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教育專家學者、一線校長雲端聚焦智能時代學校育人方式變革

2020-09-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9月8日電 (記者 陳靜)當下,智能時代已經來臨,學校育人方式亦需同步變革,如何主動迎接變革,真正推動教育智慧化?

記者8日獲悉,來自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杭州、長春等地的30餘名專家學者、一線校長雲端匯聚「第21屆京滬基礎教育快線論壇」。由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所共同發起並主辦的此次論壇聚焦智能時代的學校育人方式變革。

多年來,「京滬基礎教育快線」,探討了基礎教育規律、路徑和方法,積累了寶貴的「北京經驗」和「上海經驗」。這些經驗為各地基礎教育發展提供重要借鑑。

上海市教委基礎教育處處長楊振峰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今年上半年,在線教育教學成為了常態,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發揮了巨大作用。此次論壇,對進一步總結人工智慧時代教育發展的經驗、教訓與展望未來圖景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張熙表示,本屆快線論壇期望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京滬兩地基礎教育界人士提供更多的新理念、新經驗和新做法。

人工智慧會引發一系列的教育變化,包括教育目的、學習方式、師生關係、教育形態等變化,這些變化對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長馮建軍教授表示,同時,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運用也存在局限,比如要充分依賴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充分的在線學習資源和可靠的網絡技術等。

關注智能時代教學規律的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李芒教授直言,要以教學規律觀看待智能時代的教學活動。在人工智慧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時,不可以輕信機器、不可以單路冒進、不可以給機器更多它承擔不了的工作。李芒指出,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人類發展規律,學生才能獲得全面發展,才能擁有美好未來。

本次論壇專設「北京時間」與「上海時間」。在上海閔行花園學校校長薛瓊認為,智能時代拉大了學生的差異,要求學校教育更注重培養主動發展的人;智能時代改變了知識的獲取方式,要求課堂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智能時代豐富了學習的途徑,要求課堂教學更注重與學生的互動生成。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餘凱教授指出,智能時代學校育人方式的變革需要做到「三尊重」,即「尊重生命、尊重規律、尊重多樣性」。

在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副主任劉莉莉教授看來,育人方式的改變不僅要關注學業成績的變化,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讓學習真實發生。

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第二小學校長鄭金霞介紹,該校藉助IPAD進行課堂教學改革,通過實時批改、思維可視化、錯題本等實現了精準分析的課堂教學;通過「比特實驗室」特色課程、VR課程、機器人課程和人工智慧課程,以科技素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技術進入,形成了在教師發展、學生發展、行政管理三大領域系統集成的智慧管理。她表示:「在智能時代,我們應該重視『未來教師』『未來教室』和『未來學校』等關鍵議題。」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校長陳恆華告訴記者,該校探索出了一條基於大數據的學生選課指導模式,建設智能結構、性格特徵與職業能力綜合測評系統,通過個性化的學業報告單為學生學業發展提供指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科的能力明顯提高。

