學生戶外活動增多,溺水風險增加。對此,國務院發布了1號預警,值得所有家長關注。
  • 珍愛生命,關注安全——廈門一中海滄校區舉辦安全教育系列講座
    為了遠離安全隱患,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增加高中生自我防範能力,保證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9月2日至3日,廈門一中海滄校區舉辦安全教育系列講座活動。9月2日下午,我校保衛科李曉峰副科長為高一年段新生開展了安全教育講座。
  • 用生命教育影響生命
    兒童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生命教育在這一階段,有其實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用生命去影響生命」,讓兒童在生命的源頭有豐富的生命體驗,感受生命的喜樂,把對生命的熱愛、尊重、理解融入心底,這需要學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場域中,抓住下面三個核心問題,幫助兒童感性地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將是兒童一生的財富。
  • 生命教育:父母和孩子的必修課
    之前分析原因,我曾經就家庭教育中挫折教育進行了一些討論分享,但今天,我更想說的是生命教育。同時,新型冠狀肺炎席捲全球,這場百年不遇的災難讓我們深切感受到死亡每天都是如此近距離地在我們身邊發生著。如何給孩子解釋死亡,正確認識生命,是擺在很多父母面前的一道教育題。在我們中國,很多父母都避諱和孩子談論有關死亡的話題。
  • 從新冠肺炎思考「繪本中的生命教育」,第一篇:何為生命教育?
    這場疫情使我們直接感知死亡距離我們每個人那麼近,促使我們去思考:會有很多生命的發問?這就為我們提供生命教育提供契機。繪本,我們會看到它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學性、藝術性、兒童性、教育性,是幫助孩子打開認識萬事萬物,認識生命教育的一扇窗口。讓我們不必以說教的方式教育孩子,這些繪本中的畫面非常豐富,文字淺顯,能夠傳遞給孩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 如何對學生進行生命安全教育
    受傷的生命在以後的生活中將會有驅之不去的陰影,這些無端的傷害事故時不時地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那麼是否該給我們每一個社會大眾敲響警鐘呢?身為教師,該怎樣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呢?廣大考生在面試中,往往對此類熱點事件或現象的具體內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導致答題內容浮於表面,得不了高分。為此,中公教育研發團隊針對如何對學生進行生命安全教育。
  • 教育,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關於基礎教育,臺灣水源國小的杜守正老師用生命做了很好的詮釋,他用音樂來傳遞教育的本質,在生活體驗中啟迪孩子們的心靈。課程是來自現實生活,它是自然而然長出來的。學習,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孩子們學到了什麼。作為教師,明白自己要什麼,能帶給孩子什麼,多點心思,教育可以很生活,而不只是分數的競爭。只有回歸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生動教育」讓每個生命都出彩
    何瑩娟校長和團隊對學校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理性分析,對學校新的增長點、切入點、支撐點、發力點進行了精準定位和科學論證,最終確立了「讓每個生命都出彩」的辦學理念、「養浩然之氣、立進取之心」的校訓、「感恩明理、團結創新」的校風、「博學善導、厚德和諧」的教風和「樂學巧思、求真尚美」的學風。
  • 從理解生命到「尊重生命」,最好的教育是教會孩子明白生命的意義
    這樣的觀念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點,孩子從小就在一個不充滿愛的環境裡生存,家長的寵物的生存方式都一幕幕的放在孩子的眼裡,這就影響了孩子對待寵物的方式。① 生命教育的缺失。很多孩子會有「不尊重生命」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家長對孩子沒有一個生命的教育,孩子的表現和家長有著很大的關係,家長對孩子沒有進行一個生命的教育,就會讓孩子從小對於生命沒有一個概念,對於寵物來說,沒有把寵物當作一個獨立的生命。② 唯成績論忽視人格培養。
  • 萬玉霞:在教育中升華生命
    在學校,對生命的關懷體現在每一個細節裡:每間教室門口都放有一排木製的矮櫃,柜子裡一格一格擺滿了備用的鞋子;學校的每一處洗手池邊,都擺放著一瓶稀釋過的洗手液,以免高濃度物質損傷稚嫩皮膚;為保護學生安全,每一套桌椅的尖銳稜角都被泡沫塑料包紮得嚴嚴實實……隨著對教育荒地的進一步深耕,萬玉霞把辦學理念不斷兌現在學校環境文化、有效德育、高效課堂、生命文化、卓越管理之中,形成了生命教育的文化鏈
  • AR助力學校和社區安全教育,保護兒童生命安全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開學第一天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大部分的主題都是安全教育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人,為了避免受害,必須學習安全知識,接受安全教育。聚焦安全教育的核心群體--兒童據媒體報導,我國每年因意外傷害而死亡的兒童超過20萬,平均每天有540多個兒童意外死亡。對於12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安全教育更重要的事情了。
  • 生命教育 |深圳市龍華區行知小學:戰「疫」之火淬鍊生命之花
    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就是在孩子的生活中,引導孩子體驗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幫助孩子安全、健康地生活,幸福、有價值地生活,活出生命的精彩。歸結起來一句話: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 「植」一個生命 給孩子最直觀的生命教育
    在這場與新冠病毒的鬥爭中擔心、害怕、黑暗、恐慌席捲而來每個人對生命都會有新的思考孩子們對生命的概念也似懂非懂但災難帶來的不僅僅只有恐懼也蘊含著一次成長的機會不如從栽種一棵綠植開始讓孩子們見證一個生命的成長感悟生命的含義懂得生命的珍貴DIY花盆利用易拉罐、各式酒瓶、洗衣液桶、椰子殼、蛋殼等等材料製成花盆
  • 教聯網時代的生命教育:智能與生命的雙和諧
    教聯網時代學生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異化主要包括生命關係的冷漠化、生命精力的分散化、生命素質的失衡化以及生命價值的混亂化。教聯網時代生命教育的價值追求在於促進學生信息素養與創新素養的均衡發展,推動科技教育與人本教育的齊頭並進,關注科技革命與生命進化的相輔相成。
  • 教聯網時代的生命教育:智能與生命的雙和諧
    教聯網時代學生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異化主要包括生命關係的冷漠化、生命精力的分散化、生命素質的失衡化以及生命價值的混亂化。教聯網時代生命教育的價值追求在於促進學生信息素養與創新素養的均衡發展,推動科技教育與人本教育的齊頭並進,關注科技革命與生命進化的相輔相成。
  • 參觀生命安全體驗館為生命保駕護航
    危害生命健康的事故每時每刻在發生,保護孩子的生命成為父母關注的焦點。為提高兒童及其家長的生命安全意識及技能,2018年4月14日早上,市婦聯駐萬江白玉蘭家庭服務中心社工開展「安全小能手」參觀生命安全體驗館活動,組織18戶親子家庭到東莞市生命安全體驗館接受體驗,合計36人參與其中。活動開始前社工派發了體驗小任務,讓小朋友在參觀的過程中回顧講解內容。
  • 珍愛生命,做好守門人 ——玉州區教育系統召開「生命至上,健康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暨班級安全管理專題培訓會
    為提高全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引導學生珍愛生命,進一步提升班級安全管理水平,11月23日,玉州區教育局組織舉辦了中小學生「生命至上,健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