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2020-12-13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發布後,有關核心素養的意義、實施路徑成為當前教育領域關注焦點。

  在近日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主題的2016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數千名教育學者、中小學校長共同探討核心素養建設內涵和實施辦法,強調核心素養是教育領域具有國際視野、符合中國國情的頂層設計,但如何落實仍面臨挑戰。

  對於「核心素養」一詞,不同國家表述不同。如美國21世紀技能合作組織將其稱之為「21世紀技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將其稱為「關鍵素養」,澳大利亞稱其為「綜合能力」。儘管表述各異,但都表達了不同組織、國家和地區對於未來公民應該具備怎樣素質的追問。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課題組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林崇德此前指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深入回答「立什麼德、樹什麼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個人、社會和國家3個層面対學生發展的要求,是對素質教育內涵的豐富與深化。

  「核心素養的提出,是中國教育、育人理念與國際接軌的重要表現,標誌著國內教育方向從對知識、技能的關注轉移到對『人本』的關注。」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說。

  「當前社會對教育的變革需求最強烈,但難度最大、見效較慢。」一些地方的教育出現了能力學分化、人格證書化、道德標籤化等現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教育改革方向必須以人性化、多樣化、個性化為導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特別強調核心素養的實踐指向。有研究指出,決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於父母學校能否幫其培養一系列性格特質,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責任心、勇氣以及自信心」。美國和世界其他發達國家,已將類似認識納入學校課程與教學實踐。但我國以考試成績為主要評價標準的問題,影響了行動實施。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以核心素養為綱,從整體推動教育環節深層次改革。

  素養教育反映在整個學校的教育教學中,其落實離不開課程改革、教師培訓、科學評價。目前,教育部門和不少學校已經開始核心素養實施路徑探索。據教育部考試中心副主任於涵介紹,未來核心素養將體現在高考改革中。

  此外,朱永新強調,「未來社會,學校作為教育資源提供機構的壟斷地位將進一步受到挑戰,社會力量作為教育載體的作用將進一步發揮。」核心素養的有效推進,離不開政府政策引導和社會教育創新。

  彭凱平指出,要特別重視社會關係教育,強調社會接觸重要性。最好的課堂在路上,學生可以綜合利用校外教育服務體系,增強社會參與,強化社會責任。

  2015年8月,國務院發文首次把研學旅行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範疇。2016年教育部工作要點再次強調促進校內外教育銜接。目前,全國已有相當部分中小學校在課外教育引入研學等方式作為課內教育補充。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部分師生不久前專門前往山東,進行了為期五天四夜的明德研學之旅。通過學生自主設計研學方案等方式,有效提升核心素養培育。

  「花草藏於溫室不堪風雨,少年囿於圍牆難當大任。」遊學機構代表、世紀明德董事長王學輝介紹,核心素養從提出到落實很難一蹴而就,需要頂層設計,也需要在實踐中將培育指標與具體課程相結合,分階段、分步驟,科學推進。此外,專家強調,要有效利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對學生受教育過程信息進行追蹤分析,從而為核心素養落實和綜合素質評價提供技術支撐。

(責編:崔東)

