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在當地特別顯有靈氣,也是香火最旺和許願最靈的一尊神像。因為五爺對康熙護駕有功,所以後人常供奉五爺,以保官運亨通,官職穩定。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據說有120多家正規寺院。而在這些寺院當中,五爺廟的香火應該是最旺的。五爺廟裡供奉的是廣濟龍王菩薩,也是文殊菩薩的化身。而香火旺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據說這裡特別靈驗。
相傳五臺山原名五峰山,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夏天酷熱難當,農民們根本無法農作。文殊菩薩到這裡傳教,看到人們遭受苦難,便去東海龍宮借了一塊清涼寶石——「歇龍石」,改變了這裡的氣候。而這清涼寶石原本是龍王的五個兒子播雲布雨回來驅暑歇涼之物,所以他們尾隨文殊菩薩來大鬧五臺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臺,要討回「歇龍石」。文殊菩薩很快就降服了他們,讓他們分別住在五座臺頂。五龍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臺,專管五臺山的耕雲播雨。人們感激他為五臺山地區造福,就為他建造了廟宇,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涼山了。康熙年間,為百姓祈雨方便,遂在這個萬佛閣建了龍王殿,把五龍王從北臺請下供於殿中。
還有很多還願的信徒會為五爺掛牌匾,五龍王殿內的牌匾排得滿滿當當。五爺廟的身後就是五臺山標誌白塔所在的塔院寺。
據此傳說,人們便在五爺殿對面建造了一座別致典雅的戲臺。歷史上,這裡每年農曆六月五爺廟都大開殿門,請名角,唱好戲,讓五爺觀賞,以求五爺普濟天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且這位龍王菩薩懲惡揚善、救民於水火,有求必應的故事更是一串接一串,所以來這裡朝聖許願的人特別多。
從最初單純的祈雨,到如今的求子、求財等。可以看出來「五爺」的影響越來越大。也許只是為了紀念,也許只是為了感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由最初的敬畏到仰慕再到與之共存。不論傳說也好,真實也罷。大呼一句:叩拜五爺,五爺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