有教育界人士亦關注智能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邵志豪認為:「我們需要警惕智能技術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防止技術成為束縛學生自主發展的工具。」他舉例表示,運用技術對學生進行監督所體現的是學生的「不信任」,違背了育人的初衷。邵志豪認為,智能時代育人方式變革的大方向,應更多關注學生的自覺、自律、自信的培養。(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在南京召開
    大會現場 日前,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三次學術年會在江蘇南京舉行,論壇以「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為主題展開研討
  • 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發展優質基礎教育
    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在南京舉行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發展優質基礎教育本報訊(記者 潘玉嬌 見習記者 萬娟)12月5日至6日,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33次學術年會在南京舉行。會議以「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為主題,強調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成果獎推廣「兩個重點」,服務宏觀(國家)、中觀(地方)和微觀(學校)「三大主體」。
  • 2020年華師大基礎教育校長論壇召開 專家學者共話五育
    光明網重慶12月6日電  12月4日,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校長論壇在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重慶)學校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學者、名校長一起,聚焦五育融合和教育評價改革等熱點問題,交流學習經驗,共建新時代育人體系。
  • 首屆基礎教育論壇聚焦「變革」:要增強實踐育人!
    12月5日,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三次學術年會在南京召開,全國各地的教育屆頂尖專家、學者,中小學一線校長、老師齊聚南京,共同探討同一個主題「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勞動教育」、「探究式學習」「教育綜合評價」、「與社區融合的教育生態」……成為會上頻頻被提起的熱詞。
  • 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創新與變革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12月6日訊(記者 張東)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未來教育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院與智慧學習研究院聯合承辦,好未來教育研究院協辦的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創新與變革: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在北京師範大學成功舉辦。
  • 迎接未來教育,開啟中國智能教育新時代
    作為目前國內最有影響力和唯一以引領「未來教育」發展趨勢為品牌特色的綜合性主題展會和高端學術論壇,本屆主題設定為「迎接未來教育,開啟中國智能教育新時代」。  一、第三屆未來教育高峰論壇,聚焦開啟智能教育由中國信息協會教育分會主辦的未來教育高峰論壇,已成為國內教育領域引領和探討未來教育發展方向的最有影響力的行業品牌高峰論壇之一。
  • 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促進川化跨越發展
    ——成都市川化中學 2020年暑期教師培訓總結中華志願者網四川訊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引導全區教育工作者提升師德修養,爭做「四有」好老師,齊心協力推進青白江區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立德樹人的政治站位,規範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強化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辦學質量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討會在渝舉行 聚焦「新...
    原標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討會在渝舉行 聚焦「新時代、新課程、新教材」   12月11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討會在渝舉行
  • 變革學習方式、培養創新人才 專家探討「構建未來理想學校」
    12月19日,第七屆北京中學「構建未來理想學校」學術研討會在北京中學西壩河校區開幕。北京市朝陽區委教工委副書記王彪表示,此次研討會圍繞創新人才培養這一主題,聚焦北京中學、朝陽教育的實踐與探索。當日,有關領導、國內外知名教育專家共同探討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新趨勢,分享教育經驗和優秀教育資源。
  • 在線教育推動育人方式變革
    如何發揮在線教學優勢,深度融合線上與線下教育,將在線教育作為育人方式變革動力,提升育人服務水平,是復學複課後學校教育教學面臨的關鍵問題。學校應該思考,如何讓這次疫情期間的教育探索實踐賦能教師、賦能學校,成為未來教育變革與創新發展的推動力量。
  • 陳國祥校長應邀參加2018人民教育校長年會
    >11月17日至18日,2018年人民教育校長年會在廣東省深圳市盛大舉行,深度聚焦「新時代學校使命與高質量教育」這一主題。有著「中國基礎教育界博鰲論壇」之稱的人民教育校長年會,由中國教育報刊社人民教育編輯部、中國教育報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寶安區教育局聯合主辦。九百多位來自全國各地有志於高質量教育的專家、校長和教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時代中小學新使命,交流分享學校教育質量提升的理念、思路及方案,展望未來學校變革。我校陳國祥校長應邀參加會議,並就「AI時代的教育變革」主題發表演講。
  • 雲端進行時 教育未來式
    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將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都捲入抗擊疫情的大潮之中,教育亦不例外。延期開學,停課不停學,讓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危機之時顯擔當,一線校長和教師們,在艱難的探索中,讓教育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跨度變革。
  • 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蓄勢待發,聚焦教育改革 共話未來教育
    再出發:聚焦教育改革 共話未來教育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以 「聚焦教育改革 共話未來教育」為主題,核心議題包括:1.最新教育政策文件解讀與理解基礎教育改革七十餘載,中國教育正一步步趨於成熟,新時代背景下,基礎教育也正在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進步、迭代。作為國家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教育工程最新政策有哪些?
  • 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方向 推動中國教育的創新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張歌)近日,未來教育創新周·第二屆學校(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全國近2000名校長和教育專家齊聚一堂,聚焦學校的重構與創新,共同探討了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未來學校的構建模式以及未來校長的培養標準。
  • 開啟廿載慶典 領跑學校未來 | 2020中國學校品牌發展大會聚焦東辰
    東辰教育集團總校長楊建平及來自20個省市的教育專家學者、高校代表、東辰教育集團15所學校(學區)校長及管理幹部代表、友好學校代表、校友代表、綿陽東辰國際學校全體師生員工20000餘人齊聚開幕式現場。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聯合總校常務副校長、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校長周建華,石家莊精英中學校長李金池,河北衡水中學校長郗會鎖,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學校品牌發展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趙國忠,山東棗莊薛城舜耕實驗學校校長、全國課改名校長、全國優秀校長黃飛,深圳市福田區教科院院長、《人民教育》2014年向全國重點推介的高中校長郭其俊,浙江省鎮海中學校長、中國「長三角最具影響力」校長吳國平,江蘇省洋思中學校長、「
  • 開啟廿載慶典 領跑學校未來 | 2020中國學校品牌發展大會聚焦東辰
    東辰教育集團總校長楊建平及來自20個省市的教育專家學者、高校代表、東辰教育集團15所學校(學區)校長及管理幹部代表、友好學校代表、校友代表、綿陽東辰國際學校全體師生員工20000餘人齊聚開幕式現場。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聯合總校常務副校長、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校長周建華,石家莊精英中學校長李金池,河北衡水中學校長郗會鎖,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學校品牌發展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趙國忠,山東棗莊薛城舜耕實驗學校校長、全國課改名校長、全國優秀校長黃飛,深圳市福田區教科院院長、《人民教育》2014年向全國重點推介的高中校長郭其俊,浙江省鎮海中學校長、中國「長三角最具影響力」校長吳國平,江蘇省洋思中學校長、「
  • 聚焦課堂教學 賦能教師成長|鴻合科技助力教師實踐社區雲端研討會
    2020年8月15日,第十一屆基於網絡的教師實踐社區雲端研討會(簡稱「靠譜COP」年會)在線上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央電化教育館主辦,中國電化教育雜誌社承辦,近五萬餘名全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及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工作者齊聚雲端,聚焦「教育大數據賦能課堂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這一主題,共話網際網路推動教育教學的變革。
  • 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辦「應對與展望:疫情時代的全球教育」 中外學者...
    來自海內外的諸多專家學者線上線下共聚一堂,探討疫情期間不同國家及國際組織的教育應對舉措、變革方式及實施效果,研判後疫情時代全球教育的新形態與新機遇,探索教育的創新路徑,加快推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變革,推動信息技術、人工智慧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26日下午,此次高端對話活動從特邀專家圓桌會議開始。
  • 曲靖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攜手杭州銘師堂教育,共促雲南高中學校變革與...
    12月19日-20日,由曲靖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杭州銘師堂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曲靖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珠源論壇」培訓會在雲南曲靖召開,聚焦新課程新教材,共促新形勢下雲南高中學校的變革與發展。
  • 周鵬程:一個教育反思的時代來臨丨疫後教育變革㉖
    這次中國的抗疫經驗受到世界的肯定在教育方式上中國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差距縮小了華中師範大學在疫情期間的教育應對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縮影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講華中師範大學的教育變革之前依仗著網際網路時代信息諮詢的發達而自詡「教育專家」的家長心態,在現實面前土崩瓦解。家庭教育向學校教育靠近,逐步走向科學理性,家校共育的氛圍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進,學校育人的大環境有望逐漸向好。學校素質教育從概念走向行動。「人的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是我們對素質教育的基本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