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2020-12-09 登高望長空

「素養」一詞最早見於《漢書·李尋傳》「馬不伏櫪,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意思是馬匹沒有足夠的營養,沒有力氣在路上奔馳;人不修習涵養,沒辦法使國家強盛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素養的綜合品質,存於內而現於外。可以說,一個學生沒有很好的語文核心素養作為後盾不但難以學好語文,也無法順應時代潮流、適應個人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需要。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唯分數論」市場很大,部分教師急功近利,依然採取舊式的課堂教學,以單純傳授科學知識為目標,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講得多,學生死記硬背,課堂輕視知識、能力形成的過程,以考代練、作業繁重,讓孩子過早的對課堂、對語文失去應有興趣和信心。

當前中小學教育發展不均衡,部分語文教師教育教學理論修養不足,不能吃透新教學理念的本意,沒有樹立語文學科所擁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觀念,不明白學習語文不是簡單的知識積累,不是單純應對各種考試,忽略語文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們與外界交流、溝通的必備素養,忽略語文的人文價值對一個人重要影響。

很多教師發現,有許多學生接受多年語文教育之後並不能良好地與他人溝通,不能清晰、準確、流暢地表達內心的想法。究其原因是傳統語文課堂僅僅讓學生背誦課文、學習知識,不關注學生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等綜合語用能力。語文教師應摒棄落後的教學方法,倡導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把自身對於客觀世界的認知和感悟表達出來,在人文素養背景下綜合提升學生的口語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培養學生語文的核心素養。

作為長期以來考查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中高考正在發生積極、有效的變化,體現學生學科素養、學科能力的考試內容正在增加,考查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考試方式在轉變,聚焦素養、強化閱讀、貼近生活、突出綜合方興未艾。作為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適應這一考評體系,調整教學思路,提升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科的感知能力,提升學生審美價值,實現課堂評價手段多樣化,發現學生學科優勢,學會用新的評價眼光、新的評價思維看待我們的語文「成績」。

中小學教師是中小學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是中小學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培育中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要從教師著手。為更好的落實語文核心素養,適應新形勢下育人理念對語文學科的新要求,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在實際教學中踏踏實實地落實新理論、新方法,依據新課程標準要求角色定位,將自身作為引導者,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使課堂教學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適應學生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奠基。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具有工具性;語文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具有人文性。「工具性」與 「人文性」二者統一於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不可偏廢。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在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技巧,構建生動、活潑、有趣的課堂,營造和諧的師生關係,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以積極探索語文核心素養在課堂落地的方式、方法為途徑,以學生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的能力提升為抓手,促進中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真正形成。

