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培養核心素養!首屆基礎教育論壇聚焦「變革」:要增強實踐育人!

2020-12-15 騰訊網

12月5日,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三次學術年會在南京召開,全國各地的教育屆頂尖專家、學者,中小學一線校長、老師齊聚南京,共同探討同一個主題「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勞動教育」、「探究式學習」「教育綜合評價」、「與社區融合的教育生態」……成為會上頻頻被提起的熱詞。

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廳、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學主辦,由江蘇省教育學會、南京市教育局承辦。除了主論壇外,本次教育論壇還設置了15場分論壇和11場微論壇,通過專家報告、學術沙龍、課程展示等多種方式,交流課程改革經驗,推進育人方式變革,實現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通訊員 曾文君 羅睿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攝影 李浩銘

在社區中培育學生

村民當老師開起了「豆腐坊」課程

北京有一家餐飲店因為疫情期間沒有流失一個員工被評為「戰疫榜樣」,這家飯店的招牌菜就是「九渡河小學漿水豆腐」,他們家的豆腐宴需要提前預定才能吃得到。「九渡河小學漿水豆腐」究竟是什麼來歷呢?為什麼豆腐跟學校產生了關聯?

北京十一學校聯盟總校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李希貴給大家講述了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小學豆腐坊的故事。「我問十一學校的學生最喜歡學校什麼,他們說是食堂,而有一段時間食堂有一個窗口排隊的人最多,這個窗口賣的就是九渡河小學豆腐。」九渡河80%以上是山區,地處在六個村中間,這六個村的孩子都要上學,當地政府請李希貴校長去辦學時,他說就辦一所山區小學。

「山區小學並不是按照城市小學的標準去建,而是要像山村小學。」李希貴首先找到了一位合適的校長,從山村走出來考上北京郵電大學在北京教書的於海龍擔任校長。這個學校的老師怎麼來?面向村民招聘「兼職老師」!有一門手藝,無論是種草種花、養兔子,還是做飯,磨豆腐,都可以來報名成為老師。於是,漿水豆腐第五代傳人成為學校豆腐坊課程的老師。孩子上科學課,了解「磨豆腐」的原理;上數學課,對自己磨出來的豆腐定價;上語文課,給自己的豆腐營銷...... 「表面上看是一個豆腐坊的課程,事實上正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培養體系的一個落實。」

李希貴說,孩子們還圍繞整個九渡河地區的產業做了大量的調研,畫出產銷地圖,發現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產業。「17家因為缺乏創新和營銷的木匠房,引入基金會的資助,改做滑板車、尤克裡裡等暢銷的產品;年產150萬斤的板慄因為收購價格低被棄置,學校正籌劃元旦請名人來直播帶貨……」

九渡河小學提供一個山村小學教育現代化的樣本,課程生態與產業生態相融合,在社區中培育學生,而不僅僅是在課堂上,課程探索了以解決問題為主線,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讓學生主動參與深度體驗為目標的學習形態。

天天刷題不能培養核心素養

教育部原副部長、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教育學會顧問王湛說,目前基礎教育在育人實踐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包括諸育發展不平衡,偏重智育,德體美勞發展不充分;以知識點傳授和答題技能訓練為主,重學科邏輯而不是學習邏輯,重視知識傳授和圍繞知識點的重複機械訓練;重書本學習脫離社會生活,脫離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

針對這些問題,學校育人方式怎麼變?王湛說,中小學要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鍊,增強美育薰陶,加強勞動教育。在課程改革頂層設計的時候,要聚焦核心素養培養,面對真實而複雜的情境,解決真實問題,讓學生有激勵性、體驗性、完整性的參與,是培養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天天刷題不能培養核心素養。」王湛說,另外中小學還要增強實踐育人功能,重視實踐性課程建設,加強課程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強實驗教學,打造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堅持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

探索基礎教育現代化江蘇路徑

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在論壇上介紹了「十三五」以來,江蘇教育取得的成果以及面臨的挑戰。他說,「十四五」期間,我省將探索基礎教育現代化江蘇路徑。「以內涵建設為主抓手,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課關鍵地位,全面實施學校體育固本行動和學校美育提升行動,堅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努力讓每個孩子全面成長。」葛道凱說,「同時我省將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教育優質特色發展、特殊教育全納融合發展,實現各類教育、每個孩子和諧共進。」

