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西路、南京東路、徐家匯、五角場……上海四大商圈的無障礙設施有哪些「障礙」?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過:在上海繁華的街頭和商圈,往來的皆是行色匆匆、步履輕快的男女,卻鮮有坐著輪椅的老人、殘疾人。後者的出行,是否便利?記者近日實地走訪了上海人流量密集的四大商圈——南京西路、南京東路、徐家匯、五角場商圈,發現了一些問題。
無障礙設施的供給水平及使用便利度,是考驗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尤其隨著上海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無障礙設施的使用者,已不局限於殘障人群,而是覆蓋到了廣大行動不便的老年群體。近年,上海不斷加大無障礙設施建設、完善布局,但仍無法滿足殘障人士與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的出行需求。究其原因,無障礙設施布局功能設計欠合理,以及後續管理難以跟上是關鍵。
多處盲道鋪設不合規範,視障者不敢獨自出行
盲道,按使用功能分為行進盲道和提示盲道。住建部2012年公布的《無障礙設計規範》是目前通行的國家標準。國內盲道鋪設原則上應參考這一規範。
《規範》規定,盲道應連續,應避開樹木(穴)、電線桿等障礙物,其他設施不得佔用盲道。但盲道「不連續」、共享單車等障礙物佔道現象在4個商圈均有發生。
五角場商圈標誌性的建築是橢圓形「鳥巢」,從「鳥巢」下部的空間延伸出五條路,分別連通商圈的五個「角」。不過,如此重要的交通樞紐空間,卻並未規劃盲道,以至於盲道在地鐵站口「斷頭」。
五角場商圈的標誌性建築——橢圓形「鳥巢」下部通行空間沒有設置盲道,以至於在通往10號線地鐵處出現明顯「斷頭」。唐燁攝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徐家匯商圈的太平洋百貨門口。盲道經過上海六百門口,在拱橋前中斷,中間途徑一個車流密集的路口,再到太平洋百貨門口,近百米的距離,未設盲道指引。也就是說,盲人根本無法依據盲道,獨立找到,並進出附近商場。
盲道在徐家匯商圈太平洋百貨門口到上海六百間斷頭了,還設了一排圓球阻隔著。杜晨薇攝
盲道佔用現象,則在人流量大、人行道窄小的南京西路商圈普遍發生。與南京西路呈T字交錯的茂名北路上,有地鐵2、12號線的換乘站,也連著滬上著名的餐飲街區吳江路,來往行人眾多。T字路口兩個拐角處,停放著眾多共享單車,幾乎覆蓋掉了茂名北路的盲道,行人難以通過。而在南京西路恒隆廣場背後的一段奉賢路上,更是密密麻麻停滿單車,將整條人行道全部佔據。
南京西路商圈奉賢路旁佔道的共享單車。杜晨薇攝
與南京西路呈T字交錯的茂名北路上,共享單車幾乎覆蓋掉了盲道。杜晨薇攝
《規範》還規定,盲道應與人行道走向一致,應避開非機動車停放位置。不過在五角場商圈翔殷路(從黃興路到國定路,靠近合生匯一側)一帶,盲道不僅沒避開機動車停放位置,甚至被迫與非機動車「同行」。翔殷路由於前期規劃時缺少非機動車道,便在原本寬約5米的人行道中樹了一排鐵柵欄。柵欄裡側3米寬的區域作為人行道使用,外側2米作為非機動車使用,而前期鋪設的盲道則被划進「外側」,與非機動車同行。記者觀察到,該路段通行的非機動車頗多,其中不少是行進速度較快的電動車,給盲人行走帶來極大安全隱患。
五角場商圈,人為設置隔離柵欄後,盲道與非機動車並行。唐燁攝
此外,《規範》建議,盲道顏色宜與相鄰的人行道鋪面的顏色形成對比,並與周圍景觀相協調,宜採用中黃色。目的是為視弱人群在辨別盲道時提供便利。不過實際情況是:各商圈周邊人行道及盲道基本都採用同一種顏色,視覺上難以分辨。
商圈內絕大多數盲道呈與地面一致的顏色。杜晨薇攝
