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與太極拳

2021-02-08 中國太極大學


       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觀承認世界的物質性,認為宇宙中陰陽相生以致生生不息,而陰陽互濟可生三才。三才者即天,地,人也。上天下地人居其間,這是宇宙的空間。

       現代哲學認為世界是物質,同時也應是辨證生成的。以矛盾統一規律來解釋,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任何矛盾之間都有中庸,矛與盾加中庸成為三才.人居有內因先決條件,只要能藉助天時和地利的兩個外因條件,三者合一,萬事皆成.練太極拳也不例外,無論是練拳,還是用拳,都應藉助天時,地理自然條件,拳藝才能有所成。

       將三才之義借喻人體,則有三身之謂。三身即精、氣、神。精足,氣滿,神聚方為健康之相。精氣神之舍為三丹田,上丹田為天門(百會穴)、下丹田為地戶(會陰穴),中丹田為氣海。天門主神,地戶藏精,氣海蘊氣。精、氣、神乃生命之根、造化之源,因此,練好太極拳重視練好丹田功。



       三才借喻太極三節,三節明而招熟,則勁通勢成。三節是指人的整體或局總均能分為上中下(或梢中根)三節。若以全身而言,臍鼻為中線。頭部為上節,頭頂至咽喉之間 ,即梢節;胸為中節,咽喉至下丹田之間,即中節;腿部為下節,自大腿根至兩腳之間,即根節。若以腿部而言,胯為根節,膝為中節,足為梢節;若以人體中部而言,則胸為上節,腹為中節,丹田為下節;若以臂而言,則膊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人體局部三節可以此類推 之。要知三節,明三節,用三節。拳論曰:"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滿腹是空;下節不明,顛覆必生。"此理強調 人體軀幹三節的技擊作用。練拳求功,還要注意四肢三節的作用,梢節能領,中節跟護,根節摧功。 



       三節互用是技擊成功之決。拳論曰:"如長蛇之陣,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其身則首尾相應。"此為三節互用,上下周全、內外統一,技擊方能取勝。 

       三才又能喻為三合。明三節,懂三合是練太極拳應注意要領。三合有:內三合、外三合之分,其稱之為六合。外三合,即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這是強調 上下相隨的做法。外三合有同旁三合,異旁三合:左手與右足相合,右手與左足相合 ;左肘與右膝相合,右肘與左膝相合;左肩與右胯相合,右肩與左胯相合。這是隨 上肢腰的圓轉形成的上下相合。另外還注意頭與手相合,手與身相合,身與步相合,這都屬於外三合的範疇。外三合合好拳勢正確,則內氣暢通,技擊用招定能成功。特別是,更顯示外三合作用 。

       所謂內三合,即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這裡術語概念取義不同。特專指練太級拳而言。"心"是人們共性產物;"意"指的是級太極拳的個性,有特定的意念環境;"氣"這裡概念外延較廣,既能指人們呼吸之氣;"力"也是專指太極拳的勁力。筋與骨全指的是各照本位,隨其自然,這樣能氣血暢通,肌肉豐滿,神經敏捷。反之,背筋錯位,氣血受阻,局部疼痛變腫,神經失靈。

       內三合練好,演練者自然會心與目合,肝與筋合,脾與肉合,肺與身合,腎與骨合,五藏能與筋、骨、皮、肉相合,這樣方可做到上欲動而下自隨 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則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合之,三節運用可以達到"一靜而無有不靜,一動百骸皆隨"的功夫。

 


       三才在推手較技中作用很大。推手較技是矛盾對立統一規律的演試,要求"不丟不頂",因此,推手中就有三根、三防之說。三防既然指上中下、左中右的三防,又可特指防卸中的三道線。與人交手,如上戰場,兩手交鋒,為第一道防線;肘與肘相交,為第二道防線;用身體迎接防守,為第三道防線。三根之說,指的是下肢的虛實變換,下肢紮根是隨上體負重而變,根是根基,有根才有繃。根基不牢,全身散亂既無進攻之力,也沒有防禦之能,逢交手必存三根。受"不丟不頂"原則的限制,前弓腿為第一根,兩腿之間為第二根,後弓腿為第三根。搭手須記三個要點:一繃接折中;二微收適時:三旋轉合理。推手求懂勁有正確與錯誤三點。正確做法:繃勁、逼勁、引勁。繃勁為先,然後再練逼功、引勁。繃勁是母勁,是推手的中庸之勁,它既然不是矛,也不是盾,是矛盾相交點,繃勁能沾隨對方之勁圓轉變化;逼勁為矛,是主動進攻之勁,向對方的中線進逼,偏正急收,目的是迫使對方勢背、勁空,我趁機變招而擊之;引勁是引誘手法,誘惑對方進入我包圍圈中,使對方招空、勢背、勁丟,距離拉長,我趁機而擊之取勝;逼勁、引勁都是有意而做。