相關焦點

  • 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發展優質基礎教育
    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在南京舉行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發展優質基礎教育本報訊(記者 潘玉嬌 見習記者 萬娟)12月5日至6日,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33次學術年會在南京舉行。會議以「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為主題,強調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成果獎推廣「兩個重點」,服務宏觀(國家)、中觀(地方)和微觀(學校)「三大主體」。
  • 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在南京召開
    大會現場 日前,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三次學術年會在江蘇南京舉行,論壇以「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為主題展開研討
  • 重慶南岸:聚焦核心素養,推進教學變革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高眾)近日,由重慶市南岸區教育委員會承擔的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重點課題《區域整體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變革行動研究》在渝舉行研討會和第一期「領雁計劃」
  • 聚焦核心素養 做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副總編輯薛立勝,「基礎教育論壇」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楊志軍,中國人生科學學會中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會長、「基礎教育論壇」執行主編聶延軍,中國人生科學學會中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秘書長孟凡浩等專家、學者蒞臨濮陽參會。濮陽縣,文化古城,風雲聚會;龍鄉大地,再次聚焦核心素養。
  • 聚焦核心素養培養:2016中國教育明德論壇召開
    聚焦核心素養培養:2016中國教育明德論壇召開 2016-11-06  今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該框架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
  • 外研社參加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33次學術年會
    本次學術年會的主題是「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年會設置學術報告、學術沙龍、教學成果交流展示、區域與學校報告、課堂教學觀摩、分論壇、DPD特別論壇(Doctor, Principal and Director)、微論壇等多個環節,論壇圍繞育人方式變革的目標,聚焦和展示中國基礎教育在新課程改革、優秀教學成果推廣、考試評價改革、教師教育創新等多方面的積極探索、生動實踐與重要經驗。
  • 基於核心素養,推進學校變革
    新課標的修訂,牽一髮而動全身,將會推動高中學校在教育目標、課程育人價值、課程結構、內容組織、學業質量標準、學習和教學方式、考試評價等領域的變革。本次課程標準修訂的一大突破,是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框架基礎上,通過反思學科本質和育人價值,凝練了各學科核心素養。這一做法旨在解決當前基礎教育目標體系內存在的脫節問題。
  • 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校長論壇在渝舉行
    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12月4日電(李海嵐)12月4日,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校長論壇在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重慶)學校召開。來自全國的教育專家、學者、名校長齊聚重慶,聚焦五育融合、教育評價改革等熱點問題展開了討論。
  • 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蓄勢待發,聚焦教育改革 共話未來教育
    再出發:聚焦教育改革 共話未來教育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以 「聚焦教育改革 共話未來教育」為主題,核心議題包括:1.最新教育政策文件解讀與理解基礎教育改革七十餘載,中國教育正一步步趨於成熟,新時代背景下,基礎教育也正在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進步、迭代。作為國家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教育工程最新政策有哪些?
  • 中國教育明德論壇聚焦教育改革 共話未來教育
    11月28日,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暨第十九屆全國基礎教育學習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主辦、世紀明德承辦,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智慧教育專業委員會擔任學術支持單位。論壇以「聚焦教育改革,共話未來教育」為主題,聚焦教育前沿動態,解讀教育改革政策。
  • 重慶南岸進一步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變革
    近日,由重慶市南岸區教育委員會承擔的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重點課題《區域整體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變革行動研究》在渝舉行研討會和第一期「領雁計劃」啟動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課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長莫景祺,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顧問成尚榮,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範蔚,中國教研網主編朱立祥等專家出席研討活動
  • 構建以「育人」為核心的課程體系
    課程改革仍然是未來教育改革的核心。面向未來,課程需要更好地體現時代精神和文化內涵,從根本上解決「為誰培養人」和「怎樣培養人」的核心問題。因此,在區域推進課程改革,需要通過「四個突出」聚焦課程育人價值,讓課程改革走向更為綜合、更為廣泛、更為靈活的發展道路。一是突出課程的「學科育人」價值。目前,我國高中課程標準已經完成了修訂工作,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將啟動新一輪修訂工作。
  • 中國各地教育專家學者、一線校長雲端聚焦智能時代學校育人方式變革
    中新網上海9月8日電 (記者 陳靜)當下,智能時代已經來臨,學校育人方式亦需同步變革,如何主動迎接變革,真正推動教育智慧化?記者8日獲悉,來自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杭州、長春等地的30餘名專家學者、一線校長雲端匯聚「第21屆京滬基礎教育快線論壇」。由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所共同發起並主辦的此次論壇聚焦智能時代的學校育人方式變革。
  • 五育並舉 育人方式怎麼變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聚焦「育人方式變革」實踐研究,發布成都創新實踐經驗與區域及學校改革成果,交流新時代學校落實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的工作經驗與行動範式,研討「深化學校育人方式變革的走向與路徑」……日前,「成都市未來教育家」們在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
  • ...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暨浙江省中小學新勞動教育實踐研討會在杭...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做出回答的命題,推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育活動,正是回答這一時代命題的重要載體。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圍繞「共建研學生態,助力教育發展」的主題,進行9場主題演講,眾多一線教育工作者從理論和實踐的視角出發,演講內容囊括勞動教育、研學旅行、綜合實踐三大體系。高峰論壇上,蘭裡研學大本營與西湖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杭州13所學校率先掛牌校企共建基地,共同打造蘭裡特色研學教材。
  • 山西農業大學召開首屆實踐育人論壇
    論壇開幕式現場  10月30日,山西農業大學首屆實踐育人論壇在書林堂召開,論壇主題為「加強實踐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說,在全黨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教育系統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我校即將迎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之際,我們邀請我校協同育人合作單位的代表們來到農大,舉辦首屆實踐育人論壇,全面總結學校實踐育人工作,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實踐育人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開展研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以中小學育人方式改革創新促核心素養轉化落地研究」入選教育部...
    為貫徹落實《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促進核心素養轉化落地,推動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以及育人方式的變革,探索更加完善有效的創新人才培養路徑
  • 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在近日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主題的2016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數千名教育學者、中小學校長共同探討核心素養建設內涵和實施辦法,強調核心素養是教育領域具有國際視野、符合中國國情的頂層設計,但如何落實仍面臨挑戰。   對於「核心素養」一詞,不同國家表述不同。
  •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促進研學旅行 實踐核心素養育人體系
    據悉,此次活動由學校與國內知名的遊學教育機構世紀明德共同合作、組織,旨在通過集體旅行的方式,讓學生在真實體驗中實現課堂內外知識的融會貫通,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積極人格,全面提升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充分實踐北京市第二十中學「揚五彩青春,做中國脊梁」的辦學理念與育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