不止一位盲人朋友告訴記者,依靠盲道完成獨立出行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在非常熟悉的生活區域。如果盲人始終要依靠身邊親友協助出行,盲道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根本意義。
「人為路障」多,輪椅之路難走
聯通性強、順暢度高的道路,是輪椅使用者出行的重要設施保障。不過在五角場商圈,記者卻發現,為了治理非機動車亂停放、亂設攤等違法現象,路面上直接設置了不少「人為路障」。
在五角場商圈,翔殷路靠近國定路(合生匯一側),8個胖墩墩的碩大圓球一字擺開,將5米寬的人行道隔斷了。圓球間距非常小,別說輪椅車,就連行人在經過時,腿部也會剮蹭到圓球。記者了解到,管理方之所以擺放這些「大圓球」,是為了阻止亂設攤的無證小商販進入人行道。該路段因有一處客流量大的公交車站,原來不少無證小商販在車站前擺攤,設置障礙物堵住這條路的進出口後,拉貨的平板車被擋住了去路,小商販亂設攤現象卻是被管住了,但輪椅使用者也不得不止步於此。
五角場商圈,翔殷路靠近國定路(合生匯一側),8個胖墩墩的碩大圓球一字擺開,將5米寬的人行道隔斷了。唐燁攝
在合生匯靠近黃興路一側,鋪設了一條約4米寬的小道,從地鐵站走出來的行人大多要經過這裡。不過,在路的一端,卻擺放著10個小石墩,石墩之中則設置了一個可以移動的金屬柵欄。合生匯一位保安說,因這條路經常常有行進速度較快的非機動車通過,設置路障,可以減少通行的非機動車數量,是出於對行人的安全考慮。不過,記者在現場感受到的,更多是不便:因石墩間縫隙過小,不少行人乾脆從石墩旁的草坪上踏過去,輪椅車則根本過不去。
合生匯靠近黃興路一側,擺放著10個小石墩。唐燁攝
梅龍鎮廣場、恒隆廣場、中信泰富,是南京西路商圈的三家大型商業體,為了方便輪椅使用者進出商場,從馬路到商場門口均設有便於推行和滑行的坡道。但在實際使用中,記者發現,因坡道旁大都未設置用於保護安全的扶手,易造成輪椅溜坡現象,存在安全隱患。
南京西路上,商場門口均設有便於推行和滑行的坡道,但無扶手,實際使用中容易造成輪椅溜坡,有安全隱患。杜晨薇攝
更令人感到失望的是,即便輪椅滑到商場門口,卻依舊還有一道「障礙」——在梅龍鎮廣場、中信泰富廣場的玻璃大門前,均設置了1-2級臺階。儘管臺階高度只有不到20釐米,卻把輪椅上的消費者擋在了門外。
中信泰富商場門口,仍有十釐米高的臺階阻擋。杜晨薇攝
升降梯設置不足,個別輔助攀爬機形同虛設
這四個大型商圈都處於上海重要的交通樞紐,尤其五角場和徐家匯,周邊交通情況錯綜複雜,行人過街往往要通過地下通道或地上天橋等輔助設施。因此,方便輪椅使用者上下的升降梯是記者走訪調查的重點。
在五角場商圈,下沉式廣場是到達周邊商場的關鍵性通道。此前,除合生匯一角外,其他四個角從下沉式廣場到地面,均有升降電梯或坡道供輪椅上下使用。合生匯則在上下樓梯處加裝了一部「輪椅專用攀爬輔助升降機」。不過記者日前發現,這部輔助升降機根本無法正常使用。升降機旁提示說「市民和遊客不可以自主操作」,且從機器的複雜外觀看,市民也很難親自操作。但現場既沒有相應的工作人員幫忙,也沒有留下可供聯絡的聯繫方式。記者嘗試按下升降機旁「疑似」召喚按鈕,沒有回應,最終也沒能開啟這部輔助機。
五角場商圈通往合生匯一角,「輪椅專用攀爬輔助升降機」讓人不知道如何使用,也找不到召喚按鈕。唐燁攝
徐家匯商圈「上下難」的情況更甚。因匯金、港匯、太平洋百貨、美羅城、東方商廈等幾大核心商業體分立在由虹橋路、華山路、衡山路交匯形成的五岔口的各個角落,行人要想穿過馬路,去另外一座商場,必須經過地道或天橋。可記者觀察到,天橋各個上下口及地下通道內,均不設方便輪椅上下的升降梯。
無障礙衛生間設在商場二樓以上,使用不便
衛生間是商圈重要的公共設施,但記者發現,一樓不設置衛生間幾乎是商場的慣例,在記者走訪的4個商圈、近20家商場中,僅有美羅城,中信泰富廣場等極少數商場在一樓設有衛生間,其餘商場衛生間,全部在地下及二層以上。
