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爸寶媽「躺著」賺錢?拍攝自家孩子吃飯,月入百萬

2020-08-27 CBNData消費站

石頭,2歲4個月,肉嘟嘟的臉頰,長長的眼睫毛,面對鏡頭自力更生,大口啃著豬蹄、吃著南瓜、米飯……

吃飯特別香的寶寶石頭,在抖音視頻評論區引發一群寶爸寶媽的羨慕。

「我家小妞一天都吃不了石頭一頓的量,不好好吃飯可真是愁死我了。」「如何把孩子培養得吃飯那麼好?」

僅僅5個月時間,石頭在抖音已經擁有超過337萬粉絲。石頭的粉絲們,也看著他從1歲11個月,一路「吃」到2歲4個月。

圍觀寶寶吃飯,到底香在哪兒?寶爸寶媽利用閒暇做抖音,收入有多高?

有人科學育兒、有人在線雲養娃

在抖音,帶有「寶寶吃飯」標籤視頻的播放量超過28億,封面圖來自另一位生動演繹「吃飯真香」的小朋友承承(抖音帳號「承承飼養員」)。

不過,無論是石頭還是承承,他們的視頻內容不是有噱頭的「吃播asmr」,也不是展現「無敵大胃王」寶寶有多能吃,更不是顯示寶寶們吃得有多麼「高端」,就是普普通通的:吃飯。

在抖音,像石頭爸媽和承承爸媽這樣,記錄寶寶每日吃飯的帳號有不少。

新抖數據顯示,「特昂糖」和「濃密頭髮小又又」粉絲數量均超過400萬,是這個類型中的佼佼者;「石頭」和「承承飼養員」2個帳號成長迅速,最近30天分別漲粉近60萬和70萬;擁有144萬粉絲的廣東寶寶「小漢堡」佔盡地域優勢,廣東地區粉絲佔比達到35%。

僅僅是日常吃飯,為什麼能夠吸引這麼多粉絲?

寶寶們的粉絲主要是兩類,一類是自家有娃,想學習更多育兒知識、飲食知識的父母。根據公開數據,2-6歲的幼兒不願吃飯是困擾父母的一大難題。

另一類是喜歡在線「雲養娃」的普通用戶。畢竟,人人都會喜歡鏡頭前盡顯可愛的人類幼崽。看著他們吃飯,也有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

「寶寶吃飯」帳號粉絲粘性高,變現能力強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母嬰市場將達到4萬億左右的規模,比去年全年增長超過10%。母嬰行業的線上線下正在加速融合,2019年全年,母嬰品類線上渠道份額佔比已達40%。

疫情之後,母嬰品牌對線上營銷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今年7月,巨量引擎發布《智育未來·2020母嬰行業白皮書》,62.26%的廣告主表示短視頻/直播將是公司2020年營銷投入重點,62%的企業表示會考慮短視頻投入的比例。

「寶寶吃飯」,就是母嬰短視頻領域的一個細分類別。

這類帳號更新頻率十分頻繁,不少都做到日更,勤勉程度超過90%的抖音紅人。從年齡層面來看,寶寶們普遍集中在2-3歲,還處在話都說不清楚的階段,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可愛程度。

幾乎每一條視頻的評論區,都有用戶問的同款,小到餐盤、勺子、圍兜,大到奶粉、座椅甚至早教班。為寶寶拍攝視頻的父母,也順便做起了「小生意」。

粉絲量最多的「特昂糖」、「濃密秀髮小又又」20s之內的短視頻報價已經達到8萬、8.8萬元,「承承飼養員」的報價也達到4.5萬。

「特昂糖」抖音20s之內短視頻報價(截圖來自星圖)

「石頭」雖然沒有入駐星圖,但直播帶貨成績優異。新抖數據顯示,近30天,「石頭」直播32次,平均時長近3小時,累計銷售額為832萬元,超過99.85%的主播,「小漢堡」直播17場,平均時長1.4小時,累計銷售額為210.49萬元,超過99.32%的主播。

石頭抖音直播帶貨分析(截圖來自新抖)

這些父母們的直播,並不像其他領域主播那樣賣力吆喝,總結概括有以下幾個特點。

1、育兒知識科普。

8月5日下午,石頭爸爸在線回答了很多用戶的提問:晚上睡覺開不開空調?頭型怎麼睡?喝的是不是純淨水?石頭抵抗力怎麼樣?

