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已經接近尾聲,各地的高考狀元都出來了。今年的狀元分數都特別高,有的往往離滿分只差幾分。
比如湖北的狀元唐楚玥,她的語文成績是146分。她也是全國一卷區的理科最高分,總分達到725分。
全國二卷有六個省,理科最高分來自重慶八中的謝欣穎同學。總分為726。
文科最高分來自陝西西安高新一中的楊思元同學,分數為700分。
全國三卷有三個省,理科最高分來自廣西玉林高中,文科最高分來自貴州興義一中。
我在網上搜索了這三十多位狀元的學習分享,從中得出了幾個共同點。
高閱讀是所有高考狀元的特性,沒有一個高考狀元是只讀教材就能拿高分的。尤其是現在的高考,語文是重中之重。數學很多學生都能拿高分,拉開差距的就是語文這裡,而閱讀又是語文的基礎。沒有閱讀,只靠刷題,不可能拿到高分的。
那怎麼閱讀呢?
高考狀元們都有自己的辦法。
首先,一個優秀的學生他是能夠區分一本書的時效。一本言情小說,可以打動你一天,一個月。一本網絡小說,可以吸引你一天兩天。但只有經典給你的教育是永恆的。通過閱讀名著帶來的知識增量是可以重塑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並會伴隨人的一生。
找到好書,另外就是閱讀的方法,高考狀元讀書往往不是匆匆翻一下,他們能夠找到書中的重要部分,並細細閱讀,有時候還要寫下自己的心得,通過這種方式,把書中的知識進行鞏固。
並且通過測試,成績好的孩子的閱讀速度往往都是一般學生的5倍以上,就像毛澤東、愛因斯坦、比爾蓋茨等,這些人讀書多也是因為他們讀的快,同樣的時間獲取了更多的信息。未來的高考語文,是讓15%的學生做不完題,那麼快速閱讀能力將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
河南省理科狀元李昊同學就介紹:高考的輸出看平時的知識儲備。然後就是閱讀,多讀書就是重點,讀書多,更容易把握閱讀題的中心思想。讀書多語感就好,對作文也有很大幫助,尖子生最後拼的往往是語文。
還有今年的高考湖南狀元杜青雲,他曾經在四年前考入北大,因為對專業不滿意,又跑回來參考高考。他的最大興趣愛好就是閱讀,喜歡讀哲學方面的書籍。
還有2017年浙江高考狀元王雷捷,就是一個閱讀狂人,他高中三年的午休基本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的。
甚至他把閱讀當成刷題的調劑,他在自己的抽屜裡隨時放本書,做題倦了,就看一下書。
湖北的狀元唐楚玥也從小就喜愛閱讀,還每天寫日記,一年級就每天寫500字的日記。
江西狀元尹天驥建議學弟學妹們多看有深度的讀物,平時的閱讀可以作為高考作文時寫作的素材。閱讀要拋棄功利心,閱讀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專注力是一個人的基本能力,只有專注力高的人才能獲得高成就。讀書自然如此。
2017年浙江高考狀元王雷捷的老師談到王雷捷的學習時,說道:這個孩子特別的專注。
像王雷捷在圖書館讀書,無論外面環境多吵,他都能沉浸在自己的閱讀裡。
專注,一是學習的效率高,另一個就是做題不會出錯。很多人說自己粗心,經常漏題,原因之一就是做題時不夠專注。容易分神,一分神自然就出錯。
專注力的培養,一定要從小學抓起沒有專注力,再聰明的孩子也難以獲得非常優秀的成績。
沒有一個高考狀元是逼出來的,是監督出來的。靠的都是自律。
像杜青雲的自律性就特別強,他的副校長說:「平時他的功課沒做完,他是不會去玩的,他把時間規劃得很好,是個非常不錯的孩子。」
像杜青雲也不是完全不玩,他有時候也會玩一些單機遊戲。為什麼不是網路遊戲,而是單機遊戲呢?因為網路遊戲更能讓人沉迷。
「我平時也玩單機遊戲,但前提是先把功課做完,老師會給我安排一些任務,我把這些任務完成了再去玩。」杜青雲說道。
湖北還有一雙胞胎,一個考上清華,一個考上北大,兩人來自農村,家裡其實也沒有過多的幹涉和指導,全靠孩子自律。
自律的培養一定要從生活習慣入手,自然也會延伸到學習習慣,各個行業優秀的人無不都是自律的人。
幾乎所有的狀元都不是我們印象中的書呆子,只知道抱著書本啃,反而他們都多才多藝,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湖北狀元唐楚玥,除了學習成績好,還會吹拉彈唱,字也寫得特別好。
2019年非常火的高考狀元楊晨煜,羽毛球打得特別好,還拿過圍棋比賽的獎。
好的興趣愛好,能夠讓孩子放鬆,做到有張有馳,這樣狀態下的孩子學習效率高,也能夠將學習長期堅持下去。
狀元們都有自己的學習秘訣,有的善於總結思維,比如廣東的一位學霸岑永珏同學就說:「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比如提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專注度等。」
河北省理科狀元邢雨菡則重視錯題訂正,她說做過的題一定要會,出錯的題一定要弄明白錯在哪裡,保證下一次不再出錯。這樣,才能不斷積累知識,不斷進步。
河南省理科狀元李昊則認為,學數學一定要會歸納題型,主幹型徹底弄明白了,其它的變型也不會被難住。
唐楚玥則用24個字進行了總結:「歸納整理、發現問題、不懂要問、勞逸結合、保持心態、樹立目標。」
對於學習方法,齊老師結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和哈佛、劍橋的信封學習法,做出了一個優化版的【瑞丁學習法】,簡單實用節省時間,非常適合初高中學生來使用,10多年的教學過程中已經有非常多的學生受益,提升學習效率5倍以上。需要的同學可以私信齊老師,非常願意和大家免費分享。
可以說,有方法的孩子往往更自信,因為他們知道往哪個方法去努力,就算一時成績出了問題,學習跟不上,他們也能很快找到方法,從而進行改正。
這五點就是我在網上搜索了三十多位高考狀元,發現他們的共同點。
這些都是優秀孩子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去借鑑。方法對了,一切就對了。
您對教育孩子方面還有哪些更好的意見和見解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並點讚非常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