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重慶12月6日電 12月4日,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校長論壇在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重慶)學校召開。來自全國的教育專家、學者、名校長一起,聚焦五育融合等熱點問題。
活動現場。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重慶)學校 供圖
本次會議由華東師範大學體美勞教育工作推進委員會、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集團聯合舉辦,由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學校承辦。
為了進一步實現資源共享和研討,共同構建新時代的育人體系,在百名校長、專家的見證下,華東師範大學大中小幼體美勞教育一體化聯盟正式成立。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學校等7所學校成為了聯盟的發起單位。華東師大教育集團副主任、二附中校長李志聰宣讀了倡議書。
在活動現場,華師中旭學校的師生們,為大家帶來了學校美育教育的成果展示。在展演環節中,《光年記憶》以光為主線,串聯學校發展的不同階段,用舞臺劇的形式演繹學校發展史。《校賦》將學校的校賦以朗誦與吟唱的方式表達出來,並融入了輕舞蹈元素。《兀》以夢境為舞臺場景,孩子們用雷射型舞蹈表現與數學有關的符號。
本次論壇中,華東師大的六所附屬學校校長,針對五育融合和教育改革評價等問題,分享各校在推進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成果。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學校校長陳珍國以《未來學校:課程、課堂的實踐建構》為題,闡述了學校「向未來」的核心理念以及華師附作為一所未來學校的四大特徵。陳珍國從「空間即課程」「教師即課程」「生活即課程」三方面,對華師附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分享。在課堂方面,陳校長就學校打造的C-PBL課堂的內涵進行了詮釋,即指向6C的問題化學習。即,Critical thingking(批判性思維)、Communication(溝通力)、Collaborations(協作力)、Creativity(創造力)、Cultural competency(跨文化能力)、Cyber competency(網絡勝任力)。
據了解,華師附建校一年多,在旭輝教育集團與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集團 「雙集團」化辦學優勢下,基於重慶的地方資源,已建構起華師附在重慶的課程結構,同時形成了支持華師附學生成長的校本課程,教學成績也得到了家長的認可,更組建了一隻有理想、向未來的教師團隊,踐行著「愛滿天下」的價值追求,對教育充滿激情,給華師附的孩子們帶來積極向上的能量。(胡虹、遊晉宇)
(責編:張禕、張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