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記者:張國俊 姜克紅 文/攝
福建武夷山是「萬裡茶道」的源頭,有著400多年紅茶生產歷史,其主產區位於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境內的桐木村。近年來,當地茶人在傳承古老製作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金駿眉」就是武夷山紅茶工藝創新中的代表產品,其採用野生小葉種茶的芽尖製作,茶葉外形細長如眉,茶湯色澤金黃透亮,香氣幽雅,滋味甘清,深受消費者歡迎。
以下圖片為新華社記者張國俊、姜克紅2017年4月15日所拍攝。
茶農在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境內的高山上採摘野生小葉種茶的芽尖(2017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武夷山桐木村茶農在展示生產紅茶「金駿眉」用的芽尖原料(2017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茶農在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境內的高山上採摘野生小葉種茶的芽尖(2017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武夷山桐木村正山茶業有限公司茶農在生產紅茶「金駿眉」(2017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武夷山桐木村正山茶業有限公司茶農在生產紅茶「金駿眉」(2017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武夷山桐木村茶農在展示成品紅茶「金駿眉」(2017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武夷山傳統紅茶「正山小種」技藝傳承人江元勳(右)在鑑品「金駿眉」(2017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武夷山傳統紅茶「正山小種」技藝傳承人江元勳(左)在鑑品「金駿眉」(2017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遊客(左二、左三)在武夷山桐木村品飲「金駿眉」等紅茶(2017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記者:張國俊、姜克紅 文/攝)
相關閱讀:
探秘昂貴的武夷山紅茶:一公斤茶用芽尖18萬個
來源:新華網 2013.4.17
(向下滑動查看更多)
這是生產「金駿眉」紅茶的芽尖(2013年4月16日攝)。
清明過後,正是武夷山茶農生產茶葉的繁忙季節。身價昂貴的武夷紅茶「金駿眉」就產於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境內海拔千米的桐木村高山。與傳統紅茶「正山小種」相比,「金駿眉」最大特點是採用芽尖製作,茶葉外形細長如眉,茶湯色澤金黃透亮,香氣幽雅,滋味甘清。據茶農介紹,生產一公斤的「金駿眉」大約需用芽尖15-18萬個。「金駿眉」以其選料精緻,工藝精湛,品質優良深受消費者的歡迎。新華社記者張國俊攝
茶農在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內的桐木村高山採茶(2013年4月16日攝)。
武夷山正山堂茶業有限公司工人用傳統工藝對採摘下的茶葉進行萎凋(2013年4月16日攝)。
武夷山正山堂茶業有限公司工人在製作紅茶「金駿眉」過程中用傳統工藝進行烘焙(2013年4月16日攝)。
這是製作好的紅茶「金駿眉」(2013年4月16日攝)。
武夷山正山堂茶業有限公司傳統紅茶製作傳人江元勳在鑑品「金駿眉」(2013年4月16日攝)。
紅茶裡的中國味
一周圖片精選(2018.3.17-3.23)
原來茶渣還有這樣的神奇功效!
【神奇的茶香】茶香百種,引人醉
春分飲茶,茶香,更宜人
3.20,讓自己更幸福一點
人民網專訪江元勳:做最好的中國紅茶
招聘|正山堂「職」等你來!
喝茶,就選胺基酸含量多的!
金駿眉茶湯上的「金圈」是怎麼來的?
闢謠!別再給茶葉農殘問題交「智商稅」了
三代執著修正果(二)
茶,構建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中國味道·國人驕傲
瑞雪,如何兆好茶?
正山堂閃耀「2018文明中華健康中國新年公益盛典
金駿眉創始人江元勳:復興中國紅茶的千鈞重擔,讓我不敢離開桐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