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重慶12月6日電 12月4日,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校長論壇在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重慶)學校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學者、名校長一起,聚焦五育融合和教育評價改革等熱點問題,交流學習經驗,共建新時代育人體系。
本次論壇的主題為「面向未來教育,落實評價改革,激發學校活力,促進五育融合」。論壇由華東師範大學體美勞教育工作推進委員會、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集團聯合舉辦,由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學校承辦。
研討會上,各位專家學者為基礎教育各抒己見。華東師大終身教授、教育學部主任袁振國在「教學方式的變革」主旨報告中指出,人類正在進入第三次教育大變革的前夜。他認為,現今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變革教學方法,從重教書向重育人轉變。
華東師大終身教授、校教學委員會主任季瀏做了「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的主旨發言,他介紹了自己創立的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指出目前中國體育課存在無運動負荷、無戰術、無比賽的三大問題,也給出了應對之措。
華東師大教授、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代蕊華則從「為什麼改」「改什麼」以及「如何改」三方面,聚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形勢與任務」。
華東師大教授、教務處處長孟鍾捷從大中小一體化的角度作了關於「提升審美素養,打造頑強拼搏意志,激發創造創新勞動能力」的匯報。
為了進一步實現資源共享和研討,共同構建新時代的育人體系。研討會活動中,在百名校長、專家的見證下,華東師範大學大中小幼體美勞教育一體化聯盟正式成立。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學校等7所學校成為了聯盟的發起單位。華東師大教育集團副主任、二附中校長李志聰宣讀了倡議書。
活動現場,華師中旭學校的師生們還為大家帶來了學校美育教育和學科融合教育的成果展示。在展演環節中,《光年記憶》以光為主線,串聯學校發展的不同階段,用舞臺劇的形式演繹學校發展史。《校賦》將學校的校賦以朗誦與吟唱的方式表達出來,並融入了輕舞蹈元素。《兀》以夢境為舞臺場景,孩子們用雷射型舞蹈表現與數學有關的符號。
本次研討會中,華東師大的六所附屬學校校長還針對五育融合和教育改革評價等問題,分享了各校在推進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成果。
其中,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學校校長陳珍國以《未來學校:課程、課堂的實踐建構》為題,闡述了學校「向未來」的核心理念以及華師附作為一所未來學校的特徵。陳校長從「空間即課程」「教師即課程」「生活即課程」三方面,對華師附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分享。
據陳珍國表示,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學校承辦此次研討會,是對《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等文件精神的全面落實,更是堅持立德樹人,面向未來,不斷推動基礎教育改革創新的深入踐行。
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梅兵教授指出,華東師大將不斷完善與附屬學校建設相關的體制機制,推動附屬學校不斷向前發展,在建設一流大學的同時,建成一批中國頂尖在世界上卓有影響的基礎教育附校。
(記者李宏 通訊員文婷)
[ 責編:孫滿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