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促進川化跨越發展

2020-09-03 中華志願者雜誌社

——成都市川化中學 2020年暑期教師培訓總結

中華志願者網四川訊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引導全區教育工作者提升師德修養,爭做「四有」好老師,齊心協力推進青白江區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立德樹人的政治站位,規範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強化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辦學質量、塑造良好的學校品牌,成都市川化中學結合學校實際制訂了暑期集中的詳細計劃。8月24至28日,按照計劃學習工作具體安排,川化中學認真組織全校教職工參加培訓。本次培訓活動,採用「集中解讀法規文件、專家專題講座、教師學習匯報、分組交流討論、處室工作研討、領導深化總結」的形式,學習內容豐富多彩。

領導講話 振奮人心

25日上午,樹德中學教育集團校成都市川化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陳露作主題發言,拉開了川化中學2020年教職工暑期培訓的序幕。

陳露校長從故事裡的故事、主題解讀、具體交流等三個方面進行了交流。陳校長強調要講好川化故事,弘揚川化教師精神;回顧了今年高中考取得的驕人成績,高考繼續高位增長,中考大幅跨越,區中考第一名花落川化,為今年高初中招生打下良好的基礎;逐一介紹了今年考核引進12位特級教師、骨幹教師;總結了假期學校文化建設情況,對暑假期間不辭辛苦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教職工表示感謝。陳校長對今年的暑期培訓進行了解讀,提出在新學期裡,全校教職工要「守正出新,敢於變革」——守正就是要求真,向上,向善;變革就是要變革育人方式。

25日下午,區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郭萬俊來到川化中學作重要講話,回顧了青白江區發展歷程,從工業建區到現在鐵路港自貿區、歐洲產業城、智慧產業城,青白江區發展越來越好,人民對教育品質需求越來越高,川化中學全體師生要努力向前,抓住發展機遇,努力將學校建成教育水平高、人民滿意的省一級示範校。

遵規守紀 規範從教

26日上午,副校長黃觀友解讀《成都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準則》。一是愛生如子成為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唯一標準。二是教師須加強個人修養,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不得私自在校外有償兼課兼職。三是年度師德考核結果將作為受聘任教、晉升工資、實施獎懲的依據。

專家講座 提升自我

培訓期間,川化中學一共請了兩位專家作了專題講座和經驗交流。

8月27日下午,全體教師在圖書館報告廳聆聽了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校長、未來教育家毛道生所作的講座《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課堂教學》。

毛校長首先拋出當今教育熱詞(五育並舉,強基計劃,核心素養,深度教學,融合教育等)。然後從四個方面進行闡釋:一是學科教育,核心素養的價值追求;二是教師作為,學科教育的責任使命;三是行動踐履,學科教育的課堂實現;四是校本教研,學科教育的專業要求。

8月28日上午,國家高級職業督導師、教育部創業導師、新高考大數據智能應用普及工程發起人鄧燕女士為全體教職工作了《新時代中學教師如何職業升級》的講座。

鄧老師從相關數據談到新時代教師角色變化,認為教育必須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和學生全面、個性、終身發展的需求;教師要通過培訓和實踐學習,轉變為學生生涯的規劃師,正確指導學生生涯發展。

教師匯報 工作研討

培訓期間,川化中學將「專家講座和校本教研」相結合,組織倪茂輝、蘭舉、鄭自強三位名師工作室老師,袁義聰、張鳳英、劉穎三位中高考教師分別發言。

倪茂輝分享了自己假期的讀書心得,倪老師讀了李鎮西老師《做最好的教師》,他認為要成為最好教師首先要具有愛心、童心、責任心,要成為學科專家、教育的思想家、心理學家。

蘭舉老師就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的工作進行了細心的指導,組長是核心,要確立終生學習的思想,「多讀書不會輸」。

