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寶媽著急地找到我,問:「老師,寶寶應該幾個月開始長牙呀?差不多10個月的時候長了1顆,我說是缺營養吧,我婆婆和我老公非得說這是遺傳,沒事的,現在都過了一周歲了,還沒有一點想要繼續出牙的跡象,不會真的是缺營養了吧?」
圖片來自網絡
寶寶應該幾個月開始出牙?
從寶貝的生理髮育來看,一般4-10個月開始萌出乳牙,當然也有更早的,還有更晚點的。不過絕大部分寶貝都是4-10月齡期間開始出牙,先萌出下切牙,而且是成雙成對的長,就算是單顆牙先出來,對應的那顆也會在接下來的十天半月的時間內萌出。
如何知道寶寶出牙是否正常?
想要判斷寶貝的乳牙萌出數量是否正常其實很簡單,有個公式一計算就知道啦!寶貝乳牙數量=月齡-(4~6),比如這位寶媽反應的情況,寶寶1歲了,那就用12-(4~6)=8~6,可是寶貝才長了1顆乳牙,可見寶寶的出牙是不正常的。
如何寶寶會出牙晚?
導致寶寶出牙晚的因素很多,比如早產兒,受體內營養儲備不夠,出牙自然會晚點;再有當寶寶餵養不當時,沒有及時添加輔食時、寶寶有消化道疾病時、營養不良時、腦下垂體分泌異常時,有唐氏症候群等疾病,也容易影響寶寶長牙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像那個寶寶的奶奶所說的——遺傳,確實遺傳會導致寶寶出牙晚。
但經過我和寶媽的細聊,我發現寶媽小時候出牙不晚,寶爸出牙稍微晚點,但也沒有像寶寶這樣1歲才長1顆,而且寶寶不是早產兒,到醫院檢查過,不是唐氏兒,也沒有垂體分泌問題,剛滿6個月就開始添加輔食,雖然有過腹瀉,也就1兩次,而且也沒有長時間腹瀉的情況。
總結下來,寶寶還是營養不良所致,因為6個月後身高增長緩慢,體重幾乎沒怎麼長,頭髮也稀少發黃,整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營養不良的寶寶。
缺乏哪些營養會導致出牙晚?
健康的牙齒與蛋白質、鈣、磷、氟、維生素等營養素密切相關。比如蛋白質攝入不足時,可造成牙齒萌出時間延遲;維生素D缺乏不僅會導致佝僂病,尤其孕期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寶寶出牙晚,牙齒排列不整齊和牙釉質發育不良;充足的鈣磷氟有助於寶寶牙齒的鈣化,充足的維生素不僅是孩子全身發育的所需,對牙齒的發育也極為重要。
寶寶出牙晚怎麼辦?
首先檢查寶寶是否有相關營養的缺乏,如果有,維生素D3補起來,停掉高能量、高糖高脂肪的餅乾、糕點等零食,根據寶貝的消化能力適當多安排一些肉蛋魚蝦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多喝奶,保證鈣磷的充足;新鮮的蔬菜水果也搭配起來,確保儘快改善寶貝營養缺乏的情況。
其次,合理製作輔食,根據寶貝的月齡製作粗細適宜的輔食,訓練寶貝的咀嚼能力,咀嚼可以研磨牙齦,讓牙齦變薄,有利於乳牙的萌出。對於1歲的寶寶,各種粥、麵條、軟餅都可以安排起來,必要時還可以做一些自製磨牙棒,比如焯水的黃瓜、煮熟的胡蘿蔔條、烤紅薯條等。但需要注意別噎著寶寶。
最後,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每天堅持2小時左右,能促進寶貝自身合成維生素D,如果寶貝已經能走路了,多讓寶貝在戶外走走跑跑,能促進胃腸道蠕動,增強消化吸收能力,還能增加體能消耗,增加飯量,改善營養不良。如果寶寶還不會走路,就得在家多讓寶貝爬或者在戶外拉著小手讓寶寶走走。
記得我閨女5個月多點開始長牙的,到1歲的時候就已經有10顆牙,不到20個月乳牙就全部長齊了。記得我媽說我小時候出牙晚,差不多10個月才長牙,我婆婆說豌豆爸小時候出牙也晚,快1歲才開始出牙。可見父母出牙晚,孩子不一定出牙就晚,營養缺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