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天河區花城匯廣場,通往衛生間的通道有若干個防火門關著。
2018年5月15日,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城,殘障人士阿龍和海文正在通過無障礙通道。
廣州市天河區k11商場,殘障人士海文正在使用無障礙洗手臺洗手。
鑑定團
5月15日,天河CBD的商場迎來了4位特別的顧客,他們是視障人士韋琳、阿衝,肢障人士海文和曉龍。這一天他們作為南都CBD鑑定團招募的志願者,要通過自己的切身體驗,為天河CBD的商場友善度測評打分。
起點:體育西地鐵站
地鐵站工作人員開路
四人順利會師
上午9點30分,體育西地鐵站上班族們魚貫走出閘門,在急促的腳步聲中,夾雜著阿衝和韋琳的盲杖觸地的響聲,站內工作人員協助開路,讓他們順利抵達集中地點。
「這是我第一次到天河的商場『 逛街』。」韋琳是展融文化空間的實習生,剛到廣州工作不久,對於她來說,大城市的商超是個新奇又陌生地帶,在這裡,視障女性能否愉快地享受逛街購物?測試過程中一一得到揭曉。
阿衝是展融文化空間的負責人,20 17年,他曾為天河CBD整體形象提升從視障者角度為城市設計者進行實地走訪測試並提建議。這位「身經百戰」的測試員會玩滑板、正在努力學手衝咖啡,對於一切新鮮事物,他保有好奇探索的心,阿衝表示,「平時比較少去商場,但是有朋友約還是會去的。特別是有美食相約的時候,再遠的商場也會想辦法去。」
10點30分左右,從南沙趕來的兩位測試員海文和曉龍順利抵達體育西地鐵站,在站內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順利「會師」。
海文和曉龍在南沙一企業擔任客服人員,三班倒的工作有時需要工作到清晨時分才能休息。參與測試的前一天兩人凌晨3點下班,休息了5個小時後便踏上來廣州市區的地鐵。
對於這一天的測試,四位志願者顯得有些興奮。
第一站:天河城
好
盲道略缺
廁所、休息處人性化
從體育西路站C出口出發,第一小段路徑便迎來了挑戰:扶手電梯對兩位坐輪椅的測試員來說有難度,海文和曉龍需要一手緊緊地扶著電梯,另一隻手扶著輪子才能順利搭上電梯。
當步行到天河城負一樓的入口位置時,明顯的坡道設計適合給坐輪椅及使用推車的人使用,但對於視障者來說,則並非十分友善,光滑的地面無盲道設計,最終韋琳、阿衝在同行人員牽引下步入商城內。
商城區域內,CBD鑑定團的志願者們的第一個任務是找到無障礙廁所、電梯,檢查無障礙標識是否合理。
根據實地走訪,在天河城內,無障礙洗手間分樓層布置,需要通過公共區域的標識或前臺指引尋找到,無障礙廁所與電梯區接近,對於殘障人來說,出行尚屬便利。其次,商城的公共區域內,設置有不少給行人休息的區域,這一點讓測試員們頻頻點讚,海文和曉龍同時認為,「公共區域的休息處設置尚屬合理,椅子高度合適,也方便殘疾人使用。」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持續的廣播為殘障人士提供服務信息,需要殘障人士去服務臺諮詢。
服務人員可提供準確信息
隨後,四位志願者向商城的服務員發起第一個小測試,提問是否有無障礙洗手間及合適的休息區,以檢查服務員們對商場配套的熟悉度及待人的友善度。
在商城的配套方面,天河城的服務員可以清晰地指出配套情況。值得點讚的是,服務臺明顯設置了高低的位置,雖然沒有無障礙標識,但相對較低的位置,對於坐輪椅的殘障人士來說,會更便於溝通。當測試員到大門口準備檢查無障礙通道時,安保人員可以迅速提供幫助,給出準確信息提出北門和西南門設置有無障礙通道,方便殘障人士的出行。在天河城一路走下來,測試員們紛紛表示,體驗感尚佳,配套方面也比較人性化,殘障人士在區域內行走,基本做到無障礙。
第二站:時尚天河
一般
服務員外出巡視
電話無法接通
CBD鑑定團第二個測試點是時尚天河。在這一區域的測試中,測試員們將步行到A P M站作為終點,其間檢測區域內的各項硬體措施和軟性服務情況。
當測試員們沿著體育西地鐵站行走,抵達時尚天河入口處時,迎面而來的是手扶電梯,身手矯健的曉龍和海文快速倒轉輪椅,找準位置後,一隻手扶著電梯,另一隻手扶穩了輪椅的輪子得以順利下樓。這個過程中,不少路人主動為二者開路,也有人主動提出協助。
步入了時尚天河內,充斥著嘈雜的音樂聲、餐廳、化妝品混雜的氣味,「這裡是哪裡?跟剛剛的商場感覺非常不一樣。」阿衝忍不住提問。
根據指示牌的提醒,尋找到不遠處的人工服務臺時,桌面上擺放著「服務員外出巡視中,有事可撥打電話。」測試員隨後嘗試撥打客服電話諮詢無障礙配套時,在撥打數次後,電話依舊處於無法接通的狀態。測試員最終選擇放棄,開始自行尋找無障礙洗手間。