鄭自強老師就班主任管理以具體學生為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班主任的管理藝術。

中考取得跨越性的發展,初三老師功不可沒,袁義聰老師就年級組的管理、群體力量的凝聚、學生個性的發展等方面進行總結;張鳳英老師就初三畢業班的班級管理、優生的培養作介紹;劉穎老師就高三高考政治後期複習工作介紹。

通過三天的集中培訓,全校教師在師德修養上、在課堂教學上、在專業發展上都有巨大的收穫;培訓讓每一位老師經歷了思想的洗禮、行為的對比,也必將促進他們變革自我,提高自我。川化中學將藉助樹德中學領辦川化中學的契機,樹立新氣象、打開新局面、作出新成績。

相關焦點

  • 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發展優質基礎教育
    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在南京舉行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發展優質基礎教育本報訊(記者 潘玉嬌 見習記者 萬娟)12月5日至6日,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33次學術年會在南京舉行。會議以「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為主題,強調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成果獎推廣「兩個重點」,服務宏觀(國家)、中觀(地方)和微觀(學校)「三大主體」。
  • 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在南京召開
    大會現場 日前,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三次學術年會在江蘇南京舉行,論壇以「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為主題展開研討
  • 新課程如何撬動高中育人方式變革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明晰了高中育人方式必須進行變革。在這一視野下,每一所普通高中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可以根據學校已有基礎與實際,既形成高品質實施新課程的大格局謀劃,也關注普通高中多維分類發展的要求,關注共性要求下的個性、特色凸顯,發揮學校的能動性與創造性,為高中育人方式變革提供學校智慧,為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注入學校推動力。
  • 在線教育推動育人方式變革
    如何發揮在線教學優勢,深度融合線上與線下教育,將在線教育作為育人方式變革動力,提升育人服務水平,是復學複課後學校教育教學面臨的關鍵問題。學校應該思考,如何讓這次疫情期間的教育探索實踐賦能教師、賦能學校,成為未來教育變革與創新發展的推動力量。
  • 中國各地教育專家學者、一線校長雲端聚焦智能時代學校育人方式變革
    中新網上海9月8日電 (記者 陳靜)當下,智能時代已經來臨,學校育人方式亦需同步變革,如何主動迎接變革,真正推動教育智慧化?記者8日獲悉,來自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杭州、長春等地的30餘名專家學者、一線校長雲端匯聚「第21屆京滬基礎教育快線論壇」。由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所共同發起並主辦的此次論壇聚焦智能時代的學校育人方式變革。
  • 王歡:要在學習方式變革中秉持什麼
    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新時代辦學實踐中,學校育人樣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一系列新概念新思維新實踐撲面而來。變局新開之際,教育人應深刻思考——要在學習方式變革中秉持什麼,又要在教育價值堅守中創新什麼?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是對「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的回答。
  • 五育並舉 育人方式怎麼變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聚焦「育人方式變革」實踐研究,發布成都創新實踐經驗與區域及學校改革成果,交流新時代學校落實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的工作經驗與行動範式,研討「深化學校育人方式變革的走向與路徑」……日前,「成都市未來教育家」們在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
  • 以評價促動學校育人方式深層次變革
    作為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方案」為普通高中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對於提升高中辦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有利於普通高中變革育人模式,從「應試」教育模式向「全面育人」教育方式轉變。教育評價是對於教育質量效果的評定,評價標準的改革直接影響教育教學全過程。
  • 首屆基礎教育論壇聚焦「變革」:要增強實踐育人!
    12月5日,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三次學術年會在南京召開,全國各地的教育屆頂尖專家、學者,中小學一線校長、老師齊聚南京,共同探討同一個主題「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勞動教育」、「探究式學習」「教育綜合評價」、「與社區融合的教育生態」……成為會上頻頻被提起的熱詞。
  • 泰國蘭實大學訪問成都市川化中學並授牌
