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一米六二考不上心儀舞蹈院校
男孩一米六,被分手300次
別讓孩子的身高,成為未來的短板哦^ @^
每年到了寒暑假,生長發育門診都會有很多例子,女孩來例假一兩年了,男孩已經長鬍鬚、喉結了,家長火急火燎的帶著孩子找到生長發育科醫生,問孩子還能不能長。
雖然很殘忍,但醫生們也只能如實相告—「無力回天」。
「如果小時候好好的進行身高管理,是完全有可能達到理想身高的,但是孩子骨骺已經完全閉合,沒有辦法再長了」。
身高對未來的影響已經日漸顯現,很多家長仍有疑問:身高對孩子而言,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小時候,孩子長不高,每個學期都坐第一排,天天吃粉筆灰。可能被同學笑話「小矮人」,受到欺負,影響學業,並且自卑心理。
權威數據表明,身高排在前30%的男性比排在後面的男性,收入高出35%;對女性而言,因為身高導致的收入差距也在24%。
可以說,身高已經在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財富和幸福。
有很多孩子發育異常,家長卻沒有充分重視,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時,往往已經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
「老經驗」不一定靠譜,這些長高誤區要避免
雖說孩子的身高是受遺傳因素影響,但父母的遺傳只佔60%—70%,30%的後天因素更為重要,在生長發育門診,經常會遇到一些家長因錯誤的觀念,使得孩子的生長落後而抱憾終生。
誤區一: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雖然身高和遺傳有緊密關係,但遺傳給的只是一個身高的範圍,上下有8釐米的差距。
如果孩子身高向遺傳身高的上限靠近,那就較為理想,如果往遺傳的下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矮。
調查顯示,我國有30%的孩子並不能達到理想遺傳身高。
誤區二:孩子現在高,長大一定也高
孩子還沒到正常青春發育年齡,突然長了並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可能長不高。
性激素加速骨骺過早閉合,使得生長空間縮短,成年後可能反而比一般人矮。
誤區三:孩子現在是晚長?
受遺傳因素影響,孩子晚長有可能的,通常晚長的孩子骨齡落後於正常孩子。
但有的孩子骨齡落後是由於生長激素缺乏,睡覺太晚,壓力過大,或疾病等導致的生長激素無法充分分泌。
如果是這個原因,孩子現在不高,以後也不一定能長高。
誤區四:青春期後還能長高
男孩變聲和女生來月經,是標誌孩子進入青春發育後期的特徵。
這個時候孩子的骨骼生長區(骨骺)已經接近閉合,身高開始進入停長倒計時,此時想再長高已經為時過晚。
身高增長慢,家長應警惕
如何判斷孩子身高落後呢?
每位家長都應該學會觀察孩子的身高增長情況,定期測量孩子身高可以幫助父母了解孩子身高、體重發育的狀況。
及時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早發現、早就診、早幹預。
最後奉上不同年齡段兒童身高對照表,對比一下您家孩子身高是否達標了,如果落後太多,建議儘早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