相關焦點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未來教育,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我認為,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一定要消除各種不講科學、違背規律的反教育行為,要加強學校的競爭力,迎接教育的3.0時代;立足學校自有優勢,整合已有經驗和做法,讓學校有人性、有故事、有溫度、有美感。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我們應具體研究學生,探究他們的政治角色、社會責任、人性品格、素養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兒童成長的潛質和可能性。郭文革: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離不開信息化素養的養成。
  • 學校教育如何培養核心素養?
    我作為教師,我心目中優秀的人,其核心素養就是能夠「心、腦、手」合一做事。用心做事的人需要堅定的理想,這個的核心是信念。用腦做事的人需要科學的方法,這個的核心是思維。用手做事的人需要積極的行動,這個的核心是習慣。看到一個有堅定信念、科學思維、積極習慣的人,其背後,一定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薰陶,良好的學校教育的培養。
  • 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才需求的標準也越來越高,要求學生不僅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而且擁有較強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符合教育部「立德樹人」的育人要求,是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也是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 看看國外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新加坡核心素養教育新加坡實行「學生中心、價值觀導向的教育」核心層———品格與道德培養;尊重、負責、正直、關愛、堅毅不屈、和諧。  學校所有學科的教學,就是為了培育這些素養,最後培養出充滿自信的人、能主動學習的人、積極奉獻的人、心繫祖國的公民。
  • 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迫在眉睫
    人民網深圳11月23日電(袁儷芸)11月23日,「走向核心素養的初中教育變革」學術論壇在深圳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管理者和一線教師就「核心素養時代的學校變革」「如何讓核心素養及時落地」等話題進行交流。
  • 培養核心素養 落實課程標準
    她們用實例詳細闡釋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落實新的課程標準。《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是今年初才頒布的,教材還沒更新。那麼我們該如何科學使用現有的教材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實現新的課程標準呢?三位老師用教學案例精彩分享了她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趙雯老師的講座是《基於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設計》。
  • 培養核心素養家庭教育大有作為
    本報訊(記者 楊詠梅)5月13日—14日,由北京師範大學財經素養教育研究中心、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主辦的「向日葵國際教育高峰論壇(2017)」在北京、上海跨城舉行,來自哈佛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日內瓦文理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的30多位東西方教育研究者
  •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素養的綜合品質,存於內而現於外。可以說,一個學生沒有很好的語文核心素養作為後盾不但難以學好語文,也無法順應時代潮流、適應個人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需要。
  • 核心素養: 培養孩子未來競爭力
    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公民,以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21世紀不斷變化的工作與生活,是近十幾年來核心素養日益引起全球關注的重要原因,甚至成為許多國家或地區制定教育政策、開展教育改革的基礎。我國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核心素養體系」的概念。如今,我國核心素養教育逐步實現從理念向實踐的轉化。
  • 如何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核心素養提出了培養人的問題,我們要高度關切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學生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緊扣關鍵品質和關鍵能力。那麼,核心素養到底具有什麼樣的內涵?陶西平:核心素養是對中國所有學生的共同素養要求,同時受後天影響,人的核心素養結構和水平也會呈現不同的個性特點。除此之外,核心素養還具有基礎性、關鍵性、生發性特點。劉長銘: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超越學科的概念,包括知識、能力、態度、品格、人格等。
  • 淺談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時就要有針對性的教學,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教學方法不要大眾化,這樣的教學方法或許合適每一個學生,但效果如何,需要教師深思。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在於對文物的保護和看法,當然歷史成績是基礎,教師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要從培養學生的觀點開始,以此為出發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時以提高自己歷史核心素養為主,學生想要提高自己歷史成績,首先要培養自己核心素養,要對歷史這一學科有一個正確的看法,重新認識歷史,改變對歷史錯誤的看法,以培養自己核心素養,從而教師達到教學目標。
  • 中學數學如何培養核心素養,這位老師說明白了!
    8月6日,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主辦、一起教育科技承辦的"網際網路+"教育新生態與學科核心素養雲峰會以在線形式在一起雲教研平臺召開。會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數學編輯室主任、編審李海東以"基於核心素養的中學數學教學"為主題進行了精彩分享。李海東在分享中詳細闡述了核心素養的過往歷史和未來發展方向,並針對日常教學中容易出現問題舉例解答。
  • 在學科教學中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我們知道,核心素養是跨學科素養,任何核心素養的培養都不是一門單獨學科可以完成的,任何學科都有其對於核心素養發展的共性貢獻與個性貢獻。學科的育人價值主要在於對特定核心素養的貢獻,這需要一個不斷明晰的過程。只有明晰本學科在特定核心素養形成和提升上的教育意義,揭示學科與核心素養的內在關聯,才能發現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
  • 教育熱點 | 核心素養是什麼,如何培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徵求意見稿)」指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由三個方面、六個要素和十八個基本點構成。
  • 培養核心素養需要厚實的「基礎素養」打底子
    培養核心素養需要厚實的「基礎素養」打底子李福忠《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指出,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某小學便積極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制定了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方案,把六大素養培養工作分配到幾個時間節點當中,每個時間節點集中培養一種素養。核心素養的培養應該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沒有節點,也沒有尾聲,且各要素之間相互融合,不可割裂。
  • 培養教師核心素養的新路徑
    在提升教師核心素養過程中,我們必須堅持導向性、科學性、創新性、發展性、實踐性原則,立足我國教師隊伍建設發展的現實,著眼於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未來,積極探索、創新教師核心素養提升的路徑。教師培訓計劃是培養教師核心素養的重要支撐。《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為新時期加強教師教育、教師培訓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提出了要求。
  • 教師專業化:培養核心素養的起點
    教育如何改變人生?教師的專業化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有什麼影響?日前,中國教育學會第28次學術年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就「核心素養與適合的教育」主題展開了探討。21世紀人才的核心技能到底是什麼「總有人問我,21世紀人才的核心技能到底是什麼?」
  • 淺談高中題目教學與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摘 要: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數學教學質量的追求,也是新課改的意圖和用心之處。雖然數學課程改革在不斷深化,但是追求數學核心素養的精髓始終未變,如何理解核心素養的精神內核,辨別核心素養的特點,對一個高中老師去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 培養核心素養需要什麼樣的課程意識
    面對知識經濟、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世界各國都在探尋如何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和未來需求、具有競爭力和勝任力的公民。核心素養、關鍵能力、21世紀素養、橫貫能力等成為教育改革的主題詞。在國際核心素養行動的大潮中,我國研製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等。在此大背景下,推進學校課程建設須樹立以下幾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