    成都市青白江區教育局黨組成員、研培中心主任王曉斌、成都市川化中學校長何慶雲、副校長黃觀友、副校長李傑、國際部主任李榮鋒等出席了此次授牌儀式。      成都市青白江區教育局黨組成員、研培中心主任王曉斌首先代表區教育局,對蘭實大學代表團一行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青白江區的國際化教育發展狀況。近幾年,川化中學等幾所高中積極開展國際化教育,勇於開拓新模式,在高中國際化教育上走在了前列。
  • 以綜合素質評價撬動育人方式變革
    在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語境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成為破除「唯分數」評價痼疾,改善學生評價生態,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發展,進而助推學校「轉變育人方式」的重要舉措與關鍵路徑。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價值訴求和教育意蘊。  綜合素質評價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手段。
  • 這一年,育人方式悄然變革
    清華學霸摘掉眼鏡,戴上墨鏡,放下書包,換上寬大的帽衫、古裝,用嘻哈的方式演繹了一版另類的「清華校歌」。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馮務中的微信朋友圈,也被青年學子的創意視頻、歌曲刷屏。「站在教育者角度,我們講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但是站在學生角度,還有學生自我教育的『自育』。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討會在渝舉行 聚焦「新...
    原標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討會在渝舉行 聚焦「新時代、新課程、新教材」   12月11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討會在渝舉行
  • 成都川化中學開展「樹德名師進川化」活動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29日訊  3月28日,成都市川化中學(樹德中學集團學校)開展「樹德名師進川化」活動之「鄧文光名師工作室」主題研修活動。學校邀請鄧文光工作室領銜人、省特級語文教師、正高級教師鄧文光深入川化中學高三語文課堂,開展高三語文教學研討會,並發表「高三後期複習策略」專題講座。青白江區教研中心領導彭小斌參與本次教研活動,川化中學副校長馮長兵主持研討會。首先,馮長兵致歡迎辭,他衷心感謝和期待專家們的指導,他希望藉此次研討會加強川化中學和樹德專家間的交流,從而更好地開展高三語文後期的複習工作。
  • 川化中學60周年,生日快樂!
    如今,這所親歷並見證青白江建設與發展的學校,已成為我區為高校輸送優質生源的重要基地,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德育為首 促進人格健全發展-
  • 學術年會微論壇搶先看|新時代外語教師教育方式的變革
    由中國教育學會主辦的第三十三次學術年會將於2020年12月5-6日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本次年會主題為「發展中國特色優質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會議將緊緊圍繞主題,討論涉及區域與學校在課程、教學、考試評價、教師教育等多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 聚焦「三課」建設 全面提高初中育人質量
    「立德」是「樹人」的前提,「樹人」是「立德」的目標,立德樹人就是聚焦學生健康成才成長。我校將進一步引導教師用「師德」去育「生德」,用「師能」去育「生能」,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豐厚的學養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按照文件中的基本要求,我校計劃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推動教師進一步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推動學校進一步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真正提升立德樹人教育質量。
  • 嘉祥縣第四中學聚焦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近年來,嘉祥縣第四中學貫徹落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依託學校「三名」工程建設,探尋核心素養與學校實踐的對接點,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通過一系列基於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改革行動,打造區域教育特色,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 聚焦課改前沿 評價育人的「鄭州答卷」
    「今天的課程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今天的學習方式就是明天的生存方式,今天的評價標準就是明天的人才模樣。」在鄭州市教育局局長王中立看來,教育評價應該遵循評價標準與培養目標一致的原則,用多元、綜合的評價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這才是「有道德的評價」。
  • 基於核心素養,推進學校變革
    新課標的修訂,牽一髮而動全身,將會推動高中學校在教育目標、課程育人價值、課程結構、內容組織、學業質量標準、學習和教學方式、考試評價等領域的變革。本次課程標準修訂的一大突破,是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框架基礎上,通過反思學科本質和育人價值,凝練了各學科核心素養。這一做法旨在解決當前基礎教育目標體系內存在的脫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