石頭直播截圖

承承媽媽在直播中,提到自己接下來比較有空,跟寶爸寶媽們在線聊天,看看大家有什麼問題。

承承抖音短視頻截圖

2、展現佛系父母心態,拉近與用戶距離。

「寶寶吃得太貴」、「做飯太麻煩」是用戶在直播間的高頻疑問。石頭爸爸回答稱,一方面,孩子吃得好,跟有錢沒錢沒關係,父母心思花在他身上而已,另外一方面,2歲多的孩子真的吃不了多少。

至於孩子為什麼吃得這麼香,父母們的回答都顯得平平無奇卻又非常真實。要麼是作息規律、吃飯時間固定,要麼是「真的喜歡吃飯」。

沒有特別精英主義,只是父母的用心、良好習慣的養成和寶寶個人喜好,促成了喜聞樂見的「吃得香」。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普通用戶的育兒焦慮。

3、對帶貨產品如數家珍,功課做到滿分。

比起其他領域的帶貨主播,父母們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成長,吃、穿、用的方方面面,試過錯、踩過坑,經驗豐富,天然具有賣貨優勢。

另外,他們在鏡頭前都顯得非常實誠,比如石頭爸爸提到一款泡芙零食時直言,「我也覺得有點貴。」

這也許要歸結於,這些帳號背後並沒有非常強的商業化運作痕跡。

此前我們寫過一篇「寵物吃播」的稿件,文章中提到,記錄自家貓貓狗狗吃播的短視頻創作者,幾乎人均1家淘寶店。但我們在記錄「寶寶吃飯」的這些帳號背後,沒有發現類似的現象。僅有「濃密秀髮小又又」擁有一家淘寶店,開店時長超過5年。

同時,這類帳號大多沒有籤約MCN。通過星圖和新抖的綜合數據我們發現,僅有兩個粉絲數在80多萬左右的帳號「吃貨滿」和「蘿蔔」分別籤了湖南娛樂和彥祖文化。後者是一家非常擅長母嬰達人孵化運營的MCN。

只拍寶寶吃飯,帳號生命周期長久嗎?

貓貓狗狗進入成年期後的形態基本保持不變(最多橫向發展),但人類幼崽的成長非常之快,以至於「最可愛」的黃金期十分短暫。

帶有嬰兒肥、話都說不清楚的寶寶,會讓人覺得可愛,吃得香對於普通父母來說是個大大加分項。這段時間一旦過去,帳號定位就顯得有些尷尬。

不妨來看看,一些同樣是「最可愛」的時候成名的兒童網紅,長大後怎麼樣了?

2016年6月,1歲6個月的小蠻在美拍上吃飯的短視頻走紅,很快收穫超過100萬粉絲,甚至被稱為「年齡最小的網紅」。

圖片來自微博@我家的小蠻

當時短視頻的製作門檻相對較高,遠遠未到人人都能拍的普及度——小蠻走紅3個月後,抖音才在2016年9月上線。正因為此,小蠻獲得全網關注,不僅拍起廣告,上了《天天向上》,還跟主持人孟非、大胃王密子君接連合作。

如今小蠻5歲6個月,從她媽媽發布的微博來看,小蠻吃飯的視頻還在繼續發布,多是作為日常記錄。小蠻媽媽偶爾會發一些懷舊照片和過去的視頻,沒有再開其他平臺帳號認真「經營」。

回歸普通生活是一種選擇,但想繼續做母嬰類的帳號,應該怎麼辦?

在抖音做任何帳號,都要在垂直品類中再做細分。以美妝為例,變妝、測評、教程是不同分類。母嬰品類也是一樣的道理,孕期知識、做飯教程、育兒科普、日常生活不能放在同一個帳號裡。畢竟只有被系統標記為同樣的標籤,才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分發。

彥祖文化下的帳號「蘿蔔」,除了寶寶吃飯的視頻之外,媽媽也會出鏡,偶爾還會接拍化妝品廣告。這種「雜糅」導致粉絲量不到100萬的帳號進入掉粉階段,過去30天掉粉超過4000。這個階段本應是粉絲高速增長的階段。

作為對比,「大胃嘟今天吃什麼」抖音粉絲不到100萬,卻在過去30天獲得近18萬粉絲增長。帳號背後的寶爸寶媽,非常聰明地在這個帳號只發嘟嘟的吃飯視頻,視頻點讚數據也好於蘿蔔。