在南京東路上的新世界,一樓的標識牌上清楚顯示公共廁所以及無障礙廁所在二樓,而大部分百貨商店連這樣的標識牌都沒有。唐燁攝
記者了解到,一層是商場租金較高的樓層,而衛生間勢必要佔據一定空間,商場從經濟利益角度考慮,不在一樓設置衛生間。對於殘障人與與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去衛生間還要乘坐電梯到二層,顯然是不太方便的。
而即便是通過升降電梯在二層或者底層找到衛生間,也未必就能順利使用。在南京東路商圈的市百一店,位於二樓的無障礙衛生間大門緊鎖,商場內售貨員告知,「這裡不對外開放」。在徐家匯商圈港匯廣場,無障礙衛生間同樣被鎖上,無法使用。
在南京東路商圈的市百一店,二樓的無障礙廁所大門緊閉。唐燁攝
還有一些商場,儘管闢設了無障礙衛生間、且開放,但從輪椅使用者動線角度考慮,仍有諸多不便。在南京東路商圈永安百貨,記者根據商場的「無障礙衛生間」指示牌行進,發現要想到達二層走廊盡頭的衛生間,需要先經過十幾級下樓臺階,且這段高度差並沒有相應的升降梯和坡道連接,對於輪椅使用者而言,如同「天塹」。
在永安百貨,記者根據商場的「無障礙衛生間」指示牌行進,發現要想到達二層走廊盡頭的衛生間,需要先經過十幾級下樓臺階,且周邊沒有無障礙通道。唐燁攝
建議:參考已有先進經驗,規範無障礙設施布局及使用
從記者的走訪結果來看,儘管四個商圈的無障礙設施布局基本完善,但囿於設計缺陷和管理欠佳,在使用便利度上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間。借鑑現有的、先進的無障礙設施設計和管理經驗,來看看商圈還能為殘疾人士、老年人做些什麼?
一些專業人士指出,在規劃和建設盲道時,應充分考慮盲人使用者的實際使用情況,在符合相應規範的前提下,儘可能從人性化角度入手設計動線,讓盲道能真正為盲人所用。
建議更多設置紅綠燈提示系統。當前,多數發達國家紅綠燈路口均有聲音加觸感提示。以日本為例,為了方便盲人過馬路,日本的紅綠燈旁都安裝了一個名叫「附音響裝置信號機」的裝置,它能在綠色信號燈時發出「布穀、布穀」的聲音,提醒盲人過馬路。此外,燈杆上還有可以控制紅綠燈按鈕。盲人或腿腳不便的老人,只要按下按鈕,即可把綠燈時間從19秒,延長到32秒。目前,在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街道各主幹路口已經設置了幫助盲人識別路口情況的聲音提示系統,有助於保障盲人通行安全;北京三環內部分街區則設有人工紅綠燈按鈕。
日本給行人用的按鈕紅綠燈。資料圖片
引導商場增設出入口無障礙坡道,並在門口張貼無障礙坡道的位置提示標標識。很多商場都有多個出入口,但無障礙坡道往往只有一個,且不在主要出入口,由於沒有位置提示,這些坡道都比較難找。而在日本,不少商場都有鮮明的無障礙坡道標識。例如,南京東路上的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借鑑日本商場經驗,圍繞商場設置了兩個以上無障礙坡道,且在正門口醒目位置貼有銅牌,標明了無障礙坡道位置以及商場服務電話。
新世界大丸百貨的無障礙指示銅牌唐燁攝
規範開放無障礙衛生間。保證已有無障礙衛生間正常規範使用,與其他普通衛生間同時對外開放,並引導商場儘量在一樓也設置無障礙衛生間。
增設路面障礙時,相應預留輪椅通道。個別路段基於城市治理考慮,不得不以設障方式阻擋攤販、非機動車時,應充分考慮輪椅使用者需求,預留個別輪椅通行口,保障輪椅使用者順利通過。
完善商場內無障礙設施標識與服務體系。針對商場一樓服務臺、電子服務指南等已有的導引體系,有必要在標識停車、餐飲、購物等信息基礎上,同步標識無障礙設施信息,讓殘疾人及老年人方便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