       錯誤做法:頂抗,丟偏,呆滯,這種弊病是推手常見現象,是不懂太極陰陽之理而形成的。頂抗者不能視對方情況用力,總是冒然進攻或反抗,這樣最易被人借力;丟偏者不會防禦,繃勁丟失,這也是推手大忌,最易被趁虛而入;呆滯者,搭手不變,固守一點,常上當受騙,被人所制。

       三才喻在太極拳散打之中,可為三攻、三防,三攻三防以人體客觀條件而定。三攻指的是攻上盤,攻中盤及攻下盤;或擊左、打右,取中間。三防與三攻是相對照的,攻防須得辯證求之。拳諺講:"打上必防下,打左必防右",這是配引法三攻的妙用。上引為了取下,下引為了取上;打左為虛,實取右旁;虛擊右旁為了擊左,兩面虛擊為了取中,引擊虛實不定。要虛虛實實、實實虛虛,人不知我,我獨自明。用招有時三線同時進攻,如金剛搗碓勢,左手前擠上繃,右手隨後進擊,從下向上依次擊襠穿咽喉、戳眼睛,兩手交替纏繞;下肢用右膝頂襠,右腳踢臁骨取襠,落腳跺腳面;右拳裡纏外崩擊對方中部襠腹部。


 

       前招後招勢,根據動作特點可破內通背勢。若對方利用扛杆背臂前摔,我用前招勢,內氣下沉,下體放鬆,兩膊繃勁不丟,右臂指尖前穿,讓過對方肩頭支點,立即逆纏,用曲肘橫擊對方部耳門。同時,左手擊打對方,下肢用腳橫鉤提對方馬步,破壞對方下盤,三點同時進攻。 