左為蘿蔔,右為大胃嘟今天吃什麼

在記錄寶寶吃飯的基礎上,父母還有更多選擇:新開帳號。以上所有8個帳號,都在大號基礎上開了小號。這些新開帳號多跟美食、家庭生活、好物分享有關。

比如嘟嘟父母分別開了兩個抖音小號,這兩個帳號專注家庭生活,更新頻繁且構成系列感,粉絲均超過30萬。一些嘟嘟的搭配日常,則被這對父母放在了微博,微博顯然比抖音更適合用於圖文展示。

石頭父母開的生活類小號叫做「石頭的美好生活」,目前已擁有超過70萬粉絲,另一個只發做飯教程的抖音小號「石頭媽輔食」已經收穫近30萬粉絲。

石頭的美好生活與石頭媽輔食帳號

母嬰行業營銷預算充足,但母嬰類創作者的競爭並不算小。

《巨量引擎2020Q1母嬰群體網絡行為新洞察》顯示,母嬰達人數量穩步增長,截止今年3月,抖音萬粉以上母嬰達人達到4.7萬。與其同時,母嬰達人頭部效應明顯,粉絲大於50萬的頭部作者低於1%,單條視頻播放量卻佔據90%的流量。

巨量引擎引流廣告負責人周建宇就曾表示,母嬰產品在抖音實現效果提升有4大關鍵要素,其中包括營造新鮮感新穎感和高質素材的投入。

寶寶吃飯毫無疑問就是一個相對新奇、直接的切入點。這些父母保守可只專注目前的大號,倘若精力夠用,則可以繼續打造關於做飯教程、日常生活甚至育兒知識的帳號。

大號帶小號,在已有垂類內容的同時,進一步發掘內容廣度。這些父母,成為母嬰短視頻領域千萬粉絲級別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作者:張晨曦