無障礙洗手間簡陋
服務臺後方為餐飲區,根據標識顯示,內部設置有洗手間,兩位坐輪椅的測試員順利找到了坡道,由於傾斜角度較高讓他們上坡顯得有些吃力。在他人協助下,來到位於該區域的洗手間。
「我的腿腳還算方便,可以上去看看。」海文主動提及到洗手間內查看具體情況,在南都CBD T IM ES記者的協助下,海文步入了洗手間區域內。空間內每一個廁所都有臺階,對於使用輪椅的人來說,並非一個友善的區域。
實地走訪發現時尚天河內設置的無障礙洗手間,位於3號門附近。廁所設計十分簡陋,僅有一個馬桶,內部沒有設置合適的洗手臺等配套。
對於殘障人士來說,要找到這個洗手間,並非一件容易事。走訪過程中,南都CBD T IM E S記者發現,沿途的無障礙標識十分不清晰,無法讓殘障人士獲取到準確的信息,除了男女廁標籤,整塊指示牌上僅僅顯示「母嬰」功能。
各主要出入口缺無障礙通道
時尚天河的使用體驗,整體感覺較差。走訪過程發現,區域的各個主要出入口均無設置適合殘障人出行的出入口,作為接駁交通的主要出口,在A PM入口處,同樣沒有設計無障礙通道。
在這個空間內,殘障人士會面臨不少挑戰,如對坐輪椅的殘障人士來說,上下坡是個比較大的問題,坡度設計不合理,過於陡峭容易有後翻的危險,而視障者們則被嘈雜的音樂聲亂了方向。
第三站:
花城匯北區
一般
無障礙廁所形同虛設
當測試團成員抵達黃埔大道站時,已是中午時段,周邊寫字樓的人開始聚集到北區的餐廳就餐,這個過程也考驗了區域內的服務指標。
測試先從區域的硬體配套展開。在指示系統上,並不能明眼看到無障礙指示,根據工作人員的指引找到了位於北區的其中一個洗手間位置,需穿過餐廳後側的通道,充滿了各種油煙的味道,隱藏其中的洗手間並不好找。當四位測試員來到洗手間後才發現,這裡並沒有配套無障礙廁所。
隨即又轉移到了8090空間附近的洗手間,這裡同樣聚集了較多餐廳,根據洗手間標識,一路尋找,沿途需要推開兩扇沉重的大門,在路人的幫助下,海文和曉龍才得以順利找到洗手間,然而,陳舊的配套以及損壞的無障礙廁所,讓他們望而止步。
對聲音、氣味敏感的視障者們而言,這個區域內,埋了不少「雷」,阿衝表示,「和剛剛的時尚天河很像,味道、聲音都比較雜亂,不容易辨別方向。」
第四站:K11
尚可
服務暖心
無障礙通道待完善
為了選擇便於殘障人士行走的路線,測試團從花城匯下層區域進入K11,抵達第一個明顯的入口時,並沒有設計無障礙通道,隨後在安保人員的協助下,找到了較為隱蔽的無障礙入口。
四位測試員進入K11時,帶有香薰、爆米花等氣味的空氣,讓視障者感受空氣環境相對一般。除了這一點不適應外,在K11,四位測試員頻頻為商場的客服點讚。這裡沒有合適高度的詢問臺,但客服人員主動站出客服臺,為殘障人士答疑解惑。 「這裡的直梯現在還沒有開放使用,如果要上樓,可能會有點危險,需要手扶電梯。」
當曉龍和海文表示自己沒問題時,客服人員顯得有些擔憂,一路陪同到電梯口,並協助二者上電梯抵達負一層的位置。
當發現測試員在走錯前往洗手間的路時,客服人員又再次折返,給予提醒。
無障礙洗手間合格
空氣氣味過濃
在清晰的指示標籤下,測試員們順利找到了洗手間位置,配套完善,除了扶手馬桶還設置有洗手盆,且洗手間環境乾淨。
隨後在走訪的過程中,測試員們對這家新晉的網紅商城點讚,也不忘「挑刺」。阿衝和韋琳均認為,「空氣氣味是個比較大的問題。」對空氣環境敏感的殘障人來說,通過實地走訪察覺出差異感。相對適中的廣播,並沒有存在太大問題,走訪時並沒有廣播播出,無法從中獲取需要的信息。
靠近最內側的直梯為殘障人適用的直梯,帶有標籤,但通過觸摸,阿衝和韋琳表示,雖然配有盲文,但觸感不是特別清晰。
在準備結束這一天的測試時,測試員們被埋了個「小雷」。
步出K11的東門時,測試員發現這裡只有樓梯沒有斜坡,在服務人員指引下,穿過被綠植包圍的通道,來到了一處斜坡位置,銜接處一個不起眼的小臺階,當兩人準備下臺階時差點讓海文的輪椅向前撲。觀察後發現,這裡並非殘疾人使用的斜坡,而是車輛適用的通道。因為目前暫時未開放使用,未有通車的情況。隨後,測試員們在K11西門處找到了無障礙通道。
我們對商場的測試可能不夠專業,但是意義重要,我們希望用實際的測試表達對城市友善度的提升,只有公共設施更友善,殘障人在這個城市裡的生活才會更便利。——— —— —— 阿衝
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對各種大型商超創建或者申請之前,把無障礙這一塊的標準強制化,才能更好地體現現代都市的人性化。——— —— 海文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鄭雨楠 夏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