       擒拿法控制位置多在體三節之上,上肢取對方腕、肘、關節;下取對方踝、膝、胯,巧用扛杆之理,迫使人違背生理結構,迫使對方關節錯位,我趁機擊之。

       總之,學太使用拳,須研習三才,要明三才辯證地用三才,這樣既然能守中庸,又能擇優矛盾相濟相用,太極功夫才能達到上成。



       編輯:駿馬奔騰

微信名:中國太極大學

微信號:ZGTJDX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_^

投稿郵箱:chinatju@hdc.edu.cn


相關焦點

  • 論「三才」與太極拳
    以矛盾統一規律來解釋,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任何矛盾之間都有中庸,矛與盾加中庸成為三才.人居有內因先決條件,只要能藉助天時和地利的兩個外因條件,三者合一,萬事皆成.練太極拳也不例外,無論是練拳,還是用拳,都應藉助天時,地理自然條件,拳藝才能有所成。 將三才之義借喻人體,則有三身之謂。三身即精、氣、神。精足,氣滿,神聚方為健康之相。
  • 「大樹●健康產業杯」嘉興市首屆千人太極拳展示會暨第三屆太極拳輔導站交流大會圓滿結束!
    「大樹●健康產業杯」嘉興市首屆千人太極拳展示會暨第三屆太極拳輔導站交流大會圓滿結束!
  • 孫氏太極拳簡介
    無極式是太極拳的根,因此孫氏太極拳與武氏太極拳從根子上就不同。此外,孫氏太極拳的立意是作為孫氏武學的三大基礎之一,是孫祿堂構建的天地人三元武學體系中的一元,這更是武氏太極拳所不具備的。所以,孫氏太極拳與武氏太極拳在技能基礎、核心效能與立意上都存在著質的不同。這也說明當年孫祿堂先生在研究過郝為真的太極拳後,並沒有傳承郝為真的太極拳,而是創立了自己的太極拳。
  • 三才對姓名如此重要,你知道三才是什麼嗎?
    所以所謂的「三才」在周易中是指『天』、『人』、『地』三者,所謂的「三才之道」在《周易》中專指天道,人道,地道三者。人立於天地之間,上跪天下跪地中跪父母便來源於此。綜上所講,姓名學的三才,借用了《易經》天人地旳觀念,於是衍生出姓名學的三格,所以運用這個派別斷姓名吉兇的學問叫「三才派」,後來曰本人熊畸健一在此基礎上創立了五格剖象法,也稱為五格派,他把「三才派」的三才成功地貫融到該學術裡面,稱為天格、人格、地格。
  • 難得一見晚清劉培中珍貴太極拳視頻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十四歲,是年春二月受道長(祖師)之命、跟隨梁仲銘學習太極拳,每日以二、三招,反覆練習,隔年梁仲銘授太極拳一百零八式使用法,舉凡出掌換式,及手眼身法步法等要訣,均詳加解釋。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十六歲,是年一月十四日晚,於北京中南海懷仁堂練所習太極拳。祖師觀後謂:『此拳不能防身自救。』
  • 人如何通過三才改變命數?簡潔說明「天地人三才」的道理
    天地與人,為「三才」;日月五星,謂「七政」。還有一種說法是「天地人三才,日月星三光」。這裡都提到了三才,而三才裡的天、地、人究竟是指什麼?蘊含著怎樣的道理?從這一概念中如何解讀出「命由天定」的局限性呢?
  • 晚清劉培中大師珍貴太極拳視頻,難得一見!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十四歲,是年春二月受道長(祖師)之命、跟隨梁仲銘學習太極拳,每日以二、三招,反覆練習,隔年梁仲銘授太極拳一百零八式使用法,舉凡出掌換式,及手眼身法步法等要訣,均詳加解釋。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十六歲,是年一月十四日晚,於北京中南海懷仁堂練所習太極拳。 祖師觀後謂:『此拳不能防身自救。』
  • 八字起名 姓名學三才是什麼
    什麼是姓名學的三才配置  所謂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它們分別是天格、人格、地格數字的個位數。天、地、人三才數理共計10個數,如果個位數是0,則按10計算。以數理來劃分五行。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剋相生。這樣,根據數理與五行之間的內在聯繫,推算出來的配置關係即為三才配置。
  • 什麼是姓名裡的三才五格
    總格就如植物的根,根好則枝繁葉茂。 因此,名字吉兇一定要看總格。外格:外格通常指和社會上的關係的融洽程度。對人生的作用不是很大,在預測當中也很少去用。外格的數理不用重點去看。(三才)什麼是三才:三才代表天地人,三才的吉兇,嚴重影響一個名字的好壞。三才也說明了父母和自己,自己和子女之間的相處關係和緣份。
  • 奇門預測三才之道
    三才具而萬物興榮,天地始現生機。奇門預測體系,源於天地運化之理,正是基於三才之道而設,故時時處處體現著三才的辨證關係。欲精奇門之道,須識奇門三才之理。三才之道,乃奇門遁甲預測體系之靈魂。奇門屬古之「三式」之一,何以稱三?三才也。奇門起局,以一氣統三元,此奇門三才之由始也。立盤天地人,以應天地間萬物,此奇門三才之根基也。三奇日月星,神出而鬼沒,此三才之用也。關注:奇門遁甲法術。