編輯:鍾睿

相關焦點

  • 孩子吃飯像「打仗」?寶爸寶媽這麼做,孩子愛上吃飯
    十個父母裡,九個都曾因孩子的吃飯問題發愁,孩子不好好吃飯,每次吃飯都像打仗一樣。常見原因如下:行為發育落後孩子的成長發育是有一定過程的,當精細運動或手眼動作不協調、進食技能訓練不足時,就容易出現吃飯慢的問題。若孩子吃飯慢是由於生理原因造成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到醫院諮詢或檢查,做一些進食技能、手眼協調方面的訓練,以此來提高孩子吃飯速度。
  • 孩子吃飯勝似「打仗」?寶爸寶媽應該了解這些事
    十個父母裡,九個都曾因孩子的吃飯問題發愁,孩子不好好吃飯,每次吃飯都像打仗一樣。食物來了不張嘴,把頭扭開,用手擋開;飢一頓飽一頓的,常常只吃幾口就不肯吃了;越來越挑食,很多東西不肯吃;吃飯也坐不住了,要下餐椅,要玩玩具……孩子為什麼吃飯會慢吞吞的呢?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嗎?該如何應對這個問題呢?
  • 如何巧用「別人家的孩子」,成就自家孩子?@寶爸寶媽
    今天主要分享一篇關於嬰兒的天才語言能力,很多寶爸寶媽都有這樣的一個疑問,孩子學語言,究竟從幾歲開始?我們首先看看兩個以下兩個萌娃展現的成果。6歲萌娃就能當「翻譯官」,你敢相信嗎?在《一起出發吧》節目中,陳小春的兒子,竟然當起了節目組的翻譯官。
  • 卡通饅頭一搶而空 三胞胎寶媽借力快手年入百萬
    她是來自河北邯鄲的三胞胎寶媽,兩年前生下了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但在短視頻平臺快手發布的686條作品中(ID:fj950306),更多的是分享她家的「第四寶」——兒童麵食輔食。   自從誕下三胞胎寶貝後,馮佳就下決心辭掉工作創業,這樣也有更多的自由時間陪伴孩子。「剛開始不知道從何下手,每天顧這三孩子吃飯就夠我忙的了,但我想肯定不止是我家孩子吃飯費勁,我就往怎樣讓孩子好好吃飯上下功夫。」
  • 寶爸帶四胞胎閨女外出,寶媽很擔心,看到寶爸發來的照片笑噴了
    在中國很多家庭都是母親帶娃,父親賺錢養家,一大部分的父親孩子都上小學了,都基本沒帶過,因此也是導致了寶媽們怨氣很多,孩子是你家的,但都是我自己帶娃?現在大部分的家庭模式基本就是:父親下班回到家,吃過飯,沙發躺著玩手機或者看電視,母親又要做飯,帶娃,洗澡,哄睡,基本就是家裡起來最早的,睡的最晚的,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不是很多人常說,父親的愛就像山一樣,從來不動。
  • 寶爸給孩子做了「簡易鞦韆」,孩子淡定的玩,寶媽回家氣到翻白眼
    之前網絡上流傳著一句話:爸爸帶娃,活著就好,由此可見很多寶爸們帶孩子都很不靠譜,經常會發生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最近網上就有一位不靠譜的老爸火了,他在照顧兒子的時候做了一件讓寶媽很生氣的事情。這一天,寶媽的朋友約著寶媽去逛街,寶媽很擔心孩子,於是一直囑咐寶爸一定要照顧好孩子,寶寶比較好動,要勤盯著點,以免寶寶在玩的時候受傷。寶爸一開始保證,絕對會看好孩子。但是在寶媽走之後一會,電視裡邊便開始播放寶爸平時很喜歡看的電視節目,這下可愁壞了寶爸,又想看電視,但是還得照顧好寶寶,怎麼辦呢?
  • 二胎寶媽曬「作息時間表」,六點起床九點半休息,網友:寶爸呢?
    生了娃之後,許多寶媽都會感嘆,孩子是自己的,家務也是自己的,明明有寶爸這個「幫手」,可他卻一點忙也幫不上,只會吃飯、睡覺、看手機、搶廁所。全職寶媽從早忙到晚,365天無休息,而職場寶媽也覺得上班比帶娃更加輕鬆,因為在家只會加倍忙碌。
  • 寶爸寶媽必看:寶寶午睡小常識
    例如:出生4個月至1年。4個月以後,寶寶可能每天至少睡兩次小覺,一次是在早晨,一次是在午後。除非你的寶寶晚上很難入睡,否則就讓你的寶寶能睡多久就睡多久吧。如果你的寶寶在下午還要再進行第三次小睡,那麼寶寶9個月左右的時候請試著把這第三次小睡給取消掉。這可以讓你的寶寶晚上更早一些入眠。
  • 寶爸寶媽們,孩子的未來究竟掌握在誰的手中?
    所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學習、做事、讀書、可以專心在這個前提下,寶爸寶媽們又做了什麼?是玩遊戲、看手機、打麻將、看電視追劇,還是靜下心來陪伴孩子,度過愉快的親子時光。其實孩子雖然小,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他的成長,作為父母,你有多少付出就會有多少收穫。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積月累的堅持。孩子一步一步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指引幫助,但是作為父母,我們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呢。最重要的是引發孩子內心的動力和興趣。有了內在的驅動力,孩子才能走好每一步。
