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有兩個重要的日子都會與溫暖的好天氣一起到來——「5.18國際博物館日」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博物館和遺產地作為歷史的守護者,為我們揭開神秘過去的面紗,引領我們展望燦爛美好的未來。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走過70載,新時代的博物館將擔任怎樣的社會角色呢?博物館又將如何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對話的平臺?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5.18 國際博物館日」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兩日」之旅吧!
國際博物館日是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旨在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的活動,時間定在每年的5月18日,每年確定一個主題。中國於1983年正式加入國際博協,隨後每年均組織紀念「國際博物館日」的相關活動。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已確定2019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
國際博協(ICOM )公布的2019年中文海報
該主題聚焦博物館作為社區、社群、社會活躍參與者的角色定位,倡導博物館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公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同時,博物館作為「文化中樞」,還應致力於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對話的平臺,維護文化多樣性,推動不同文化互聯互通、包容互鑑。新時代的中國博物館,要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文化傳承中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精彩
請持續關注北京文博最新動態!
資料來源:國家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協會
編輯:張旖旎
你 好 我 是 北 京 文 博
破 殼 於 北 京 市 文 物 局
我 正 在 招 募 心 靈 玩 伴
告 訴 我 那 會 是 你 嗎
文 博 圈 的 資 訊 小 喇 叭
滴 滴 答 滴 答
宣 宣 小 朋 友
和 宣 宣 一 起 說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