  • 為什麼取名要講究「三才五格」?
    命理取名不光要配合八字五行,還需符合五格三才,綜合考慮才能做到完全。五格三才剖象起名法是依據《易經》的「象」「數」理論,參照姓名的筆畫數和一定規則建立起來天格、地格、人格、總格、外格五格數理關係,結合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理論,來推算人的各方面運勢,用這種方法取名,能夠參透名字本身的好壞,結合命理情況做一個全面的剖析,經過這種方法取出來的名字,更加符合風水。
  • 【江蘇文藝|李石村】三才還債
    三才還債                  李 石 村          三才,是我的老侄。他,小學文化,點子多,悟性高。〝三才呢?〞〝還在田洞呢。〞侄媳一跛一跛走出屋朝田洞扯開嗓子喊了幾聲,沒有應答,只有回聲在死寂的田邊的坳裡迴蕩。我吸完幾支煙,方見他牽回牛拴好,進得廳堂。侄媳一跛一跛從廚房端出幾道己經涼了的菜。一碟鹹魚頭炒青椒。三才見我兩眼盯在碟兒上,笑道,〝前幾天上圩便宜躉了半簍商家賣剩的鹹魚末兒碾成粉摻在豬潲裡,那豬可開胃了,把個肚兒撐得圓鼓鼓的。
  • 破解三才五格姓名測試
    不少網站都提供姓名測試算命,我且先看看上面的得分,研究一下規律:姓名測試,姓名打評分,姓名算命,姓名分析,在線三才五格五行吉兇剖象姓名測試打分,根據周易三才五格取名法為您評測姓名-中華起名網【姓名測試】姓名測試打分算命_姓名打分_姓名測試打分生辰八字 - 美國神婆星座網每家網站都寫得天花亂墜:易經、五格剖象法、五行起名、五格起名、三格數理。
  • 姓名學:三才五格起名法
    但是幾十年前,從日本流傳到中國的三才五格起名法,由於其簡單易學,不論有沒有周易知識,都可以把這個起名方法學會。所以很多夫婦在給孩子起完名字後,都到網絡上查一查,看看自己孩子的名字能得多少分。很多網站,因為三才五格起名法程序簡單,設置了用這種方法免費為姓名打分,以所得分數高低來決定名字的好壞。
  • 姓名的三才五格是如何計算的?
    天、人、地三才:姓名數理的「天人地三才」是指姓名五格中的天格、人格、地格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簡稱「天人地三才」。「天人地三才」在姓名數理中是比較重要的。起名時一定要注意天人地三才的數理吉兇。天人地三才的吉兇,是把天人地三才數理換算成五行,再判斷吉兇。如天人地三才:數理為6.8.9,五行就是土金水,五行是相生的,因此天人地三才為吉。
  • 姓名學七大流派之三才派
    姓名學的三才,借用了《易經》內天、人、地的觀念。由此誕生了姓名學的三才,天格、人格、地格。因為論斷的主題是三才,所以這個派別稱之為三才派。三才派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姓名學最早的歷史傳承,屬於比較早期的派別。三才浱論斷一個名字的基本原理是以文字的筆劃數五行生剋來論斷吉兇。
  • 成人太極拳
    成人太極拳,教練團隊功夫純正,品德兼優教學科學規範,理論紮實,經驗豐富,深受廣大學員好評。深圳的太極拳館都開有什麼培訓班,太極拳培訓班收費標準 深圳的太極拳館大多開設的均為成人、少兒、私教一對一和企業培訓班,以深圳陳自強太極學堂為例,這家拳館的成人班有短期、長期等類型,收費由短期的一千多元到全年九千元不等。
  • 太極拳的剛柔
    太極拳招生信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百度「太極雲水網」小編微信syjh5566太極拳的剛,不同於一般外家拳之剛。外家拳的剛是靠肌肉韌帶的收緊而發出來的,用力則顯有力,不用力時,則甚輕浮。而太極拳的剛勁是在全身放鬆的情況下,在意念的指導下用內氣催動的內勁。太極拳的柔,也不同於一般的柔。一般的柔,一柔即軟,如同一堆爛泥。而太極拳之柔卻是柔中寓剛、外柔內剛。
  • 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第一層次 先學好拳架學習太極拳,我們之前說過,先要練好下盤的功力,把腿上的勁練出來之後,再開始練習太極拳的拳架。在練習太極拳拳加要的過程中,不要著急,如果可以的話,先練習簡化太極拳24式,從24裡尋找練拳的感覺。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在中國臺灣展現崢嶸後……(連載)
    臺灣忽雷太極拳主要推廣者之一,忽雷太極拳第三代傳人陳應德弟子。1925年,20歲時請陳應德老師每月來家授課一周,學習忽雷太極拳,每日練拳二十多遍,持續三年,拳藝精進。1940年移居臺灣省高雄市。後來因為見了楊式太極拳傳人厲毓海演練的楊式太極拳文雅美觀,遂「藏拙」不傳。直至退休後,為綿續此優秀拳藝,重拾舊學,於1964年在臺灣傳授此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