  • 寶爸寶媽們,這個"放入購物車"的商品,應該"立即購買"了…
    一方面主張「自主帶娃」,不當&34;把帶娃任務全託給老人;另一方面,從育兒理念到家庭分工,再到財務規劃,寶媽寶爸們都在力求上進。在為娃支出上,更是不留餘力。1、近90%寶媽,每月為娃買貨根據《2019年中國90後媽媽消費洞察白皮書》數據顯示,近九成的90後媽媽,嬰孩類消費的頻率為每個月1次以上,其中每個月消費1-3次的比例最高。
  • 寶爸寶媽們,這個「放入購物車」的商品,應該「立即購買」了…
    一方面主張「自主帶娃」,不當「甩手掌柜」把帶娃任務全託給老人;另一方面,從育兒理念到家庭分工,再到財務規劃,寶媽寶爸們都在力求上進。在為娃支出上,更是不留餘力。1、近90%寶媽,每月為娃買貨根據《2019年中國90後媽媽消費洞察白皮書》數據顯示,近九成的90後媽媽,嬰孩類消費的頻率為每個月1次以上,其中每個月消費1-3次的比例最高。
  • 寶爸寶媽歡聚一堂 學習母乳餵養知識
    為了解決寶媽們的各種問題,提高母乳餵養率,倡導公眾支持母乳餵養,8月4日上午,商丘市中心醫院在門診樓5樓會議室舉辦「世界母乳餵養宣傳周」主題活動,五十餘名寶媽、寶爸參加了此次活動。來到現場的還有寶寶的奶奶、姥姥們,現場氣氛異常活躍。
  • 寶媽不認可老人帶娃方式咋辦?網友:寶爸出馬,一個頂倆
    周末到祺祺媽家做客,到飯點了,祺祺媽關上了電視,招呼大家到餐桌吃飯。祺祺媽耐著性子跟孩子講道理:「邊看電視邊吃飯是個壞習慣,吃飯拖拉,而且還不利於消化。」但孩子根本聽不進去,耍脾氣,不吃飯了。孩子爺爺在一旁看著心急,走過去哄孩子:「乖孫子,快來,看爺爺給你做了好多你喜歡吃的!」誰知孩子看爺爺過來了,哇的一聲哭了起來,特別委屈。因為有我這個外人在,爺爺不好說什麼,只好滿臉怒容,一跺腳走到餐桌旁坐下等兒媳哄孫子,一邊不停地嘆氣。
  • 打招呼這件事,寶爸寶媽踩了多少育兒坑?
    教孩子打招呼這件事有多少寶爸寶媽不小心踩坑?打招呼這件事,寶爸寶媽踩了多少育兒坑?打招呼這件事,寶爸寶媽踩了多少育兒坑?打招呼這件事,寶爸寶媽踩了多少育兒坑?從打招呼這件事,睿智寶爸寶媽會帶給孩子的,一是自信地表達自己,二是成熟的人際交往,三是恰當的自我保護意識。 我是彥子,喜愛讀書的育兒領域原創作者,歡迎關注我獲知更多育兒知識和智慧小筆記。
  • 寶媽不在家,寶爸哄寶寶睡覺想出這一招,網友:媳婦當年辛苦了
    寶媽不在家,寶寶交給寶爸帶,寶爸哄寶寶睡覺想出這一招,寶媽出去了好幾個小時,寶寶有些不耐煩了,一直哭鬧個不停,躺著不行,抱著也不行。寶爸無奈至極,只好想出一個辦法,讓寶寶吃自己的吧,安撫安撫沒準管用呢!試了試,果然有效果,寶寶停止了哭鬧,可是寶爸疼的齜牙咧嘴的。而且,寶寶總是讓抱著,一放下就哭,寶爸這才剛帶不到一天就夠了。感嘆真的很累,打電話叫寶媽趕緊回來。
  • 寶爸首次抱娃像「抱瓷器」,小心翼翼生怕磕著碰著,模樣逗笑寶媽
    捧在手心的寶: 產房門口健碩帥氣的老爸等待孩子的出生,從護士手中接過孩子的一剎那,寶爸開始緊張了,雙手捧著寶寶,一動不動的看著寶寶,此時寶寶的哭聲將寶爸哭到無奈,於是慢慢的搖晃想要寶寶不哭,網友看到帥氣無奈的新手寶爸真想上去幫助他。
  • 寶爸寶媽看過來!孩子的這些習慣會毀掉ta的牙齒
    今天是「全國愛牙日」,各位寶爸寶媽們,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孩子牙齒保護的那些事兒吧!相信很多寶爸寶媽都會有這樣的疑慮。 不過,科科的爸爸媽媽做的沒錯,在寶寶6個月左右,也就是開始長出第一顆乳牙後,就要開始給孩子刷牙啦!
  • 2020年寶媽在家如何賺錢?
    寶媽在家為什麼要賺錢?自我價值體現:大家都知道寶媽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每天除了圍著孩子就是圍著廚房轉,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全部投入給家庭。從一個萬人追捧的小公主,主動退居二線成為家庭和諧的犧牲品。所以作為一個寶媽,一定不要放棄自己賺錢的能力,手心向上只會讓你失去你最後的尊嚴。不要把當初的甜言蜜語「我養你」,變成傷害你的利器「我養你的」!經濟原因體現:想必每一個寶媽都知道,養一個孩子是多麼大的開銷,各種奶粉營養品,尿不溼,平時各種疫苗,孩子有個頭疼腦熱,去醫院更是不小的開支。
  • 寶媽的工作在哪裡?
    今天跟一個同學打電話,說起身為老母親的畢業生找工作之路是何等艱辛,內心長嘆一聲,女人太難了,找工作的寶媽真是難。大概一堆人會說,有孩子了就不要出去工作了,可是現實情況怎麼會允許每個生了孩子的女人都待在家裡全職?不要說在家邊工作邊帶孩子,那樣的工作有幾個?能掙到錢的又有幾個?大部分還是又上了職場!
  • 獨自帶孩子的寶媽究竟有多難?囧事一籮筐
    ,每次伊寶都不願意做到餐椅裡吃飯,能做5到10分鐘就已經很不錯了。,不然就會聽到寶寶和寶爸的催命符。伊寶七個月左右的時候,我們出去玩了一次。可是結果……我寧願在家待著也不要出去玩了。全程都是寶爸帶著大寶玩兒。而我一直都是餵孩子、抱孩子、哄孩子。簡直是要瘋掉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