相關焦點

  • 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核心素養的一種培養方法
    語文素養就是根據學生的特點,經過學習和訓練發展起來的語文方面的知識與能力、探究能力與創造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按照這五個領域來分析上文中的小學高年級語文的核心素養分別屬於識字寫字、閱讀和寫作三個領域。   在這三個領域當中閱讀是核心。
  • 淺談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時就要有針對性的教學,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教學方法不要大眾化,這樣的教學方法或許合適每一個學生,但效果如何,需要教師深思。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在於對文物的保護和看法,當然歷史成績是基礎,教師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要從培養學生的觀點開始,以此為出發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時以提高自己歷史核心素養為主,學生想要提高自己歷史成績,首先要培養自己核心素養,要對歷史這一學科有一個正確的看法,重新認識歷史,改變對歷史錯誤的看法,以培養自己核心素養,從而教師達到教學目標。
  • 專家論文|普通高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實踐概論
    普通高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實踐概論申群友為落實「普通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實踐研究」的科研工作,必修要明了語文核心素養的基本概念、明曉語文學習任務群的主要特點、明確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原則、明晰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要素。
  • 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三部曲」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就小學語文而言,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彈奏好「三部曲」——趣、讀、寫。    第一部曲:趣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簡單說就是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語文課。
  • 淺談高中題目教學與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摘 要: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數學教學質量的追求,也是新課改的意圖和用心之處。雖然數學課程改革在不斷深化,但是追求數學核心素養的精髓始終未變,如何理解核心素養的精神內核,辨別核心素養的特點,對一個高中老師去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 未來教育,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我認為,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一定要消除各種不講科學、違背規律的反教育行為,要加強學校的競爭力,迎接教育的3.0時代;立足學校自有優勢,整合已有經驗和做法,讓學校有人性、有故事、有溫度、有美感。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我們應具體研究學生,探究他們的政治角色、社會責任、人性品格、素養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兒童成長的潛質和可能性。郭文革: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離不開信息化素養的養成。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語文課堂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概括言之就是五個字:聽、說、讀、寫、思。讓學生在課堂上既得到思維的訓練,又能接觸到閱讀題的題型和學會做閱讀題的方法。——四抓表達:表達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小學的習作,是書面表達。低年級的看圖寫話,中高年級的作文,是語文試卷上分值佔比很大的題目。
  • 淺談語文作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原標題:淺談語文作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一、課題提出   《語文課程標準
  • 在學科教學中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那麼,核心素養在學科教學中究竟如何落實?本期周刊繼續聚焦學科素養話題。制定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題,也是我國教育面對未來的必然選擇。建立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育人模式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一步一個腳印地紮實推進。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概括言之就是五個字:聽、說、讀、寫、思。讓學生在課堂上既得到思維的訓練,又能接觸到閱讀題的題型和掌握做閱讀題的方法。 ——四抓表達:表達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小學的習作,是書面表達。低年級的看圖寫話,中高年級的作文,是語文試卷上分值佔比很大的題目。 小學的習作,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字詞句段篇。
  • 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迫在眉睫
    人民網深圳11月23日電(袁儷芸)11月23日,「走向核心素養的初中教育變革」學術論壇在深圳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管理者和一線教師就「核心素養時代的學校變革」「如何讓核心素養及時落地」等話題進行交流。
  • 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才需求的標準也越來越高,要求學生不僅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而且擁有較強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符合教育部「立德樹人」的育人要求,是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也是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 看看國外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國外的諸多核心素養框架並不相同,有的走的是「全面路線」,幾乎把學生的所有素養都包括在內;有的走的是「簡約路線」,只涉及一些關鍵的、高層級的素養。核心素養框架的確定必須具有時代性與前瞻性。新加坡核心素養教育新加坡實行「學生中心、價值觀導向的教育」核心層———品格與道德培養;尊重、負責、正直、關愛、堅毅不屈、和諧。
  • 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發布後,有關核心素養的意義、實施路徑成為當前教育領域關注焦點。
  • 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越來越成為教學的核心,對於語文來說,其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在開展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可能會更加容易一些,因為語文不僅要讓學生們學會讀書識字,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方面素養的提升,而需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並不是一味地去向學生們灌輸思想
  •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在教師
    在連續的觀課、思考中,一個觀點逐漸明晰起來,那就是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關鍵在教師。關注教師的語言建構與語言素養提升。教學離不開語言。教師語言表達最基本的要求是簡潔明了、思維清晰、邏輯性強,具有吸引學生的磁性。
  • 基於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的閱讀教學訓練
    文/齊澤宏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靈魂是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人,而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1]閱讀課是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有講讀課與自讀課之分。現行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閱讀鑑賞」部分的課文,是以單元結構編排的,每個單元由3至4篇課文組成,包括講讀、自讀和課外自讀三類課文,兼顧文體和人文內涵,並附有單元知識和課後訓練,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語言、思維、審美和文化等方面的語文核心素養。但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由於一些教師對教材的編排意圖理解的偏差,導致了不恰當的做法。
  •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可以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可以使用更多的表達方式。,讓學生根據教科書的內容發展合理的想像力,提高語文寫作能力。學生可以與同齡人碰撞以激發想法並提高他們的想像力。因此,在語文寫作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應採取小組合作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合作與團結精神,共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當學習「桂林山水」課程的內容時,在我完成了這篇美麗的語言文章的教學後,我準備讓學生開始寫作練習。
  • 「核心素養」理念下,我們如何教語文
    以「核心素養」為統領的新一輪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已經拉開了帷幕。一段時間以來,「核心素養」「語文核心素養」成了學術界的熱詞。與此同時,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也適時地對此做出了明確的界定。《課標》認為:「語文學科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運用方式及其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和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指語文素養的核心要素和關鍵內容,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